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为什么都说碎片化信息无用 我却感觉刷手机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2020-12-02 16:00:01
相关推荐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做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本人没有留下任何作品,我们今天得知的任何有关苏格拉底的信息,主要都是依靠他和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而得知的。

在苏格拉底那个时代,虽然知识的主要传播途径还是口传心授,但是已经有大量的知识开始被写入文字了,那么为什么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作品呢?

因为苏格拉底本人是不赞同别人把他的知识写成文字的。苏格拉底认为,相比于口传心授这种最原始的知识传播方式,记录在纸上的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作者的本意,而且过度依赖于文字,会让人的记忆力下降,因此苏格拉底反对借助文字这个工具来传递知识。

我们今天的人认为,通过花费大量的时间读书来系统性的学习知识,好像是一种很高大上的行为。但是在纸张还不普及的上古时代的人,和我们的认知完全不一样。对上古时期的人而言,读书反而是一种快读获取知识的途径。

在时间久远的古代,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一直被认为文字所传达的知识不准确,当时的人们认为口传心授的知识更加准确。对于古人而言,读书就是一种不入流的文化,而通过拜师的方式口传心授,这才是正八经的知识传递方式。

但有意思的是,因为书本和文字传递知识的效率要远远比口传心授更加高效,所以虽然读书在久远的古代备受鄙视,但是最终还是逐渐成为了主流。

比如儒家有一本经典叫做《中庸》,《中庸》这本书最早是不记录文字,而依靠孔子的弟子之间口传心授的。但是后来快要失传了,为了避免失传,只能记录为文字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面临到底是应该通过系统性的读书来获得知识,还是通过app碎片化获取知识的争论。和久远的古代人争论到底是应该记录文字,还是应该口传心授的争论其实是一样的。

通过app碎片化的方式获取知识的效率肯定要远远高于读书的效率,所以不出意外的话,碎片化知识会逐步取代书本成为主流的知识获取方式,就像书本最终取代了口传心授一样。

碎片化信息肯定是有用的,通过刷手机也确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同样,碎片化信息能够成就一部分人,也必然会毁掉一部分人。手机会成就一部分人,也必然会毁掉一部分人。工具本无对错之分,只在于使用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暖作文350 元旦晚会作文400字 妈妈生日的作文 百合花的作文100字 生活教会了我作文 写一篇景的作文300字 我想对老师说的作文400字 写桃花的作文题目 林老师讲作文 作文雨一直下 与阅读同行作文 机遇的作文 三年级中考作文 记一次什么作文 写晴天的作文 写一首歌的作文 我的家人英语作文50字 以根为话题的作文 游水浒城作文400字 动物作文350字 高中英语作文暑假计划 作文童年趣事400字 关于读书作文800字 关于承诺的作文 关于零的作文 师恩难忘优秀作文 赏菊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日六一儿童节作文 放风筝600字作文 一个夏日的早晨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