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10篇

2020-09-25 10:15:02
相关推荐

近年来,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从过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现在的实现城乡一体化,不同时 期,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都会做出相应的部署。而在如今, 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农村的发展,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这就成为新时期指导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 乡村战略的实施对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至关重要。这将成 为解决好“三农”、激活农村活力、弥合城乡差距的重要武 器。从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固有轨迹来看,农村发展在很 长一段时间处在边缘地带,停滞不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现代化的推进,不少乡村,尤其是边远偏僻的乡村,逐渐没 落、慢慢消亡。以至于每次谈及农村问题时,农村人口流失、 农村空心化、留守问题等,不可避免。特别是当前我国在开 启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农村所面临问题必须解决。所以必 须要实现农村振兴,让农村重新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如果没 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活力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家的 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二十个字的 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它分别从乡村的生产发展、生态建设、精神面 貌、社会治理、生活状态这五个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对于 农村发展总体要求,曾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也有提过, 当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提出了“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相比 较而言,此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要求更高。这二十个 字的表述除了“乡风文明”表述没有变化外,其余四句都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前强调“生产发展”,现在要求“产 业兴旺”,即不仅仅是发展生产,而且要求发展产业,从层 次要求更高;以前要求做到“生活宽裕”,如今在即将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要开启现代化的征程的时代背 景下,农民当然也要“生活富裕”;对于农村面貌,以前要 求做到“村容整洁”,现在要求做到“生态宜居”,上升到生 态环境的高度;以前乡村要“管理民主”,现在则表述为“治 理有效”,从一维主体的“管理”到多方参与的“治理”,所 体现的正是当前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这些种种变化都是步 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如何来实施乡村发展战略?报告里面提出要“坚持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我国全面发展的短 板问题,在即将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征程中,坚持农业农 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是坚持问题导向,补好发展短板 的必然选择。这就意味着未来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上尤其是 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上向农村倾斜,为实现农村振兴打好基 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里提出的“城乡 融合发展”,可谓是报告中的亮点。在过去“城乡一体化” 的提法上,再次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即通过城市 的发展带动农村,农村发展来促进城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乡村决不能处于从属地位,将其看作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垫脚 石,而是要和城市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相互融合,相互促 进。所以,在过去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模式下,未来 我们国家试图从制度建设、政策体系上开始着力,实现城乡 融合发展。 在农村的土地承包问题上,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 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这一政策安排,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体的热烈支 持。土地政策的连续稳定是农民安心搞生产的前提,土地承 包期长久不变,从短期来看,可以让农民消除疑虑,全身心 的投入农业生产,长远来看,这更有益于农业农村长期稳定 发展。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基层的有效治理。报告里提出,加强 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 理体系。这一政策安排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的“治理有 效”的具体体现。其中自治是治理有效的基础、法治是治理 有效的保障,德治最终是融合在乡村自治和法治中,是治理 有效的内化与升华。这三者各尽其能又相互衔接,共同构成 乡村治理格局。治理体系的执行最终要靠人来落实。人才是 推动乡村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报告中提出,要“培养造 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 就有利于把各行业中热爱“三农”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充实 农村工作队伍,加强三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 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 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这是我国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下回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下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 20 个、新世纪以来第 15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 件。文件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管全面。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 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 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以往的中央一号文件讲农业问 题、讲农村经济发展讲得比较多,今年的文件按照党的十九 大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的 20 个字 个方面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 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作出了全面部署。 二是管长远。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 期的历史性任务。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 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 目标的战略安排,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 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 民富全面实现。 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与用心,两个重要特 点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是一个有机整体, 是不可分割的,应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不能顾此 失彼、只抓其一不顾其他。 如何才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第一,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发展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 础所在。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 第二,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 和宝贵财富。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 第三,乡风文明是保障。伴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城市 文明的扩张,传统乡村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情况 相当严重,一些地方乡村传统生活形态、社会关系日趋淡泊, 乡村文化日渐荒芜。振兴乡村,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一起抓,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第四,治理有 效是基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必须把夯实基层基 础作为固本之策;第五,生活富裕是根本。乡村振兴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 2017年10 月18 日党的十九大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 记作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为今后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 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 视和关心,体现了党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党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乡村 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当前,农牧民仍然是牧区的主体人群, 而乡村又是我们发展中最大的短板、难点和差距所在,基础 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低等 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做好振兴乡村的各项工作。 一是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 比较粗放,传统农业基本还是靠天吃饭。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走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一方面, 要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 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还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 广泛应用于农业,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 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的贡献率,从而提高农业产品 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技术科学化。 二是聚焦精准扶贫,加快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目前, 扶贫工作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下取得了长足进展,对多数 贫困村和贫困户来说,实现退出问题不大,下一步主要是党 委和政府要发挥好教育、宣传、引导、组织、带领、支持群 众的作用,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提高农民自主脱贫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扶贫先扶志”理念,提振贫困群众 精气神,加强政策宣传,搞好解惑释疑,通过参观成功典型 等形式,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树立信心。改进帮 扶方法,探索在产业扶贫上尽量让贫困户分担点成本的做法, 通过有效参与和投入,提高贫困户发展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完善政策设计,在政策支持上适当引入竞争性机制,通过“早 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的政策安排,激励贫困群众不等不 靠,积极主动地干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 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 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这是我国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下回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 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 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 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一)乡村振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不可否认,现今我国乡村面临着凋敝和衰落的客观事实,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以此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 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历史上,乡 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在城镇赚钱后回乡置业曾 经也是事业成功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工业化 进程,乡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重提 乡村振兴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历史的眼光看 待乡村的地位与作用,乡村振兴与复兴也体现了我国农村在 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二)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即使在城镇化成熟后,农村人口还 亿左右,因此没有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乡村一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 活条件落后等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和经济发展,农民逐 步上楼进社区,但是城市应有的相关服务又不能完全进入, 乡村发展又失去了原有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当然我国也有一 些乡村,比如陕西咸阳袁家村、山东临沂竹泉村等利用传统 乡村资源,走出了一条振兴之路,也说明了乡村振兴的内在 潜力。 (三)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动力 新世纪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从 2003 年开始连续 15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农 民(即“三农”)问题,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别提出了城乡 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对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 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发展动力来看,政策重点侧 重于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反哺和扶 持,把农村放在了城市的从属地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是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立足于乡村的产业、 生态、文化等资源,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激发乡村发 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这是一种思路的 根本转变,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 (四)乡村振兴明确了乡村发展的新任务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这五个方面是 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 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长远之计。实现一二三产业 联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农村高质量脱贫,助推农民 致富增收。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一是要产业兴旺,二是要生态宜居,三是要乡风文明,四是要治 理有效,和我们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生产发展”的总要求不太一样,要区别开来。如何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体目标,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点举措落 到实处。 一是要把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改革落到实处。中央有文件, 提到了承包地的承包权,集体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承 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比如说,承包地所有权是集体的, 那么集体在处理收益时占百分之几,20%吗?10%吗?这个 有个界定;如承包给张三李四的三十年,后面还要延长 30 年,那么承包期内所得收益占 30%、40%吗?或 50%、60% 吗?还有如果用来流转经营,那么土地承包者占百分之几十? 我想三权分置的要义就在这里,集体有收入,承包者有收入, 经营者有收入。这一点我们应认真研究领会,按照中央的统 一部署来落实好。 二是要发展集体经济。要对集体资产进行清理核资。要 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这是个难题。如何把有 限的资金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如何保持 清正廉洁等,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大力发展好 集体经济,各项基础设施才会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老百 姓的腰包才会鼓起来,幸福感、获得感才会进一步增强。 三是要优化基层管理。就是要把自治、法治、德治有机 结合起来,来管理我们的基层社会。我想自治,实际上就是 法治加德治。尤其要在研究村规民约这一德治上下功夫,如 著名的塘约制定“红九条黑名单”村规民约,违背了的村民 暂时都停止享受国家政策,对父母不孝道,对子女不抚养的 村民,纳入黑名单,国家政策暂停享受,这个就是德治的一 个内容。 四是要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现 在我们的乡镇干部、村干部,懂农业,懂得多不多,懂得深 不深,懂得精不精,对农民对农村有感情没有,是应付式的 爱,还是深层次的真诚的爱,这些我们都应该认真的思考, 我想要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我们的 乡村振兴战略才会有希望,才能真正接地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庄严地写入了党章,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 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国 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 民必须富。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 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乡村振兴战略,正是 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 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农 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 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 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 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 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 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文化、 教育、科技、生活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产业兴旺, 就是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 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生态宜居,就是要适应生 态文明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村生产、 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乡风文明,就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新风,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打造农民 的精神家园。治理有效,就是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 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 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势头, 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巩固 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 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 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 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完善农业支持保 护制度,在增加农业支持总量的同时,着力优化支持结构, 提高支农政策的效率;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 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 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后,党 提出的又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理念。这对建设美丽乡村、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 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国家粮食 安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各个 方面和层次的部署。假以时日,必将实实在在惠及农业、农 村、农民,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两个一 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取得了 显著成就。特别是粮食生产实现 12 年连增,农民收入增长 较快,6000 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等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农村出现凋敝,个别农民增 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因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种田主要依 靠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等。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 非常重要、极为必要,而且充分体现了党始终情系农民、关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使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让城镇化发展和村镇化发展更加协调,能够实现 更多的资源双向流动,形成更好的城乡良性互动,促使农村 跟城市一样美好,推动城乡同步迈向现代化。所以,乡村振 兴战略实际上是立体式的、全方位的重大发展战略,是从更 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角,把“三农”工作放在了与城镇化、 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当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还是保证大宗粮食产品 供给充足,也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 牢端在自己手中”。从农产品供给市场看,一直以来,同样 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让农产品特别是大宗粮食商品,具有市场竞 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基础,更是重 要标志。 这就告诉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不仅需要 直面未来谁来种粮的问题,更应不断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引向深入。一方面,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 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培 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同时,农村稳定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农村基 础工作,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 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镇化与城镇化实现同步, 农业现代化赶上工业现代化步伐,必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农业、 乡土农村的面貌,真正让农村成为吸引城里人的地方,让农 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和工业一样强大的产业。 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让“三农”看到美好明天, 更将为国家现代化带来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但由于受到 “重城市轻乡村”固定思维的影响,乡村全面振兴还面临着 诸多困难,下面我就乡村振兴战略的难题以及如何解决难题 实现振兴谈谈我的看法。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难题 提到乡村振兴,不可回避当前农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把它归纳为“四化”。 一是人才“流失化”。从乡村人口结构来看,农民进城 务工规模较大,留下来的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 导致城乡人才差距不断加大;由于乡村工作压力大,高素质、 有能力的人不愿意到村任职;加之受编制数制约,乡镇事业 单位已近 20 年未进人,现有技术人员年龄偏大,导致建立 健全乡村人才队伍难度大。二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薄弱 化”。早期建设的基础设施普遍标准低,部分老旧设施已不 能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并且很多村对基础设 施缺乏管理,导致公路、水路、电路等基础设施破损严重, 难以长期发挥效益。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当前农村普遍存 在施用化肥农药以获取高产、违规开采地下水等现象,导致 农业使用地污染严重;加之不少村民仍存在乱砍滥伐、乱挖 乱建乱倒垃圾等行为,导致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美丽乡村的难 度加大。三是精神文明“荒漠化”。不少村民存在“没钱的 人当农民,有钱的人当大哥”的拜金思想以及“蹲在墙根晒 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懒惰观念,加之滥办酒席、“薄 养厚葬”的成规陋习在农村已风行多年,导致培养“新型农 民”改变城规陋习难度大。四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单一化”。 现在不少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都存在思路不清晰、政策不健 全、举措不成形的现象,一些发展靠前的村也因发展思路单 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优势发挥得不明显。 二、乡村如何解决难题实现振兴 (一)汇聚“人气”,筑牢农村基层组织基础。要借助 职业技术学校等平台,对农户开展技术、创业服务等方面的 培训,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培育一批“新时代的新农民”, 还要建立人才“数据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导高 校毕业生、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回乡创 业,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二)依托村情,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规划 时要以各村实际需求、各村特点来确定项目类别,让基础设 施建设与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建 立基础设施长效养护机制,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农 民成立专业组织,负责基础设施日常养护工作;最后要从“控 源、治污、植绿、育民”四方面入手,抓好乡村环境卫生工 作,让村民获利获惠,感受到农村环境整治的益处,引导村 民自觉投身到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 (三)摒弃陋习,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在农 村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 败”,一方面要树立起道德模范人物,既能让其守望乡里, 造福桑梓,又能让更多的村民学习效仿。另一方面要广泛发 动村民讨论修订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 家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中,形成百姓能 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最后要结合“三送三促”,开展 思想道德宣传和科学文化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断转变观念、 移风易俗,养成文明习惯,推动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建设。 (四)超前规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方面要因 村制宜,按照“镇抓产业、村抓特色”的思路,集中发展特 色产业项目,围绕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让农民尝到改革的甜头,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创新发展 方式,推行“农业+电商、+旅游、+文化、+养生”模式,拉 长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让集体和农民有更多的收入。最 后还要盘活农村现有的集体资产,促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 大,立足现有资源,以村级集体资产折资、帮扶资金入股等 多种方式,入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 营主体,着力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农户共荣共生、 合作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村集体经济向上向好的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的工作人员,在践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时,有如下体会: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 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大原则。“党政军民学,东 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农村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 地位和作用,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坚持党管农村工 作,才能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保障好“三农”发展。 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就 是“三农”问题。习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 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保障 “三农”问题摆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 度,努力让农业、农民、农村变得蓬勃向上、人人向往。 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离开了农民何谈农业、农村?农民 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其实一个地区、一个村庄的发展本质 是人的发展。坚持农民为主体,是乡村战略持久发展的主动 力,是农村、农业发展的主心骨,让农民参与进来,感受改 革带来的红利,更好的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 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更是一种共生关系。尤其是在平衡发 展和环境保护之间,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农村的发展。我 们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呵护自然, 保持可持续地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不能急 功近利,不能破坏环境,要坚持绿色生态、绿色发展的原则, 使我们的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振兴才是有益的、和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是村村不同,各有特色、各有特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要符合每村的实际发展路子,不能“一刀切”,不应“点代 全”,应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掘农村的特点,保留乡 村特色风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揠苗助长,要循序渐进、 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使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发挥 作用。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乡村经济发展,补齐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短板,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乡 村镇党委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多举措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产业兴。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主线,坚持特色效益农 业发展路子,因地制宜,着力发展有机种养殖和加工业,示 范推进以观光旅游、休闲体验为主题的农业综合体开发建设, 突出培育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发挥龙 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小镇美。以规划为引领,着力抓好集镇村庄规划工 作,加大村庄绿化和美化力度,打造最美田园风光,持续开 展“一河两岸”环境提升工程,让两岸变成活力、宜居、生 态水岸,实现四季有景、四季有花的景观目标,全面巩固和 提升集镇服务功能和承载力。 ——乡风淳。突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 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抓好镇村领导干部作风 建设,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促民风,树立新风尚、新正气。 ——秩序好。强化农村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保护自然景观肌理,突出抓好生态治理,实现群众绿色致富; 加快环境卫生治理和“两违”处置工作,加强法治和德治的 同时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 村民理事会作用,形成能切实适应行政村实际的一套议事协 商制度、规则、程序,全面推广至全镇各行政村。 ——生活富。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胆探索集体经 济的培育扶持模式,加大扶持电商平台力度,发挥农村电子 商务为民服务站作用,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 民增;积极实施“凤还巢”工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着技 术经验回乡创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我的梦想 校园生活作文600字 什么二三事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剪窗花作文 爱国作文600字 人生价值作文 父亲的爱作文 英语短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 蜕变作文 我爱家乡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端午作文 人物作文素材 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 失败是成功之母作文 一句话的力量作文 昨天今天明天作文 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 青春之歌作文 万里长城的作文 作文生成器 袁隆平英语作文 写信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