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生活在树上》虽有争议 评分过程却彰显了公正

2020-11-16 19:50:01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近日,一篇浙江考生的满文作文《生活在树上》,因为大量引用冷门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词,引发舆论争议。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况是待人评判的作文,加上考生遣词用句有点另辟蹊径的意味,因此存在争议也在情理之中。

相较于文章本身的好坏,我个人更关注的是给这篇高考作文打分的全过程: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6分,随后的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后这篇作文被审查组判为满分。

从作文打分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争议不是作文公开后才有的,也不是仅仅存在于专家、学者网友之间,争议其实一开始就存在,阅卷老师之间就存在将近“二十分”的巨大争议。存在争议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争议——经过浙江省高考阅卷作文组组长陈建新的亲自把关和审查组的最终确认,这篇起初并不被待见的“冷僻”作文最终逆袭取得满分。

看似一波三折的打分过程,其实蕴涵着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精神。众所周知,每一张试卷的背后都饱含了一个家庭的期待,高考的每一分都有可能改变考生的命运。毫无疑问,数以万计的考卷,对阅卷组的体力、脑力和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作文阅卷更是难上加难,文章好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如何让考生取得一个相对公平的分数,说到底还是要靠阅卷人本着对考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去多次进行打分,对争议较大的考卷更是要多方讨论,孜孜以求,尽最大努力不给考生留下遗憾,这是阅卷人的初心使命,也是高考公平公正精神的最好诠释。

那么《生活在树上》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像某些专家学者说的那样一文不值呢?固然这些专家学者都有自己评论的出发点,这篇文章也很难称得上是完美,但是对于一名在紧张考场上能有如此发挥的学生来讲,能有如此发挥已经是难能可贵。正如陈建新点评所说,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

袁枚在面对清朝“万马齐喑”的场面时曾经感叹和呼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当前应试教育的阴霾催生了一部分格式化、套话作文,《生活在树上》看起来是有那么点不接地气,但至少是一篇打破陈规的先例。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不妨宽容以待,因为晦涩难懂而一味抹杀,并非明智之举。从这个角度来看,浙江阅卷组的老师们值得点赞。

来源:红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珍惜青春作文600字 幽默的姐姐作文 对金钱的看法作文 交通安全作文800字 我的新什么真什么作文 呵护作文800字初中 关于行善的作文 威武不能屈作文 我的家庭作文初一 形容妈妈的作文 谁哭了作文500字 描写天安门广场的作文 一篇想象作文 关于孝敬老人的作文 微信的利弊英语作文 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有关写老师的作文 如果我是一滴水作文 大学军训作文 自己的自画像作文 三峡作文500字 海洋保护英语作文100字 绿豆生长记四年级作文 描写婚礼的作文 天生三桥作文 我爱我的家作文500字 秋天到了作文200字 让什么随风而去作文 信心作文600字 路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