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书法美文:良笔在手 如对美人

2020-11-19 07:45:01
相关推荐

纸上生活,笔下风雅。

在很大程度上,文明的传承,文化的发展,都依赖于文人的一支妙笔。故而,笔之于文人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的文人,无论走到哪里,别的东西可以不带,而笔墨总会不离于身。笔,成为了文人与天地对话、抒发思绪、达情言志而须臾不可离的妙物。笔墨与文人士大夫水乳交融的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独具特色的意韵。

苏轼寒食帖

文人笔下多风雅。一管毛颖在手,千秋文章,绝代翰墨,奇思妙想,都会从笔尖幻化而出,泽被万世,光照千秋。一纸《兰亭序》,倾倒了后世多少才子,《黄州寒食诗帖》、《祭侄文稿》,不仅是艺术高超的书法经典,同样也是文辞佳妙的绝代华章。唐代王维更是通过一支彤管,把中国的绘画推向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人画”的高度,笔墨情趣,脱略形似,聊写胸中逸气耳。

文人对笔有着特殊的情感,一支良笔在手,就如同坐对佳人,才思往往如泉涌,自然妙手著文章。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想想也是令人陶醉不已。这时候,笔就是文人手指的延长,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妙笔在手,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自然才情迸发,笔下生辉。当然,如果笔的寿命终结,文人必然依依惜别,甚至掩埋成冢,衷心悼念,怀素就曾“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

怀素自叙帖

文人嗜笔如命,对笔有一种的天然的亲近感,《东坡题跋》中曾经记载,东坡坡先生曾积攒兔皮几十张,拿去请笔工制笔;据传,近人张大千也曾从巴西农场得牛耳毫数斤,不远万里差人乘飞机送往日本制笔,制成后除自己使用外,还分送好友共享,也不失为一件雅事。对笔的钟爱,使得历代文人对笔多有溢美之辞,晋代郭璞作《笔赞》,汉代蔡邕作《笔赋》,李尤作《笔铭》,唐代韩愈有《毛颖传》,白乐天有《鸡距笔赋》, 宋黄山谷有《试张耕老羊毛笔》、《谢送宣城笔》等多首关于笔的诗词,相传书圣王羲之也写过一篇《笔经》。

王羲之远宦帖

蒙恬造笔的故事,虽然当时就受到质疑,但并不影响后世对其的不断演绎,并且生发出许多故事和传说。如前文所说的唐代韩愈的《毛颖传》,白乐天的《鸡距笔赋》以及宋代苏易简的《文房四谱》等,这应当是从文化和情感的角度对造笔的肯定和褒扬,已经和真正的史实无关了。“仓颉造字”亦是同样的道理,《淮南子·本经训》中说“仓颉作书,鬼夜哭”,高诱注以为“鬼或作兔。兔恐见取毫作笔,害及其躯,故夜哭”。 “鬼夜哭”应该是鬼神对仓颉造字的功业的惊泣,是人们对仓颉造字的颂扬,并非真正的“鬼哭”。

笔作为书具之首,它的意义已经不单单是书写的工具那么简单了。在很大程度上,它代表着一种文化、文治,是权力的象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种把笔别在头发或冠巾上的习俗,到后来簪笔成为崇尚文治的标志,至隋,又成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赐笔,则是古代朝廷的一种仪式,以彤管笔赐予官员,要其赤胆忠心,这不仅宣扬了文明精神,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文人之间也有赠笔以示酬谢的事情,相传,蔡君漠为欧阳修的《集古目录》作序,欧阳修以鼠须笔作酬谢,蔡君漠大笑曰“太清而不俗”。

米芾书法

至于李白少时梦见“笔头生花”,和凝17岁梦见有人赠送“五色笔”,王珣“大手笔”,江淹因梦见还笔而“江郎才尽”,以及“不得一钱,何以润笔”等典故,都是从笔所隐含的含义出发,来表达人们对才华、才情的追求和敬仰。

风者,教化也、气度也,雅者,高尚也、规范也。自古世人多好风雅,而风雅之物又多出于文人之笔下,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虽然执传统笔墨之事者减少,但只要有人的因素在,便依然会生出风雅之事来,毕竟,李白说过, 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难忘的人作文400字 家乡的小河400字作文 六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300字 五一游记作文400字 可爱的小猫作文200字 与书同行作文600字 最美的什么作文600字 动物的作文400字小狗 描写事物的作文400字 她进步了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与什么相伴的日子作文 游重庆作文500字 芬芳润心田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题目 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作文 美丽的雪景作文400字 四年级作文读后感400字 开学第一课作文600字 老师谢谢你作文500字 送给母亲节的礼物作文 关于成长的作文700字 教师节感恩老师的作文 积极向上的作文600字 我的空闲时间英语作文 漓江一日游作文 六一节的作文400字 感谢老师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