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营造文旅共融共兴的良好生态 沧州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素描

2020-12-01 12:55:01
相关推荐

长城网讯(记者段永亮 沧州广播电视台记者苑海宁 沧州日报记者张军)天蓝、地绿、水清,花团锦簇,郁郁葱葱,如今的大运河成了沧州市民朋友圈里争相转发、点赞的“网红打卡地”。蜿蜒的大运河自沧州腹地穿行而过,千百年来,大运河文脉如血脉流淌,滋养着城市与人们,孕育着风土与人文,与沧州这座城的一切已然融为一体。

大运河是沧州的根和魂。作为京杭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沧州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努力打造大运河文化重要的承载地、城市生态休闲走廊、城市重要标志。

生态大运河。张军供图

把运河还给人民

清晨,漫步在占地约1200亩的沧州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内,满目苍翠,清新的河水气息令人心旷神怡,来散步健身的人们络绎不绝,享受着大运河带来的休闲红利。今年68岁的秦大爷对记者说:“我是在这运河边上长大的,对大运河有说不出的感情,现在天蓝、地绿、水清,空气好,心情就好,感谢政府给我们老百姓提供遛弯儿休闲的好地方。”

2018年,沧州以打造“中国大运河文化重要的承载地、城市生态休闲走廊示范区、沧州城市重要标志”为目标,审定通过《大运河城市区提升改造概念性规划》。沧州市委书记杨慧提出,要全面开创沧州“运河时代”,还运河于人民。

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先决条件。沧州始终将“规划科学”放在首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论证、国际征集规划方案、全社会参与的思路,借鉴雄安新区等先进地区规划建设管理经验,聘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组建专家咨询团队,为大运河文化带规划设计工作全程把关,提供技术支撑。

以大运河城市区段规划为重点,沧州制定了“1+3+N”规划编制体系,“1”是指《沧州市城市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作为统领性文件,明确沧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思路和主要方向;“3”是指三个总体性规划,即《沧州市城市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总体规划》《沧州市城市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城市设计》《沧州市城市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N”是指包括夜景照明、堤坝设计等在内的多个专项规划。

目前,沧州市全力推进大运河沿线绿化工程,着力构建“林水相依、绿廊相连、绿块相嵌”的大运河绿色长廊。根据沿线林业现有基础和特色资源,沿大运河河道(不含城区段)建设宽度不低于2000米的绿廊,植树造林力度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明显,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夜晚的运河景观。段永亮 摄

文化和旅游共融共兴

蜿蜒的大运河自沧州穿行而过,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景观,也造就了沿线独有的运河文化和旅游资源。

厚重的运河文化犹如涓涓河水生生不息,衍生出沿线丰厚且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名扬天下的武术、杂技等文化。千百年来,这些文化在运河两岸不断发展、传承,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沧州市大运河城市区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建亭说:“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我市将深入挖掘运河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运河旅游产品。对运河流经县(市、区)进行整体开发建设,突出地域文化,打造大运河核心精品旅游区,真正擦亮大运河这张城市名片。”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5周年。5年前,沧州东光连镇——吴桥第六屯段南运河及连镇谢家坝,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5年来,沧州认真梳理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将沿线164处物质文化遗产和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串联成一条历史文化“项链”,并着手从市级层面完善系统性文物保护工作方案,加强对重点文物和文化的保护传承。

在泊头,依托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当地整合历史文化、工业、生态、红色等多重旅游资源。尤其是全长1.9公里的大运河景观带项目,“运河之链”、山楂树广场、码头文化雕塑等亮点频现,集风貌保护、文化展示、观光休闲于一身,成为当地市民和外来游客感受运河文化的绝佳去处,也在潜移默化中带动泊头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

今年,沧州更是以大运河文化带为轴线,推进“吴桥杂技文化名镇、东光生态文化名镇、泊头铸造文化名镇、沧县旧州古文化名镇、沧县武术文化名镇、沧县运河小吃文化名镇、青县红木文化名镇”建设,注重凸显曲目、美食等运河元素,将大运河文化带衍生至产业带和经济带。

生态大运河。张军供图

构建大运河绿色长廊

绿色,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最美底纹,也是这条千年运河的灵魂所在。沧州始终立足传承大运河生态文明目标,打造生态沧州、绿色沧州,通过空前绝后的植树造林力度,再度扮靓大运河沿线。

位于清风楼的大运河两岸的廊道上,垂杨柳郁郁葱葱,绿色连成线,一眼望不到尽头。市民张胜利说,“只要在家,我基本上每天都来这儿打卡,早上散步健身,晚上遛弯儿消食儿,离不开这绿色生态,更离不开这大运河的味儿。”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既是文化工程,也是生态工程。”沧州市市长梅世彤称,为了更好还运河于人民,沧州市系统实施了河道清淤、垃圾清理、生态修复全覆盖等工程,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建设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

2018年以来,沧州市将大运河沿线造林绿化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事项和考核内容,沿建设绿色长廊,并布局森林公园、家庭林场、桑果采摘园、林果观光区、林业体验园、绿色生态休闲区、运河生态公园等。迄今为止,大运河沿线绿化工程先后完成造林38.8万亩。

东光县明确了三个绿化园区、三个森林公园、三个苗木基地、三个采摘园区以及运河所有沿线村庄各建设一个家庭林场。今年4月,在东光县氧生园森林公园里,一场以“健康欢乐跑”为主题的马拉松健康跑活动,吸引众多沧州市民和马拉松爱好者参与其中。

不止东光,吴桥、沧县、运河区等大运河沿线县(市、区)均闻令而动,先后完成大运河沿线绿化工程造林35.6万亩。一时间,大运河沿线遍布植树造林的场景,一个个森林公园、生态走廊、家庭林场、采摘园、休闲园“破土而出”。

在抓好大运河沿线绿化工程的同时,该市还组织开展了大运河垃圾处理、河道清淤、拆迁拆违、生态修复“四大工程”。以运河区为例,今年以来不断加大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力度,让运河两岸重换新颜。截至4月底,累计拆除违建70多处,拆除面积380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10500余立方米,美化粉刷墙体9950平方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过年作文200字 全国三卷作文 制作美食的作文 600字作文摘抄 做饺子的作文 描写食物的作文 我的小天地作文 作文素材150字 读书的意义作文 方格作文纸 追求作文600字 关于善良的作文 寒假作文英语 糖醋排骨作文 小学生奇葩作文 中秋节作文400字 写人作文200字 远方作文600字 有关奋斗的作文 遇见美好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400字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身边的榜样作文 七下作文 反思作文600字 茉莉花的作文 猫和老鼠的作文 一篇作文100字 趵突泉作文 游长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