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重庆今年高考作文这样写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博导能给多少分?

2020-11-16 09:35:01
相关推荐

今天(7日)上午,2018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高考作文题目依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如果坐在考场上的是你,面对这次给出的材料,你会怎么立意?如何下笔?慢新闻邀请了我市高校教师、中学语文教师、保送中国人民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以及万州区五桥街道办事处干部在场外“参考”,下面是他们所写的今年高考作文。

同时,我们也邀请了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小玉对部分作文进行了点评,看看他们能得多少分。

2018年重庆采用全国统一卷(Ⅱ)试题,下面是2018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别,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一

你的真正痛点在哪里?

如果人生也是一场 “空战”,我们应该感谢统计学家沃德清醒而深邃的判断,感谢他力排众议的、独立审视的眼睛。如果人生也是一页页冰冷的数据,我们也应该感谢沃德先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警示:弹痕再多,但是“敌人”还没有击中我们的关键部位,然而,弹痕少的地方,如果一旦击中,我们就无力前行,或者“坠毁”,或者永远不能再次“起飞”。

幸存,不仅仅是一次幸运,应该是一次惊醒,好好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幸存?

幸存,在很多时候,真的也是一次幸运,我们应当庆幸——因为,真正足以让我们坠毁、失败的关键部位,依然留存。

这,一如风风雨雨的人生:永远不要忽略那些还没“喊痛”的部位,永远不要只去抚摸、修补、强化那些哪怕已是累累斑斑的伤痕。只要它还没伤及我们的骨髓,没有伤及我们的心脏,没有伤及我们的灵魂。

我从来不否认,痛点与伤痕,是一次来得最快的感知,一次最直接、最现实的关切,甚至可以让这次“失算、失败”化为一次经验和一次教训。但,正如沃德先生警示我们的一样:这样的经验和教训一旦固化,也会蒙蔽我们更为宽阔的眼睛:真正的痛点,不会自己开口说话,真正的痛点说不定还完好无损。那么,这就是潜在的最大的痛点,最大的危机。

辩证而冷静地审视灾难、失败、伤痕与痛点,也是一项人生的大智慧。力排众议,而不人云亦云,做出前瞻性的精准判断,总是闪烁着真理的光辉。这样的判断不仅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睿智与勇气:主要矛盾在哪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真正的痛点,真正的缺陷,真正应该倍加呵护、加倍强化的部位就在哪里!因为,生活复杂多变,我们不可能永远那么幸运,心存侥幸的幸运,往往潜伏着更大的不幸!

或许,从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我们可以从“千年第一思想家”——今年诞辰200周年的卡尔·马克思身上找到答案!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在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处处显出“勃勃生机”的时刻,他却能深入骨髓地发现了资本主义本身远远没有发现、即使今天他们也没有完全明白、乃至四川方言所说的“咬着牙巴赌死咒”拼命维护的“痛点”。一部辉煌的巨著《资本论》揭示了多少资本主义本身没有发现的数据密码、没有清醒认知的其实恰是关键部位的“痛点”。

此前的1944年的3月,农历甲申年,文学大家郭沫若先生在《新华日报》发表了轰动一时的史论杂文《甲申三百年祭》——300年前,明王朝和闯王李自成创立的大顺政权同时覆灭。如同二战中这次空战分析一样——李自成没能看到真正危险的部位——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战争真正的痛点——永远不是武器先不先进,而是丢掉了民心与人心。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历史告诉我们——呵护好、保护好民心这个关键部位不受伤,哪怕牺牲无数,哪怕弹尽粮绝,也能迎来最终的胜利!同理,作为个体的人,最应该保护、最不易被自己察觉的痛点,也许正是你自己的本心,换句话说,就是你的理念信念,你的价值体系,如果这也被击中,或者被自己击中,那么好,你已经不知不觉预告你的失败!

诸葛亮说,读史明志。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也是心灵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那么,今天,我们面对这一个历史“典故”,不妨来一场对自我人生的警醒!

“二战”的硝烟早已消失七八十年,但启示永远不会结束。大到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小到个人的前途与命运,我们都需要这样全面的、深远的、清醒的、精准的审视——永远知道真正重要的部位在哪里,真正的弱点在哪里,真正的危险在哪里?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才能从容不迫地把握美好的人生。

点评>>>

立意高远、直击痛点

——点评郑劲松高考作文93分

作为具有一定人生阅历和较强思维能力、较多写作实践经验的成年人来说,郑劲松的这篇作文,审题、破题都较为准确,立意也比较高远深刻,体现了严谨的逻辑思辨色彩。

文章将材料中的“弹痕”引申比喻为个体人生与家国情怀的“痛点”,角度和立意都较为高远和深刻,抓住了“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痛点”,“居安思危”等切入点,文中以历史的警示,对“被忽略的关键部位”的阐发,极富时代意义。也许受篇幅所限,对个体人生的“痛点”该如何发现与呵护,还没能全面展开。

作文二

智者不袭常

作者:范雅(重庆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曾获2014年重庆市中青年语文教师“文本解读”一等奖、2015年德育渗透课重庆市一等奖。出版专著《情迷宋词烟花散尽在何处》《人间词话》《她的世俗与高贵——张爱玲传》。)

顾炎武说:“智者不袭常。”也就是说真正的智者,不会迷失于人云亦云之中。真知灼见之所以闪耀智慧的光芒,是因为它绝不随波逐流。

沃德之所以能够针对飞机弹孔问题提出真正有价值的意见,就是因为他力排众议,在众多的一致的表面的意见中找到了被众人忽略的本质问题:弹痕多的部位反而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飞机能够带着这样的弹痕返航;弹痕少的部位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它一中弹就丧失了生存的机会。

毫无疑问,沃德就是这样一位不袭常态的智者。而本有自我思想的个人,如果不反思见惯不惊的常态,最终也就会泯然大众。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像沃德那样的不袭常态的智者呢?

“智者不袭常”,首先要打破惯性思维,学会质疑和反省。“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反映出来的恰恰就是惯性思维。这种思维只见到眼前,且从常规思考。王国维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所以鲁迅先生笔下的狂人就质疑过“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样一个问题。惯性思维,便是这样一个遵从“从来如此”而不反省的平庸的思维。这种思维只看表面不究本质,也不考虑普遍和特殊的关系。照此惯性思维生活,生活即如一潭死水,泯灭了反思之后的意外之喜。

“智者不袭常”,其次要摈弃固化思维,学会创新思维,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能者作智,愚者守焉。我们当然应该尊重传统,但更应该在传承中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前行,才能发展。屠呦呦如果一味守旧而不大胆放弃传统的高温萃取方式,解救人类苦难的青蒿素不会问世;沃德如果陷入到众人的固化思维中,就绝不会经由反向思维找到问题的本质,提出强化战机生存能力的真知灼见。

“智者不袭常”,还要透过表相看到本质,要依理而寻、深度思维。沃德的不袭常,不是为出风头而哗众取宠,而是他善于深度思维,发现了问题的本质。“本”和“源”一样,都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头,而真相则藏于表象之中。常人则总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人世熙攘,太多的表象掩埋了生活的真相;众生浮躁,太多的常规遮蔽了真实的人生。以金钱的多少、权位的大小替换自由与幸福的含义,以高考决定命运的态度消解学习的真正意义等等,均是蒙蔽我们已久的肤浅的观念。如果从自由和幸福的人生出发,观照我们陷身于其中的挣扎纠结的世界,我们才会发现,我们早就与自己的初心南辕北辙;我们也才会惊醒,那些终日的忙碌奔波,与我们的人生目标而言,无异于缘木求鱼。

“智者不袭常”,但君子常务本,因为本立而道生。

真正的智者,是那些善于打破惯性思维,懂得自我反省的人;是那些善于打破常规思维,懂得创新思维的人;是那些善于看破事态表象,懂得深度思维的人;更是那些超越经验束缚,勇于创造自我价值的人。

点评>>>

抓住“不袭常”的内核

——点评范雅高考作文90分

议论文体的材料作文,考察的就是从该材料中提炼、概括出观点,以提取各自文章的立意和主题。

该作文题的难点有二,一是对材料的理解,二是与现实的结合。范雅老师的作文,审题比较到位,精准的抓住了材料的思想内核:“不袭常”,并以此为主线贯穿全文,从打破惯性思维、学会创新思维与透过现象看本质三个角度阐释如何做一位“不袭常的智者”。

该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分明。引用王国维、鲁迅等历史名人典故支撑论点,体现了作者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不足之处在于,材料作文,其观点来源于材料,但还要对材料进行深入剖析,不能仅仅利用材料而展开各自的言说,所以,略显游离。

作文三

金字塔下的阴影

我查阅年表,发现原来这个时代的历史都由“大数据”来堆砌了。如山洪海啸般铺天盖地而来的大数据筑就了新世纪的巨型金字塔。不知挣扎在金字塔哪一层的我们,是否也用像“大数据”的一般宏大、广博的眼光来审视自身呢?

“历史向来由胜利者书写。”不幸的是,大多金字塔顶端的胜利书写者都在一步步上升的过程中缩小了思维的角度,逐渐固步自封,使得簪花戴柳、粉墨登场的“伟大史诗”呈现了一派慷慨祥和的景象。

可悲的是,拜读史诗的人们沉浸于这个飘渺的乌托邦,往往忽略了我们时代的金字塔下那一片无限蔓延的阴影。而往往这些阴影,泯灭了金字塔尖的光,成为问题的症结所在。

读《万历十五年》的时候,作者在开篇正好解答了我的疑惑——为什么偏要挑万历十五年来写呢?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比起1368年,1644年这种令人为之一震的数字,1587年实在太过平淡了。它不像是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辉煌时刻,不像是麦哲伦扬帆出海那年的青史留名,更没有二战时广岛上空遭受的原子弹那样的爆炸效应……但正是万历十五年表面的末端小节,成为了日后张居正倒台以至于整个王朝覆灭的机缘之处。

此类平淡无奇,并无“一技之长”的地方组成了那些耀眼之处的分母,正如统计学家沃德补充分析失事飞机的弹痕数据一样,加上所有的“遇难者”数据,才能计算出“幸存者”的概率,更好的预防飞机失事。

同样地,如果成功学只在一群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当中研究成功,那么成功也变成了一个伪命题;客观因果论并非只需从因到果的正面推导,利用逆否命题验证客观事实才是精髓所在;也像是金字塔下的阴影,沉默的大多数才能衬托塔尖的月亮……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只能低头俯瞰那一片茫茫阴影呢?

堂吉诃德读了那么多骑士之书,可是在仆人桑丘问他吃不吃饭的时候他却哑口无言。一番头脑风暴,疾速检索脑海里摄入的过量骑士小说之后他说:“游侠骑士整月整月不吃东西是光彩的事……那些书里,只是偶尔提一下,一般都不讲骑士吃饭的事。”山珍海味、酒足饭饱似乎是不光彩的,只有行侠仗义、驱恶扬善才足以为外人道也。但是骑士也要食人间烟火呀!只是要分个轻重缓急罢了。

画素描的时候很多初学者画面黑白灰的对比度弱,大多数人完成的画面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整体偏灰调。因为我们无法在白纸上将白的变更白,又没有耐心叠加灰的使之变黑。殊不知,黑白灰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但是看清本质,合理掌控全局又有几个人能做好?

由此观之,太过狭隘的目光要么让我们黯然凄然,要么使我们只见光明不见暗淡。但也不是要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而是要一双仰观万象、俯察细微的敏锐眼睛。“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是现有数据掩藏下的“死亡数据”,是耀眼光芒背后的消沉阴影,是万象尽滓之后的“真力弥满”让庞大与精细、瞩目与隐秘、虚象与根本的组合超越天平的两面性,达到金字塔的多重平衡,从而显得相得益彰,亦然生趣。

再从21世纪的信息金字塔倒回古埃及那个神秘的年代。又有谁会想到那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终究被历史的烟尘所覆盖。驰名世界的“帝王谷”也不过是沙土之中的一个地标。而当卡特一众人走进金字塔阴影下的图坦卡蒙陵墓,那黄金面具的光芒是任再浓重的阴影也无法掩盖的吧?

可是又有谁知道,在已经挖掘的历史中被称为奇迹的图坦卡蒙墓,是不是所有伟大中的伟大呢?

点评>>>

角度新奇、语言诗意

——点评邓怡妍高考作文88分

邓怡妍的作文《金字塔下的阴影》扣住材料中沃德的那个分析“数据”,联想并对当前大数据时代的人类认知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应该说角度比较新奇,彰显了当代青年学生的时尚思维模式。从此文可以看出作者文化积累深厚。文章将历史比喻为数据金字塔,以“史诗”、《万历十五年》、堂吉诃德个体的经历等来阐释,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索,传递出一定的审美性。

文章的语言诗情画意。如“现有数据掩藏下的‘死亡数据’,是耀眼光芒背后的消沉阴影,是万象尽滓之后的‘真力弥满’”等。不足之处在于,作者的论述缺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没有典型的案例来支撑,略显空泛。

作文四

剖析一段灵魂的旅程,以此找到生命的坐标——

慧眼洞穿生命中的“黑洞”

作者:李晓(万州区五桥街道办事处)

一架布满弹痕的战斗机,到底是尽力保护好弹痕多还是少的地方,才能让飞机完成使命后平安归来,这个问题其实也关乎一种人生航程的选择。

我从故乡那个叫马耳坡的山梁启程,去一个小镇工作那年,正是稻浪起伏的季节,我已等不到稻子收割的时候了,把镰刀赶紧挂上了墙,去收拾到镇里的行装。

出发那天,我给山梁上似打满了补丁的破旧土房鞠了一个躬,我在心里说,等我衣锦还乡吧。最得意的是我的一个堂叔,他到处吹嘘,说是亲眼看见了我家祖坟上冒起的缕缕青烟,预兆着后代们前程大好。

按照我堂叔他们对我人生道路的设想,在我35岁以前,要依次当上副镇长、镇长,然后进城当局长等等。遗憾的是,我在一个单位工作了多年,到了35岁,还是一个伏案牍之劳形的普通工作人员。

我回到村子里去,明显看到了许多白眼,我主动递烟,打招呼,有几个乡人溜头就走,还发出莫名其妙的笑声。有一次回村,同堂叔和几个长辈亲人一起吃饭,堂叔一个人喝着酒,边喝边如老唐僧一样絮絮叨叨,突然他大吼一声,你给我们丢脸了,今后少回来了!

我面对着情绪上最低沉消极的黯淡时光,整夜失眠,严重时面部出现了脱皮,如老墙上簌簌而落的灰。

在堂叔75岁生日那天,宴席散后,堂叔召集七八个长辈亲人给我集体“会诊”。那是一场苦口婆心的劝导,也算是对我人生再次作出的规划。那天的情况大致是,分析了我在单位的现状,给我开出了很多进取的“秘方”,比如性格上不要太固执,要迂回,要迎合,千万不要以为会写一点小文章就在人前骄傲,要谦卑,尤其是对领导要尊敬,也要适当表示表示。

我明白了这些长辈亲人的意思,是要我趁年岁不大,再努力向上,不要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做一个风光的人。我感觉在他们面前变得唯唯诺诺的样子,感觉是自己做了亏心事一样。

回到城里,恰好遇到单位同办公室一个同事升迁,分别时,那同事对我说,好好干,你还有机会。平时和这个同事相处,一直客客气气,却不能也懒得甚至是回避着交心。他走出办公室时,又转身回来,热烈地拥抱了我一下后说,其实你有些方面比我做得好,祝福你。

我的心态,就这样倾斜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依然在强烈地诱惑着我。我想起自己多年来,确实没找到一条抵达“成功”的捷径,我一直笨拙地工作与生活着,在内心竖起了一道篱笆墙,与人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没有八面玲珑也就没有八面来风。

正当我消沉时,一位外地朋友归来,晚上一同去了城后山上,我把自己的苦恼说给了他。这个事业腾达的中年男人听了,突然抚掌大笑,你不是一直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么。他分析了我的性格特点,比如过分敏感,喜欢自我折磨,情绪如天气多变,这些性格是不适应做一个管理者的,说穿了,你还是在工作之余,发挥你的这种长处,好好写一点文章,你若真要去勉强迎合他们,你就是一个人格分裂的人了。

他对我分析得是那么通透,也把我偶尔因为虚荣而膨胀篆养出来的一些自负和不平衡心态彻彻底底打回了原形,我还是要做一个遵循内心搏动的真实自己。望着山下灯火摇曳的城市,我突然在一瞬间发现了那一盏照亮自己灵魂的心灯。

这些年来,我也是在这一盏用心血熬炼的心灯陪伴中,行走在自己的人生小径上,没有活得繁华似锦,灯红酒绿,却也简单自然,从容安静。

我想起霍金的理论学说,他想象宇宙中有一个“黑洞”,这个黑洞实在是恐怖,它是最奇特和神秘的天体,时空的扭曲者,其超强引力让宇宙中跑得最快的光都会被它的“魔掌”拉住。

一个人偶然来到这世上,在人类茫茫的生命时空中,它微弱如尘埃,也如星斗闪耀。在这趟生命的单向行程中,也时时有着捆绑我们生命翱翔时空的“黑洞”,这个“黑洞”是潜伏于我们人性中的弱点,也是混沌时分对自我认识的模糊动荡,大众人群里的人云亦云。如何穿越“黑洞”,需要一双慧眼洞穿,然后,爆发自己生命中最大的潜能,实现一个独立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乙竹 受访者供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画肖像作文 按顺序写景的作文 以忘不了为题的作文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作文 放风筝的过程作文 温暖的作文1000字 分享快乐作文400字 三年级英语作文大全 鲸的自述作文500字 什么难忘作文 未来的地铁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一个地方 我长大了作文指导 我是一头大象作文 2012高考优秀作文 小兔子作文500字 小猫打碎花瓶看图作文 处世之道作文 留住什么作文 描写历史的作文 狗作文 以希望为话题的作文 二年级作文找春天100字 这一天我铭记作文400字 立冬的作文 小学母爱作文 我的感动作文 作文杭州西湖 学校校规英语作文 关于八月十五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