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校园营销过程中如何利用滑梯效应写出校园广告文案?

2020-12-06 03:00:01
相关推荐

做营销的小伙伴们绝大多数应该听过滑梯效应,在校园营销时,滑梯效应同样适用。当你开始从滑梯上向下滑的时候,动能就开始产生了。你试图抓住扶手来停住,但却失败了。尽管你竭尽全力来阻止自己下滑,但还是无休止地滑下去。用一句话总结滑梯效应就是:好的文案就像做上了滑梯,一滑到底,根本听不下来!

而在校园营销中,我们不光在校园公众号或校园KOL中会使用滑梯效应,在桌贴广告、灯箱广告、框架广告中的文案同样适用。那么,什么样的文案具有滑梯效应?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这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开头中的文案。

开头这段文案就直接向读者“剧透”了主角的结局:死亡!当中还穿插着将来时和过去时,有种强烈的冲突感。让人忍不住想问,那个下午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我们在写文案首句的目的目的就是让人们继续读第二句、第三句,一直读到最后。

有了好的开头,就能实现滑梯效应。有了滑梯效应,读者就会更容易看完整个文案。当受众能看完整个文案的消费者,或许就产生了更大的购买意愿。

我们再来分析一个例子:

某个教育机构在校园市场中投放了这样一句文案:为什么总有人在抱怨着没钱没机会?因为世界正在惩罚哪些不愿改变的人,但我要如何改变...在文案的角落放置着教育机构的logo。

我们试着读读一下这个文案,在文案的开头就反映出绝大多数人的现状并提出疑问,在文案的第二句给出了答案,原来是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愿改变的人,当看到第三句文案时,“我”也跟着文案的思路开始思考,当看到一半就已经结束时,是不是会下意识的继续寻找答案。

我们可以找一些在校园中出现的文案,可以发现很多优秀文章的一个共同点,这些文案都拥有着或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一些最真实的情况,通过故事来引发思考和共鸣,当受众在看的你的文案的时候会在想:这描述的不就是我吗?最后再摆出主题,让读者一下恍然大悟、惊叹不已。

同时,如果你的文案能从读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你很容易会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思疑,然后通过“发现问题、得到解答”这类循环式的自问自答模式撰写文案。只要你能精准地掌握受众的心理,你的文案就能更具有耐读性,让受众“一滑到底”根本停不下来。

本文来源:校果研究院,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 关于母爱的作文 描写冬天的作文 包粽子作文 亲情的作文 关于爱国的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