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2020-10-30 06:15:01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内江市第七中学 陆露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社会实践是传统文化的根基。实践,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没有了根基,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书法是其中之一。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以及一些器物上的铭文。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后来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比甲骨文更早的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这些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为内容,以某种字体为书写形式的独特艺术。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小篆创始于秦代,是统治者方便管理而创造的字体。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楷书始于东汉末,由隶书演变而成,也称真书、正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晋代开始流行。可见,中国书法也是社会实践的成果。

传统文化意蕴丰富,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经典得以保留与传承。戏曲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剧目数以万计,如今在中国的舞台上仍有三百多个剧种在演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后来的戏曲具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明代传奇在广泛吸收各种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调。其中,昆山腔经艺人精研细磨形成“水磨调”,成为明清曲牌联套体戏曲舞台上的主腔。后来,皮黄腔、梆子戏等地方戏腔兴起,创板式变化体唱腔,赋予戏曲更大的表现力,促成京剧的出现和繁荣。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的。京剧的艺术成就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国粹之一。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历了的沉淀和实践考验,所有的传统文化的根基都是社会实践。

作文由:1 2 3网整理,转载请保留地址:Www.123Zuowen.COm

相关分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想象作文 关于坚守的作文 初中语文作文题目 关于自强的作文 寒假的作文400字 努力作文800字 作文翻过那座山 冬日的温暖作文 初二满分作文 乡下人家的作文 爱的味道作文 三年级下册300字作文 打屁股作文女 工作文件夹 钓鱼作文300字 龟兔赛跑的作文 我喜欢冬天作文 作文800字初中优秀作文 作文放风筝300字 描写仓鼠的作文 陪伴作文400字 高中语文作文题目 妈妈生病了作文 游华山作文 阅读类作文 初中600字作文大全 父亲的背影作文 写景作文三百字 谈读书作文 我最喜欢的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