趣文网 > 节日 > 九月份 > 教师节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2020-01-06 15:30:01
相关推荐

我们都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而且第一个教师节是1985年。大家应该没想到我们古代就有教师节了,那么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呢?91作文网小编为您解答,欢迎阅读。

古代教师节:孔圣人的生日,即每年农历的八月二十七日,换成阳历则是九月二十八日。

古代教师节简介

在一定程度上说,古代也是有教师节的。古代的教师节就是每年农历的八月二十七日,换成阳历则是九月二十八日。这天是圣人孔子的生日。

古代的教师节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法定的日期,但据史料记载,在古代每到每年的这个日子,皇帝就会率领众文武官员前去祭拜孔子,各个地方的文人雅士也会相约去祭奠孔夫子。

民国时期,我国也有段时间把这个日期定为教师节。即使1985年后定9月10日为教师节,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建议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而今在台湾,每年孔子的生日依然是庆祝教师节的日子,即使是在香港未回归祖国之前,也是把孔子的生日当作教师节。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相比于今天,古代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突出。古代的父母带着孩子去私塾报名读书,不仅要向私塾老师行叩拜之礼,此外还要向孔子的牌位行叩拜的大礼。在古代,无论是道教还是儒教,都把孝顺亲人尊敬父母放在首要位置。尊师之道在古人眼里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吕氏春秋·尊师》里这样写道,这个传统绵延至今已是一大基本道德之一。

古代要求老师治学严谨,严谨才能得到学生和民众的尊重,这在《学记》里有详细的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可见严师之难已不是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早在古代就已出现。

古代教师节怎么过:释奠礼

释奠礼是祭祀礼的一种,它是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祭祀孔子的一种公祭形式。曲阜孔庙汉代时由孔子嫡长孙四时祭祀,而官方祭祀则一年只有两次,作为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初释奠礼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从后齐开始,每月朔日,国子祭酒要带领博士以下及国子诸学生以上,太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以下,太学诸生,到大成殿的阶下“拜孔揖颜”。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

参加释奠礼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孙。后来,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但“家祭”仍照常进行。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过阙里以太牢礼祀孔子,当时还只是将孔子当作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来纪念。汉武帝以后,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一跃而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师也就由儒者担任了。到东汉时,孔子被称为“先师”,后来,又被尊为先圣,成了帝王们尊崇膜拜的对象。古代人们认为,不仅君主是接受天命而立;师,也是天之所命。

魏晋南北朝期间,有时又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奉祀。拜孔揖颜之礼更多是在国家太学举行,往往是国子监祭酒负责典礼。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皇太子释奠孔子用乐奏登歌,此为释奠孔子用乐之始。东魏孝静帝兴和元年(公元539年)兖州刺史李珽修建孔子及十弟子容像,立碑于庙廷。

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二年(619年)于国子学中立孔子庙和周公庙,亲往释奠。至此以后这项祭祀活动就多由皇帝和皇太子亲自祭奠了。唐太宗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并昭尊孔子为宣父,在曲阜作孔庙,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由皇太子释奠,并作初献,以国子祭酒为亚献,以兖州刺史摄司业为终献。以二十二位儒家学者配享。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初定十哲配祀孔子庙,在先圣庙树立孔子、颜回等十哲雕塑坐像,并在墙壁绘上七十位孔门弟子和二十二位贤人的画像。在东西二京,用太牢牺牲,一起举行祭祀,音乐规格为宫悬,舞为六佾。这一切已是仅次于天子的规格了。

宋代是孔氏受朝廷恩宠较为兴盛的时期,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亲谒孔子庙,诏增修祠宇,绘先圣先贤先儒像,释奠用永安之乐。三年(公元962年)诏祭孔子庙,用一品礼,立十六戟于庙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赐孔子庙经史,又赐太宗御制御书一百五十卷藏于庙中书楼。二年春二月,诏立孔子庙学舍。三月颁孔子庙桓圭一,加冕九旒,服九章,从上公制。夏五月诏追封孔子弟子,秋七月加左丘明等十九人封爵。三年(公元1010年)颁释奠仪注及祭器图,建庙学。

从元到清,孔庙神灵的设置,都基本沿袭宋朝确定的格局。

明初,朱元璋尊孔循礼,规定每年仲春和仲秋的第一个丁日,皇帝降香,遣官祀于国学。以丞相初献,翰林学士亚献,国子祭酒终献。

清代,盛京即建有孔庙,顺治十四年(1657年),就曾在弘德殿祭先师孔子。顺治定都北京后,在京师国子监立文庙,庙内有大成殿,专门用来每年举行祀孔大典。文庙中还有启圣祠,燎炉、瘗坎、神库、神厨、宰牲亭、井亭等设施。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祀礼规格又上升为上祀,奠帛、读祝文、三献、行三跪九拜大礼,俨然与天、地、社稷和太庙的规格平起平坐。

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曾妄图借祭孔表明称帝合法化。其后的祭孔活动,已经失去了帝王特权的象征意义。民国期间最后一次祭孔是在1948年。

古代对教师的称谓

古代对教师的称谓颇多,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个师的称呼相比其他而言显得普遍,而更接近于现代生活。师父也是古代对老师的尊称,其字面意很明了,意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意思。在古代,把教育妇女的女老师,称呼为女师,这与现代社会显得完全不同。“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诗·周南·葛覃》里的这句话对女师之含义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夫子、先生也一度成为古人对老师的尊称,而在宋朝,教授这个在今天作为高等学校教师最高一级职称的称谓竟成了普通教师的称呼。

古代的教师节以及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古人对治学之道的重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作文童年趣事 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校园趣事作文300字 我是劳动小能手作文 什么的魅力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 一个难忘的眼神作文 有关下雪的作文 这也是一种美作文 大扫除作文350字 快乐六一作文三年级 写事的作文150字 合作共赢的作文素材 蚂蚁搬家作文300字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my teacher英语作文 关于励志的作文800字 做自己的老师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400字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500字 沟通作文500字 成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抗日战争 作文 我在什么中成长作文 青海高考语文作文 挑战自我作文800字 myhouse英语作文 挠胳肢窝作文 游月季园作文 我这个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