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红楼梦》学写作8

2020-11-18 18:45:01
相关推荐

事实就是别人挑剩的

“周批本”第七回的名字是《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萧遥在读前几回的时候,还经常拿手头各个版本的《红楼梦》与Kindle版本做一下比较,再私下里品头论足一番。这两天,他已经放弃了这种做法-----章回名字实在相差太远,周批的章回名称现代感十足,只看标题,读来已经不再像是古典名著,倒有几分现代小说的意味了。真不知道他老人家研究红学六十年,心态是如何保持这么年轻的。

值得庆幸的是,周批的章回故事架构和内容都没有大变,文字“调整”也不多,不至于严重影响阅读体验。

萧遥听过一种说法,说《红楼梦》是先写成书,后人又根据内容分割编写成回,现在看来果然很有道理。

第七回,主要还是刻画人物,交代线索。通过周瑞送宫花、宝玉结识秦钟这两件事,穿插描写贾府众生相,同时着力刻画黛玉、宝钗、焦大。 这一回的信息量也很大,各种隐藏的线索和冲突蠢蠢欲动。

写作方面,通篇拜读下来,萧遥标记了六个技巧需要学习、揣摩:

一、神秘人物贯穿全局。神秘人物,神秘出现,时刻保持神秘感,本回中癞头和尚神龙见首不见尾,给宝钗诊病、治病、留下冷香丸药方。从前七回来看,癫僧、跛道人这条线索一直就没有真正中断过,始终在地下潜伏慢行,不经意间拿出来扯动一下,让读者不由自主生出一种“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的啊”之类的感叹,不至于茫然无绪。后续这二人还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到时更需用心观察。

二、情节场景闭合法。已经完结的线索或情节,要有技巧、自然地结束,避免生硬僵化。比如周瑞家的与宝钗聊天场景,该终结的时候,通过周瑞家的“还欲说话时,忽听王夫人那边问:“是谁在里头?” 周瑞家的忙出去答应了……其实,之所以安排王夫人说话,只是因为曹师需要借宝钗之口交代的事情已全部在两人问答之间交代完毕,对话可以结束了。 这种技巧看似简单,却需要高超的节奏把控能力,要先估算好王夫人干预的时间,再设定这段时间内设置多少内容多少句对话,同时要竭力避免突兀或勉强,然后才能动手下笔。

三、人物身份转变法。关键的时间点,关键的人物,一句对白或吩咐,就能把人的身份进行一次“官方”的声明。英莲从被拐卖的丫头变成丫鬟香菱,只需要薛姨妈一句话:……“你且站住,我有一宗东西,你带了去吧!”说着便叫香菱进屋……此时再通过周瑞家的确认这就是那个被从拐子手里卖来的丫鬟。这时读者才意识到,原来英莲已经有了新的身份。再写周瑞家的拿了匣子与金钏儿打听英莲,又问英莲:你父母今在何处?今年十几岁了?本处是哪里人?”到英莲听问,都摇头说:“不记得了。”由此把英莲这条线索闭合,同时为确保自然,还必得要周瑞家的和金钏儿为她的际遇叹息伤感一回。

四、群像场景描写。三五聚散法(甲批原文)。当准备描写的场面比较大,人物比较多的时候,既要让人物们自由活动,又不能过于散乱无章,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人物们“三五成群”,小团体活动。比如,写苏瑞家的去给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送花时,就先描述迎春、探春的丫鬟司棋、侍书,再写二人下棋,又写惜春和智能儿,顺带引出王夫人的施舍喜好及相关人等。

五、串联描写法。通过一件事,或一个人,把相关人等全部串联起来,分别进行个性化描述。在第七回中,“周瑞家的”,为了送宫花,至少走了10000步。不仅送走“刘姥姥”,还能从“——回王夫人话——不在——去薛姨妈处——遇见金钏儿、英莲——进屋发现主子们聊的很嗨——不敢打扰进里屋——看见宝钗、莺儿——聊宝钗病史—-癞头和尚、冷香丸——王夫人发现有动静——出屋回刘姥姥事——薛姨妈派工——英莲变香菱——出门又看见香菱——微聊两次提到秦可卿——终结英莲故事线——略带过李纨——到迎探惜三姐妹处送花——迎春、探春、司棋、侍书——惜春、智能儿、入画——继续给琏二奶奶送花——遇丫鬟、奶子、大姐儿——贾琏声音、平儿、唤丰儿——平儿吩咐彩明给可卿送花——往贾母处——遇自家女儿(伏冷子兴线)——寻黛玉不着去往宝玉房中——送花被奚落——宝玉打法茜雪给宝钗问安——自去无语”。这一路走来,人物和场景分豪不乱,从容淡定。送一趟宫花,顺带描画林林总总这么多人物,却又次序井然,笔墨浓淡相宜。对于下文需要陆续出场的人物,哪怕再微不足道的人物,也必定要提前给他安排好出场前的铺垫。这已经不单纯是小说家的功力,分明是创世者的大手笔。

六、自然过渡法。顺着事情来写,让事情、人物、对话自然出现,自然发生。写掌灯时分,王熙凤卸了妆,来见王夫人,汇报工作,同时伏下线索,汇报完毕又说宁府尤氏相邀,顺带写王夫人体恤之情,用人之道。王熙凤第二日去贾母处告知要出去玩耍,带出宝玉要求跟随,再次自然过渡,然后又有见秦钟、写秦钟风采、侧面描写王熙凤不让须眉的豪爽本色,接下来宝玉秦钟一见如故,许诺共赴私塾读书。等宾主尽兴,天色已晚,要安排仆人护送,再自然过渡到招惹焦大,写焦大醉态、借酒倚老卖老,胆大包天,口无遮拦,让读者和宝玉都记住了“爬灰”这一重要线索。

这六种技巧,在同一章回中同时出现,到目前为止,还是初次。萧遥觉得,第七回需要继续多次反复精读、诵读,最好还能找时间抄写几遍。

读《红楼梦》越多,就越能发现曹师写文功夫精深。不仅仅文字笔力遒劲,维妙传神,更在于运筹帷幄,伏笔千里,硬是把一部小说写成了一个大世界。这才应该是小说家的终极追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禁毒作文400 高中英语作文范文100字 公平公正的作文 父母的一天作文 世纪宝宝作文 描写我自己的作文 关于电子产品的作文 人生的思考作文 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作文 作文都是什么惹的祸 游记作文800字初二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发现了 作文600 感谢作文四年级 《我的家》作文 作文写玫瑰花 夸夸作文 过新年作文500字 读书长廊作文 享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100字 下雨天作文300字 对友谊的理解英语作文 什么与我相伴作文 秋天的公园作文200字 我的榜样的作文 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关于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 整理房间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