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间最美是故乡~你好 荣山!(内附筒车桥实拍视频)

2020-12-17 18:45:01
相关推荐

原创 | 黄丽珍

首发 | 遇见灯芯草 ( ID:dengxincao18 )

谷雨前一日,与黄初晨老师、芮义标学长同游故乡荣山。

荣山镇 ,位于梦港河上游,是清朝名臣李绂的家乡,历史悠久,风光秀丽。

关于荣山的历史文化,初晨老师的公号和书里都有介绍(点击阅读《荣山村:金山银山逊荣山》),这里就不再赘述,只散漫地记录一下此行的所见所思。

老粮站

我们将车停在老粮站的院子里。站在院子中央,望着这一栋栋老房子,童年卖谷的情景登时浮现在了眼前。

记得每年双抢过后都要交公粮,为了不至于饿中午饭,我们通常抢早,天不亮就起床,把几十包用蛇皮袋装好的谷子码到雇来的拖拉机或小四轮上,前往八里外的荣山粮站。

验谷,过磅,上仓,结账,每完成一户差不多要半个小时。大人们叽叽喳喳地交谈着,谈的都是粮食的价格、今年的收成。小孩子们则趴在谷堆上打着盹。

终于轮到我家了。

一位耳朵上夹着香烟的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走过来验谷。只见他将手中那根长长的带凹槽的银光闪闪的铁钎,快速插进蛇皮袋又抽出来,再把钎槽中的谷粒倒在手掌中,先塞几粒到嘴里一嚼,吐出来后,舒展开握着谷子的手掌,用手指扒拉几下,然后平托,嘴巴对着手掌用力一吹。

整个验谷的过程,我们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盯着,直到验谷员冲我们点点头说“可以了”,我们才吁了口气,全身放松下来。“还好还好,要是不收,拉回去重晒,魂都会落!”老爸黝黑的脸膛上露出一抹开心的笑容。

接下来就是过磅称重,开票领钱。我年纪小,搬不起麻袋,就负责看着谷子。后来长大些,就深一脚浅一脚地爬到“谷山”上,把大人们扛上来的谷袋解开,倒出谷子,再把空袋子收起码整齐。

三十多年过去,交公粮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当年热闹非凡的粮站已成为一座”空城’。前些年,镇里把这里作为灯芯草交易市场,曾熙熙攘攘了一阵子。

灯芯草

说起灯芯草,那可是我们荣山特有的农产品,有着数百年的种植历史。

灯芯草全身都是宝。草芯可以入药、泡茶、煲汤、做枕芯,草茎可以编席子、织蓑衣、做榻榻米。用灯芯草壳扎的粽子,有一股天然清醇的草香。

而那手工挑灯芯草的场景,更是一幅美丽、隽永的乡愁画卷。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荣山人,我深深地爱着家乡的灯芯草。每次回乡,都要蹲在田边,举起手中的相机,定格下她那青葱挺拔的姿态。

我的qq、微信昵称都是“灯芯草”,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变过。2018年写过一篇小文《青青灯芯草,悠悠故乡情》(点击阅读)记录自己与灯芯草的情结。

身为教师的我,每教一个班,总不忘跟孩子们介绍这种美丽的草。

本学期,我们五年级语文里有一篇课文《两茎灯草》,讲的是爱财胜过生命的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而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灯草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孩子们在上完网课后,兴奋地发来信息问我:“老师,这灯草是不是你家乡的那种灯芯草?”在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他们欢快地打出一长串大拇哥表情包。

近年来,家乡大力发展灯芯草产业,一个占地5.8亩崭新的灯芯草交易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喜事连连,前些天,家乡的灯芯草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

十字街

从粮站出来,向右拐入古老的十字街。我对十字街的印象,还停留在上初中那会儿。那时比较流行“串门”,凌凤、淑琴、淑红、福兰等好朋友家住十字街,我曾到她们家吃过、住过。

时隔三十年,走在这十字街上,却觉得很陌生。曾经的青石板路变成了水泥路,街道两侧的旧商铺木屋被一栋栋现代居民小楼代替,如果不是几座残存的古宅,真的会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古老的“州司马第”已破败不堪,只剰一个门坊,摇摇欲坠,用一根木头支撑着。

左拐,到了著名的“登科第”。相传清代名臣李绂从小在十字街的阿婆家生活,后来为了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给他们建了这座宅子。

说来惭愧,对于李绂,我小时候是不知其人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开播,我对剧中的李绂特别钦佩,一查资料,方才知道他是我们荣山人。

知晓了李绂是我同乡,我满怀自豪地把这部电视剧看了两三遍,跟李绂有关的剧集,更是看了又看。

清代名臣李绂

登科第至今保存得还比较完整,屋内收拾得也还整洁。初晨老师很是激动,举起相机咔嚓个不停。他说,这是一座官厅,前几年他来参观时,屋内非常凌乱,很是狼藉,拍不出全貌。

参观的过程中,意外得知我老爸年轻时在这座宅子里生活过几年。顿时,又惊又喜。

老爸的身世很坷坎,在荣山十字街生活的这段历史,我少年时便有耳闻,但一直不知道他是住在这座著名的“登科第”里!激动之余,我又是拍又是录,还到门外与街坊聊天,探访老爸的青春轶事。

筒车桥

从十字街出来,我们前往镇子旁边的筒车桥。

筒车桥是一座石拱廊桥,横跨在梦港河上,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代。这座桥是通往李绂的家乡下麓村的必经之地。

我的姨阿婆就住在下麓,小时候每年正月我都跟着爸爸去下麓拜年。那时候的筒车桥没有护栏,我有点恐高,站在桥头,望着桥下滔滔的河水,不免头晕脚颤。因此过桥的时候总是目不斜视,快速通过,一眼都不敢看桥下。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晨老师拍摄的筒车桥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喜欢筒车桥。一是因为这个名字好听,二是因为那里的风景真的很美。记忆中,桥头有一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桥下的河水里有一架水车,伴随着流水悠悠地转着,清澈的河水在田野间蜿蜒穿行,缓缓地流向远方,诗意十足。

三十多年过去,筒车桥已不是往昔的样子。桥头的香樟树还在,低处的树杈光溜溜的,一看便知是孩子们长期攀爬嬉闹的杰作。

不知什么时候,村民在桥上重建了一座橙墙青瓦的廊亭,里面供奉着几尊神像,门匾上题有“水镜寺”三个字。

正值谷雨时节,桥身被密密的丁香花覆盖。

浑黄的河水哗哗地流着,有些雄浑,又透着些许温柔。

古桥旁新修了一座水泥桥。迎着春风,闻着花香,从桥上走过,满脑子都是当年村民们在河畔浣衣、洗菜,小孩子们在水中游泳、嬉闹的场景……

对我来说,除了灯芯草,筒车桥是另一个乡愁代表。

在童年读过的书里,凡是美丽的小村,都会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爬满青藤的石拱桥。我生长的何岭村没有小河,十里外的筒车桥成功地弥补了这个缺憾,满足了一个伪文青对故乡的所有想象。

对岸是一片建筑工地,听说是正在建设的府前大道,不久的将来,荣山中学将从何岭村旁的丁家山搬迁至此。以后,家乡的孩子们上学更方便了。

正要离开筒车桥之时,从桥上走来一位大叔。他头上戴的斗笠,年代感极强,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不由迎上前去。

短暂的交谈中,得知他有一个学霸儿子,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在武汉一家研究所工作,从事电子电器的研究,儿媳在武汉理工大学当老师。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说起优秀的儿子,大叔一脸的骄傲。

初晨老师说,你儿子这么有出息,你就不要再干农活了,到城里享福去咯。大叔摇头笑道,儿子也是这个想法哦,我也去武汉住过一段时间,但还是觉得没有家乡好。老伴在武汉帮着带孙子,我呢,就在这河边种一点灯芯草,再到工地上做做小工,每天可以挣到一百多块钱……喏,河旁那些灯芯草就是我种的……

看我跟大叔聊得起劲,迟迟不肯上车,芮学长打趣道,黄老师把旅游当家访了!

呃……谁让这位大叔这么纯朴可爱呢!真的很喜欢看他的笑容,写满了对脚下这块土地的热爱与眷恋。

00:21

短暂的故乡一日游结束了。坐在车上,回顾着故乡的迤逦春景,看着窗处闪过的地界牌,心里有感动,也有惆怅。

记得台湾诗人席慕容写过这样一首诗: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会老去。

是啊,人生旅途路漫漫,而故乡,永远都是最美的地方……

PS:

回抚州的当晚,我迫不及待地赶到父母家,跟他们分享这一趟故乡之旅。老爸笑着告诉我,他18岁至20岁这两年在登科第里生活,西边那间厢房就是他当年住的地方。老妈也笑着说:“当年荣山小学拆旧建新,这座宅子就是临时的学校,我在这里听过课,上过课哦。”哈哈,这座古宅,真是越看越亲切了。

亲爱的小伙伴,

你还记得故乡的哪些人和事?

欢迎留言。

—END—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观察记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想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一般将来时英语作文 第一次坐过山车作文500字 谁说女子不如男作文 人性本恶作文 第一次做蛋炒饭作文 乡村美景作文600字 写辩论赛的作文 黄山旅游作文300字 英语六级作文题目 赢在专注作文 群作文 拥抱新时代作文 自由的作文 一次难忘的旅游作文 乐高积木的作文 春天里放风筝的作文 贴树叶画作文 我的父亲作文100字 三年级下册6单元作文 描写火龙果的作文 我喜欢的花作文500字 花海作文400字 爸爸变了作文400字 关于农场的英语作文 我感谢妈妈作文 早晨的公园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