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在这个集体怀旧流行的时代畅想未来

2020-11-22 12:30:02
相关推荐

一场18岁的狂欢送别了2017最后一天,在此之前,电影《芳华》也带着巨大的争议进入了年度电影票房榜的前几名。

怀旧,像随风而去的蒲公英种子,游荡在人们的心里,在2017年的最后几天,它们集体萌发,长成了一片郁郁青青的草地。

怀旧,是从记忆火锅中捞出一些成块的入味岁月,放进口中细细品味,过去曾幻想过的酸辣苦甜,在咀嚼中统统化为下饭的醇香。

所以,怀旧从来与最年轻的一代毫无关系,他们连向前走都来不及,怎么有时间休息回头?

如果说《芳华》是50后、60后、70后的集体怀旧,“晒出18岁”就是80后与90后的青涩悼念。

2017年,因为开放编辑部的缘故,00后也登上了我们的头条,如胡泳教授推荐语所说:“在这个国家里正涌现出一股年轻的、蓬勃的力量,虽然跌跌撞撞,却能让人窥见一个更包容、更开放的文化成长的无限可能性。”

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几个小时以后,我们都将离开2017,开始我们的下一年。

过去的种种造就了什么样的我?变化多端的未来中,如何不迷失自己?

我们感激五年里作者们的贡献,让人一再重读过往的上万篇文章。但时代在变,媒体在变,写法在变,标准在变,知识结构也在变。我们的读者在成长,而如何陪伴已经成长的读者,如何让大家的思想和文字始终在最前沿,我们会让编辑部的继续开放,找到更多愿意传播知识和价值的人。

从甲骨文到竹简,从羊皮卷到泥版书,从金文铭刻到印刷术的发明,从图书出版到网络下载,人类文字的传播方式总是在变化,而不变的,只有对文字价值的评判标准。

不变的价值标准,维持了不变的信仰;不变的信仰,让我们不会迷失。

【下面说说我们的过去】

《大家》邀请了五位作者,组成五支写作团队,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一支战队负责头条。这就是我们的大家之选(点击查看评选规则)。

我们给出了最高的稿费。每一团队每月固定创作经费30000RMB。

每个月,我们会在大家之选作品中,评选出一篇大家之作,可额外获得10000元的创作奖励。

每个月,我们会至少淘汰一支队伍,再邀请新的队伍加入进来。

我们也给出了尽可能最大的创作自由度。

我们尊重写作者的手艺,

我们不改标题,

我们不干扰,

甚至不催稿。

让写作者,有尊严地写。

12月,我们推荐了七篇文章入围本月“大家之作”评选。

现在,到了揭晓2017年12月大家之作的时候了!

让我们看看评委怎么说:

评委龙应台:

1、《中国,一群世故的孩子生不起中二病》 3分

老灵魂。既在其中,身处青少年次文化之内,又在其外,对“主文化”有一个嘲讽的距离。文字及叙述流转也不俗。

兼视角之开敞及文字之清澈,难得。

评委徐 贲:

1、《你们凭什么认定生活会越来越好?》 5分

本文触及了中国中产阶级的个人和集体迷思:一种醉生梦死的自我满足和陶醉。任何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都是短视、浅薄、自欺和精致利己的,作者犀利地看到,享受了几十年改革红利的中国“有产者”更是如此,且还会继续如此。

2、《那么美好的芳华啊,尽数化作广场舞的喧哗》 4.5分

本文是对礼赞“芳华”的反拨,虽然有言辞有过度激愤之嫌,但却再次点明了如何记忆和反思过去荒诞岁月的问题。“艺术”(样板戏、红歌、青春歌舞)包装了荒诞,荒诞的本质变得模糊暧昧,充满了欺骗性,成为一种慢性毒药般的怀旧。

3、《辛苦工作错了吗?》 4.5分

功利主义与虚无主义是同一个现象的两个极端,这二者都是个人在创造自己生活的过程中没有好社会价值目标追求的结果。作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今中国的教育和社会是否还能提供一种不同于此二者的选择?题目不妨直接点明这一层意思。

评委阳 淼:

1、《那么美好的芳华啊,尽数化作广场舞的喧哗》

在中国,影评不同于电影评论,前者是很个人的文体,因此本文无论如何怎样分析《芳华》,尚都属于个体表达范畴内。但以下一段导致全文失控:

他们在地铁里肆意地抢座位,他们在大街上咒骂和吐痰,他们在旅游中喧哗和吵闹,他们到整个世界去抢黄金,他们在所有的城市里抢房子,他们组织唱红歌,他们诅咒日本鬼子,他们写信要求禁演韩国的偶像剧,他们指控大学里的老师思想太放纵,他们谩骂90后太浪荡。他们缅怀领袖,怀念青春。他们表现得好像他们不曾参加过内战,殴打过老师,举报过自己的小伙伴,当过红小兵,串联到过北京。

很明显看到,其实这一段中每一句的“他们”,都是不同客体。轻率地以年代对某一群体概而括之,无论是“90后”“00后”还是“文革一代”,于论证上来说都是轻率的。若是抒情,那另说。

2、《你们凭什么认定生活会越来越好?》 4.5分

真正的“盛世危言”,不仅仅在于看到危机,也在于坦荡地承认“盛世”。改革开放后两次情绪的狂飙突进,一则“八十年代”,二则“入世以后”,民众的乐观与向上有其客观基础,不应全以“虚假希望”论之。唯在承认“盛世”的前提下,对相当一部分青中年的乐观,有了更直达该群体核心的分析。繁荣有尽时是客观规律,长达40年的经济上升才是特例;没赶上那趟车已经是弥漫于整个社会的焦虑,若是咬牙下决心终于上车了,却发现歧路漫漫,那又情何以堪?

3、《中国,一群世故的孩子生不起中二病》

作者文笔流畅、言之有物,是值得肯定之处。然而全文通读下来,不脱青少年愤世嫉俗之窠臼。说中国青少年不是主角,那么在作者奉为典范的日本、美国,青少年又何尝是主角呢。以影响力、亚文化制造力和成长空间而言,中国青少年虽不及日美,但其地位远远没那么不堪。至关重要的一点,中国青少年“表达”的权利方面,无论是硬件基础(手机与电脑的高度普及),还是软件空间(贴吧、qzone、B站、微博、专有论坛),实际上条件比文中所述充分得多。特例不足立论,本评语以宏大对宏大,并非要推翻“世故孩子”一文的论述,仅仅想表达,任何时候小切口都要比宏大立论更有操作性。

4、《振聋发聩的沉默,人人都能打破一点》

最尴尬的论述就是以为听众不知道,但实际上听众都快有共识了。本文大概没那么悬殊,但在关注性骚扰问题的群体中,论点也实在说不上新鲜了。

5、《辛苦工作错了吗?》 2.5分

全文亮点在于这句:虚无不是与功利主义对抗的方式,不该是一代人的态度和结论。

这一句已经切中时弊,作者在第一部分也论述得非常好,略为尖锐地戳穿了那位丈夫看似豁达实则处处仍以“成功学”标准衡量自己“散淡”的矛盾。遗憾的是第二部分的看上去失焦了,令全文的节奏拖沓了下来。

这个社会有功利、有散淡,后者对前者并不具备道德优势——除非在道系人眼中……

6、《拿什么温暖你,我的中国》 3分

选题角度已是拍案叫绝,立论也是K博一贯的德系风味。本身是一篇时评,但远远没有停留在时事,更没有止步于愤怒与批判;条分缕析地呈现了纵向、横向的供暖史后,自然而然导出了“温度的权利与平等”。

但问题也在于…过于沉迷在素材的列举中,导致耐着性子读到后半部分时,恍然以为漫步在淘宝的壁炉导购指南中…积累深厚,诚为写字人幸事;敢删敢削,方为真作家本色。因冗长扣掉两分。

7、《王朝气数将尽,他能力挽狂澜吗》

我是来看标题的………

看完全文后,还是这句……

评委杨瑞春:

1、《你们凭什么认定生活会越来越好?》 4分

真不想给张明扬高分啊……想象假如明扬兄二次夺得大家之选,冰川思想库这一干人雄霸武林的风光和睥睨,真想剥夺掉他们的这种快乐啊!但是张明扬的确对中产焦虑话题的把握太精准,消费主义倾向与经济大势的不确定性分析用文字编织得甚是密实。一个个案写透,阅读的中产们个个从后脊骨冒出凉意来。所以,不纠结,让属于明扬的,就归明扬吧!

2、《辛苦工作错了吗?》 4.5分

之前关于北大无业游民的讨论甚是喧闹,叶扬文章出来,好像大家舒口气。讨论不需分高下,但似乎有些文章就是适合做话题终结者,看完大家都觉得好像没什么更多的可说了。三观正的文字大多要逃避陈词滥调的标签,但叶扬写得清新而又触达话题深处。虚无不是与功利主义对抗的方式,不该是一代人的态度和结论。但什么在这一代人精神深层铺设了怀疑和虚无呢?似乎这个话题还可以再起一篇。

3、《王朝气数将尽,他能力挽狂澜吗》 4分

许先生大家手笔,史学功力深厚,所以如此几千字,但对张之洞的描摹却入骨极深。一个亦新亦旧的晚清重臣,聪明绝顶亦有韬略眼光,却缺乏大政治家担当。看完叹息,为此重臣能臣却乖巧鸡贼,个人之命,亦晚清之命也。

由是,我们统计了评委推荐文章的总分:

综合评价,最后获得本月“大家之作”最佳文章的是:张明扬的《你们凭什么认定生活会越来越好?》。

众强云集之中,张明扬蝉联冠军,第二次获得“大家之作”!恭喜张明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中国历史作文 介绍学校的作文 新朋友作文 校园青春作文 我的一生作文 冬天600字作文 一直都在作文 坚持作文开头 四季英语作文 写人作文题目 坚持600字作文 幸福的家作文 遇见800字作文 风土人情作文 作文优秀开头结尾 写一篇作文300字 水饺作文 捕鱼作文 旅游作文结尾 动物园英语作文 200字作文初中 好心情作文 作文写景500字 500字作文写景 小狗作文400字 赢得 作文 游记500字作文 奋斗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450 作文片段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