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02.01 材料作文思维导图梳理课 邓雪 讲义+笔记2019公基刷题提高班

2020-06-25 13:03:02
相关推荐

材料作文思维导图梳理课主讲教师:邓雪 授课时间:2019.02.01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材料作文思维导图梳理课(笔记)说在课前 1.任务和目的:后期有相应的专题课梳理材料作文,在梳理题目之前有必要对材料作文 整体的写作思路、中间的思维体系和答题技巧做整体梳理。因此,本节课将以思维导图的形 式梳理知识点。 2.材料作文: (1)定义:在行文中命题老师给出一篇材料,然后依据材料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2)考查方向:很多同学说到作文这个话题时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需要主观发挥” “是不是需要有文采”“是不是要考查字体”,实际上,通过命题的情况可知材料作文的本质 是一场客观性的考试,它不考查文采,也不考查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考查的仅仅是理解和 阅读材料的能力,挖掘材料信息并将其整合成一篇作文的能力,所以材料作文本质上考查的 是答题的技巧。 3.题材:材料作文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有一个默认的题材——议论文,所以在行文的过程 中必须同时体现论点、论据和论证。 4.思考“在论文中论点最重要,还是证明论点的论据最重要”: (1)论点最重要。 (2)论点:即材料中所给写作对象的主题信息,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描 (3)“不同角度”:可能是解释主题、分析主题,也可能是针对主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等,这些围绕主题的所有要紧的要素都可以称为观点信息。 (4)总结:在写作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步要做到的事情就是回到题干和材料确定主 题和观点。 梳理1.确定主题和观点:题干法、首尾法、高频法。 2.题干法:浏览命题老师给出的题干,一般在材料作文的题干会给出主题信息。例如: (1)“根据对给定资料3‘态度决定一切’这句名言的理解,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 神写一篇议论文”:通过“根据给定资料3‘态度决定一切’”可知行文的对象围绕的是“态 度”,写其他的就是跑题文。 (2)“结合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请围绕‘环保与发展’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 章”:行文的主题、对象是“环保与发展”。 (3)总结: 写作的第一步:确认题干中最要紧的信息点,这个信息点一般是行文的主题、对象, 但不能仅有主题、对象,还需要把这个主题框架搭建成完整的文章框架,所以需要找到它的 观点信息。 观点信息:不是常规听到的政论文、议论文,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作文只有一个默认 的题材——议论文,只要具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环节即可。 观点:所有围绕主题的重要信息点都是观点,所以不局限于观点句必然是原因,必然 是对策,必然是对它的解释,要回到材料,尊重材料的信息点进行梳理。 3.找观点:两个办法。 (1)首尾法:即看材料的首尾处。例如“如果一个人想成功,应该怎么办呢?……(一 系列的描述)。虽然一个人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密”, 这个人成功的核心观点是要坚强和百折不挠。所以在读材料时并不是漫无目的每个字都要权 衡,有些地方可能出现观点的高频信息点,因此,在读材料时,先看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 (2)高频法:材料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没有规范性和总结性信息时,要回材料阅读。 高频法就是关注材料高频信息,高频信息并不意味着一个词要出现N 次,只要出现类似的、 与它语义相近的词且大于等于两次即可,例如夸一个姑娘很漂亮可以夸她很漂亮,很美丽, 一笑倾城、二笑倾国等等;又如在一则材料中,通过一件事情告诉要努力、奋斗,不能放弃。 当出现高频信息时,也确定了另一个行文的方向。 (3)总结:行文的第一步找主题、定观点,首先通过题干法确定主题信息,然后通过 材料的首尾句和材料中反复出现的、与语义相近的词找围绕主题的观点信息;确定了主题和 观点就相当于搭建起了文章的框架,有了框架还不足以成为一篇完整的作文,所以接下来要 对框架中的具体内容进行补充。梳理 1.框架:一篇完整文章的框架包括标题、开头、正文、结尾。 2.标题的作用: (1)一篇文章中,标题必然存在。 (2)思考“好标题是什么样的”:不是一定要句式新颖,不是一定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是一定要让阅卷老师在茫茫的卷子中记住。在考试中,标题并不是加分项,换言之,写对 标题不会加分,写错反倒会扣分,所以在写作文标题时不要浪费心思加工句式。标题没有其 他的作用,写得漂不漂亮其默认分值固定,所以标题正确即可(正确:直接亮明主题,做到 不跑题即可)。 3.标题的形式:大概三种。 (1)点睛式标题(常规式标题):同时体现主题与文章的主要方向即可。例如: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放活’”:主题信息是“新农村建设”,同时,给出行文的方 向——关键是“放活”,所以文章侧重谈对策。 “安全生产重在防患于未然”:主题信息是“安全生产”,侧重的是对策,可能在对策 中主要谈“如何防患于未然”。 总结:点睛式标题实则在句式上没有灵活的感觉,相对比较中规中矩,也比较常见、 好用,只需要在标题中同时体现主题信息和围绕主题信息的行文方向即可,如果以对策为主 的作文就可以在标题体现文章重点写对策,例如文化产业发展应分“三步走”;如果侧重谈 意义,也可以在标题体现意义,例如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安全生产事关全局。 积累:三部曲、三重奏、组合拳、多措并举、各方合力(如果有需要则可以背诵,在 自己写作时运用)。 (2)比喻式标题: 把标题变换一下,灵活一下,基于常规式/点睛式标题进行变形,顾名思义,就是在 标题中运用比喻的色彩,例如让社会保障的阳光普照万民;低碳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定海神针”,这样的标题体现了主题信息,也把主题信息的重要性或者它倾向的对策作比喻, 强调它多么重要。 “让社会保障的阳光普照万民”:强调社会保障有作用,作用是可以惠及于民、回馈 于民、服务于民,此处不是直接用“社会保障可以服务社会”(点睛式标题),而是把服务于 民换成比喻的表述色彩,即社会保障的阳光可以普照万民,所以比喻式标题本质上是对点睛 式标题的变形,把主要的信息点、主题以及方向同时表达之后进行表述上的变形,无外乎就 是换成比喻的色彩。 积累:在现阶段,可以背诵桥梁、脊梁、罗盘、灯塔、启明星等,后期灵活运用;在 阅读时评文或特别好的范文时,积累好的标题,灵活运用到写作中。 (3)对称式标题: 即两个标题,例如“重奖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重视低碳发展,共建美丽中国”。 对称式标题有一定的操作性,这样的标题在前半句话会发出行文动作,一般前半句话给出的 都是对策,后半句话给出的都是对策所带来的意义。 总结:对称式标题的前面是围绕主题的对策,后面是对策所带来的意义,因此,对称 式标题有一定的操作性,无外乎是找到主题进行对策表述,后面缀上意义。 格式要求:中间用一个空格或逗号隔开本质上没有区别,但观察官方的时评文可知空 格居多,所以建议写对称式标题时用空格,更符合现有的官方时评文的主要方向。 注意事项:标题前后字数未必一定严格相等,可能颠覆了很多同学的想法,认为对称 式标题像中国人写对联一样,前后字数必须严格相等,必须对仗工整,甚至押韵。例如“直 面缺陷,让幸福敲门”,前面四个字,后面五个字,这本质上也是对称式标题,前后差一个 字左右也可以,只是大多数对称式标题的前后字数对应,但不绝对。 梳理1.开头的作用:突出、引出核心的主题观点信息。 2.开头的方式:共四种。 (1)对比式开头:即前面和后面的信息点在感情色彩上,在其他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好坏的对比:例如市场管理关乎人民最真切的生活感受,影响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 政府在推进职能整合,打破分段管理格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基层执法人员 专业性不强、市场监管水平有待加强等问题,故而我们要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实行统一的市 场监管显得尤为必要。这个开头运用了对比的方式,前面围绕主题信息给出了好处、意义、 成绩,后面围绕同样的主题信息论述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在情感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后引出核心观点,要重抓、重管,稳步推进。 时间上的对比:举一个古代的例子和现代的例子。 空间上的对比:举国外的、其他地区做得好的例子,反观我们做得不好,类似于从小 到大父母说“隔壁家的孩子……”“老王家的儿子……”,再反观自己。 总结:这种对比方式体现的是好坏、时间、空间上的对比,在写作文时,如果觉得这 种方式可以用,就可以把对比式开头作为引出核心主题的一个方法。 注意:对比式开头对于大部分的写作而言都是适用的,覆盖面相对较大。 (2)概念法开头: 开头给出主题的概念。 有时题干给出的主题信息并不是很明确,例如“请你围绕‘社会心态’写一篇作文”, 根据材料“所谓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 倾向”可知所谓的社会心态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所具有的大部分老百姓的倾向性,把主 题解释清楚之后,再围绕主题阐述其他的信息点,然后引出“我们要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 所以概念法的运用方式就是回到材料找到围绕主题信息的解释。 适用范围:一般适用在主题信息不明确的情况,可能在开篇需要解释,如果材料中给 出了明确的解释则直接摘抄;如果材料中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主题信息又不明确,可以根 据材料的描述还原主题的概念,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 (3)总结式开头: 适用范围:与对比式开头在运用方面相对而言都比较广泛。 总结:即把一些点以总结的方式在开头罗列出来。 罗列的点:在一道题中围绕这个主题所寻找的信息点有很多,可能有问题、危害、意 义、对策,但这些要素不一定都能作为观点信息/分论点,例如一篇作文偏向对策,即整篇 文章不同的分论点讲述的都是对策,把对策作为分论点单独保留,问题、危害、意义也是围 绕主题的要素,不能作为观点信息,但可以在开头的地方进行总体罗列,先阐释围绕主题的 问题、危害,或者把主题做好之后所带来的意义,然后引出核心主题,所以总结式开头运用 的地方非常多。 (4)思考“概念法开头和总结式开头是否可以合并运用”:开头的方式不是相互排斥的, 可以根据自己行文的情况和材料给出信息点的多少灵活调整,例如一篇作文的信息点相对抽 象,开篇可以先对主题进行解释,然后找出围绕主题的其他要素,在开篇进行罗列。(5)事例法开头:即在文章的开头列举几个例子即可,例如所写文章与环保和生态有 关,可以表述为“捡拾最近的,从最严环保法到环保汽车的投产使用,再到民众低碳环 保理念的逐渐提升,不难发现低碳环保已经受到各方重视”,实际上就是选取2 3 个围绕主 题的例子,简单总结概括放在开头引出核心主题即可。 (6)总结:这些开头的方式侧重的方面和技巧不同,但本质上都不相互排斥,所以在 写作时,要依据自己对题目的分析,所给信息点的多少进行灵活调整,可以合并利用。在每 一种开头之下给出了一些常用的串联句式,在现阶段可以背诵这些句式,并利用到作文中, 在写作文时不要太僵化,随着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把这些句式更灵活的表达,让文章看起 来更行云流水。 梳理 1.痛点:不知道如何展开。 2.正文:文章写作的正文部分有一个公式,这个公式是思路的引导。任何文章的正文部 分的第一句话都要讲述观点信息(分论点),写完论点之后围绕分论点反复展开论证,或举 例子,或写其他内容。 3.论证的方式:举例论证和说理论证,两种论证方式可同时运用在一个论证段中。 (1)举例论证:在材料内和材料外所找到的能证明主题观点信息的例子或名人名言。 引言:例如习近平总书记说“作为青年人,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还有“鲁迅 说……”“老子说……”,平时所看到的名人名言都可以引用。 例子:事例在行文中体现的作用比较大,在开头可以引出核心主题信息,在论证段中 也可以作为论证观点信息的论据存在,例如上文在讲述事例法开头时所讲述的事例。 (2)说理论证:单纯围绕核心主题信息点反复分析,围绕它的原因、问题、影响、对 策等一系列要素,在一个论证段中这些要素不必然要同时存在,可以先写问题进而直接谈对 10 策,也可以分析原因进而谈它的影响。这样的要素组成一是看自己能写出哪些方面,二是看 材料中给出什么方面的信息。 (3)总结:正文在展开时,首先罗列观点信息,然后或举例子或引用名人名言,再往 后围绕它的所有要素进行说理论证,论证时按照这个思路按部就班地写即可。 4.案例积累:在开头、论据部分例子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点。方法:一方面在平时学习 时积累,例如“联播”“时评文”“热点”都可以作为例子积累;另一方面材料中会 给出相应的案例,归纳概括材料中的案例即可。 5.合理利用材料案例: (1)摘抄法:直接摘抄和罗列材料中的例子即可,在罗列例子时,有些例子在描述上 比较冗长、啰嗦,不能面面俱到,需要把例子的关键信息点进行压缩、提炼,例如曾经考过 的“文化自信”,在材料的一开始就讲述了“从海昏侯的马蹄金到故宫的石渠宝笈,博物馆 一票难求,人们在与文物的对话中感受历史;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电影院人头 攒动,一年440 亿元票房堪称奇迹……”,围绕这个主题有例子出现,一是马蹄金,二是石 渠宝笈,三是《大圣归来》,四是《大鱼海棠》。 (2)改写法:如果想进行摘抄,只需要直接摘抄这几个例子即可,但信息点很薄弱, 字数比较少,所以可以进行适当扩充,即适当改写,例如“海昏侯的马蹄金引起了民众的广 泛关注,石渠宝笈引得大家竞相观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暗 示着民众越发增强的文化自信,反哺传统文化”。所谓的改写法就是建立在摘抄的基础之上, 在例子摘抄情况之下进行评价分析,而这个评价一般是围绕例子的影响(正面案例的影响是 意义;负面案例带来的影响是危害)。 (3)联想法:从材料内的例子进行联想,书写出材料外的例子,例如通过《大鱼海棠》 《西游记》可以联想到《战狼 2》《红海行动》和一些传统的剧目,这一系列的电影都与中 国传统文化有关系,这些综艺节目都取材于传统文化;通过石渠宝笈、故宫可以联想到展示 中国文化底蕴的产品,例如孔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镇戏剧节、亚投行。只要能代表 中国文化的例子都可以由此及彼、由A 想到B 把例子扩充起来。 (4)总结:在材料中的案例,第一,可以摘抄;第二,可以适当扩充、改写,进行评 价分析+影响;第三,联想同类事物来丰富案例。 11 梳理 1.结尾:不是凑字数的环节,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回扣主题信息,所以无论何种结尾方式 都必须体现主题信息。 2.结尾:共三种方式。 (1)总结式结尾:把前面的主要观点信息在结尾重复、总结,再次重申,提高主题信 息的“出镜率”,这种方式相对比较好操作。 (2)情感上的加工:展望式结尾、呼吁号召式结尾。 展望式结尾:一般是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例如“真正实现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不是一蹴而就的,仍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加油干,坚持不懈地改,与时俱进地 变,终有一天中国会变得更美丽”,所以所谓的“立足现在”就是现阶段做得不是很理想, 很成功,但只要努力,未来就会更美好。总结:先把主题信息写清楚,同时以“我相信……” 这样的方式体现“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的感情色彩。 呼吁号召式结尾:体现情感上的渲染,让所有人跟着我们一起来的感觉,例如“中华 文化是最文明、最和平的文化之一,让我们学习中华文化,践行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 让我们自信大方、大声地告诉世界我们来了”,所以所谓的呼吁号召式结尾就是在结尾的地 方体现情感的升华、呼吁、渲染,有一种让所有人跟我们一起动起来的感觉。常见的句式: 让我们……吧/让我们……啊。 3.总结:结尾可以融会贯通,先进行观点句的重复罗列,然后进行呼吁号召的结尾。实 际上,开头和结尾在围绕核心主题反复论证的方式不是唯一的,本质上是不排斥的,是可以 相互兼容的,所以在写作文时可以灵活运用和把握。 梳理 12 1.材料作文本质上是客观性的考试,它基于材料,从中挖掘信息点,并梳理成要点,最 后形成作文。既然是客观性的考试,那么在阅卷规则上有客观性的要求,作文的主题和观点 一定要来源于材料。 2.文章结构:标题、开头、正文和结尾。 (1)标题:本质上包含文章的主题信息。 (2)开头:核心目的是为了突出核心的观点信息。 (3)正文:除了有分论点以外,还要围绕分论点进行进一步展开论证。 (4)结尾:回扣主题,再次点题,进行情感的升华。 说在课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文要动笔练习,只有在动笔练习的过程中才 知道问题在哪,才知道观点句能不能找全,论证的时候信息点是不是够丰富、饱满,是不是 可以分层次论证;另外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多注意积累,包括官方的时评文和推送材料中好 的句子、词,并融于到自己的行文中。 13 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yourbetter self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四百字优秀作文 什么是爱作文 拔萝卜作文 如何制作文档 游重庆作文 科技强国作文 惜作文 拖地的作文 尊重他人作文 作文《我的初中生活》 植物作文200字 写人的作文三年级 我爱写作文 去动物园的作文 冬天的风景作文 郁金香的作文 三年级写景的作文 西湖作文400字 游泳作文300字 我的朋友300字作文 转弯作文 平遥古城作文 端午节风俗作文 校园霸凌作文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 读书的快乐作文 收获作文500字 丽江古城作文 写景作文450 优美的作文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