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生活随笔 > 随笔散文

我的巫山

2019-12-21 17:30:01
相关推荐

(一)

家里寄来了几本巫山画册,我迫不急待地打开包裹,就看见了我所熟悉的蓝天、白云、山川、花木,在我这些年漂泊的日子里,它们时时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梦里的云蒸霞蔚既如梦似幻,又真实无比。那满山的红叶,把古老壮丽的山川渲染得年轻起来。

全画册标题为“三峡明珠--巫山”,也许它对世界各地的友人敞开了怀抱,所以还提供了日语译文。巫山或者说三峡已经被古人及其来者写尽了风流,除了李白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还有郑世翼的《巫山高》:

“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这是说朝云暮雨的神女峰危岩耸立,鸟鸣猿啼,一派奇情幽怀。

卢照邻的《巫山高》: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这是指巫山山峰的高峻险峭,长江惊涛骤雨,猿啼沾衣,思君复远。

李贺的《巫山高》: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巫山的碧云蓝天,楚魂飞雨,蟾桂坠红。

画册用直观的方式将这些文字所描摹的奇景展现出来,读起来似乎有些陌生,朝夕相处的事物,真的可以描写成这样的奇幻无比和婀娜多姿?这是我最熟悉的家乡么?还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我还太不了解它了,正如发现最亲近的人反而可能是最不了解的人,而一旦有了距离,反而让我可以去了解身在此山中时无法了解的事物了。那些历史、数据、考证,只会增加我对它的客观认识,无助于我对她的精神气质的了解,现在发现它身上还有很多我不了解的地方,于是它在我心里就增加了几分神秘感。以前怎么从来没有想过去研究一下她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我记得有些个本土作家如吕红文等无一不是对家乡极尽描摹,笔下蘸满了浓浓的深情,把家乡的美丽、哀愁、富饶与文化介绍给外来的客人,就象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散发着世外桃源一样的美。我能象他一样来写我的家乡么?也许首先得象他一样来爱自己的家乡。而现在我作为一名游子,却时时去关注来自家乡的消息,捞得片刻记忆或回忆,或一点欣喜与哀怨;只有在遥远的远方,才常常为她亮丽的风景发自内心地骄傲,或试着从别人的视角偷得几分欣赏与骄傲。在画册的一页,是那条晶莹澄澈的大宁河,在大三峡最浑浊的时候,它都象一颗碧珠一样清丽动人,在两条河水的分界线处,从黄到绿几乎没有过渡色。可是这一切仍然不能缓解心灵深处曾有过的痛,有句话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的性格并不总是这样温柔敦厚,也有凶险的时候,大宁河水曾淹死过我童年的好伙伴,我怎样才能撇开这记忆而去欣赏它的美丽,掺杂了故事的风景,更沉痛凝重,也更幽怨神秘了。

任何时候看到这样的红叶,就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电影《满山红叶似彩霞》,凄美的情节夺人眼泪,这是小时候看的为数不多的电影之一,那时我还没有到巫山县城,还没有见过长江与红叶,看过这部电影以后,去巫山看红叶就成了我长时间来的一个期望与梦想,甚至希望有一天也能做一个长江边守灯塔的人,有一个歌中唱到的阿哥陪着,演一段美好绮丽的爱情故事,但却希望等到一段幸福温馨的恋情,而不要有那样悲惨的命运。后来长大了几岁,我成了一个少年,来到梦寐以求的巫山县城读书,也如愿看到了长江与红叶,还从轮船上看到了灯塔与岸上守灯塔的人,只是从船上远远看去,实在看不太清,激起过我无穷的好奇感,想去岸上一探究竟,但也不过是少年美好的想象而已。这段读书的时光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知是因为少年心境不再有,还是因为灵秀地里的灵秀人,我是初次了解到书里早就出现的“超凡脱俗”是什么含义,巫山人很多都去了远方,因为他们怀揣着梦想,并勇于实现这些梦想,有时候为了生存,但更多是出于浪漫的追求,提起行囊说走就走,目送归鸿,洒脱不羁。山水有了人的参与,才会充满灵气,所以我从来不愿阅读或撰写纯粹描写风景的诗文,总要触动灵魂的才好。

(二)

画册里灯塔与标志杆隐约可见,千百年来一直如此,我看它们是带有一种人文色彩与动机的,我永远弄不明白那些标志喻示着什么,那是属于理工科的范畴,我曾为稻梁谋选择了不适合我的专业,却并未想过合不合适,如果真的要去当灯塔守护者,也许现实完全是两样的,浪漫的理想与现实永远是有反差的,懂得这个,才不会让人失望。瞧这一片岩石,多么象是一幅直接用墨泼上去的水墨画,我不懂绘画,但仍能看出那些线条颇象欧体笔画,苍劲有力,心中油然升起崇高之意。长江到这里变得狭长,两岸悬崖峭壁,船后拖着比船身更长的水线,给整幅水墨画增添了生机与灵动之感。山坡上那根标志杆,孤零零地兀立着,不知是什么人长年做着这样寂寞的工作,年轻的我哪里体会得到其中的艰辛与孤寂。我们往往把艰难的东西想得简单美好,而把简单明了的东西当成了骇然面对的困难,有时候杞人忧天,有时候又轻狂落拓。如果人都能象山腰上飘飞的云彩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该有多好,天空就是它的家,不用费心去想归宿,也不用逼迫自己成长。

岸边的那些大石头,被风浸蚀后,长着各种形状的凹孔,象天空的白云一样奇形怪状,变幻无穷,我们曾在上面跳来跳去,完全变成了大自然最调皮的孩子,浑然忘记了自我,忘记了时间,如果没有雨雪雷电,也许适合一辈子在这里做梦,无忧无虑,不用与人争宠,也不用比谁优谁劣。雨花石,是女孩子最喜欢的东西,甚至胜过了在水中嬉戏,它们就象星星一样铺满河滩,摘回家里一定能使室内亮堂。长大后发现大城市竟有石头专卖店,原来它们也可以充作商品,有的甚至价格不菲,可是我看那些琳琅满目的石头,怎么看也不如小时候的缤纷多彩,它们都蒙尘了,再也看不见它们身上的异彩。

那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已写尽了巫山云的神奇魅力,巫山就是云的故乡,这么想来,我和它还是老乡呢。它们有的不紧不慢地游动着,变幻出无穷的形状;有的静静地窝在山谷里,仿佛睡得正香甜,任谁也不能惊动它们。我记得每一次从乡村乘车去县城,我们从半山腰俯瞰那一遍云海,忘掉自己正身处人间,因为仙境明明就在眼前,有时候刚好是清晨经过,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好一派壮丽的奇观,我已无语赞叹。

那不能再熟悉的巫山码头,停着很多旅游駁船,不时也传来远方客轮长长的汽笛,仿佛在通知你:亲人到了。有多少次我们站在船舷,眼巴巴眺望远岸是否有亲人来迎接,远方归来的游子,一寻到岸上亲人熟悉的身影,就有一种终于归家的舒心之叹,那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没有出过远门的人们是体会不到的。所以你如果想要观察世情百态,就来这样的码头吧,当时的家乡只有水路可以四通八达,所以亲人从外地回来,都必须要乘船,码头就成了最热闹的场所。也有外出打工的年轻儿女,每逢节假日就会带着行李回家。思念与欣喜将全家人早早地赶往码头,也巴巴地望着一艘又一艘经过的轮船,希望船停下来,那时没有手机提前通知,一家子分分秒秒计算着,船该到了吧,该下客了吧,该是他(她)了吧,望眼欲穿的心情,也超出了我笔墨所及的范围。自古多情伤离别,在不得不离开的一刻,轮船的到来似乎载满了亲人的眼泪,还未出行就盼归来?但呆在这里的时候,却又盼望远行,少年们通过考学跳出龙门,也是家人都期待的事情,这说明儿女有出息了,要光宗耀祖了,心情很复杂,但更多的是祝福与期待,这可是烧了高香才求来的结果。

(三)

如果不经意,这样的小舟就会逃过我的视线,在我的记忆中占有很小的比重,自我第一次看见长江开始,最喜欢欣赏和乘座的是几层楼高的客轮,它缓慢悠游,从容自如,又带着长江的大气。所以这样的小舟,我就记不清是哪个年代的事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才拍得到这样的小东西,舟上挂着白帆,轻盈如羽毛,如果说有所回忆,只能说想起了童年折的纸船,跌跌撞撞地瓢荡在水面,仿佛一阵风起,就会随风而去。这可不是说着玩的,这样凶险的江水,稍不留意就会吞嗜掉比它强壮得多的船只,所以要求掌舵人具备高超的功夫与丰富的经验。记得最清楚的却是尧茂书在漂流中牺牲后的几年,我正在巫山中学刻苦求学,有一天,不知哪里来的消息,说有一批漂流者要光临巫山县城,我听说过尧茂书的英雄事迹,他虽然不如当年战死沙场的英雄们一样被人们赞扬,却是少年稚嫩的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所以有这样的好事我也不想错过,就随着同学们一起来到江边,原来全城的人都知道了,全都跑到街上来看这群漂流者,也许是小县城不太经常会有什么轰动的事情打破沉闷的氛围吧,看着他们从艇上下来,背着黄色的救生圈,个个气度不凡,大约一定是身强力壮的选手才能胜任这艰巨的工作吧,我认为这是一项壮举,其意义并不次于治病救人。居然还有女的,在我们稚嫩的心中,充满了对他们传奇故事的好奇,我拼命地盯着他们,想看出他们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也自以为看到了,因为他们的外表就与众不同,不仅仅人高马大,膘肥体壮,还有男的梳着小辫,让人感觉特别酷,那时还没有追星一族,可我们的行动就好似追星。现在回想起来,画面上的小舟,也不会比漂流安全到哪里去,只不过目的不一样,乘着小舟的人可不是为了一件英雄的壮举,只不过为了生存而已,所以除了吟诗时审美所用以外,平时是很难有人注意到他们的。

那么我们乘着客轮的时光,相比而言就太奢侈了。买票的时候专挑最大的轮船,一般船号的位数越小,说明船越大,就越舒服,越干净。虽然一般坐的是四等舱,但觉得一切都很方便,与大学的学生宿舍很相似,而且设施一应俱全,大学毕业后船上还开始有了OK厅,我就曾进去唱歌消磨时光,OK厅也可以跳舞。船这种交通工具与其他交通工具比如火车、飞机最大的区别就是时间长,火车虽然也算较长,但是如果不是卧铺,太不舒服,只想着怎么睡好,如果是卧铺,仍觉拘束,没有轮船放得开。轮船有奇遇的可能是最大的,真正有一种旅人的感觉,萍水相逢,首先是暗暗地好奇彼此的身份,往往从口音上判断可能从哪里上船的,或者是到哪里去的。旅人们最多的时间其实是坐在船舷上度过的,因为经过的是久享盛名的三峡,所以对眼前的盛景,谁都不会放过,谁都想饱餐一顿,哪怕对我这种经过三峡无数次的所谓旅人。这种时候大家互相聊天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比如问一下哪个景点在什么地方?那里叫什么?渐渐就知道整个船舱所有的人的来历与身份,投缘一点的就会了解更多。不过那个时候通信工具太少,不发达,往往一直联系到后来的非常少,如果是同一个城市下船,也许会同一段路。当然也有通过几次信的,记得有一个女孩子当时好象也是大学生,我们通过一次信后,一天我居然收到她的一位女友的来信,说听她朋友说起我,觉得很投缘,想认识我,还附上一张照片,背后写着:让我们的友谊从此开始吧。我也给她回了一封信,可惜再也没有收到过她的信,就这样这段友谊一开始就结束了,毕竟相隔甚远,又连电话都不方便,不过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有意思。当然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让我每一次旅行都会有很新鲜的感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拜年作文400字 中考优秀满分作文 端午节作文200 三年级作文大全300字 写妈妈的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什么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800字作文 我的一天作文400字 打板子作文 我爱我的家作文 初中满分作文大全 小学三年级作文300字 失物招领英语作文 读什么有感作文 距离作文600字 传家宝作文 英语春节小作文 有朋友真好作文 桃花的作文300字 日记作文200字 可乐鸡翅的作文 春节的来历作文 优美作文摘抄 我阅读我快乐作文 乡情作文500字 创意作文400字 介绍家庭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我作文600字 我的小学生活作文 描写竹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