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第19届“语文报杯”作文大赛国家级获奖作品展示

2020-06-04 10:00:01
相关推荐

第二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正式开赛,文本汇总两篇第十九届“语文报杯”作文大赛国家级获奖作品,供参赛生鉴赏。

第十九届“语文报杯”作文大赛

现场决赛国家级特等奖

薄凉背后的深情

衡水第一中学 张钰靖

“快练琴,完不成任务不准吃饭”!母亲恼怒的声音在你慵懒的身后响起。你不屑地勾了勾嘴角,又来了?你小小年纪,已有钢琴十级的本领,骄傲的你怎会把这些放在心上?终于,在母亲的又一次催促过后,你站起来,重重地合上了琴盖,第一次在母亲的滔天怒火下,无所畏惧地出了门。

门外的世界对于你是一个捉摸不透的迷,你只好抬头望着晴得一丝不苟的天,却感到莫名的压抑。母亲的声音在你耳边挥之不去,一遍遍地重复着对你的要求,冰冷的毫无感情。你烦闷地摇摇头,眼前浮现出一个慈母的形象。那是别人的母亲,令你所羡慕的样子,可是,你认为,她不是。

两年后,你考上了全省最好的高中,毅然拒绝了父母接送的你,站在学校门口,一时有些茫然。你看着迎面走来的一对母女,女儿的眼中满是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而提着大包小包的母亲,则看向女儿,毫不掩饰满眼的疼爱。宠溺的笑恍惚了你的目光。你呆愣了片刻,却很快回神,暗道一直薄凉待你的母亲,怎会有那样的心性,不属于你的东西想的再多也是枉然。

你觉得自己长大了,一切要靠自己,却不知道,在你瘦小而倔强的身后,有双含泪的眼睛,正在你的身后,默默地注视着你,直到你的身影在人群中,小的再也看不见。

你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你一直以来用实力堆砌出的自信,却未曾想到,你的高中同学们一个个都是那么的深藏不露。第一次调研考试,就让你输的一败涂地。记得当时,在考场上,你已颇感不顺,只以为是第一次对题目的形式的不适应,看到成绩单,把你一切的幻想摔得粉碎。成绩出来了,你略过挤挤压压的名字,习惯性地瞥到第一名的位置,却看到一个陌生的名字。没什么,一次失利。回到座位上,刚想把不愉快甩出大脑的你,却被老班叫了出去,“知道考了多少名吗?”顺着老班的手指,你看到了那个让你羞得面红耳赤的名次。本以为,即使不是第一,凭你的实力,你也不会考出那样的成绩。正当你沉默着不知如何回答的时候,老班却轻轻地拍了拍你的肩,说“没事,下次尽力就好”。

宿舍里,不出所料,母亲的电话永远离不开成绩,当一连串的责问过后,你轻轻地合上电话,早已冰冷的心,感觉越发的冰凉。

岂知天不遂人愿,一次次的成绩总是那么不尽人意,渐渐的,你感到了周围的变化,老班的眼神由原来的充满鼓励到后来的漠然甚至有些不耐烦。你身边的朋友也都如初春的霜雪般消融的无影无踪。你在过着人生的冬天。只有那深秋的雾霾,依旧不离不弃地把你团团围住,吸一口,呛得肺部生疼。路旁惨白的灯光,将这被大雾笼罩的校园映的几分阴森,远处晃动的人影如飘忽不定的魑魅,而你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呆呆的坐在石阶上,任凭你的影子被凄惨的灯光拉的很长很长。心头的挫败如潮水涌来,你像是被世界遗弃的孤儿,无依无靠。

在你感到最无助的时候,母亲来到了学校。老远你就望见她已略泛红的眼眶,故作满不在乎的笑着,母亲的眼中尽是掩饰不住的牵挂和心疼。你愣住了,你何曾见过这样的她?母亲急切的奔过来,紧紧牵住你的手,温暖的感觉瞬间传遍你的全身。你抬头悄眼看着母亲已日渐花白的头发,却迎面撞到母亲坚毅和信任的目光正温暖的注视着你,像阳光一样,暖暖的,里面居然还有很多很多的疼爱……那一刻,母爱的温暖彻底的瓦解了你冰封的外壳,你紧紧拥住母亲,就像一个婴孩一样,在母亲她怀里让你的泪流的肆无忌惮。你终于明白过来,母亲的冷漠薄凉和那些看似无情的逼迫,不过是为了你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多出几分从容和自信,不过是为了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能多出几个选择的权利。但与你,她的深情却从未少过,那份深藏的深情一直都在。只是你一直在用你那点可怜又可恨的自尊和青春期的叛逆把你的心和他们隔得很远很远……

你抬头看着咫尺的母亲,情不自禁地再次紧紧拥住了母亲。你感到母亲的臂弯很暖很甜,母亲的怀抱很宽很厚,宠溺的笑又恍惚了你的目光,毕竟这里藏满了薄凉再也掩盖不住的深情。

作者简介:

张钰靖,现就读于衡水第一中学,理科班的文学爱好者,性格开朗,爱好写作及科研,喜欢小动物,喜欢钻研设计小发明,坚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十九届“语文报杯”作文大赛

现场决赛国家级一等奖

如何青史留名在

清华附中 周欣桐

文人,看起来是最弱势的群体,除了一管狼毫,他们一无所有。然而恰恰是这点墨汁上的倔强,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炎黄的子孙们。

“声名”这种东西,有人穷其一生而追随,抛头颅于锋刃,弃骨骸于刑场;又有人对它嗤之以鼻,要躲到山林大泽之中隐居,为了自己高洁的志向,只要不与浊世和污,区区功与名,又算得了什么?

可汲汲功名之辈,又有多少能建功立业呢?有多少人寒窗数十载却卒无所获,有多少人苦心孤诣,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又有多少人淡泊处事,却又以隐与清高闻名于世啊!——这岂不是天大的讽刺!

太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但让他名垂千古的不是“斗十千”的酒量而是“惊风雨、泣鬼神”的不朽篇章。再看东坡居士,今人仰慕他的才学,仰慕他的诗歌辞赋,书法绘画,却鲜有人谈论他在政坛上的锐意进取,斥浓墨以激浊扬清。作为一个儒家的士大夫,子瞻先生当然希望自己能为江山社稷做出些实事,可他被后人铭记的不是他的政事而是文字,明明想创业却成了“网红”。这一定不是他的初衷。

这只能说明文字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连时间都抹不去它的痕迹。岁月可以侵蚀去岩石锋利的棱角,可以摧毁高大的庙宇、倒塌巍峨的神像,就连英雄们穷尽一生换来的功业,也能被滔滔流水卷带着滚滚而去,皆付笑谈。然而文字和书写文字的人会永生下去,他们不但活着,还在唤醒着古老民族繁重和疲惫的记忆。在没有录音机和照相机的年代,智者们的话语与思想、伟人们的英姿只能靠文字来记录,所以传承者变成了书写者,或者说,文字承载了这个民族的荣光。

文字不仅能承载,还能激发。自汉武帝那气势恢宏的“独尊儒术”以来,近两千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启蒙之作就成了一本本带着灰尘的儒家经帙,我一直不愿意接受所谓的“禁锢“”专制“等等说法。那么多伟大的文学家的脚步从临川到东京,从江南小镇到塞北孤城——有华夏儿女的地方就有诗情,然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两千五百多年前一位哲人的大脑。中国知识分子的学识、品行、贞操、价值观等一切精神力量全部来源于同样的一段段文字!

那么文字即是最强大的力量,掌握这种力量的不是皇帝、不是贵族,而是书写者。所以我们便有了“史鱼秉直”这样的故事。文人,看起来是最弱势的群体,除了一管狼毫,他们一无所有。然而恰恰是这点墨汁上的倔强,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炎黄的子孙们。纵使蒙古铁骑横扫欧亚,五胡乱华硝烟四起,西方列强船坚炮利,我们始终能看到,有汉字的地方,就有中国。胡虏无百年之运。

所以我们崇拜书写者。曹孟德走了,铜雀台垮了,大魏的江山变成了司马氏的天下,又几经转手,昔日的金戈铁马荡然无存。可是他的冲天豪气依然留在他的《观沧海》之中,在罗贯中“强行”给他扣上的大白脸之下,透过他传世的诗篇,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到暮年仍不已的烈士之壮心!

敬畏书写者的感情让我们无形之中区分了世人,也整合了诗人。不管是“隐者”还是“达者”,亦或是“饮者”,只要他是书写者,他就会在这个民族的记忆深处刻下属于自己的一道痕。就像屈原,作为政治家怀才不遇、建树不多,但凭着一杆笔,几篇泣血而歌的文章,他们就将自己与伟大永远地铸在一起。中国人是公正的,只要你写出不朽的文字,哪怕只是王勃那样的“愣头青”,一样会被铭记和崇拜;中国人又是狂热的,即使你什么都不会,只要像晏殊一样工于文字,也能出将入相,位极人臣。

历史上只有中国人这么崇拜书写者,这是这个民族的幸运,因为这种崇拜让华夏民族绵延五千年,生生不息。文章的流传代替了血缘延续了民族的脉搏,在夏禹商汤的故事被从爷爷传到孙子,再从孙子传到爷爷之时,悄然间,中国人完成了传承文化和光荣的使命。历史的长河无声地滚滚流过,留下了锦绣珠玑。

最近我总以为,中国古代的哲学被董仲舒和汉武帝弄得乌烟瘴气。儒学是研究人类本质与社会本质的重要学术,可由于武帝的英明神武与董子的孜孜不倦导致儒学成为治理万民的思想枷锁与社会阶级变化、出人头地的唯一工具——这就本末倒置了。但如果上面文中提到的书写者们,他们写东西、学孔孟之道仅仅是为了宋真宗嘴里的“颜如玉”“千钟粟”之类的,那就没有太史公,没有史鱼没有周树人了。同样是读圣贤之书,走科举之路,有一部分人成了上至张居正,下至杨廷和的官僚;有一部分人成了上至王守仁,下至韩愈、乐天这样的书写者。在民间,知道后面的人远远比前面的多很多。就连许多高中生对于只算在万千中国文化史上明珠中之一的,甚至算不上最顶尖的晏殊、杨万里等人的文字都能如数家珍;可是对于张居正这些中国历史最顶尖的政治家,就算是史学系大学生也恐怕难以全部了解。因此后者之名声不如前者大,可以姑且下此结论。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华夏族更需要的是后者,那些挥斥方遒的领军人物,即使他们留不下脍炙人口的文字。甚至即使是文人们的文章流传于后世,书于绢帛的大多还是伟人们的功业——即使这些功业不如凌云之文被后人追捧。

屈子......屈子......

距离屈原投江,有两千年了。屈原被后世的人们变成了一个符号,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报国的象征,也成了后世文人借以发牢骚的对象。“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就像这样,屈原已经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贵族,不是那个宦海沉浮的中年大夫,也不是那个悲愤潦倒的失落诗人——他的命运就跟曹操、张居正一样,被扔进了一张大脸谱,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然后告诉其他各位:这就是屈原。

屈原没有死,他活在了一本本教科书里,活成了另一个“事物”。与他分不开的,就是那端午节。如今的端午节没有雄黄酒与烧艾叶的刺激气味,端午节的最初意义——祛邪除疠早已被消毒液的怪味淹没。端午节的全部变成了关于一场吃咸的还是吃甜的粽子的争论。人们咒骂着韩国人抢走我们的传统节日,可再度回到我们身边,端午节成了一个只放一天的假,我们又何尝思量过传统的意义呢?旧的习俗可以被新的取代,但古老的品德不能被丢弃;松松垮垮穿着不便的汉服可以被压在箱子底,但礼仪之邦的儒雅不能被遗忘;之乎者也的文言文看不懂没关系,但顶天立地的方块字要被一笔一画端端正正地誊抄在纸张上。我们在看屈原,看他写的《离骚》时,就是在看汨罗江边那个孤独的身影。看他踉踉跄跄、东倒西歪地走遍楚地河山的每一片土地;看他悲歌慷慨,仰天长啸问遍人世冷暖、日月星辰;看他裙袂飘飘,对酒当歌……因此先进的医学自然可以取代雄黄酒和艾叶,但航空母舰与小康社会断绝不了横亘千年的哀思。这就是端午的意义,这就是传统的意义。

我们的人民会愚昧,会胆小。鲁迅所批判的“劣根性”千百年来一直存在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我们的缺点不仅体现于你我之市井之徒身上,甚至还能从神圣如朱熹等人身上看到——那些瑕疵与荣耀一道被血脉相传。中国人最伟大的不是犹太人那样的智力,也不是非洲人们那样的体力,更不是巴黎人民最引以为豪的革命精神。让我们伟大的,就是无任何其他的民族所能企及的传承的能力。“民族的内涵”是一个非常形而上的概念,多少人想去总结它都无功而返。几千年了,我们被异族统治,被洋人欺侮,几次天灾人祸都带来过灭顶之灾。我们改变了服装,改变了语言的发音,改变了意识形态——但就靠存在于举手投足间的“民族凝聚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重生。华夏的文化在与无数文化融合之后,早已不是当年的华夏文化,但炎黄精神从始自终都没有改变。

究竟什么是炎黄精神?符号学家们给了许多词汇来概括,我最喜欢这个词:“慎终追远”。仰望群山上的星辰,我们就会有跋涉的目的地;庙堂上的塑像,无声地为一代又一代黄皮肤的孩子讲述着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删述之册才能承载着一个伟大民族的过去和未来,我们的血液就在青青的箬叶,柔软的狼毫与暮雨中飘摇的乌篷船上不息地流淌。

作者简介:

周欣桐,清华附中学生。热爱阅读,擅长朗诵,痴迷辩论,喜欢篮球,兼玩管乐。初中就读于海淀区北达资源中学,任学生会主席。高中就读清华附中,任校辩论社社长,2017年7月代表学校参加第二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获季军,2017年8月获第十九届“语文报杯”现场决赛国家级一等奖。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个人图书馆,由自主招生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综合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突破 作文 人生感悟作文 做自己作文 变作文 好朋友作文 回家 作文 作文八百字 旅游的作文 高中800字作文 作文开头怎么写 父亲作文 写年的作文 作文五年级 人的作文 公园作文 作文英文 400作文 自动生成作文的软件 我们班的故事600字作文 我的梦想的作文怎么写 初三作文《因为有你》 多肉植物作文300字 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600 雅思大作文要求多少字 五一假期作文350字 元宵节小作文 春节优秀作文 渴望 作文 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