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初二读后感

用心体味 书写时代人生_《家事》读后感

2020-02-20 03:45:01
相关推荐

这篇《家事》语调沉稳,用词简洁,很难想象是一个中学生发出的声音。文章直指当下主流话题:拆迁。小作者开头即写到一棵大树的搬移,“上百年了,几天前被砍掉,卡车轰隆隆地拉走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桩。”砍树是一种无声的疼痛,预示着离开根。搬家的过程,老家具一件一件搬上卡车,也是一种无声的疼痛,爷爷奶奶的出现,则是一个家族的象征。家,家族,根,搬移之后身份的模糊,再也回不来的伤感。家的消失同时也是身份的消失。一群人,离开“根”之后再找不到自己从哪来,也不知道自己将去哪。文章不到一千字的篇幅,包含了一个时代困扰人们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小作者很有想法,对生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用了心去体味,用自己的思绪带着读者进入现场,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文章结尾流露出一种令人心酸的沧桑,驴的出现,一两声嘶鸣,恰到好处。但如果把“嘶鸣”换成“吼”,把“凄清”换成“愁苦”也许会更好,因为在此处,文章透出的气息不是“凄清”,而是离开根的愁苦和压抑的疼痛,有了疼痛,自己吼不出来,借助一头驴吼出来,也是好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有内容的好文章,但在写作技巧方面,存在着衔接的裂痕,段落之间的衔接,显得太过明显,比如“停不下”,此处的过度太刻意,而下一段落的“俱往矣”一词,也显得突兀和用力,破坏了文章本来压抑的调子。写作最大的技巧,是让人看不出技巧。衔接和过渡,要自然,要不露痕迹,这才是一个熟练高手的写作。

结合我自己的写作经验,我想告诉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朋友:一、写文章不是做算数题,可以有公式套用。在基础练习阶段,老师往往会说,一篇文章,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但是其实写文章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所谓文贵创新,便是这个意思。如果写了一段时间还没有脱离模式,这样写出的文章多半会很僵硬,没有灵性和活力,因为失去了随意发挥的空间,文章犹如笼中鸟,是飞不起来的。二、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往深里写,往宽里写,可以尽可能的把文字打开。而不是只在浅表绣花,用一些华丽的词语去堆砌。小学生写作文,首先要学会的是怎样运用词语,而中学生,则不能停留在词语表面,词语的堆积会让文章显得空洞。在这两点上,周乐同学做得都很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六一快乐的一天作文 公交车上的爱作文 材料作文范文600字 路为题的作文600字 春节作文150字左右 生活中的美作文600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成功的喜悦600字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800字 保护环境的作文500字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600字 身边的幸福作文600字 慢慢靠近作文 我的爸爸妈妈作文300字 其实并不难作文600字 学包饺子作文400字 50个优秀的作文题目 春天的景色作文200字 这就是幸福800字作文 珍贵的礼物作文500字 写雪景的作文600字 快乐的一天200字作文 作文我上二年级了 中学生作文大全600字 周记作文300字左右 关于挫折的作文600字 奔跑在追梦的路上作文 温暖的时刻作文600字 新年快乐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