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霞浦畲族的灵石信仰习俗

2020-11-24 03:50:02
相关推荐

“民间信仰是人类精神得以外显的重要标志,而存在于具体区域内的信仰对象,除了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外,还具有维系不同民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重要力量。”而对于灵石崇拜源于人们对山岳的信仰与崇拜,人们对于自然界中神秘巨大的断崖山石和峥嵘峻拔、直冲云天的山峰奇石而产生的敬畏心理。同时,岩石所具有历尽自然沧桑磨难而刚坚不朽、万古不变的本质特性和对岩峰神奇怪异姿态及形状多变而激发的遐想,这就势必使其染上神灵的色彩,从而成为崇拜。

就像“皇帝石”、“石人公”等崇拜是霞浦县域内畲族人民一个典型的对灵石信仰,为了探究这种信仰形成的原因,查阅了有关畲族史稿,但在畲族志书的记载,对灵石崇拜只是寥寥几笔带过,有的志书从未提到畲族对灵石的信仰,这是一件最大遗憾,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笔者深入霞浦畲乡多个畲村进行一次调查,以达到补缺补漏,以丰富畲族对自然灵石的信仰色彩。现分享如下:

一、畲村对灵石的称谓及习俗。

1、牙城洋边称“皇帝石”。

霞浦县牙城镇茶坑村洋边自然村,四面山峦叠嶂,森林茂密,而村西北约二华里的山麓中段,有一块天然的长方形巨石,屹立于山前,该石高约5米,宽2.5米,四方棱角,石表光滑,顶呈弧形。在石前左右长有二棵松和树枝互相缠绕的槠树,像一把华盖龙伞,复盖其上,给整个村落增添了一处自然景观。不知何时,这里村民都认为其形状犹如戴皇冠的头像,因此,大家便称为“皇帝石”。

据村老人介绍说,很久以前,有位很有名易经先生来到此处,通过勘察,他认为此地是龙脉吉地,必处贵人。在它北向一旦改朝换代将出一个皇帝,而在它南向(即现五显宫)将能出一位状元,特意交代村民保守秘密不可外扬,以防吉穴被人点破。后来不知哪位村民,在劳作之余,将粪桶放在皇帝头顶上歇息,这一污秽举动,却破了风水。使原来在其上一块叠压石,突然飞到三沙虞公亭的山上。但历代的村民将皇帝石视为灵石,全村有200多人口,大部分家庭都将自己的孩子都拜它为“干爹”,据不完全统计,整村庄有近百人,他们以祈求“皇帝石”的庇佑,孩子能健康成长,像这样对自然石的崇拜之风甚浓。

2、盐田西胜称“老婆石”等。

在霞浦盐田乡西胜长岗村米柯岗上一对高约2.4米,宽1.2米,两石相依,又形如石笋,当地村民则称为“老婆石”,而在它对面山上有一处大小七块石,村民称为“七星石”,在盐田磨石坑村后山有一块形状如圆形石,石中纹样似八卦图,村民则称“八卦石”。

而西胜长岗村“老婆石”。则在石前建一小楼,以方便信士叩拜歇息,这些石人公基本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许多畲族青年夫妇生下子女向石人公寄名,或将体弱多病的女儿认石人公为干儿子(义子)。将姓氏中辈分改为“石”或“奶”作为终生名字之用,因此往往发生从祖父至曾孙的辈分之字都是石字或奶字,使外来客人搞得莫明其妙,一时难以理解。据说一旦在石人公前许诺过,每年都必须在春节期间向石人公焚香供福礼还愿,直至十六岁后,这一礼俗方可终止。

3、崇儒一带称为“石壁公”等。

在崇儒乡上水村有一处崖壁突兀一只巨石,村民称为“石壁公”,在崇儒溪坪村口,有一处独立巨石,高约十几米,宽十一米。形状如弥勒肚,村民称为“弥勒石”,因整体形如弥勒佛座像,所以吸引畲汉民族共同崇奉灵石,并于弥勒肚左右镌刻:“大清顺治辛丑冬月季;钦命总督福建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御史李、卻参院右副都”等文字记载,其下设有香炉和石案桌等,从上面镌刻时间来看,对“弥勒石”的崇拜,至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与“弥勒石”遥遥相对高山上也有一尊独立石,村民称为“观音石”。

4、水门一带称“夫妻石”等。

在水门茶岗溪尾村,东向牛牯山上,一尊石人像,相传被雷电劈成的二块石,石与石之间相距约2米,高约12米,整体为棱形,两石立,当地村民则称“石人公”。为了便于对灵石的祭祀,村里民众自发地在石前建一小宫,约30平方米,其宫内并塑一尊“马仙娘”女神,这样该村不仅只是对石头崇拜而且将石头与女神的崇拜在该村并存。此外,茶岗村另一处石人公距村约40华里高山上,平时人迹罕至,只有节日才有信众到此焚香。而大坝村内有两对石,村民则称“夫妻石”,在另一处山头也有一对称“夫妻石”。

5、溪南白露坑一带称“石母”。

霞浦溪南白露坑村还对“石母”建宫奉祀。石母宫,坐落于白露坑村北端溪间石路边,相传建于明代,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而现存宫宇系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建筑面积25平方米,宽3.5米,进深7米,为砖木结构,琉璃瓦片,神龛塑有苏、江、严三尊神女以及二位侍女。宫后有二块形如慈爱的母亲,因此而得名。

二、对灵石信仰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这些奇形怪石有的地处高山,远在十八里之外山巅,有的在山坡中段,有的在临近村庄之地,但每处石人公之前,脚下都安放香炉和备用香烛等祭品,同时周围都种植有名树或留有古树,构成一处崇拜肃静而优雅的环境。

据笔者统计,全县有52个畲族行政主村,不包括其间有过半汉族村,对于寄名石崇拜,就达到80%以上,其自认作为石人公当儿子就有4—5千人之多,而有的自然村甚至达到二处石人公崇拜,也就不足为奇也。下面浅谈个人几点认识与思考:

其一、据清卞宝弟《闽峤輶轩录》记载:原始社会畲族地处高山崖处巢居,而巢居之地不外以石洞或块石垒砌,而生产工具是以石锛、石镞、凹石、砺石作为向自然界开发耕地,围猎和取火生活主要工具,这一赖以生存的石,在长期使用中与畲族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认为石是最坚韧,最永久顽石,只要利用它就能达到锲而不舍,无坚不摧的地步,因此他们将石视为本民族性格和民族标志以及护身之物。后来在生产发展同时,他们以血缘关系与某种动物相连在一起,形成石的崇拜而世代沿袭。

其二、历代为耕力者畲族,他们以“山居力农”、“耕山而愈”过着刀耕火种生活,生活极其贫困、艰苦劳作,在奴隶、封建社会中由于生产力落后,知识缺乏,文肓愚昧,为了能征服大自然侵袭和自身防卫,他们最早以石作为精神寄托,其后演变为灵石崇拜和庇佑,也就顺理成章了。由于畲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都离不开对石的崇拜,因此就与石结下难依难舍情感,而对灵石的崇拜既经济又能防御各种灾害,获得众人赞同,实为一举两得。

其三、崇拜灵石并以石自认作为它的干儿子,这在汉族中是没有的,也是畲族特色,他们以石、奶作为第二个名不管是兰、雷、钟、李姓,一旦以石、奶作为第二名字出现,必然加深血缘关系,使他们在走亲访友中或同姓或同辈、同二名,更加可亲可爱,形成无话不说无事不谈,亲如兄弟之间,从某种意义来讲,也加深本民族团结和友爱。

其四、石是代表意志坚强,父辈们总祈祝儿子长大后,能成家立业孝敬父母,而“奶”代表母氏崇拜以贤惠、尊老爱幼、诚信待人,实现其神权和父母权(畲族父母权同等)的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达到和谐家庭,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富有民族习俗,值得人们去研究。

寿山石练习章原石头刻章料篆刻印章石头章料藏书画姓名2.5x5 5块装¥29京东购买

其五、在封建社会,畲族社会地位低下,长期受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又受大汉族欺负、凌辱。据《霞浦畲族志》载:至民国末,浙江、泰顺、景宁等处,均发生不准畲族学生入学的较大事件。泰顺畲民经兰宝成介绍,来到霞浦“山民会馆”帮助起诉,后来顺利打赢这场官司。因此他们的理想和意念能在畲族中出一位皇帝或出位状元,好让畲族扬眉吐气,扬宗耀祖,有个靠山,这是符合情理之中的想法。为此,在未实现这种理想之前,旧时洋边村畲民根据该村石形状,号称“皇帝石”并加神秘色彩传说,历代加以祈祝朝拜,预祝终有一朝我们畲族的子孙能出人头地,这种美好愿望正是迎合广大畲族人民的期望和追求。

其六、随着社会科学发展,文化的普及,现今对石崇拜在畲族地区已经慢慢淡化了,甚至已成了遗忘角落,但作为历史遗传,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他必竟是畲族几千年遗留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对研究畲族文化起到证史补史相得益彰作用。(雷恒润、黄亦钊文,黄亦钊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5-09 17:57再见@你好[江西省网友]IP:3393149114
    这篇文章很详细地介绍了畲族灵石信仰习俗让我非常感兴趣想要去深入了解这个文化族群。
    顶0踩0
  2. 2021-05-23 06:31再见,旧时光[陕西省网友]IP:3389417416
    听畲族信仰和文化特别丰富在这篇文章中又了解了些新内容真是很有意思。
    顶6踩0
  3. 2020-06-05 19:06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新疆网友]IP:3394234177
    这篇文章介绍了霞浦畲族灵石信仰习俗很有深度和收获让我对中国民俗文化又多了份理解。
    顶3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寻物启事英语作文 难忘的时刻作文 滑雪作文300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番茄炒鸡蛋作文 过年习俗的作文 坚强作文600字 我爱冬季 作文 元宵节的英语作文 学包饺子作文 改变作文800字 端午节 作文600字 高考满分作文酒 三年级元宵节作文 优秀作文素材大全 三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春节作文六百字 特别的礼物作文 包水饺作文 关于习俗的作文 数学作文300字 满分作文摘抄 作文开头结尾优美段落 奋斗作文600字 感恩的作文600字 春节烟花作文 月亮作文500字 心得体会作文500字 春节作文三百字 英语作文六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