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朱自清《背影》:年少不懂书中意 再读已是书中人

2020-12-15 08:45:01
相关推荐

文丨花欲燃吖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毕业于北京大学,他的许多篇散文被收录在中学课本里,其中《春》《背影》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于北平。

近几年《背影》又出现在大众面前,不过是因为那句“你就站在此地不要动”,一群拥有童心的中年人,少年人在网络上互相“抄便宜”。

其实说归说、闹归闹,那时候不成熟读了这个文章并没有太多感受,也体会不那么深刻,如今再看背影却隐隐的觉得心酸难忍。

一、苍老是一瞬间的事,原谅也是

故事讲的是朱自清祖母去世,他回乡探亲遇见了两年不见的父亲,这时候父亲也刚好卸任,原本有隔阂的两父子因为家中遭遇变故便少了一些生分,父亲爬上月台替他买橘子的背影,他终于意识到父亲老了,于是眼眶湿润了。

这时候的创作背景,朱自清和父亲是有很深的隔阂的,朱自清少年时代,正是旧的封建思想被新文化运动所冲击的时代,父亲朱鸿钧和朱自清的关系就是千千万万父亲与儿子的缩影。新思想和老观念的冲突加剧,儿子的成长和先进,父亲的迂腐和独断专行碰撞到一起,于是矛盾爆发了。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反抗未果,于是与父亲间生嫌隙。

这个事情还没完,朱自清其实并不叫朱自清,原本是叫朱自华,1916年他报考北京大学之时,想要勉励自己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之态,便从《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取二字,改为朱自清。

本次改名并没经过父亲的同意,封建传统宣扬的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的名字你的人生你的一切都该由父母之命就如朱自清的婚姻一般,于是父亲动怒,父子之间矛盾激化。

1917年,朱自清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于是便有了背影开头的那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当朱自清看见父亲步履蹒跚的翻过月台只为给他买一些朱红的橘子,他内心的怨恨就已经瓦解了,直到他收到父亲的信,那个意气风华固执己见的父亲已然开始变得平和,小心翼翼的回着话,像是临终告别一般的说着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的时候,朱自清终于开始意识到父亲老了。

父母的老去是一瞬间的事,子女不知道第一根白发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当我们意识到他们的腰杆再不能挺的笔直,训斥我们的声音不再那么洪亮,甚至开始在我们眼前唯唯诺诺的时候,他们早就是老人了。

你拼命的成长,父母也悄悄地老去了。

很多时候原谅父母也是一瞬间的事,似乎那么多年的怨恨和误解在那蹒跚的身影里,在满头的白发间就已经消融了。

我们总以为人生有许多的十年、二十年,时间在少年的身上总是流淌的极为缓慢,所以,所有的矛盾都无限的放大,大到我们可以随意的去浪费相处的日子。

终有一天,父母垂垂老矣,时间变成2倍速的前进,留给我们别扭的时光也很短暂了,那些矛盾突然间就变得十分渺小,还有什么事要比阴阳相隔更令人悲伤的?

我有一段时间和妈妈的关系几乎可以称作是剑拔弩张,我斥责她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我身上,她怨怼我不知好歹,我以为她嫌弃我一事无成,她以为我嫌弃她老了是个累赘,于是母女间频频争吵,最后冷战多时。

我总以为她还是那个拿扫帚追的我满院子跑的妇女,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她的六十大寿似乎也过去了2年。

时间是经不起细算的,能活到百岁的老人固然是有,但是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不过短短七八十年的光阴,我忽然感觉到很急迫。

心中不可名状的无力感,我知道,无论怎么努力,时间不会为我停下半分,就如2020年,好像昨夜为了庆祝新年的烟花炸裂声在耳边回响,一睁眼,我们已经开始为了迎接2021年做了准备,这一年我们什么也没干,却又退回不到昨天。

朱自清也是一位父亲,因为“我长大后成了你”,于是便理解了许多事,时间让人长大,苍老让人宽容,那个背影代表的是一段挽留不住的光阴。

二、结语

《背影》这篇散文初读其实并没多少感觉,最近总爱翻看中学时期的文章,忽然觉得那时候年少见识短,好多深刻的文学作品都只是浅读,浮于表面,大抵是因为那时只顾着背诵并默写全文,烦也烦死了,根本不想讨论作者到底是什么意思。

后来上了大学,人生第一次独立的远行,第一次租房子,第一次自己赚钱,第一次晚归不用再报备父母,那时候开始真正意义的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人生,自以为眼前的井底便是全部的世界,对于这种散文的阅读理解越发的嗤之以鼻,觉得都是强行解读,矫情的不得了,人家作者也许未必有这些个想法。

机缘巧合下如今的我又重读了《背影》,看到了信中末尾处朱的父亲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那一刻好像有了新的感悟。

读书读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个作品真正的意义并不是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而是在书里去找你自己的人生,一部好的作品是千人千面引人深思的,你可以从中读到你当下的心境,找到你迷茫时的答案,也可以从别人的故事里得到一些自己人生的警醒。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见世界的,何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理解的是如果你没机会去行万里路,那么便要努力的读万卷书。

有时候,是父母老了我们才真正懂得什么是孝顺,还是人到中年后是人生教会我们去体谅理解父母一生的艰辛。

你想起在你长大后,在他们能为你操劳时,他们为你做过那么多事,母亲做好饭等你下班,父亲替你去接你的孩子。在父母的照料下你以为你还是孩子,你以为父母还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其实,那时光阴已然逝去了......

重温朱自清的散文,下方链接进去购买

朱自清散文集¥39.8淘宝月销168购买

原创不易,点个关注再走吧~拜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两千字作文 我想成为医生英语作文 故宫作文800字 合肥中考作文题目 作文考试后的反思 文化差异的作文 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500 铁皮青蛙作文 作文我的父亲300字 孝的作文 作文书上的作文 遇见苏东坡作文 那一次真险作文 我的偶像鲁迅作文500字 关于人生的作文800 写秋的作文 写我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美丽的家乡 垃圾作文 作文玩得真开心 防溺水优秀作文 后悔的那一刻作文500字 借物喻人写梅花的作文 我的亲情作文 初一第一单元语文作文 三年级作文开学了 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作文 常州恐龙园游记作文 介绍电脑的作文400字 乐和乐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