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邵强进:关注思维创新的理性基础 加强逻辑思维的能力测评

2020-11-23 23:45:01
相关推荐

【按】邵强进博士(复旦大学哲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逻辑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逻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在南京大学召开的“长三角逻辑论坛”上作专题报告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至今仍历历在目。特发邵强进教授发表在《中国考试》上的此文,以缅怀邵老师对哲学、逻辑学等学术领域的特殊贡献!

邵强进:关注思维创新的理性基础加强逻辑思维的能力测评——“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与培养学术研讨会”述评

作者:邵强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由《中国考试》杂志社与中国逻辑学会联合主办的“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与培养学术研讨会”围绕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测评与培养展开研讨,旨在引起社会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理性素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基于会议内容,从逻辑思维能力的测评与培养途径、逻辑思维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选拔性考试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试题设计等方面综述专家观点。

关键词: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思维能力测评

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由世界500多名教育家列出的16项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排在第二位。相较西方,我国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的加快,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上议事日程。2019年4月20—21日,由《中国考试》杂志社与中国逻辑学会联合主办的“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与培养学术研讨会”旨在通过学术界的研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搭建平台。

1.逻辑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础,体现个人的综合品质,是创新的关键

逻辑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础,是思维创新的关键。与会专家在肯定逻辑思维能力重要性的同时,对当前学界中一些混乱概念作出澄清。南开大学翟锦程认为,当前关于逻辑思维能力测评存在概念模糊、认识不准、方法缺乏体系化、途径有待多样化等问题。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与逻辑知识测评是2个不同的问题;前者不需要专门的逻辑训练,如果有更好;后者则需要专门训练。目前的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主要有2种途径: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教育的课程测评;国家选拔人才的水平测评。这2种途径之外的其他途径如何纳入测评体系,还需要在实际测评中进行探索,可以借鉴国外高中、本科、研究生选拔的测评体系与方法。这里关键还是要回答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与逻辑教育的几个问题,包括逻辑在知识体系、教育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逻辑思维能力测评是否需要测试逻辑知识,等等。

从逻辑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来看,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作为基本的思维形式,遵循思维基本规律和规则,其核心是进行严密的推理和论证。中国社会科学院杜国平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一个人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逻辑思维培养,对一个人一生的思维品格可以说具有培根铸魂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逻辑思维培养的价值,积极构建逻辑思维培养的理论体系,并融贯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在测评中明确能力和目标导向。

思维能力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厦门大学黄荣彬认为,思维知识是思维能力的前提,不具备思维知识就不具备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测试需基于思维知识,逻辑学教育是传授思维知识的基本途径。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体制中逻辑学教育的缺失已造成了不良后果,这种状况亟待改变。鉴于知识与能力的逻辑关系,应当首先做好逻辑学知识的教授和普及,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在测试方面,思维知识测验为先,思维能力测评为后。

由于逻辑知识的重要性,国内不少大学都开设了逻辑相关课程,大学逻辑教育经历了从重视逻辑知识到强调逻辑能力的转向。四川师范大学林胜强认为,我国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测评,经历了4个转向:一是从逻辑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评、逻辑知识的传授,到逻辑思维能力的测评和培养;二是从逻辑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评、逻辑基础知识的教授,到逻辑思维方法的教授和掌握程度的测评;三是从传统逻辑思维能力的测评和培养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测评和培养;四是从逻辑理论知识讲授和掌握程度的测评,到逻辑运用(研究)能力的测评和培养。在大学生和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与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测评与研究考查相结合。

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反映在大学本科教学理念上,则是近年来通识教育的不断普及与推广。复旦大学邵强进认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复旦大学一年级新生相关测试的分析,指出大学逻辑教育要把西方先进思维方法的引进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要在强调逻辑形式必然性的同时考查逻辑方法自身的人文特征;要在逻辑学大众化普及的战略背景下展开逻辑前沿研究与西方对话;要把精深、前沿的逻辑专业研究与逻辑应用的一般化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因应逻辑知识教育转向逻辑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浙江大学金立介绍了浙江大学提升大学生逻辑素养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在教学设计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将逻辑学理论具体化,使理论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结合,充分体现“有理、有趣、有用”原则;在教学方式上,实现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强化师生互动式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提升学生的逻辑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实现从K模式到KAP模式(K指知识,A指态度,P指实践)的转换;在测评方法上,提出“四个结合的综合测评方案”,将课内学习与课外研究结合起来,将考试成绩与研究能力结合起来,将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结合起来,将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结合起来。

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测评与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在教学与课程设置上进一步改革探索,另一方面相关课程改革的效果有待科学的测评方法来体现。就前者而言,北京师范大学郭佳宏提出基于文字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高校非专业逻辑学教学探究,保利战略研究院王希岩就国内逻辑思维教育课程设置提出商榷,华南师范大学赵艺提出构建高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就后者而论,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桐提出英语多项匹配题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北京邮电大学李亚杰探讨逻辑思维能力在知识传递中的效果,中央民族大学刘士哲以思想政治课为例分析了逻辑思维能力测量效度与教学因应。这些研究都是有益的探索。

2.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关系密切,但有不同的侧重点,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又译审辩式思维)密切相关,但又有显著不同:逻辑思维侧重于思维形式结构的证明力,关注有效性问题;批判性思维侧重于构建实际论证的说服力,关注可信度问题。在从单纯的逻辑知识教授到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转变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作为一种后起的教学新模式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认同,但需要注意的是,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批判性思维应该以逻辑思维为前提,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同时不能忽略逻辑教育。

经过多年探索与讨论,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强化批判性思维能力已达成社会共识。然而南京大学张建军发现,在当前关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讨论中,出现了淡化逻辑教育的趋向,其表现形式是“两个反对”:一是反对批判性思维教育中的逻辑主义观念,二是反对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逻辑取向。在此影响下,出现了批判性思维课程冲击逻辑基础教育的现象。他认为,基于对形式理性在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我国逻辑基础教学仍然十分薄弱之现实的认识,如果不努力澄清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关系上的种种误视与错解,导致离开逻辑之根基谈批判性思维,则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因此,需对上述“两个反对”观念进行系统性反驳,要在高阶认知视域下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与研究,强调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逻辑根基。

从逻辑角度看,理性地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主要通过对论证(arguments)的识别、解释、分析、评估与建构来实现。华东师范大学晋荣东认为,向学生讲授如何识别、解释、分析、评估与建构论证就构成了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批判性思维不能还原为规则——不论是形式的、实质的抑或是一般的规则,仅仅依靠规则难以有效进行批判性思维,难以充分实现对论证的识别、分析、解释、评估和建构。为了恰当使用规则,我们需要康德称作“天赋机智”(mother wit)或“明智”(good sense)的判断力和技巧。因此,德尔菲报告(Delphi Report)中“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就应该更为准确地译作: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判断力,它表现为通过对证据、概念、方法、情境和标准给予缜密而公允的考察来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

传统的形式逻辑或者逻辑学教学,偏向于知识传授,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教学必须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能力培养,这就要加强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力度。在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杨武金做了积极的尝试。他认为:讨论式教学应该是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很多逻辑规则、逻辑概念、逻辑问题都需要结合案例来进行讨论式教学;教学过程不能总是老师自己说,还需要多让学生来说,组织学生开展演讲和辩论;中国大学课堂中缺乏讨论和辩论,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加以改变的状况。

为了解当前国内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本水平,厦门大学黄朝阳对美国《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2000》中的问卷进行了修订,以此对国内高校的数千名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逻辑学教育的设想和建议,主要包括:

1)改革高考制度,寓逻辑知识于高考之中。可采取的措施有:其一,高考语文的作文命题和评阅工作应由逻辑专家负责,确保作文考试的逻辑质量;其二,高考中增加思维能力测试,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

2)改革中学课程,让逻辑学走进中学课堂。专门列出以逻辑知识为基本内容的“议论文写作”知识模块,把逻辑知识直接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去。

3)改革大学课程,加强逻辑通识教育。可考虑:其一,目前条件较好,即逻辑师资力量较强的高校,对全部新生开设逻辑必修课;其二,目前条件较差,即逻辑师资力量较弱的高校,对新生只开逻辑选修课,待条件成熟时,文科生必修逻辑课,理科生选修逻辑课;其三,争取若干年内,全部师范生必修逻辑课,并实行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制度。

逻辑思维与审辩式思维的区别有如哲学家图尔敏所说的“工作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差异。审辩式思维这一译法的倡导者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介绍了美国教育改革从小布什政府的“一个都不能少”(NCLB)到奥巴马政府的“每个学生都成功”(ESSA)的理念转变,即以“达标+成长”的概念取代了原来的“达标”概念。他结合清华大学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的实践,强调了成长评估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各种成长评估方法的技术难点,并展望了成长评估在未来选拔性考试中的应用。他特别提出审辩式思维试题与逻辑推理试题的区别,即逻辑推理试题所关注的是形式逻辑,审辩式思维试题所关注的是实质逻辑;因此,对相同的问题,如果强调的方向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答案。

与会专家对批判性思维的讨论非常广泛。其他相关主题还有,西安交通大学王伟基于心理学研究的相关结论,介绍了一种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综合教学方式,即讲授—交互—反思的教学;教育部考试中心巫阳朔分析了高考政治对批判性思维的学科化测试路径与方法,天津教育考试院陈畅讨论了批判性思维与情感思维在高考文科类考查中的冲突与协调,长沙铁路一中覃永恒讨论批判性思维测评和培养的路径,中央财经大学史璟分享了对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特质的研究成果,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吴诚探讨了高职生批判性思维测评与培养,中北明德测评技术研究院孙梦格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情境中的审辩式思维测评,等等。

3.高考等选拔性考试中应专门设计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相关试题

尽管学界对逻辑思维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相互关系与内在区别尚有一定争议,但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选拔性考试中,已经添加了不少逻辑思维能力或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测试内容,如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工商管理硕士联考中有逻辑推理的考试,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中也有逻辑推理或逻辑判断的相关内容。目前,学界有很强的呼声,希望重视逻辑思维能力测评,把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品质在高考中加以考查。

21世纪以来,教育部一系列政策凸显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甚至有人声称“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以后所有科目将考查语文水平,确切地说是考查阅读水平。语文学科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始终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教育部考试中心赵静宇认为,回顾高考语文历次改革中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学语文曾在高考语文科的改革过程中,要求将逻辑和语言中的词汇、语法、修辞和篇章结合起来作为单维知识来讲授;到90年代,逻辑知识从教学大纲中消失,仅作为“知识与能力”组合的一部分;到21世纪,强调与逻辑思维能力有关的探究能力,突出了思维的综合品质。她提出,在当前的高考语文改革中,应该在考查思维品质方面发力,对试题试卷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考查的实际效果。

近期,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强调基础数学需要获得国家更多的投入;而逻辑与数学的关系非常密切,20世纪初,西方学者曾尝试将数学还原为逻辑,一定意义上说,对数学能力的考查,也包含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教育部考试中心任子朝认为,历次高考有关数学科的考试大纲都强调数学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定位和作用,逻辑思维能力一直是数学科教学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能力要素。他提倡高考数学科的试题设计应增加新的内涵,把逻辑思维能力列为数学学科关键能力来考查,要求学生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演绎、归纳和类比进行推理;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进行表述。他建议在高考数学科的题型设计中,探索逻辑思维能力考查的规律、方法和创新要求,积极在试题中设置日常生活情境,开发多选题,增加开放题和探索题,设置结构不良试题,提高对语言表达的要求。

本次论坛涉及高考的研究论题还有:北京教育考试院张青华讨论了逻辑思维能力在高考中的选拔作用,上海光明中学黄华献提出自觉发挥高考作文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评价作用,教育部考试中心郭学恒探讨高考生物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等等。这些都显示出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基础性能力的重要性。随着逻辑思维能力测试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提上议程,高中阶段开展逻辑思维能力教育的尝试也十分引人关注。在这方面,有的学校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南京中华中学徐飞介绍了该校从独立课程与学科融合的角度加强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经验,河北固安中学孙和交流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除了高考,在其他选拔性考试中,逻辑思维能力的测评与培养也受到不少专家的关注,就逻辑思维能力在研究生考试及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性、题型设计及相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上海交通大学陈先元分析了逻辑素养、语文素养及其测评,上海财经大学张觉探讨了分析性写作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选拔作用,教育部考试中心戴一飞介绍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逻辑思维能力测试设计思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向荣提出了公务员考试试题的问题诊断及改进建议,等等。

4.总结与展望

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体现的是个人思维的综合品质,在国外各种能力测评、选拔录取的操作过程中,这2项能力都受到特别关注。近年来,我国在高考等选拔性考试中,开始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此背景下,这次全国性的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与培养学术研讨会吸引了众多学者积极参与,既反映了当前逻辑学研究、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关注热点,也体现了教育考试部门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在学术研究层面,高等教育中的逻辑研究与教学依然是核心,鉴于中国传统思维中形式理性的缺失,加强形式逻辑研究,普及逻辑理性,为科学创新提供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在与西方文明的对话中,逻辑理性将成为一种共通的渠道,有必要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价值理性与逻辑理性相结合,从而进一步体现中国传统思维的特色,并加以自我改造。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对于提升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逻辑理性的培养与普及需要与批判性思维方法的推广相结合。目前,国内大学中逻辑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梳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更需要相应于不同的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其中,既要注重逻辑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关注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尝试开设逻辑应用课程、批判性思维课程,学而有得,用则有术,知识与能力并行不悖。

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相关能力测评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好科学、规范的能力测评非常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的经验,与会专家呼吁,作为一项基础能力,在高考中适当借鉴这些经验,引入相关思维能力测试正当其时,这也是提升社会大众科学素养、社会总体理性素质的一个关键环节。

总之,本次会议为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与培养学术研究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希望学界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开展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与培养的学术研究;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与培养需要中国逻辑学会联合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关注,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考试选拔等多个层面深入研究,使测评实践合理化、能力培养科学化;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立足长远、利在千秋的大事,期待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逻辑思维能力测评和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理性素养。

(来源:《中国考试》2019年第10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责任作文400字 我的妹妹作文400字 不会忘记作文 与成长有关的作文 什么的快乐作文 关于火锅的作文 优美作文800字 寒山寺作文 关于孝心的作文 友谊类作文 我家的家风作文 鱼香肉丝作文 下雪的作文400字 成长作文550字 雪作文450字 端午节习俗的作文 炒青菜作文 我想对自己说 作文 高中英语优秀作文 运动作文300字 关于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800字 美丽的家乡三年级作文 五四青年的作文 关于西游记的作文 去年高考作文 特别的日子作文 人的五官作文 庖丁解牛作文 我眼中的家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