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初中“真情类”作文写作指导大全!附:优秀范文及解析6篇

2020-05-16 09:12:02
相关推荐

一、要点梳理

回顾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很多都可以立意成真情类,例如亲情、友情、师生情、甚至是陌生人带给你的社会温暖等。与此同时,真情类作文在写作时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事例情节雷同

事例情节雷同是因为文章中选用的事例不够新颖,这是因为大部分学生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领域都很相近,所以在事例和题材的选择上容易撞车。例如下面的片段作文:

记得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天,我从出生以后的第一次生病,这场病的到来让原本困难的家庭变得更加贫困,原本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的爸爸更是感到压力沉重。

为了给我治病,爸爸白天背着我去求医,晚上还要到外面去帮人干活挣饯。就算再累,爸爸还是坚持每天背着我去看病,来回就是十几个小时。无论刮风下雨、翻山越岭,还是遇到什么事,每天来回跑,从来不曾改变过。白雪纷纷扬扬下得好大,当时的爸爸显得好苍白,凌乱的头发和布满皱纹的脸看着好憔悴。

爸爸的嘴里一直说着一句话“无论再苦再累,我也不会放弃你,因为你是我的动力,只要你能好起来,我就相信一切都是有希望的。只因为你让我坚持到现在你要相信我们 一定会创造奇迹。”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去了,渐渐地,我的病情开始有了好转。这时的爸爸好疲惫,但是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微笑,虽然这是短暂的,但是我感受到这是爸爸第一次开心地笑了。

分析

此文章中写“我”生病了,爸爸背着我去看病的事例,从选材角度看不够新颖,很老套,爸爸说的话很难给人信服感,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

(二)重点人物不突出

主要是因为对主要人物的描写少,只是概括地讲到人物的言行,例如《母爱的滋味》一文:

秋天,常唤起我们对往事的记忆,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那沉重而有节奏的脚步声。

记得小时候,只要我一哭,总会听到妈妈匆匆忙忙的脚步声,紧接着,妈妈就会把我搂到怀里,然后拿玩具来哄我。

稍微大一点,妈妈便教我学走路,我清楚地记得,我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妈妈扶着我走的。当我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只要一听到妈妈的脚步声,便会拍着手去迎接她,然后听妈妈夸奖一番,心里美滋滋的,那时啊!我是多么想听到妈妈的脚步声啊!

上学以后我就害怕听到妈妈的脚步声了,只要一听到妈妈的脚步声我便赶紧写字读书。妈妈不在的时候,我就经常忘了做作业。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因为贪玩而忘了做作业,妈妈就严厉地批评了我,无论是她那严厉的目光还是那温馨的话语,都使我铭记在心。从那以后,每当我对学习厌倦的时候,妈妈的脚步声总是萦绕在我的耳畔,忽地使我良心发现,鞭策着我,为我增添了向上的动力和力量。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妈妈的脚步声也渐渐变慢、变轻,可它却像在唱着《爱的奉献》。因为妈妈仍然为我操劳,为我能够考上重点学校而操劳,为我早餐吃得太少而操劳,为我中午没有水喝而操劳,为我晚上熬得太晚而操劳……现在我只想对你说:“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妈妈,谢谢您对我的奉献,您对我的爱。母爱的滋味,好甜,好甜。

分析

上面这篇文章中只是泛泛诉说母亲对自己的爱,很少涉及到对母亲具体的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都很少。这样既不能使母亲的形象鲜明突出,又不能展现小作者的写作功底,是不易获得高分的。我们在写人的文章中,要对人物的语、动、心、神、貌都进行细致的描写,这样可以让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平铺直叙,过于平淡

有些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平铺直叙,过于平淡,缺少起伏,就像下面这个片段:

在我们的心中,有一座记忆的宝库。走近它,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便会浮现在我们的面前。有辛苦抚养我们十几年了的爸爸妈妈,有教我们学习知识的老师,有在困难时刻伸出互助之手的同学……这些人都令我们难忘。然而,我最爱的人是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对我很严厉的人。小时候,每当我做错事情,爸爸总是毫不客气地批评我;每当我和弟弟妹妹玩时,弟弟妹妹哭了,爸爸总是什么也不问,先指责我;每当我弹琴时,手指没有做好正确的姿势,爸爸总是大声批评我。他的严厉让我甚至怀疑他是否还爱我。

随着我渐渐地长大,爸爸不像以前一样的严厉了,变得温和起来。他每晚都会给我检查作业,我有不会的问题,他会及时帮我解答,我做错了题目,他从原来的批评变成了耐心的讲解。我弹琴时手没做好姿势,爸爸总是给我指出错误,只是没有狂风骤雨般的批评了。我渐渐明白了,爸爸还是爱我的,一直都爱着我。

爸爸在我的心目中的形象渐渐高大了起来。他每晚都会给我和妈妈做很多可口的饭菜。 妈妈回来得晚,一天到晚都很忙,爸爸就主动承担起家务活,帮妈妈分担。我一有什么要求,爸爸都尽量满足我,他每次出差,都会给我和妈妈带回一些礼物。有一次,我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我,而且还帮我分析错题,避免以后再做错。他还不停地安慰我:以后还有机会,人生中难免有失意的时候……

啊,爸爸,谢谢您给予我浓浓的父爱,我爱您!

分析

此文章虽然写出了爸爸前后对我的态度的变化,但只是淡淡的叙述,并不生动,不吸引人,文章过于平淡。

以上几点是同学们在写亲情友情类文章中经常犯的错误。如事例雷同、人物形象不鲜活、情节平淡、无起伏等。“渲染”与“衬托”这两种写作手法,很适合用于记叙文中,特别是亲情友情类的写作,如果同学们好好揣摩,是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文章增色的。

二、方法点拨

“真情”话题是一个易见、抽象、范围较大的话题。了解了容易出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如何写好真情类作文?

(一)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具体事、具体人表现真情。不管是写亲情,还是写友情,都要学会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充实、具体。

所选择的事例,还要“小”而“典型”。“小”,主要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宜写“大”。“典型”,主要指不要落入俗套。例如只要细下思忖,你就会发现,前一天不经意说出的想吃的菜肴,第二天竟然出现在餐桌上,摆在了你的面前;还有《阳光地带》这篇小作文,写无意间发现自己的被子被母亲晒在充满阳光的地带,而母亲自己的却挤在阴影中……诸如此类,都是需要具体事例来表现亲情的。

(二)放大细节,彰显至爱

爱无形,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辨别;爱有意,需要我们用一颗慧心去感悟。因为爱经常融化在一句平淡的话语之中,经常潜伏在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之中……

我们与亲人朝夕相处,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与亲人太过熟悉,我们因熟悉而对亲人熟视无睹,因熟悉而显得非常陌生。我们只知自己的喜好,却不知亲人的好恶,更不易领略到亲人对我们的关爱了。你可曾发现,上学时父母为你理理衣领、抻抻衣角的动作是那么轻柔;可曾发现,家门打开时,门后现出的那一张笑脸……

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在体现亲情的关键环节运用细节描写,会使文章生动有文采,也使亲情更浓!

(三)转换角度,表现亲情

我们多善于从自己的视角来发现亲情、表现亲情,我们可不可以从父母、亲人的角度来表现亲情呢?回答是肯定的。从人称上讲,第一人称固然真实、亲切,但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也各有所长,因此,写作时,人称的变换,既是视角的转换,也是为了多层面表现亲情的需要,亲情也会因人称的变换而表现得更加动人。从内容上看,我们可以写自己从家中感受的亲情,还可以写自己为亲情而做的加法,甚至可以以物睹人,从“物”角度来表现亲情,这些让我们所写的亲情更有个性。

像说过的《一碗面条》《一碗梨水》等作文,都是通过“物”的角度来感受亲情的。

(四)营造氛围,渲染亲情

红花虽妍,尚需绿叶扶持;袅娜的云幔,让明月越发莹洁。我们描绘亲情至爱也不例外,同学们不是没有发现亲,更不是没有感受到亲情,但是我们笔下的亲情要么失之苍白,要么失之浅露,缺乏应有的强度与张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对亲情进行烘托与渲染,我们可以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为亲情营造一个诗意的背景,或者将亲情融入到亲人的语言、动作、神态之中,使亲情的韵味绵延悠长,让亲情直达人们的心底。

佳作赏析

踮起脚尖

奶奶的个子不高,近70岁的年纪使得她愈加矮小,可总有些东西放在高处,这时,奶奶不得不踮起脚尖。

小时候,父母外出工作,一直都是奶奶带着我,我也甘心地跟着奶奶,奶奶的慈祥与和蔼就像童话里的仙女奶奶一样。那时,家里有个大柜子,我知道,那柜子上层有许多零食,可当时不够高的我就是踮起脚尖也是望尘莫及。一次,我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我找来一根长杆,踮起脚尖,使劲儿地把柜子上面的东西往下拨,大概是太用劲儿,那些东西哗哗而落,除了零食,还有许多书都一股脑儿地砸了下来。

我来不及防备,被砸得哭了起来。奶奶闻声而来,看见满地都是七零八落的东西,明白了缘由,轻声地安慰我,将地上的零食放到我手里。第二天,奶奶拉着我走到一个小柜子面前,原来奶奶己把零食装进这里面了,我便不用再拿工具,甚至不用踮脚尖了。

不知不觉,我已经长得高过奶奶,对我来说许多轻松的动作,奶奶却得踮起脚尖,艰难地完成。

一次数学课,我总觉得有个人头在窗户外晃来晃去。教室的窗有些高,而且贴了一层膜,要想看到里面的情形,个子稍矮的都得踮起脚尖。看那身影有些熟悉,我请假出去看看。是奶奶,她往前倾着身子,使劲地踮起脚尖,努力地探着头往教室里看,可总也不够,她又踮起了脚尖。我一出来,她似没缓过神来,仍然保持着踮起的姿势,如同一位芭蕾舞者,只是没着芭蕾舞裙,手里还提着水果。我呆住了,没有说话,等回过神来,奶奶已站在我身边,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几丝头发顺着汗水贴着,但脸上挂着笑容。我从口袋里拿出纸巾递给奶奶,奶奶笑得更加灿烂了。等奶奶别过身去,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奶奶却突然转身了,看见了正在哭的我,赶忙跑过来,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连说着没事。

在奶奶的执拗下,我先进了教室,可总有一个人影在窗口晃来晃去,我知道,是奶奶,她还是不放心。

我装着认真听讲,等过了十几分钟,人影离开后,我趴在桌子上,泪又肆无忌惮地流出来了……奶奶又多站了十几分钟,又踮起脚尖十几分钟。

时光流过,奶奶愈加矮小,需要踮起脚尖的时候也越来越多了。可我长高了,长壮了,我可以低下头来,绝不要奶奶辛苦地踮起脚尖。奶奶踮起的脚尖不过是我身躯的高度!

赏析

作者不刻意追求情节的巧妙,不刻意追求辞藻的华美,用生命中两个最为难忘的细节形象地展示了奶奶给我带来的那份真挚动人的情感。本文由实到虚,通过两代人的“踮起脚尖”,揭示了一种生命承续的情感内涵,表现了奶奶对我的深切关爱,内容切合题意,中心颇为突出。特别是写奶奶踮起脚尖在教室窗外看我的镜头,感情真挚,表现细腻,富有感染力。文章主体在描写两个画面,表达方式切换自然,语言流畅,符合记叙文文体要求。

三、拓展延伸

这里我们准备了一些比较好的的题记和语句:

(一)题记类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题记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莫过于母爱。我在爱的怀抱中成长,爱给我力量,爱给我方向。

——题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记

淡淡友情满衣袖,红尘红颜两相就……

——题记

岁月如海,友情如歌。

——题记

河流缓缓驶过,成长的脚印深深留下。蓦然回首,成长的路上,岁月签过我的手,一起走过高山,踏过河流……

——题记

酸是成长的本味,甜是短小的插曲,让成长不再乏味。正因为酸,桔子就有了耐人寻味的回味。也让成长更让人想去回味。

——题记

那是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

——题记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如荷叶上的露水般轻轻滑过,然而最刻苦铭心的往往是拨动了心底最深处的那根弦。

——题记

(二)优美语句

1.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

2.亲情犹如一江剪不断的春水,流动的是游子心中永远的思念;亲情犹如一丘数不尽的细沙,沉淀的是长年堆积的牵挂;亲情犹如夜空中那颗北斗,指引的是那迷路的羔羊回家的方向。

3.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4.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亲情是最伟大的,不管你快乐、沮丧、痛苦、彷徨,它永远轻轻地走在你的路上,悄悄地伴着你的一生。

5.我们离不开亲情,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我们依赖亲情,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竹节或篱笆;我们拥有亲情,有如寒冷的小麦盖上了洁白的雪被,温暖如春,幸福如蜜。

6.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考点:考查学生对情感的感悟、感知的能力。

重难点:学会真情类作文的方法技巧并运用到文章中。

易错点:事例情节雷同,重点人物不突出,平铺直叙,过于平淡。

题模一:亲情类

请以“爱在细微处”为命题作文,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优秀范文

爱在细微处

当蒙蒙的雨幕下,轻轻的风儿吹过,荷叶倾斜下来去挡住荷花时,那是细微处的爱啊,它在绽放,在闪耀,就像一角棉被的暖,左边永恒的爱和那口袋中的关怀,都是爱,在最细微的地方被诠释,被歌颂。

一角棉被的暖

是夜空下那小小的动作吧,让爱在细微处被发现。步入初三学年的我,面临着即将到来的中考,常常学习到很晚。于是睡觉时一钻进被子便会很快进入梦乡,而有一晚不知为何没有很快入睡。月亮和星辰在房间撒下了幽幽的银霜,卧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我急忙闭上了眼睛。倾听着那轻微而均匀的呼吸,是母亲。她轻轻走来,将我露在外面的手臂压在被子下,我悄悄睁眼,看见她又将棉被的四角折起,压紧。窗外的月光融化了似的在空气中流淌,母亲便成了浸在银波中的人儿,眸中漾满了关怀,在最细微的地方闪闪发光。见她轻轻地走开了,我又紧了紧被子,好温暖,是母亲细微处的爱呀,我的全身暖暖的,心也是暖的,这十四年来日夜积累下的细微的爱与暖,该如何回报得了。

左边永恒的爱

是马路旁一左一右的两抹身影吧,让爱在细微处被勾勒。与你在街上散步,看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我喜欢踩在人行道沿凹凸不平的石块上走,你会静静地看,然后伸手将我又拉到你的右边,用你宽厚的手掌将我的手握住,紧紧地,再用你高大的身影挡住车道上来去匆匆的车辆。我望着你的侧脸,心中踏实而快乐。最后,你轻抚一下我的发,用浑厚的声音告诉我:“站在我右边,安全。”我便也静静享受这一种形式的父爱,它让左边成为一个永恒,它在细微处勾勒着一左一右的布景,让爱成为传奇。

是漫漫的雪花中你口袋中的关怀吧,让爱在细微处被凝聚。挚友啊,你记得吗?那一年的冬季,美得出奇,雪大得出奇,我们便手挽着手去看雪景。风不大却是刺骨的,我没戴手套的双手被冻得生疼。你望见我红红的手背,将手套脱下,握住我的手塞进了你的羽绒服的口袋。你努力将我的手包裹住,我能感觉到你手心的温暖一点点被传递。你抬起头望着我,关怀住满了双眸:“暖和吧?”我点头,回应你一个微笑。雪仍旧漫漫的茫茫的,风也依旧刺骨。可我的手却装在了你的口袋里,暖暖的。手是暖的,笑是暖的,这个冬季也因有你细微处的爱而变成暖的了。

成长路上,你们为我播下爱的种子,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爱的芬芳,而爱,从来都在细微处闪光,就像一角棉被的暖,左边永恒的爱和口袋中不变的关怀……

解析

题目《爱在细微处》是典型的真情类作文,启发孩子们更好地去领悟爱,体会爱,学会爱。审题方面,首先我们需要定位这种“爱”是什么爱,是父母间的爱,还是友情间的有爱,还是师生间的爱,甚至是一个陌生人可能都会给你带来关爱等。其次,“细微”决定了我们要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去以小见大,写出这种爱所带给你的感受。立意方面,例如上文,是典型的横向式的结构,写出“一角棉被的暖”“口袋中的关怀”等都是典型的细微处关爱,而且形式新颖。注意细节描写要具体。

题模二:友情类

补全下面半命题作文题目《岁月静好, 最美》。注意说真话,书真情,勿抄袭。

优秀范文

岁月静好,友谊最美

岁月如海,友谊如歌;岁月静好,友谊最美。

——题记

翻开那本旧相册,每个人都在,唯独没有你的身影。三年了,你在外边过得可好?十年的友谊,你一句“再见”就是几年不见,虽说每个学期都来电话问候,但这短短的几分钟怎能将我对你的思念诉尽呢?

我能有今天的成绩,要感谢你的那次严厉。那一次,我听写不过关,老师让你放学监督我听写。我听写一遍过不了,你让我不停地抄写,就像这样重复了三遍我还是过不了。我苦苦哀求着说:“你放放水行吗,反正老师又不在。”可你却坚持说:“不行,听写正确才能回家!”就这样,我终于听写正确了,此时你才肯放我回家。因为这事我还记恨了你好几天,现在想想,我那时的做法真幼稚,根本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

以前总讨厌你的唠叨,虽然你比我小却像姐姐一样照顾我,可现在想听你唠叨却成了一种奢望。在电话里,你总说会回来看我,可现在我只记得你多年前的样子。你记得那只大熊吗,是你走时送给我的,前几日妈妈让我丢掉,它已经破破烂烂的了。但我舍不得,那只大熊是你留给我的唯一礼物。看到它,我仿佛看到了你;看到它,就勾起了一个个美好的回忆;看到它,我就想起你的严厉和唠叨。

如果有一天,我捡到阿拉丁神灯,我一定会许愿,让我们要永远在一起,即使一百年后,两百年后我们的友谊永不变。

有一把伞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有一束花闻了很久,枯萎了还不肯丢;有一种友情延伸到永远,即使青丝变白发,也能永存心底。

也许忙碌的日子让彼此有些疏远,但知心朋友的情谊却一生难忘;莫让时间冲淡友谊的酒,莫让距离拉开思念的手,时光流逝,物转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

解析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要审题,关键词“最美”决定了你要补充出来的一定得是给你带来美好感受的情感,如亲情、友情等,上面这篇文章立意为友情,运用第二人称叙述,新颖亲切。而且善用修辞手法。文中运用了反问、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内容充实,新颖不落俗套,读来细细品味,颇具生动性。

题目:岁月静好,最美

写作要求:

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⑤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优秀范文

岁月静好,珍惜最美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有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题记

慢走,慢瞧,看春风消了冰霜,夏叶繁了葱郁,秋叶凋了萧瑟,冬雪掩了繁华。

雕一个时光的沙漏,我们站在其中,脆弱而又暧昧,一切冲动也只为了给灵魂找一个出口,如花的凋亡。

惜往昔年少,愁字怎写,独上高楼为一首新词强说愁.如今,愁来了,又能说些什么呢?只得道天凉了,秋来了,冷雨轻洒,谁曾忆那些往事.一颗琉璃珠,一个土坑,一片草地亦或一个巴掌.一顿叫骂,一条伤疤.这些曾经承载着我们岁月的回忆.谁曾忆否?

还记得她吗?第一个教会你写自己的名字的人,第一个教会你加减还有乘除的人,第一个教会你背“床前明月光”的人.她是你面对你谁几年的人,对,她是老师。

或许母亲是你生命的第一个启蒙者.而老师,却是你一生的策划者.还记得吗?那是的我们可以和父母吵,和父母闹.而在老师面前却是绝对的好宝宝.老师的话时绝对的圣旨,不可违抗.不知你是否算过.若你现在时十八岁,五岁之前你是属于父母的,但十三年的时间却是和老师在一起度过的.而这还不是全部。

现在我们渐渐长大了,也痛并快乐着.“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挥手间,再辨不出当时稚嫩的模样.吵吵闹闹的歌谣也变成了淡漠的文字.有时候,我总觉得长大了的我们好像刺猬一样.每天都张着尖尖的刺,想要去拥抱温暖.却只会将自己弄得遍体鳞伤.渐渐的,我们学会了世俗,学会了在苦中作乐,这样说似乎有些严重了.但我们就是这样,总喜欢让自己背负些无谓的悲伤。

岁月慢慢消逝着.一些人在生命里出现过然后消失了.还有一些人停留了很久,然后也消失了,当一个人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与他分别的时地.就像我们自爱生的时候亦不知道死。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抓住眼前的一切,笑着面对,不去埋怨。

岁月静好,珍惜最美。

解析

这是一道很有诗意的题目,前面没有任何的提示性语言来为我们打开写作思路。

审题立意

岁月静好, 最美,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岁月静好,含有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而xx最好表现对生命重要东西的思考和提炼,这里可以补写的内容有很多:母爱、友谊、阅读、坚强等等,都可以作为写作关键词语进行补充,可以说,此作文题目开放性、包容性很强。

思路点拨

此题目分成两部分:岁月静好和 最美,xx最美应做为写作重点,不要把笔墨过多的浪费在岁月静好这个词语上,造成跑题的结果。

写作指导

因为此题目富有哲理和诗意,我们写作文时,最好选择同样有哲理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作为写作语言,体现一个中学生对人生和生活的自我感悟.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有岁月静好和xx最美这句话,来点一下题。

细节描写

岁月静好和xx最美,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所以文章中要有相应的心理描写与之对应。

文体选择

从作文的文体上来看,我们的考生既可以写成记叙文,以叙事为主。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题模三:师生情

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迷茫等等人生灰暗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包容,将显得尤其珍贵。就象上文中的偷儿,当他误入人生歧途的时候,正是山僧送给他的“一轮明月”,不但照亮了他回家的路,而且涤尽了他内心的邪念。在你的人生阅历中,是否也曾收到或馈赠过这轮“明月”呢?

请以《送你一轮明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优秀范文

送你一轮明月

送你一轮明月,让它带你走出悲伤,送你一轮明月,让它带你逃离迷茫。

——题记

曾记否,刚步入初中门槛的我一直渴望进夷陵校园,因此我不断汲取知识,不停努力奋斗,成绩终有显现,一直名列前茅的我料想着自己一定能被保送进入夷陵,从而洋洋自得。

但……

初三的期中考试却打碎了我的梦想。

那日,我静静地坐在窗边,窗外的风正肆意嘲讽着我的失败,而雨也正一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我握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单,内心的压抑终如洪水般袭来,泪决堤,肆意而流。

此时的我似乎感觉到夷陵是那般遥不可及,仿佛那是一件奢侈品,我已无力支付。我依旧坐在教室的窗边,一直默默数着内心的悲伤。

突然,一只温暖的大手拂过我的发鬓,回头,凝神,哦!是班主任。

老师走进,一脸关切地望着我:“怎么?还在想着成绩的事呢!”

我含着泪水,呜咽着说道:“嗯。”

“走,随我来!”老师道。

我与老师走近窗边,她指着窗外风雨中摇曳的树叶枝道:“看,那段枝叶。”

那是怎样的一段枝叶啊!枝丫处早已断裂开来,仅只有一点枝筋与主干相连,而在狂风中它却只摇不落,任凭风啸雨击,它也不曾离开主干,落入花坛之中。我惊叹之余并深为感动。

“看到了吗?这段残的枝叶在面临死亡之时依旧不肯放弃对生的希望,它面临着大灾难却仍然不肯放弃,依旧为自己的生存奋斗;而你也正经历着对于你的困境,你又将做出怎样的抉择呢?”老师露出微笑,默默走开。

我站在窗前,夜幕渐渐笼罩,雨停,风止。老师的话以及眼前的树似一汪澈澄的月光洗涤着我,是那么亮,那么净。

当我再次坐在桌前,我笑了,因此我将带着老师的劝慰奋斗下去,一直不停的奋斗下去……

而今,我坐在这中考考场上,我的心是那般平静,一如夜空里高悬的明月,我带着老师当初赠予的明月书写着我的未来。因为我相信……

我相信我的未来会如有明月伴行的小径,一直光明延续不停……

解析

这篇考场优秀作文特色鲜明,具体来说有如下两点:其一,立意高明,选材得当。作者把“明月”引申为“劝慰”,立意高明。为了表现这个中心,作者便精选了校园生活中的一次挫折下笔成文,具体形象,主题鲜明,可谓用心良苦。其二,构思精巧,写法独特。开篇的题记,简洁点明主旨,新颖别致,为文章增色不少。主体部分,作者巧妙地运用“先抑后扬”手法来设置情节,行文一波三折,叙事张弛有度,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行文中多种表达方式并用,特别是环境的渲染,心理的刻画,语言的描写,为文章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助力不少。另外,考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娴熟自如,文风精约文雅,读来余韵无穷。

随堂练习

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请在“感谢您, 我的手”中的横线上填写词语“牵着”或“放开”,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字数600—8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优秀范文

感谢您,牵着我的手

世上有一种东西,永远默默隐藏在内心,伴着每个人走过。每每想起,便有一种莫名而清晰的感动和温暖。

小时候,最留恋的是母亲的手,每每在寒冬,每每我的小手被冻得冰冷时,总有母亲用她那柔和温暖的大手,将我的小手包裹,或是不停地揉搓着,或是将我的手和她的手一起放入她的口袋,在寒风里走。当我的手被那火热的柔软包围,当深陷在母亲关切温馨的眼神中的时候,我的胸膛便热流涌动,再无寒冬之感,似漫步在春日。再无未知之路,无论走到哪儿都不在怯懦。我享受这感觉,这仿佛被母亲捧在手心的感觉,全身心都洋溢着母亲手心那恰到好处的温度。只要母亲的手在,我不在害怕陌生,不在害怕黑夜,不在害怕远方。于是那时,看到在校门口等我的母亲,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瞬间。

稍大后,开始自己上学放学,每每走到校门口,就会有一种错觉,仿佛母亲还在那个无比熟悉的老地方等我,会握住我的手,会放入她永远温暖的口袋,而那淡淡的温馨便氤氲在我的心头。

记得那天特别冷,我抖抖索索地走出校门,又看到了那熟悉不过的身影。照例她微笑着向我伸出她的手,并不断地搓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岁月的风霜已经无情地刮去了它的精致,使它长上了冻疮而显得发红,我看着母亲这双伸出的手,怔住了。母亲要上前来握住我的手,我却瑟缩着将手放入自己的口袋不愿拿出。

“是嫌妈妈的手不好看吗?”母亲顺着我的眼神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她微微摇了摇头,眼里有藏不住的失落,嘴角划出牵强的弧度。

“不是。”我低着头像做错事情的孩子,“我是怕我的手冷……”

未等我说完,母亲用令我诧异的力量将我的手从口袋里拽出。那一刻,我分明看见笑容爬上母亲的眼角,眼里漾出的是幸福和欣慰。那一刻,我明白握着的一双手不仅在温暖着我,也在同时温暖母亲的心。

再后来,也许是长高了,长大了,很少再有母亲牵着手回家的时候了,这段温馨的回忆便被深埋在心底,不再想起。

直到今天,当春天的风吹开我的心扉,当这个“牵着我的手”的字眼出现在我眼前,当一串字流淌出我的笔尖,才发现那回忆是那样真切,从不曾褪色。感谢您,一直牵着我的手,让我从幼稚长到成熟,从软弱历练到勇敢。

忽然想起在网络上的一组漫画:当你很小的时候,母亲牵着你的手,教你用勺子,用筷子,教你穿衣服,洗脸,梳头发……当你长高了,长大了,母亲一天天的老去,手也粗糙了,长满了茧子……只要你还在她的身边,她就会很开心,很高兴,当有一天她老了,连站都站不起来了,请你紧紧的牵着她的手,就像,她小时牵着你一样。

忽然有种渴望,要将母亲的手好好地握在手心,就像当年母亲握住我的手一样。今年的冬天特别冷,我愿用我的心去温暖那双日渐苍老不再滋润的手,让母亲感受到儿子手心的温度,感受母子两颗心一起跳动的滋味。

感谢您,牵着我的手,我愿意,牵着您的手,一直往前走。

解析

作文部分,需要做到“切合题意”,准确审题。审题的本质就是正确把握作文行文方向。本次作文题目形似“半命题作文”,实为“命题作文”。面对题目,首先定感谢的对象,这个题目学生一般会写父母和老师;在审题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审题,题目分析重点在动词“牵着”和“放开”;对于感谢,是自己从事件中的领悟。看到题目,省略了部分内容,稍作补充,根据之前学习过的题目补充法可将题目补写完整,“在……事情上,因为有您牵着/放开我的手,我怎么样,感谢您”文章主体内容才能清晰。用细节、画面解释动词牵着或放开,这是文章的主题,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来展现,也可以通过特意为感谢的对象做的一件小事来体现。本文立意可以确定为牵着是呵护,是成长路上的陪伴、鼓励等,放开是引导,是成长路上的学习、自立,孩子们可以写情感类的、感悟类的,属于孩子熟悉类型,在审题过程中重在凸显出“牵着/放开”这一写作重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选择 500字叙事作文 推荐电影英语作文 象征手法作文 路作文800字 购物的英语作文 二年级50字作文 旅行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350 作文500字写事 450个字的作文 小学作文6年级 我的性格 作文 丁香花作文 有关人的作文 作文能写什么 温暖400字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范文 优秀的作文素材 井冈山作文 抗疫人员作文 作文获奖感言 五百字作文初中 作文优秀片段 老师教我作文 茶花的作文 种树的作文 保护自然作文 冬天风景作文 一件事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