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名人事迹:怀揣一颗勇敢的心

2020-11-13 15:00:01
相关推荐

要用简单的心境,对待复杂的人生,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人活着不要后悔,就像不能让昨天回来一样,感谢昨天,昨日的种种都是经历。经历不讲成功与失败,经历不分值得与不值得。

让世界看到你

他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叫拉斯泰尔扎的小村庄,父母经营着一个葡萄园。每天早晨一睁开眼,他就可以看到好看的葡萄藤和橄榄树,就可以看到庄园里的流水、小桥,还有小鸟站在五线谱一样的电线上 淳朴的乡村美景引燃他童年的如蓝色火焰般燃烧,富有音乐天赋的他,7岁开始学钢琴,随后又练习吹长笛、萨克斯和弹吉他,累了的时候,他最喜欢约一帮小伙伴一起去骑马、踢足球

如果不是在学校的足球赛场上被足球打中眼睛,他甚至忘记了自己从小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忘记了一双眼睛经过20多次手术仍然没有治好。而这一次意外,让弱视的他变成了全盲。

世界在一个12岁的少年眼前突然消失,他想不明白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母亲开导他、劝慰他,得到的却是他声嘶力竭的咆哮: 这么美的世界,我却再也看不见 这一生,我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还能做什么?我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他泪流满面,母亲也心酸到眼红。那一天,在母亲用手背为他擦眼泪的时候,从来寡言少语的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母亲没有听清楚丈夫对儿子说了什么,但她惊异地发现儿子的泪水戛然而止。

第二天,她发现儿子第一次摸索着走出了家门,回到了孩子们中间。母亲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出门前,他像失明前那样端坐在镜子前,问自己的模样是不是帅帅的,然后要母亲把他打理得熨熨帖帖。从那以后,他开始回到了波洛尼亚盲人学校,靠 点字乐谱 重新学起音乐。他学习非常勤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比萨大学法律系。在大学的四年里,他一边学法律,一边勤练吹拉弹唱,并在课余到一家酒吧兼职弹琴唱歌,自己挣钱交学费。

他30岁那年,一位17岁的少女被他精湛的琴技、浪漫的歌声、茂盛的胡子和一头野性的头发迷醉,而他表演时始终不变的笑脸,更是让她心生怜爱。不知是不是意外的为他带来了好运,那一年,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弗兰科 科瑞利在都灵招募学生公开授课,他欣喜若狂,立刻报考并幸运地成了大师的学生。1992年春天,摇滚歌星祖凯洛想和帕瓦罗蒂合唱《求主怜悯》,之前,祖凯洛请他录制试音带以便帕瓦罗蒂试听。没想到,帕瓦罗蒂听了之后大为赞赏,问道: 这个人是谁,我认为你们不需要我了,我不会比他唱得更好。 1994年,他应邀参加帕瓦罗蒂的个人慈善音乐会,与大师同台演唱。他在获得 圣莫雷音乐节最佳新人奖 后,各种世界级音乐奖都朝他砸来,从1995年至今,几乎所有重要场合都有他出现:拳王亨利的告别赛、教皇现身的圣餐典礼、迈克尔杰克逊的慈善音乐会、英国女王一年一度的皇室综艺演出、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纪念9 11遇难者和平音乐会 除此以外,他还受到过美国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和意大利总统的接见,先后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进行过数十场个人演唱会,他被人赞为: 帕瓦罗蒂逝世后最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 。

现在,他是卢卡Bocc herini音乐学院的院长,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仅他的CD《浪漫曲 民歌及咏叹调》就在全球售出了2000多万张,这对销量一直徘徊在数千张的古典音乐来说,堪称奇迹。

创造奇迹的人名叫安德烈 波切利。

在自己49岁生日宴会上,波切利凑近父亲的耳朵,轻声说: 我要感谢我的父亲!37年前我情绪极度低落,是你凑在我耳边说: 小家伙,别气馁!这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虽然,你看不见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走到世界面前,让这个世界看见你! 后来,我有过多少次责怨、气馁和胆怯,这句话就在我耳边回响了多少次

怀揣一颗勇敢的心

一个美国小女孩4岁时,她的家从外地搬到芝加哥郊区的帕克里奇。来到这里后,热衷于交朋友的小女孩急于和周围的小朋友打成一片,但事与愿违,邻居的孩子们很排外,其中一个专爱欺负人的大女孩更是对她呼来唤去。当小女孩又一次哭着回家时,母亲在门口挡住了她的去路,大声对她说: 这个家里没有胆小鬼的位置。 虽然小女孩当时被吓坏了,但母亲还是教她下次要大胆反击。不久,小女孩又碰到了那个横行霸道的女孩。这回,小女孩当着几个男孩子的面赏了她一记耳光。事后,她跑到母亲面前骄傲地宣称: 现在我可以和男孩子们一起玩了。

孩提时起,母亲就经常问她: 你是想成为中的主导者,还是一个次要人物,只是去说别人认为你该说的话、做别人认为你该做的事? 而父亲主要是谈论她自身的问题,常常问她应该如何把自己从这些问题中 挖 出来。这总是会让女孩想起 铁锹 。

而且,母亲总是教导女孩为自己制定远大的目标,并建议她可以尝试成为美国第一位最高法院女法官。不过,女孩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宇航员。1967年,14岁时她就给美国航空航天局写信主动请缨,结果对方告知不需要女宇航员。母亲还希望无论在多混乱的情况下,她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为了清楚阐明自己的观点,母亲向女孩演示了木工水准仪里的气泡是如何移动到正中央的。 想象自己体内就安装着一个水准仪,然后努力让这个气泡停留在正中央 母亲一边说,一边倾斜水准仪,让气泡偏离原来的位置, 这时,你就得想办法让它回到原来的位置。 说着,她又将水准仪恢复水平。

这个女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前第一夫人的希拉里 克林顿。正是父母特别是母亲的谆谆教导,使希拉里有了坚定的志向,并大胆地追求心中的目标。

成年后,希拉里进入美国著名的罗斯律师事务所工作,并两次当选全美百名杰出律师。希拉里心目中的英雄之一是当时的缅因州参议员玛格丽特,后来她自己成为第一位先后当选为参众两院议员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进入主要党派总统候选人提名程序的女性。2007年1月20日,希拉里在其个人网站上宣布参加2008美国总统大选,声称 我来了,为胜利而来 。2008年1月8日,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州总统预选中获胜,庆祝胜利时她说: 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下面的选举,我已经准备好领导美国。 在2008年美国总统党内预选期间,希拉里作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曾一度领先奥巴马,虽然她最终以失利告终,但正是因为她壮心不已,不屈不挠,才使对手奥巴马不敢轻慢,提名让她坐上国务卿的宝座,从而二进白宫,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有史以来入阁时年龄最长的国务卿。

希拉里,怀揣一颗勇敢的心,一往无前,终于创造了人生的奇迹。

谦恭地活下去

2010年1月21日,《麦田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l岁。临终前,他接受了美国《纽约时报》著名记者道格拉斯的独家采访,说了这么一句话:人要谦恭地活下去,只有谦恭,你才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塞林格的一番话,给了道格拉斯强烈地震撼。随后,他在《纽约时报》发表,写道: 谦恭地活下去,是人生的一种态度,无论世事多艰难,对人生、对生命、对世事,始终充满敬畏之情,谦恭地活着,就是对人生的一种最好地回答。塞林格谦恭地活下去,他看到了很多的世事沧桑和巨变。活着,就是最大的理由。

塞林格从小跟着父亲学做火腿生意。那时,他的理想是将家族经营火腿的生意发扬光大。塞林格15岁时,老塞林格就将位于得克萨斯州一个经营火腿的分店交给他来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仅18岁的塞林格应征入伍,告别了苦心经营的火腿店。临行前,他对老塞林格说道: 爸爸,等战争结束后,我还要回来经营这个火腿店。

塞林格挥泪告别了父亲,奔赴战场。残酷的战争,令塞林格内心充满恐惧,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为了排解心中的恐惧和郁闷,塞林格利用战斗的间歇,用笔记录了战斗的激烈和残酷。这些文字,成了那时他最大的心灵安慰和寄托。

一位上司偶然看到塞林格写的笔记,很是,鼓励他将这些文字寄给美国报刊发表。塞林格很受鼓舞,于是,他将这些文字整理后,寄到美国一些报刊上。很快,这些文字发表了。这些来自欧洲战场一线的报道,在美国人民心中引起了强烈地反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塞林格的文字,使他们对战争有了一个全新地认识和了解。战争的残酷和险恶,在人们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人们渴望和平、渴望早日结束战斗。

因在战场上表现勇敢和突出,他被派往欧洲做反间谍工作。这项工作更加艰险、刺激。他的脑海里,整天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从事间谍工作,更要处处谨慎、小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暴露身份,性命难保。在这期间,他不能再写文章了。

一次,他被纳粹发现。遭到逮捕,关在监狱里,受到了严刑拷打。但是,他巧妙周旋,始终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商人。看到他对经商业务和理论说得头头是道,纳粹无计可施,最后只好将他释放。

二战结束后,他带着一身伤痕,回到了美国。他谢绝了美国政府给他的工作安排,回到了家乡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他看到,火腿店早已倒闭了。街坊邻里,许多人也已经不认识他了。老塞林格问: 儿子想干些什么? 塞林格说道: 我哪儿也不去,只想待在家里。 老塞林格听了,木然地离开了。

塞林格待在书房里,不知不觉,战场上,那呼啸的枪炮声,那深入虎穴与魔鬼打交道,那在监狱里被严刑拷打的一幕幕情景,像蒙太奇一样,在他眼前浮现。他的胸口在剧烈地起伏着,眼前变得一片朦胧。他铺开稿纸,写下第一行字:麦田守望者。

成名后,他一个人悄悄地来到新罕布什尔州乡间一处偏僻的山上,在山顶盖了一幢小木屋,从此,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在这幢小木屋里。他生活了整整70年,他将自己的一生总结成了 谦恭地活 。

谦恭地活下去,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一种坚韧和顽强。

不是糊涂是境界

被誉为 当代草圣 的书法大师林散之1898 1989,晚年双耳失聪,但还常被人请去开会。因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清,开会纯属浪费时间,所以每次开会林老只是象征性地去一趟,待大会开始不久,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

一次,林老像往常一样 溜会 ,刚走出会场,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陪同他回家的人: 今天开会怎么没见老钱啊? 老钱 即钱松喦,林老曾与其同住一幢楼,两人关系一直很好。陪同见林老询问,立即大声答道: 钱老是美协的,当然没来参加。

那这是什么会? 林老一副惊讶的样子。陪同有些不解地望了望林老: 这是书协开会啊! 林老更惊讶了: 书协?还有书协? 陪同乐了: 林老,您可是咱们书协的名誉主席啊! 林老一路嘀咕着 还有书协 ,走回了家。

如果说普通人把 作协 误作 做鞋的 ,而把 书协 误作 输了鞋的 ,还可以当做来听,而身为书协名誉主席的林散之,竟不知世上还有个 书协 ,这就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了。

仔细分析一下,林老不知书协,大概有这样几种可能:一是他老糊涂了,得了健忘症;二是他生性,故意逗乐;三是他挂名太多,一时忘了书协;四是他淡薄名利,把时间全用在了创作上,而对除此之外的事物无动于衷。

先看前两条:我们知道,林老一生身体强健、思路清晰、创作活跃,活了90多岁,即使临去世前数月仍在挥毫不辍,因此糊涂一说不能成立。倒是幽默有一些可能,不过我们从林老听到 书协 二字时的惊讶程度来判断,幽默一说似乎也站不住脚。

再看第三条:挂名太多!当今社会,的确有一些官员喜欢附庸风雅,为了显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喜欢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特别是艺术领域挂个名,什么名誉主席、名誉会长啦等等,挂的名多了,有时自然就难免会张冠李戴,不知所云。

这些官员显然不能和林老同日而语,纵观林老一生,他始终是个耐得住的人,终生潜心诗书画,虽然曾做过 七品芝麻官 江浦副县长,但他对权位从不迷恋。到了晚年,他更是将所有精力都倾注到了艺术创作中,曾自谓 一切不与人争,只与古人争一地位 ,这样一位把毕生都奉献给他所热爱的艺术事业,有着 笑把浮名让世人 境界的大艺术家,怎么会对书斋外的喧嚣、浮名动心呢?

可见,这个书协名誉主席,只因没人 敢 挂林老晚年名满天下,当时曾流传这样一则轶事。郭沫若来南京,有人请赐墨宝,郭沫若当即拒绝: 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 ,才 众望所归 地被 挂 到了林老身上。这个名虽挂得 专业对口 ,但其实并非林老所愿,他自然也就不会把这样的虚名放在心上了,以至于闹出了不知世间有书协的 笑话 ,这和某财政局局长竟然不知 农民也是纳税人 之类的笑话完全是两码事。

屠呦呦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两名外国科学家,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2011年9月,她曾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是一位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的女科学家。那株小草,就是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臭蒿或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就是从这样一株小草里,萃取了一种名叫青蒿素的物质,为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不过,做出如此贡献的屠呦呦,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她说: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

那么,一个 三无 教授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

踏实和勤奋,是屠呦呦打小就养成的品质。1930年,她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取自《诗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一句。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5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研究院条件非常艰苦,设备极为简陋,只有用于土法提炼的七口大缸和几间平房,但是,屠呦呦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她身患结核病,仍然坚持去野外采集标本,认真实验,从不耽误。短短几年里,她的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两项生药学研究成果,相继被收入《中药志》。

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发疟疾 523 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

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实验就达6000多种,经历了约10000次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

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或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治寒热诸疟方》中的一句话: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 绞取 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显然,屠呦呦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用踏实与勤奋,为自己赢得了成功。数学家华罗庚曾说: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 用一株小草夺得诺奖的屠呦呦,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短文学微信号:duanwenxuewang,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生态保护作文 好的作文标题 英语作文我的学校 作文一件开心的事 做蛋糕的作文 作文选择 500字叙事作文 推荐电影英语作文 象征手法作文 路作文800字 购物的英语作文 二年级50字作文 旅行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350 作文500字写事 450个字的作文 小学作文6年级 我的性格 作文 丁香花作文 有关人的作文 作文能写什么 温暖400字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范文 优秀的作文素材 井冈山作文 抗疫人员作文 作文获奖感言 五百字作文初中 作文优秀片段 老师教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