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山寺古诗词

2021-11-22 10:00:01
相关推荐

山寺古诗词

山寺古诗词1

古诗原文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译文翻译

荒凉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盘愈高。

麝香在石竹丛里安睡,鹦鹉悠闲地啄食金桃。

乱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过,悬崖上建构的屋宇十分牢靠。

登上山顶的高阁天色已晚,百里之外还能望见飞鸟的毫毛。

注释解释

山寺:即秦州麦积山瑞应寺。

细路:登山小路。

麝(shè)香:鹿属。本名麝香鹿,俗名香麝,其腹部阴囊旁有香腺,其分泌物香气极浓,因名香麝。石竹:属石竹科,多年生草本,丛生有节,高一二尺,夏日开花,色有深红、浅红、白色等。

金桃:即黄桃。

乱水:山中泉水,纵横乱流,可涉足而过的叫乱水。水一作“石”。

“悬崖”句:指麦积山上房舍。

上方:指僧之方丈,在山顶。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生的细毛,比喻细微之物。秋一作“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乾元二年七月,杜甫便毅然弃官,携全家经陇县、张家川、清水来到秦州西枝村,并打算在这修建几间草庐,以安度晚年。《山寺》就是诗人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游览参观麦积山后乘兴而作。

诗文赏析

首联先写眼前近景:麦积山寺剩下不多的僧人;再写野眺远景:麦积山的形状和曲折盘旋的小道。由近及远,天然工巧,十分精绝。

领联一个“眠”,出了麝香鸟的疲倦;一个“啄”,出了鹦鹉的贪馋。此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色彩明丽。虽值秋季,但字里行间跃动着春天的旋律,给人心理上一种愉悦的美感。

首联和领联描述了战乱对山寺的影响。僧人或参战,或逃跑,已所剩无几。而麝香、鹦鹉却怡然自得,不知人间变故。

颈联写游人登上麦积山,要通过山峡上纵横流淌的涓涓溪流。“悬崖”句,仇兆鳌引《玉堂闲话》云:“麦积山,梯空架险而上,其间千房万室,悬空蹑虚,即‘悬崖置屋牢’也。”这两句写出了麦积山的险峻和诗人的兴致。

尾联接近傍晚,诗人登上了麦积山,看到了山顶上重重叠叠的楼阁台榭,山寺的长老就住在那里。凭槛远眺,那百里远的景物尽收眼底。

这首五言律诗,每句都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综览全诗,不但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而且描摹景物近景远景相互配合,使全诗的意境明丽悠远,读之令人赏心悦目。这首诗的宝贵不只在为我们展现了极为优美的如画山水,更宝贵的是为后人记录了当时在秦地数量很多的麝和鹦鹉的事实。麝因有珍贵的麝香,鹦鹉因美丽而能学人言,长期遭致滥捕滥杀,在这一地区相继灭绝了。高远得接近仙境的寺庙尚且如此,战乱对社会的"破坏就更难以言表了。

山寺古诗词2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译文及注释

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听完高僧佛经讲解划船回去,因为卢橘饱含雨水,所以其果实沉重而低垂。棕榈的叶子随着清风的吹动相互击打着,湖上的水气迷蒙,微波动荡,水天一色。 望湖上琼楼珠殿,参差不去,倒映在夕阳下。回到对岸,请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莱宫……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山寺古诗词3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解释: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夜宿山寺古诗赏析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山寺古诗词4

隋唐·元稹

裴相未相时。读书灵山寺,住处接园篱。指言他日贵,晷刻似不移。我闻僧此语,不觉泪歔欷。

陶渊明的饮酒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人皆喜好红尘行乐,爱慕功名利禄,却又渴求桃园胜境,希望可以洗去一身的尘嚣气,达到心境的安静祥和。而我国的各类宗教,无论是佛道,往往占据了高山幽谷,都有使人安宁无争的本意,各类的宗教名山,也是风光绮丽,数不胜数。

灵山本是神话中佛祖的驻地,想象中是瑞彩千条,吉祥安馨的地方;在凡间也有很多以灵山为名的风景名胜,如中国宝鸡的灵山,古名九顶莲花山,以秦穆公狩猎于此见灵鹫鸟而始名,简称灵山,为西北第一佛山。附近有灵山净慧寺。此外北方也有灵山自然风景区。

这里说的灵山是江南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千年古刹祥福禅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建寺距今已有1370余年。唐朝高僧玄奘来到小灵山修建了祥符禅寺,并命弟子窥基任方丈,开创汉传佛教八大门派之一的法相宗,祥符寺遂成为法相宗的重要祖庭之一。现今的祥符寺是1994年在原旧址上重新建造。尤其是景点有名的灵山大佛,更是声名远播,佛像开光时由当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现场由万盆鲜花,千米黄绢妆点。五百米朝圣之路遍插佛旗,二百一十八级登云道满植金菊,千棵乔木黄布裹身,万羽信鸽绕佛飞翔。

灵山南面太湖,左挽青龙山,右携白虎山,在青龙,白虎之间填补了一块祥和之地。

上午十点多我坐88路公交车,来到马山表哥家里,由于到下午两点,景点里的九龙灌浴,才会开场,所以在吃过午饭以后很晚,我们才来到景点门口。

早先佛祖他老人家呢,是以乞化为生,如今已变成景点,去拜会他也得需要买门票。不过我们也称不上信佛,只是希望寻一处祥和,盼一处宁静而已。等到了景点门口,我知道错了,这里还是和大多数地方一样,熙熙攘攘,到处都是人,不是节日,但是大家游玩的兴致很浓,也许在中国的土地上,找一块宁静的名胜幽谷已经很难了。也罢,只好享受一下热闹与祥和,锻炼了体魄,欣赏一下旅友们的笑脸。

景区内外都有很多红火的香烛店,听表哥说,在景点里面更贵,在外面要便宜,还好我们是专门冲着风景来的,用不着这些。一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39。8米灵山大照壁,壁后是仿照天安门金水桥而建的五明桥。不过在当时我也没注意到这些,我只是觉得有些眼熟似的,很快走过了桥,进入大门,走向宽阔磅礴的菩提大道,首先见面的是阿育王柱。

阿育王,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一个伟大的君王,他虔诚的信仰佛教,不仅成为佛教徒,而且是佛教的护法。传说他原先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基本统一了印度,由于对大量杀戮性命的忏悔,加入了佛教,并将佛教经典刻在石柱上,传遍在全国各地,以后形成了传统,一般佛教建筑也常见阿育王柱了。

接着就来到了不容错过的,九龙灌浴了。根据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就能说话会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候花园里忽然出现了两方池水,天空中出现九条巨龙,吐出水柱,为其沐浴净身。这个故事非常神奇,我已是有孩子的人,明白刚出生的小孩子,那是多么的娇小,如果他一出生,就做出这种举动,那会是多么的,其实做出举动并没有什么,关键是以后,九条巨龙喷水,这得多大的肺活量才能承受,佛祖真不是一般人哪。

在九龙灌浴广场,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莲花铜雕矗立在前方,巨大的荷花由四个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衬托着白色的圆形大理石水池,九条飞龙和八个形态各异的供养人环绕着巨大的水池。当《佛之诞》音乐奏响时,巨大的六片莲花瓣徐徐绽开,一尊高达7。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从莲花中缓缓升起,这时,九龙口中一齐喷射出数十米高的水柱,为太子佛像沐浴。顷刻间,广场四方鼓乐齐鸣,喷泉百态千姿。太子佛像在巨幅水幕中顺时针环绕一周,象征着“花开见佛”、“佛光普照”。随着乐声渐弱,莲花花瓣包裹着太子佛像缓缓合拢。

再往前走就是降魔浮雕,再现佛祖驻世,经过金钱,女色,权利,恐惧,等的胁迫引诱考验之后,终于修炼成道的故事。整个浮雕用紫铜打造,是一件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然后是百子戏弥勒,弥勒佛又称笑佛。他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也称为未来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佛颜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硕大的笑佛慈颜可掬,斜倚而卧,神情悠然自得,身上塑有一百多个神态各异的小人,有的在拔河,有的在叠罗汉,有的用树枝撩拨笑佛的肚脐眼。结合整个雕塑证明,心胸开阔,容量宽宏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人。

过了弥勒像,是”天下第一掌“佛手了,在灵山,有“摸佛手有福气,摸佛脚有灵气”的说法。这是因为这只右手的印上是“施无畏印”,佛教的说法是寓意除却众生痛苦,抚慰众生心灵,貌似黄铜佛手被摸得有些泛白。

再往前,终于可以看清释迦牟尼象的全容了,佛像的佛体和莲花座全部由锡青铜板块拼装焊接,总用铜量达七百馀吨。佛像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佛祖面貌慈和,双目温和平视,嘴角似开非开,欲语未语,使人倍感亲切,引发种种遐想,在佛祖的微笑下,越是走近越是感觉祥和安宁。

要真正游览大佛象,首先还得经过登云道,登云大道一共216级,共分七个平台,从下往上看,只见台阶不见平台,从上往下看,只见平台不见台阶,寓意“救一生灵,胜造七级浮屠”。登云道中间有七幅巨型石刻,组成了一副灵山史卷,记载着灵山从唐玄奘弟子窥基法师开寺弘法到灵山大佛开光的辉煌历史。佛教中认为人生共有108种烦恼和108种愿望,登上216级台阶,寓意烦恼尽消、心愿圆满。

爬登云道也是有讲究的,必须一步步走,不许三步并作两步,几级一跨,爬得很是腿酸,还好身边有的是善男信女,大家一边谈笑,一边慢慢前行,倒也不觉得累,只觉得神情怡然自得,四周围景象开阔壮观,高处佛像栩栩如生,慈颜微笑,仿佛人也忘记了疲累。

到了博物馆,坐上电梯,经过山路弯道,到了百佛厅,很多石窟,里面也有卖工艺品的铺面,有佛像,念珠,手工细巧,玲珑精致,而且据说都曾被开了光,价格不菲,不过我还是忍痛买了一个小小的铜佛手,作为纪念。

转出石窟,终于来到最上层,佛像的底端。巨大的佛脚就在身边,脚趾甲也是栩栩如生,指甲面非常宽大,一个人可能还合抱不过来;向上仰望,佛像无限高大,无法照得全貌。佛陀右手曲肘朝前,舒五指,手掌向前,布施无怖畏给与众生。左手指地,称为“与愿印”,保佑众生平安快乐。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然世人能离于爱欲者凡几?既不能离爱欲,人们又为何渴求极乐呢?也许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一切事物都像做梦一样,是幻影?

眺望了一会,远处的群山,别墅,我们恋恋不舍的下了山。

奇怪的是,上山这么久,居然没见一位僧侣,也许想象中的夜宿山寺,看高僧讲经,那是古装片里才有的罢了。

怀念: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珍惜青春作文600字 幽默的姐姐作文 对金钱的看法作文 交通安全作文800字 我的新什么真什么作文 呵护作文800字初中 关于行善的作文 威武不能屈作文 我的家庭作文初一 形容妈妈的作文 谁哭了作文500字 描写天安门广场的作文 一篇想象作文 关于孝敬老人的作文 微信的利弊英语作文 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有关写老师的作文 如果我是一滴水作文 大学军训作文 自己的自画像作文 三峡作文500字 海洋保护英语作文100字 绿豆生长记四年级作文 描写婚礼的作文 天生三桥作文 我爱我的家作文500字 秋天到了作文200字 让什么随风而去作文 信心作文600字 路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