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冰心鲜为人知的家世:从没受过苦 一直被爱包围 婚姻经历坎坷

2020-12-22 21:00:01
相关推荐

冰心鲜为人知的家世:从没受过苦,一直被爱包围,婚姻经历坎坷

冰心是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留下《小桔灯》、《寄小读者》等作品,她的文字温暖人心在,所以一直有很多人读她的作品,怀念她的人。如果想要深入的了解冰心,还是要从她的家世谈起。

冰心祖父有三个儿子,前两个儿子承父业,做了教书先生,第三个儿子,也就是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却弃文从武,经同乡严复提携靠近天津的水师学堂。作为一名必详舰上的青年军官,父亲到过英国、日本等几个国家。1903年初,谢葆璋奉调去烟台,出任设在山东的水师训练营管带,负责训练海军士兵,并参与创办和管理烟台海军学堂。就是在这里,母亲和会讲故事的小勇勇开始教她认字读书;父亲教穿着男装的她打枪、骑马,参加各种活动,有时候夜里还指点她看星星,带给她终生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父亲携带一家回到福州,冰心1912年考入福利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这在谢家的历史上很重要,在一个清静的冬夜,这位老人抚摸着小孙女的头发说:“你是我们谢家第一个正式上学读书的女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地读啊。”1913年谢葆璋去北京国民政府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师子胡同中剪子巷,次年入教会学校贝满女中,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并且开始文学创作。

冰心的生活是动荡的,不仅仅是时代的动荡,还有家庭的变动,跟随父亲北上南下,路途奔波,这丰富了她的生活阅历,让她在青少年时代了解了更广阔的社会现实。然而冰心又的确是大家庭的小姐,作为旧社会的女孩子,她并没有受到什么不公与正迫,祖父和父亲都是知识分子,对她与男孩子一视同仁,一直在强大翅膀的呵护下,对社会的黑暗和贫瘠感触不多。

由于冰心前边先后两个哥哥夭折,父亲在35岁得此一女,对她宠爱有加,父亲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不知不觉中在冰心身上延续,一个小女孩就知晓社会责任和大义,为了慰劳起义的车队,群众纷纷捐款,十一岁的冰心,也献出了自己积攒的十块压岁钱,送到上海《申报》,报社发给她一张收条,上面写着“幼女谢婉莹君”等字样。冰心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纸条珍藏起来,留作永久的纪念。另外两位对冰心影响较大的亲人是两个舅舅。

大舅舅杨子敬先生担任冰心父亲的文书,同盟会员,他的思想很开明,每天晚饭之后都给冰心讲故事。舅舅讲的故事涉猎广泛,有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的小说《黑奴吁天录》,讲述美国南部黑奴们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勇敢抗争的故事,还有古典名著《三国志》的故事,刀光剑影,深得冰心喜欢。小舅舅杨子玉当时正在唐山路矿学堂求学,每到暑假,就来烟台,他是甥侄辈们最欢迎的人,因为他有青年人特有的激情和正气,又最会讲故事,林则徐烧鸦片,洪承畴卖国,都讲得有声有色,慷慨淋漓。他还带着一些禁书,都是同盟会的宣传革命道理的小册子,如《天讨》等刊物,小舅舅始终洋溢着一种正气浩然的革命气氛,吸引了冰心的注意。

母亲是一位坚韧慈祥的中国女性,父亲就职海军期间,母亲一方面要忍受与丈夫别离的痛苦,一方面要用孱弱的身体坚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她热爱读书、追求进步,母亲的身世和品格都深深影响到了冰心的个人气质,她对母亲的赞美和爱几乎成了她创作的永恒主题。冰心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成人,对家庭也充满了爱和感激,小时候听到祖父读书时的贫穷和经历就潸然泪下,而对父母也是体谅和爱惜居多,很少有叛逆的情绪,对家庭充满了爱和维护之情,这在“五四”一代作家中几乎可以说是异端了,这是冰心独特的成长经历。

冰心是家庭的宠儿,这份幸运还延续到后来的爱情婚姻生活。1923年8月,燕京大学本科毕业的冰心,得到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学院的奖学会,前往美国攻读文学硕士学位。在轮船上,她遇到了清华的留学生吴文藻。吴文藻平时博览群书,他了解到冰心要选修英国文学,就列举几本著名的英美证论家的书,问她看过没有?冰心却都没有看过。吴文藻很直率地说:“你如果不趁在国外的时间,多看一些课外的书,那么这次到美国就算是白来了!“。

这句话让一向被众星捧月的冰心很受震动,吴文藻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留学生,首次见面就肯如此坦率地进言,使冰心对他暗生好感。到达美国后吴文藻给冰心寄来了一张明信片,冰心认真地写了一封回信。吴文藻是一个酷爱读书和买书的人,每逢他买到一本有关文学的书就寄给冰心。冰心一收到书就赶紧看,看完就写信报告她的体会和心得,像看老师指定的参考书一样的认真,就在彼此的书信往来中,两个游子的心走近了。

1928年冬,吴文藻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到了冰心任教的燕京大学,获得双方父母应允,举行了简单温馨的婚礼,司徒雷登校长还给他们做了证婚人。他们一生的婚姻,算起来也经历了一些坎坷和挫折,却始终在一起共同面对。他们先是在北京度过了几年安静幸福的时光,之后抗战爆发,为了躲避战乱,他们举家迁移,先后居住在云南和四川,带着三个孩子,过着十分清艰苦的日子。抗战结束后,冰心又跟随吴文藻去日本,解放后随着新中国的一声号角,他们辗转回到祖国身边。

在那段特殊时期,他们同样不能幸免,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在艰难中度日。他们的家庭和时代的大事一起经历银转起伏,这样的起伏一般的家庭都难以革免,严格说起来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灾难,这些外部的困难和流浪并不能直接影响到内部稳固的堡垒,他们携手一起走过战乱、劫难,直到八十年代,吴文藻去世,他们相濡以沫的传奇才告一段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理想600字作文 劳动的作文300字 关于追梦的作文 七年级满分作文 乡土中国作文 钓鱼作文600字 广东卷作文 狗的特点 作文 关于初心的作文 写苏轼的作文 写人作文700字 把握当下 作文 邻居作文600字 写滑雪的作文 跳绳作文300字 关于青春的作文素材 乡村风光作文 旅行的意义作文 五年级英语小作文 品味作文600字 全家福英语作文 青春的力量作文 破茧成蝶作文 仓鼠作文300字 云南旅游作文 同舟共济作文 赏梅作文 写绿萝的作文 写好朋友的作文 期待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