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既为师也为父 景德镇这一对父子 创造当代“雪景瓷画”的巅峰

2020-11-26 15:05:01
相关推荐

袁世文画的是雪景瓷画。这门技艺在景德镇十分冷门。一画大半生,父亲的画儿,如今已经成了景德镇雪景瓷画的“教科书”。而那个楼上的身影,变成了儿子袁智勇某种启示。手艺起初是工具,后来是一种浸润在家庭中的滋养。再后来,手艺成为了力量,支撑着人走过物质上的贫困,走过贫瘠的现实,带着心灵飞向前人的深邃星海。

采访 | 忆梦

撰文 | 忆梦

图片 | 袁智勇提供

袁智勇还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他写了一篇关于父亲的作文。那一年父亲袁世文刚当上艺术瓷厂的厂长。家里的父亲就像是一个英雄,只不过这个英雄的手里,拿着的是一只画笔。

父亲袁世文画的是雪景瓷画。这门技艺在景德镇十分冷门,是绘画与工艺技术的结合。由民国时期珠山八友何许人创习,并且由弟子余文襄传承发扬。作为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的后人,袁世文幼时学习的是汪派青绿山水,又得到了“雪景大王”余文襄的指导,技法十分过硬。

父亲的责任心很重,他从来不让家里人吃亏。即便已经身为厂长,父亲还是很拼地接活儿、画画,一来补贴家里,二来也是练习手艺。袁智勇有时起夜去上厕所,一楼是静悄悄的,只有一台摇头电风扇在转动,二楼的灯光却亮着,传来窸窣的细微声音,那是父亲为了怕打扰家人,一个人躲在阁楼上画画的状态。等到天一亮,父亲又出去了。

再后来,长大后的袁智勇在楼下也有了一间自己的画室。

学画,

还是严厉点好

袁世文9岁开始学画画。家里五个孩子,因为是老大,早点出来工作可以减轻父母压力。当时,他还在读小学。别的小孩回家后做完作业都是玩儿,他都在画画,“玩什么呢,讨打呢”。

汪野亭是袁世文的舅公,于是,家里画的也是汪派山水。父亲严厉得很,“那个时候冬天在家里学画画,又没有空调,很冷,手都冻红了,看见了就拿个小鞭子打下来,打的我流血”他回忆说。

说着,他又笑了,“其实严厉点也挺好。我功底那么好,跟当时严厉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袁世文一家住在御窑附近小苏家弄。他在外面的雨棚拿个凳子画,余文襄则住在弄堂里面进去一百米。他看这小孩儿不错,还坐得住,就问袁世文:“愿意学雪景吗?”

“我看着他,就想,这人谁啊。后来才知道这是何许人的高徒。他是当时公认的雪景大王,在(艺术瓷厂)美研室。”

当年的余文襄,性格低调不事张扬,受到珠山八友之首何许人的教导,善于画一手雪景山水。他在传统山水中下了很大的功夫,又敢于打破传统。在一副余文襄的作品《踏雪寻梅》中,可以看到他大胆地一反当时流行的段叠式章法,采用了前人不多见的“高远构图”法,将人的视野引向更深远的地方。

于是,袁世文就开始了两个老师教学的学艺生活。他就在家里画,画好就给余老师看,他一边说一边帮我修改。父亲传授的是汪派山水,余文襄传授了何派雪景,给了袁世文艺术上的双重滋养。

1962年,母亲在艺术瓷厂工作,她身体不好,袁世文顶了位置进去。16岁的袁世文,既填色又画画。由于年轻、手快,拼命做,每个月拿一百多块,抵三个人的工资。但是到了两年以后,编外人员清退,袁世文转而去了跃进瓷厂的美研室,做到第五年,他升为车间生产科长,三十岁的时候就做了副厂长。

“我当厂长的时候,我父亲很高兴,当时他生病了。人家跟他说,你的儿子当厂长了,他就笑笑,也不怎么表现出来”,在袁世文的心中,父亲在他的生命中也是一个沉默但重要的角色。父亲也曾经像他一样,幼年时期跟着汪野亭学艺,吃了不少苦,看到孩子能够学到汪派山水的精髓,又有了社会地位,对于孩子取得的荣耀,父亲是高兴的,只不过这样的高兴也隐藏得很深。

手艺啊

你得不停练

七十年代那会,工艺美术厂缺设计人员,就找到了袁世文做活儿。袁世文至今觉得,那段日子是最有奔头的时候,因为手上有手艺,手艺好,就能获得尊重,换来全家人的好日子。

“那个时候,家里当时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只有一台落地风扇就给他们用摇着睡。我夏天画的时候,就只能忍着,打盆水擦一下。他们在一楼睡,我在第二层做事。孩子起夜的时候醒了,发现我不在家,就看到楼上有灯光,第二天出差拿报纸一垫,睡在地上。”

很多人说雪景容易画的单调。相较于青绿山水,可以表现四季风景,雪景山水只能反应春、冬两季。画雪景有一个基本难点,要用画工暗示出雪的深度、质地和寒冷的物理特质,其次,由于画面多为黑白基调,又要描绘出静雪、积雪、风雪的质感和层次。

再者,在陶瓷上作画是另一回事儿。珠山八友中善画雪景的何许人解决了技术问题。何许人有很好的中国画功底,这也得益于他早期有临摹宋元时期古画的经历,他创造了一种叫雪景墨彩绘画的方法,也就是用“墨彩”绘制雪景山水,再用粉彩玻璃白等色料进行填色。

这段时间,袁世文在技艺上有了更大的精进。他尝试将家传的汪派山水融入雪景山水中,并且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多样性。

雪是没有色彩的,但是雪会随着风景变幻出不同的特质。

▲父子两人去写生

袁世文常常跑去写生,拿一个开会用的蓝色塑料皮笔记本,看到什么就画下来,累积了一大叠写生素材。除了写生以外,他还看各种风光纪录片、MV,电影,只要涉及到山水景物的,他都想办法保存起来。这些素材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库”,被分门别类地收纳、堆放在他的工作室中。

袁世文笔下的雪景有了能量。晴天的雪,会泛起微微的蓝,有霞光的黄昏,雪也被映衬地发红,阴沉的天气,雪也具备了破坏性。同时,被雪覆盖的事物,也呈现了视觉上的腾挪。尖锐的事物会变得柔软,道路会看得不大清晰,屋舍变矮。天空和溪水,变得黯沉沉的,雪变得光亮,透明。

▲袁世文作品

他也喜欢画出在雪中的小人物生活。对于“人”这一符号的注重,汪派山水就有类似表现。那些依仗而行的,伏案读书的,路遇友人的,都有不同的神态。在山谷里有农人居住,而在远处的佛塔,也暗示有僧人出入的痕迹。观看者与画中人,似乎也构成了互相凝视的吸引力,而那副静止的山水,也成为了“理想生活”的入口。

“当时我一个人养八个人,我有三个小孩,还有两个老外婆,还有两个弟弟,我爱人还没正式工作”,被白雪覆盖的万物,即便有了一段短暂的寒冬,只要韧性还在,也会等到希望回来。

“我的小孩子都没有苦到”,他眯起眼睛一笑。

模仿,

这是一个问题

与袁世文小时候学画的环境不同,袁智勇的学艺环境宽松很多。

当时的家境算不上大富大贵,社会环境也单纯。家里的客厅和饭厅连在一起,单位的同事朋友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吃饭,邻居关系也好,拿一个碗过来,东家吃菜,西家吃饭。每当回忆起那个时候,袁智勇都带着笑意。

听多了,看多了,袁智勇经常拿着粉笔在地上照着模仿大人画画。

袁世文看了,丢给儿子一本《芥子园》画谱。

袁智勇经常会受到父亲的“迷之鼓励”,“有时候家里买个西瓜,其实是父亲买给大家吃的,但是他就会说,我是特地买给你吃的,小孩子只要一夸,就是一身的劲儿。”

家里有汪野亭的手稿,还有父亲的“鼓励式”指导,袁智勇学的很快,有人就夸他,“哎呀,画的真好,真像汪野亭的。”

▲袁智勇作品

袁智勇听了也很高兴,“因为我直接搬过来的,当然很像。身为名家的后代,(有人可以模仿)肯定是好的,因为我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时间久了,他心里也开始琢磨这件事,“但是就算画得比他还像,也不是他。我记得我看过卓别林一个模仿秀,连卓别林自己参加都得不了第一名。”

他开始寻求改变,只是所有试图区别于父辈的尝试都能受到认可。“我最早画的时候是非常细腻的,讲究的是重工,有段时间我开始转型,不受到大家认可,当时不是着急,而是怀疑,怀疑自己是改对了,还是改错了。”

实际上,山水虽然看起来大体相似,每个人的表现手段却各有不一。就拿山水中的石头来说,汪野亭的手法以折带为主,再带点披麻,女儿王桂英就喜欢用斧劈和披麻,到了孙子一辈,用的就是乱麻。每个人的手法不一,并非景物发生了变化,而是根据作画者内心决定。如果单纯是对景物的复制,那也只是平庸的表现。

“我可能创新不一定成功,但我要的是我内心”,袁智勇还不间断地学习了素描、油画、水粉。

那种天长地久的氛围

至今很怀念

▲袁世文在打理菜园子

父子俩现在居住的地方是一个老小区。景德镇的夏天非常热,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阳光打在沥青马路上。袁世文经常从家门口背着手,径直走来,穿过这个马路口就到了一家小超市。超市的边上还有一家茶叶店。这里坐着他的熟人和邻居。

袁世文喜欢和邻居拉家常的感觉,这些老邻居有的是老师,有的做生意,也有的是小市民,大家不同阶层的人聊在一起。就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大家晚上睡觉,连大门都不关的日子。

“不像现在,房子大了,车也多,现在要找一个人,要走到很远很远去。”

这种感觉有点像父子俩口中不约而同谈到的那一部分,就像是时间流动时沉在底部的金色砂子,给人以一种天长地久的滋养。

他经常去二楼看儿子画画。有的时候也有不同意见,用袁智勇的话说就是,“他用父亲的身份压制我”,他打电话给家人诉苦,但大部分时间,他觉得父亲说的还是对。

“他画的还是比较’嫩’”,袁世文下总结。

袁智勇就不同意,“你应该说我还年轻。”

袁世文就哈哈哈哈地笑了。他也没觉得自己老了。他每天六点半起床,在柔力球,在走步机上运动,然后花一两个小时弄菜园子,除此之外,每天还要花三个小时画画。他画画时还保持着高度专注,“我画画的时候很严谨,一认真,一沉下心来很快就上去了。碰到坎了,冲一下就上去了。”

袁世文的画室在三楼。一个巨大的画架,用来容纳尺幅长3米的瓷板,上头还有袁世文勾的线,架子上放着海绵、刮笔等工具。资料“库”被分装成一个个白色塑料箱子,里头搁着各种各种的书籍、cd,从六七十年代流行的电影音乐到如今的保健养生操,袁世文在这些影像资料中“云搜集”了不少山山水水。

▲袁世文的收藏

一台索尼牌录音机和全套音响,那是当年袁世文买下的“奢侈品”。他打开了“蹦迪”舞曲,红绿射灯就像是万花筒中的绚烂世界,一下子铺满了整块天花板。在迪斯科音乐里,强劲的节奏一浪一浪地冲击着耳膜,释放着快乐、原始的荷尔蒙味道。

“我画画的时候就听这歌,带劲”,他情不自禁提高了声音说。

舞曲继续,青春继续。

手艺漫游计划·景德镇站

由 东家APP出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11-19 17:12丁点儿[海南省网友]IP:3063962736
    景德镇的瓷器艺术有了他们的贡献,真是蒸蒸日上,令人期待未来的作品!
    顶0踩0
  2. 2022-04-19 21:21千山暮雪。[辽宁省网友]IP:1709812169
    这父子俩真是风范啊,不愧是瓷艺界的巅峰之作,令人无比自豪!
    顶5踩0
  3. 2021-09-18 01:29如果爱所以爱[江西省网友]IP:1731110535
    父子二人共同创造出的瓷画作品简直就是艺术品啊,太惊艳了!
    顶0踩0
  4. 2021-02-16 05:38想太多、[辽宁省网友]IP:3392110830
    他们两位真是瓷艺界的传奇啊,创造出如此壮丽的雪景瓷画,让人感叹不已。
    顶20踩0
  5. 2020-07-17 09:46无法入座[四川省网友]IP:3418073930
    这对父子真是天赋异禀,景德镇的瓷艺传承能有今日,实在令人敬佩。
    顶6踩0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画肖像作文 按顺序写景的作文 以忘不了为题的作文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作文 放风筝的过程作文 温暖的作文1000字 分享快乐作文400字 三年级英语作文大全 鲸的自述作文500字 什么难忘作文 未来的地铁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一个地方 我长大了作文指导 我是一头大象作文 2012高考优秀作文 小兔子作文500字 小猫打碎花瓶看图作文 处世之道作文 留住什么作文 描写历史的作文 狗作文 以希望为话题的作文 二年级作文找春天100字 这一天我铭记作文400字 立冬的作文 小学母爱作文 我的感动作文 作文杭州西湖 学校校规英语作文 关于八月十五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