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女子十二乐坊现象对民乐影响之我见论文

2021-03-17 19:05:01
相关推荐

女子十二乐坊现象对民乐影响之我见论文

“女子十二乐坊”是我国民族音乐成功的典范,是我国悠久音乐文化的集中表现。本文就对“女子十二乐坊”现象进行了分析,以此促进我国民乐的可持续发展。

女子十二乐坊;民乐;音乐;艺术

扬琴的清脆,二胡的悠扬,古筝的忧伤,将其和吉他、贝司、爵士等西方乐器完美的结合,有如清澈的流水洗涤昨日的喧嚣,仿佛是在弹动你的心弦,用温柔的手指颤抖你的神经,用细腻的温柔抚摩你的悲伤。犹如一幅精致的银白色的素描,柔和的光线,自然的投影,完美的布局,一切都是那么的典雅。

1、“女子十二乐坊”之发展回顾

“女子十二乐坊”2001年6月便在国内成立,女孩子们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古筝、扬琴、琵琶、二胡、竹笛、箫、葫芦丝、独弦琴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可以说,她们就是“女F4”或“辣妹组合”的另一种诠释。此外,为更好地达到可听可视的双重流行效果,演出非常重视舞美视觉效果,如舞台上会透过通天蓝色的灯光,LED发光管组成的晶莹璀璨的夜幕,瞬间营造出一个夜凉如水的静谧等。可以说,色彩绚丽、对比鲜明的服饰、道具(包括她们具有可观性乐器古筝、扬琴、琵琶、二胡、竹笛、箫、葫芦丝、独弦琴等)与高科技现代灯光相配合,最大程度地调整观众的视觉感受,营造了一幅幅光彩夺目、绚丽多姿、时尚新鲜的舞台场景。学堂乐歌的兴起与传播如果说“女子十二乐坊”是发生在21世纪初日本的文化焦点,那上个世纪初中国大地上也有着极其类似的同幕“戏”在上演,只不过,现在是“中乐外进”那时是“西乐东渐”。

有着基本音乐素养的人都会知道到我说的是“学堂乐歌”。的确如此,当时清政府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洋务运动”却如火燎原般的开展起来:引进欧美和日本的体制和经验改革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成为不可抵挡的世风。可以说,我国学堂乐歌的产生,就完全是参照日本早期学校歌曲的经验发展起来的,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学体制、课程设置等还能明显地看出那个时代文化传播的印记。

但当时除了引起媒体和听众们短暂的猎奇外,便不温不火的沉寂了许久。2003年,在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共同运作下,制作人王晓京带领“女子十二乐坊”进军日本市场。同年专辑《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上市发行,“首日售出一万张,两个月内突破百万张大关”,从而迅速走红。在2004年“女子十二乐坊”携其在海外的巨量唱片销量和火爆影响归来,并一举赢得了国内的盛誉。

2、“女子十二乐坊”之特点与定位

“女子十二乐坊”的定位特点是什么,是民乐;还是新民乐;或者什么都不是,仅仅就是其制作人王晓京做说的“十二乐坊既不是民乐,也不是流行音乐,人们听到了什么就是什么”?但一个仅2004年就在国内外举办了58场音乐会,另外还发行了两张专辑的组合,又有什么时间来保证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保证作品的完美精致?保证艺术的探索创造?这一切都背离了艺术内在的规律。遗憾的是当艺术上的差距,可以用年轻貌美来弥补时,一切专业技巧和艺术素养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而不是艺术上的精深博大。所以,她们抛弃了艺术,艺术更抛弃她们!不论你的成员有多辉煌的历史,有多精深的专业技能,多荣耀的学校背景,当抛弃了艺术的纯洁时,就不过是现代化造星工场的又一个产品罢了!所以,动辄“我们的目标是格莱美”的“女子十二乐坊”,具体的定位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存在着,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表演形式,而且成为商业化运作的一种成功范例!

3、“女子十二乐坊”之反思

在传统的民乐的音乐会上,怀着对艺术的虔诚,演奏者庄重肃穆,听众正襟危坐,交流在音乐的流淌中静静地进行,而且欣赏者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但由于种种原因,艺术教育尚未普及到所有民众都具有欣赏严肃音乐的能力,恰好“女子十二乐坊”的火爆表演和传统民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吻合了民众附庸风雅的需求,又迎合了现代喧闹的生活节奏,从而吸引了大批从未进过音乐厅的观众。崇洋媚外的艺术思潮。当“洋”味的西方音乐走进中国之后,本土的传统民族音乐就陷入了“土”的尴尬境界。人们开始向西方音乐寻找出路,这本是无可厚非的艺术交流,但一部分音乐家观念上陷入了厚此薄彼的误区。从而,不是在西方音乐中吸取艺术高层次上的相通,而是生搬硬套西式的演奏形式和风格,结果得到的自然是既失去自身魅力又没有融会贯通的不伦不类。

不甘寂寞的艺术态度。真正的艺术家是要耐得住寂寞,潜心于创作。但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在对社会的适应中,往往会发生偏差,沾染上浮躁之心,急于求成,急于得到社会的认可。随着心态的变化,开始追寻求奇、求异、求怪的捷径,妄图一步登上艺术的顶峰,从而步入了“媚俗”的误区。

首先,“媚俗”的艺术是对艺术的背叛!民乐因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欣赏者具备基本的鉴赏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民乐的市场化,以至于民乐愈来愈退缩于文人骚客的专属玩物。但如果为了追求市场效应,而降低艺术的含金量,采取取悦大众欣赏水平的方式,即“媚俗”的道路,则是对艺术市场化的曲解。

艺术不是用媚俗来赢得市场,来迎合人们附庸风雅的!只有潜心于提高民众们的音乐素养,才能培养一个健康的艺术市场。

其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其独有的艺术门类,正是各种各样风格异的艺术门类的并存,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艺术之苑。民乐也正因为其独有的中国特色,才能在世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各艺术门类都有其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民乐也是如此,乐器性能既能展现其特有魅力,同时在一些表现力上,存在着缺憾。但在提倡世界文化交融的今天,也同样不应摒弃自身的艺术特色,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与各音乐类型交流。

民乐的魅力,是沉淀了中国数千年文明及艺术探索的结晶,民乐的发展,不应当是“截长补短”,而应当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扬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冯芸《百年回眸话乐歌》[J]《。中国音乐》2005。

[2]孙继南等《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山东文艺出版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青藏高原的作文 家庭温暖作文 生活就是一首歌作文 仓鼠作文三百字 小学生写人作文评语 四年级美丽的秋天作文400字 蜡烛作文400字 三年级摘抄作文 作文编写童话故事 作文有趣的汉字 描写弹古筝的作文 遇见什么半命题作文 考试失利重新振作作文 牡丹花作文300字三年级 动物小白兔作文 争做安全小卫士作文 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作文600 作文00字 thenandnow作文 第一次打预防针作文 玩淘气堡作文 介绍黄河的作文 西沙群岛的作文 观察大蒜作文 我最喜爱的游戏作文 请假条作文格式 新年趣事作文600字 我的奶奶作文结尾 写校园的作文200字 150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