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战国时期的经典历史典故

2023-09-01 07:27:18
相关推荐

战国时期的经典历史典故

导语:《芈月传》落下帷幕,展现了战国时期政治局势的风云变幻,让大家过足了戏瘾。可小伙伴们对那个时期了解多少呢?小编整理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1

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出演点燃烽火骗诸侯来救驾的闹剧。结果,等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竟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

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干,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

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臣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5

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自此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廉颇与蔺相如两位重臣。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蔺相如的口才。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挚友。

8

纸上谈兵

战国时,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赵括自认为是天下无敌。后来父亲赵奢去世,公元前260年, 赵括顶替廉颇出兵长平,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却坚持。结果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只会读兵书的赵括,在真的上场杀敌时却没了变通,照本宣科,最终招致大败。

9

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10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赵国邯郸解围,而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11

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少数强国之一。

12

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助楚,因而形成了各诸侯国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局面。

13

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最后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14

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和屈辱。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以雪耻,他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历经十年,终于灭掉吴国。

15

抱冰握火

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磨砺,终于转弱为强,消灭了吴国。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用指生活艰辛。

【战国时期的经典历史典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青藏高原的作文 家庭温暖作文 生活就是一首歌作文 仓鼠作文三百字 小学生写人作文评语 四年级美丽的秋天作文400字 蜡烛作文400字 三年级摘抄作文 作文编写童话故事 作文有趣的汉字 描写弹古筝的作文 遇见什么半命题作文 考试失利重新振作作文 牡丹花作文300字三年级 动物小白兔作文 争做安全小卫士作文 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作文600 作文00字 thenandnow作文 第一次打预防针作文 玩淘气堡作文 介绍黄河的作文 西沙群岛的作文 观察大蒜作文 我最喜爱的游戏作文 请假条作文格式 新年趣事作文600字 我的奶奶作文结尾 写校园的作文200字 150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