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年高考最新时评作文素材10则

2020-05-20 12:27:01
相关推荐

字,总计达到10635名。更多罹难者,只有累累白骨空对江风。这一段沉痛历史,从来不只是历史学家的历史,而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汇集爱国情感的力量,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国殇民难才不会重演,复兴意志才更加强劲。

悲痛会随时间久远而湮没,但历史的启示不会。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恰如振聋发聩的警钟,提醒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上,最高领导人强调:“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在南京大屠杀惨案80周年这个举国悲痛的日子,我们尤需记取历史的启示,凝聚起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国家力量和人类共识。

第一层启示,正义不被扭曲,和平才有可能。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在历史问题上倒行逆施,掩耳盗铃美化侵略战争,于人于己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度尽劫波的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胸襟接纳一个曾经给自己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但也有清晰的底线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罪恶和当下余孽。举行国家公祭,正是为了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用国家之力为历史正义撑腰,为和平发展护航。

第二层启示,国力更加强盛,和平才有保障。从甲午惨败到南京之殇,从慰安妇制度到细菌战试验,惨痛的历史辙印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强盛的国家,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人民只能遭殃。国家公祭日是一次回溯苦难的历史反思,更是一次矢志复兴的精神检阅,回放着昨日的屈辱和苦难,也凝聚着此刻的责任与使命,更召唤着未来的太平与安康。正直之士感言:“吾辈当自强,方使国不受他人之侮”。传承家国情怀,进而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永久和平才会成为愈发切近的希望。

第三层启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才能永续。“我们记得!”有中国记者在纽约街采,提问是否记得南京大屠杀惨案,许多外国人给出了肯定回答。历史总会前进,正义不会独行。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捷克总统泽曼专程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出于捍卫国际公理正义,出于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加入到捍卫南京大屠杀惨案历史记忆的队伍中来。国际社会共同谴责反人类暴行,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共同繁荣、更加安全的世界。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更加热爱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今天的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行进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他们有决心和能力开辟国家的崭新未来,也有信心和意志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

新时代是“大”时代:还要办成更多更大的事

——新时代,我们的好时代

十九大之后,“新时代”成为理解我们所处历史方位的一个关键词。

“时代”这个词,因为指向超越个人时间的宏大概念,已经让人满怀激荡;而“新时代”,更因为行进的意象,让人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有了更为宽广的想象。

前不久,在越南岘港的APEC峰会上,最高领导人发表演讲。领导人入场前5分钟,大部分嘉宾都已经站了起来;30多分钟的演讲,赢得了17次掌声。关注献给谁?掌声献给谁?献给的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献给的是最高领导人这样一个大国领袖、世界级领导人。

大党大国,大发展大跨越,大历史大贡献,大智慧大格局……以最高领导人为代表的当代共产党人开创、擘画的新时代,是一个大时代,体现为“办大事、成大事”的发展目标,更展现出“大胸襟、大气魄”的精神气质。

新时代是大时代,是办大事、成大事的时代。看一看现在的中国,想一想未来的中国,真是让人“荡胸生层云”。“一带一路”如双翼扶摇、“千年大计”正拔地而起,京津冀一体化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粤港澳大湾区画出大圆……更不用说纵横交错的高铁网络、探月探空的航天科技、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超级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轨道交通。每一项,每一个,都可能改变中国、改变历史、改变世界。

今天的中国,在更大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看见横跨宽阔尼罗河的输电塔成为当地新地标、看见中国产的机车在维也纳古老的建筑间穿行、看见肯尼亚人为能坐上中国援建蒙内铁路上的列车而自豪,每个人都会深信: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还会办成更多、更大的事。而这每一件大事,都是我们行走世界的支撑,都是我们坚强自信的底气。

新时代是大时代,是大胸襟、大气魄的时代。中华民族曾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代以来,“落后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在中共一大会址,最高领导人在中国近代时事漫画《时局图》前,沉吟良久。熊、鹰、犬、蛤蟆盘踞中国版图,“多屈辱啊!多耻辱啊!那时的中国是待宰的肥羊。”那时候,对中国未来的构想,还被视为科幻小说。大胆如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碧荷馆主人的《新纪元》、陆士谔的《新中国》,设想的也不过是旧的世界体系下中国反败为胜而已。

今天的中国,以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以13亿人的同心协力,打开了对未来、对世界新的想象空间,恰如外媒所言,“中国在重新定义世界”。这是把握时间的大历史:以复兴伟业为追求,以两个15年为台阶,以重要的时间节点为坐标,最高领导人的“时间观”,既有理想的激情又有务实的冷静。这是放眼世界的大视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更美好世界,要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最高领导人的“世界观”,既有恢弘的蓝图又有坚定的笃行。何为其大?如何成其大?答案就在我们心中,我们脚下。

中国人形容大,常用的词是“至大无外”。最大的大,无所不包,一切莫不囊括其中。以大胸襟、大气魄办大事、成大事,从民生的细节到世界的秩序,从深沉的历史到辽远的未来,我们的新时代必将是一个“至大无外”的时代!

4

新时代是“正”时代:要留清气满人间

——新时代,我们的好时代

看到93岁的老所长黄旭华和82岁的老支书黄大发站在人群中,最高领导人握住他们的手一再邀请,请他们坐到自己身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的这一幕,令网友们赞叹“大国领袖,正气凛然”“身教言传,贤德开明”“满满正能量”。新风扑面、正气充盈,正是新时代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新时代,“正”时代之谓也。今天的中国,走的是人间正道,求的是康庄未来;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行的是光辉真理,为的是天下归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道路正、制度正、理论正、文化正、改革正、人心正,托举起焕然一新的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带给人们无比磅礴的信心和力量。

“万物尽秋气,一室难为春。”鸦片战争前夕,藏书家顾沅目睹清王朝的衰朽腐败,预感内忧外患即将到来,遂集录历代忠臣义士诗歌,刊印了二十卷的《乾坤正气集》,以图“革顽懦”“资劝惩”。然而在一个举世浑浊、邪佞横行的时代,少数人的清醒和正派,怎能力挽国运之颓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政治追求,也是中国逆转衰落命运、实现复兴梦想的关键所在。“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新民主主义之路,才是自己惟一的光明前途。”当年,多少民主人士放弃国民党高官厚禄的诱惑赶赴解放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这是历史的回声,也是现实的写照。

我们处身的这个“正”时代,根源于党自身的正气充盈。5年全面从严治党,正气上升、清风扑面。干部感慨党内风气“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党员评价共产党是“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百姓对比干部下乡“过去趾高气扬,如今满脸微笑”。党的十九大宣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正可谓“草木蔓发”。

我们处身的这个“正”时代,绽放于全社会的正气上扬。美国专家罗伯特·库恩直言:“反腐败行动是中国共产党从历史、国家治理的高度出台的重要决定,这有助于党的建设,也为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好转、商业环境改善提供了支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心与民心的“一次握手”。党内清风正气不断聚集,催化社会风尚的“聚合反应”,激发向慕清廉、弘扬正气的“人心政治”。新时代的中国崇德向上,正可谓“春山可望”。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鼙鼓已闻,良将安在?激发新气象新作为,砥砺敢担当的宽肩膀和能成事的真本领,伟大事业呼唤实干家、行动派。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成第一等事业,“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伟大时代呼唤大写人生、快意心胸。“共产党就是代表人类正气的”,舒展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方可不负初心、不负时代。新时代再出发,书写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时代气象,唱响行大道、走正道的“正”时代正气歌,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这一代共产党人,舍我其谁?!

处身一个正气浩荡的新时代,是我们的幸运,我们迈出的每一步也都将是新的历史。正像马克思所畅想的那样,“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5

新时代是“聚”时代:最大同心圆会有多大

——新时代,我们的好时代③

张 凡

有媒体对最高领导人作十九大报告时现场响起的70多次掌声进行分析,发现在谈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号召全体中华儿女共担民族大义时,掌声最为密集。会内掌声阵阵,会外好评如潮,正在于同根同心的文化血脉,在于同声同气的民族情怀。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十九大报告中,“团结”是一个高频词,更是把握新时代的一个关键词。“五个时代”所描绘的新时代美好图景,每一个“时代”的背后都蕴含着“画出最大同心圆”的要求,饱蘸了“团结奋斗、勠力同心”的期许。

新时代正是这样的“聚”时代。为着同一个梦想,无论党内党外,无论海内海外,都应聚到一起。这是信念的凝聚,全体中华儿女血浓于水,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让我们“一盘散沙”。这是人心的凝聚,民族复兴的大义,涌动在我们的血脉中,是全体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这是智慧和力量的凝聚,集众智可远虑深谋,聚众力能移山填海,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我们就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共舟者兴。2017年春节前夕,在村民徐海成家里,最高领导人同村民们一起,一笔一笔地计算一年的收支账,合计来年的脱贫计划。这样的场景,一次次出现在领导人访贫问苦的道路上。“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从铁腕反腐到改革攻坚,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到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5年,以领导人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绘出最大同心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团结一心早已凝铸成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在“将相和,平天下”的历史故事里,在“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的民间智慧里,在“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的先哲教诲中,中华儿女懂得同心共济的珍贵。在长征的血战中,思想上政治上的大团结铸就了红军“新的生命”;在抗日的烽烟中,人民群众构筑起“真正的铜墙铁壁”。汶川大地震,见证“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空前伟力”;也门大撤侨,彰显“祖国接你们回家”的深沉情怀。历史一再揭示,团结一心是我们夺取胜利、成就伟大的重要法宝。

新时代的长征开始了。“聚”在新时代,就要让“聚”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气质,让“聚”成为走好新长征路的力量源泉。如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怎样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新时代破解改革发展难题,需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如何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怎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新时代谋大事成大事,需要我们话往一处说。如何征服新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怎样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新时代克服千难万险,需要我们劲往一处使。

“团结一心,顾全大局”,中国共产党书写了长征的“伟大史诗”。进入新时代,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体中华儿女画出最大同心圆,戮力同心干,我们就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写好新时代的伟大史诗。

6

新时代是“跨”时代:如何见证千年梦想百年夙愿

——新时代,我们的好时代④

林亦辰

如果要问,最近最火的语言是哪个?答案无疑是汉语。

在故宫宝蕴楼茶叙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现场向领导人夫妇展示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视频。一夜间,这个“小明星”的视频被刷屏。随后,华尔街著名投资家罗杰斯在一个大会上,现场播放了两位女儿朗读中国古诗的视频。标准的发音、饱满的感情,引得国内网友直呼“突然觉得自己才是外国人”。

从英国伦敦的乔治小王子,到越南岘港的普通大三学生,全球兴起的汉语热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走进新时代的中国,在世界上产生了强大的“中国引力”。在谈到为何让女儿学汉语时,罗杰斯这样说道:“因为中文将是他们余生最重要的语言。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但是21世纪将是属于中国的,无论我们愿意与否。”这番话让人生出今夕何夕之慨。

就在19世纪末,《纽约时报》载文称:“大清国是一个既污秽又丑恶的国度,它的存在是一种时代错误。”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人以“拯斯民于水火”的大义,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凛然,由苦难而辉煌,从羸弱到富强,迎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一百多年过去,从“存在是一种时代错误”到“21世纪将是属于中国的”,中华民族完成了一个华丽大转身,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大飞跃。

在梦想的征程上,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个传奇般的大跨越,我们还有一个个新的大跨越需要完成。新时代正是这样的“跨”时代,党的十九大决计用3年时间决胜全面小康,再用15年时间完成基本现代化目标,再用15年时间抵达现代化强国的新高度。这每一个时间段,都是一个大跨度。如何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把13亿人全部带入全面小康,一朝实现千年梦想?如何跨越新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提前15年实现原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何通过“五大文明”的全面提升,开辟人类文明新境界,以现代化强国的成就迎来民族复兴的高光时刻?这每一步的大跨越,都需要付出无比艰辛的努力,检验着我们的意志,见证着我们的决心。

机遇不会等着我们,问题也不会等待我们。想躺在功劳簿上睡个觉,想找个地方喘口气、歇歇脚,就会“一篙松劲退千寻”。当年,即便在革命最危险的时刻,孙中山依然坚信,“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上世纪90年代,邓小平在杨浦大桥上望着改革开放大潮激荡下的新上海,兴奋地说道:“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令他激动的,与其说是上海浦东笔直的道路、林立的高楼,毋宁说是中国人民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实干精神。迈步在新时代征程上,或许少了生与死的考验,少了硝烟和烽火的洗礼,但唯有激发那么一种“钉钉子”精神,葆有那么“一股子气呀、劲呀”,才能迈好这个“跨”时代的每一个大跨步。

十九大刚刚结束,便有外媒判断,“若后人提起,2017 将是关键年份”。新时代再出发,开好局、起好步,走好每一程,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葆有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就一定会让文明古国把握住“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让世界见证中华民族的跨越传奇。

7

新时代是“赢”时代:赢取最有价值的人生

——新时代,我们的好时代⑤

吕晓勋

“China Won/中国赢了”——最近美国《时代》周刊封面首次出现两种语言。“中国的发展进步就是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国赢了就是世界赢了。”美誉面前,我们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自勉,但一个“赢”字却也道出了我国新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

党的十九大明确宣示了“两个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处身的新时代,正是一个为使命而奋斗的“赢”时代:为人民赢得更多幸福,为民族赢得更多尊重,为人类赢得美好未来。生在“赢”时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让“赢”成为人生的底色,是我们奋斗的价值所归。

近日,一位网友发文感慨:“生活在今天的中国,我实在找不到悲观的理由。无论是纵向和本国历史比,还是横向和其他国家比,我对自己生逢时代的运气之好,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感言,从一个侧面标识出,过去5年我们的成就之巨、变革之深、变化之大。同时也引人深思,在这个“赢”时代,我们又该怎样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为民族赢得复兴,为人类赢得未来,也为自己赢得人生?

想起今年贯通的兰渝铁路“头号重难点”工程胡麻岭隧道,面对“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岩”的世界性难题,中国铁路建设者们一点一点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他们由此感慨“没有攻不破的山,没有过不去的河!”要为中华民族赢得伟大复兴,我们还需经历一番寒彻骨,还需啃下众多“硬骨头”。唯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依归,以实现伟大梦想为彼岸,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我们才能战胜前进路上的千难万险,让“拼”成为奋斗的鲜明特色,把“赢”奏响为中华民族的时代旋律。

一位记者回忆,很多老挝朋友直接用汉语发音“一带一路”,“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提出的这个倡议能让老挝从中受益”。这是中国秉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信念的实践写照。党的十九大发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构想与奋斗自觉,是中华文化蕴含的天下情怀的时代光芒。为人类赢得更好未来,这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当中国手机的技术创新让非洲的黑皮肤也能更好享受美拍,当缅甸开发铜矿的中资公司帮当地村民实现当老板跑运输的梦想,每一个人其实都可以为赢得人类未来写好属于自己的章节。

有人说,一个国家的分量,来自于每一个体的“质量”。“现在还有不完美,正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祖国,我们将会一起扛起责任,一往无前,去完成属于我们的使命。”4名“90后”用说唱视频的形式“写”了一封《写给祖国的信》,展现出中国年轻一代的自信与抱负。从行医17年、出诊数万次的乡村医生贺星龙,到挨家挨户为贫困户出主意、想出路的安徽大湾村“带头人”余静,无数有担当、有活力的青年,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敢于投身时代的洪流,为梦想一起使劲,新时代就会焕发出磅礴、壮观的新气象,每个人也都可以赢取最有价值的人生。

一家外国媒体断言:“未来数年,世界将面对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在这个“赢”时代,找准自己的位置,绽放各自的光芒,我们就不仅创造历史,还将见证历史,在新的起点上续写新的辉煌。

8

每个梦想都可以开花(暖闻热评)

许 诺

人物用英语送外卖的小哥毛召木

事件近日,“外卖小哥”毛召木再回四川外国语大学,成为该校成人自考本科英语专业学生。此前,他因在送外卖时用英语给顾客发信息而成为励志“网红”。他每天在送完外卖后,利用空余时间背英语单词,立志要读川外的英语专业。在这过程中,他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帮助和鼓励,川外的一名学生每次领取外卖时都会鼓励他,上海一位名叫Kevin的老师在网络上帮他学习英语。如今被录取后,他很憧憬大学的生活,“想上中央电视台的英语脱口秀节目,我会更加刻苦地学习,要么就不上,要上就要表现得完美!”

点评

“你的梦想是什么?”这个看似俗套的问题,被毛召木诠释得颇为精彩。从外卖派送员到大学生,普通劳动者实现了求学求知梦,这不是传奇,却为传奇写下了生动注脚。

有梦想不会被嘲笑,奋斗就能得到最佳的馈赠。“只要努力,全世界都会帮你。”订外卖者的点赞、英语老师的鼓励、陌生教授的辅导……这些托举之手成就了追梦者。而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北大保安”考学深造、“清华厨师”托福考了630分、山西大学的楼管大姐自学4门外语……人生虽无法复制,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乐趣,并成就了自己。

很多人羡慕,很多人惭愧,更多的人应该从中找到价值。现在,不少人在快节奏中迷失、在安逸中堕落、在享受中沉溺,可能用“丧”来自嘲、用“瘫”来调侃,也蔓延着迷茫和困惑,一旦失去了价值航向和奋斗动力,生活就是“租来的”。毛召木,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有小目标和大梦想,这恰是人们不应该缺失的。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平凡的日常、朴素的梦想,在日积月累、日拱一卒中开花结果,用一点一滴的所作所为让梦想成真、触手可及。这与时代紧密相连,也映照着时代的变化与活力,更让每个人在人生出彩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中国梦。由此,我们可以相信,不管是谁、无论在哪里,只要把梦想刻写在奋斗的坐标上,就能点亮自己、光耀时代。

网言网语

别人没在大学,都在刻苦努力,我们都应该以他为榜样!

——@方木大神

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有目标就去行动好了,回味无穷的过程也是棒棒哒。

——@诚楮

有目标有计划,并为之奋斗,在我看来,他比大部分人都过得幸福。

——@洁西卡

9

大学精神如何滋养公共生活(微议录)

日前,四川一所学院发布公告,征集规划方案,拟将学院打造成3A景区。消息一出,引发热议。教书育人之地,该不该成为游客穿梭的场所?沾染商业气息,会不会偏离大学精神?赞同者与反对者,围绕大学与公共空间的界线等问题,展开交锋。

很多微友的来稿都富有启发,现摘编几篇,以飨读者。

——编 者

最美的风景是文化底蕴

我所在城市有一所学院,学院面向市民开放,不过,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开放时间选在了晚上和周末。开放时间虽然有限,但沐浴着校园的人文气息,总能令人内心归于宁静。

其实,人们希望在大学领略到的,绝不只是红砖绿瓦、湖光塔影的美丽景色,更是格物致知、明德至善的人文精神。一所大学,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示学校深厚文化底蕴,不仅能给参观者以精神烛照,也能激发在校师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他们更好践行大学精神,这本身也是对教育的深化。但若只顾外在景观的塑造,不注重内在文化的培育,则无疑是买椟还珠。

从这个角度看,只要管理跟得上,更美的校区、更开放的校园,并不是不可以,但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学校自身人文精神的培育。毕竟,大学的高度取决于其文化的厚度。相比于急功近利造景区,苦练内功,追求更高的教学水平,打造人文学术高地,才是更好的选择。

——@庄永明

校园开放考验管理水平

开放是不是一定就意味着混乱?开放与其说是对秩序的挑战,毋宁说是管理水平高低的试金石。就拿前不久成功“申遗”的鼓浪屿来说,在开放的同时,管理者采用了数字化手段,动态调控游客数量,既能让更多游客领略“琴岛”的文化魅力,也能保护小岛不出现“过载”的情况。校园开放,也是如此。

包容、开放是大学应有的品格,理应让高校的公共资源更好惠及他人,让高校的文化气息更多地感染公众。从公众的角度而言,每一所大学都是一座“精神灯塔”。因此,开放校园,让人感受“大学之大”,是值得期待的做法。对在校师生来说,校园打造文化景区,美化校内环境,也是一个“利好”。

可以说,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有序的开放是值得肯定的。但关键是要做好校园的区域规划,协调好游客参观与学校教学之间的关系,在精细化、信息化上下功夫,把校园管理水平提升上去。

——@李荣灿

拆下“心墙”也要划好底线

有人说,开放校园,是拆“围墙”,更是拆“心墙”。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如今,拆除围墙早已不鲜见,从长沙、西安“拆墙透绿”,到河北正定开放机关单位与社会停车场,不少地方的“围墙”渐渐消失,干群关系也更加融洽。开放大学与拆除围墙有异曲同工之妙,背后透露的恰恰是更加开放的心态。

高校是人文精神的高地,是文化活力的甘泉。但只有开放,才能让人文精神滋养更多的人;也只有开放,才能让高校创新的活力不断、源泉不竭。高校拥有更加开放的心态,不仅对于公众是一件好事,对于自身也是有益的提高。当然,学校不设围墙,并不代表没有规则。最起码的,应当遵守文明的底线。想起前些年,有人在草坪上吃火锅、进行烧烤,在教室图书馆附近大声喧哗,在校园里随意摘花摘果……类似这样的不文明行为,公众应该抵制,学校也应设置规则,予以限制。

简言之,既拆“人心之墙”,也划“文明之线”,才能让大学更好地滋养公共空间。

——@韩广平

10

1“不务正业”是浪费生命吗?(微议录)

在学校里成立协会,开荒种地,养花种菜做“农夫”……这段时间,南方一所大学一群学生“不务正业”的行为,在网上引发热议。

有人认为,大学时光那么宝贵,理应花在汲取知识营养、增加实践阅历上,而不是浪费在花花草草上。相反,有人则认为大学生活本该多姿多彩,自由成长,才能让学生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务正业”?“无用之用”在生命中会发挥哪些作用?许多微友的来稿都富有启发,现摘编几篇,以飨读者。

——编者

人生需要“无球跑动”

在足球和篮球运动中,有一种战术叫“无球跑动”。不持球的球员持续跑位,看似无用,却往往能达到“创造进攻空间”的目的。在我看来,大学生养花种菜,也是一种“无球跑动”。它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满足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将爱与责任注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本身就意味着成长。

喜欢“鼓捣”科学小发明的爱迪生,“有强烈的多样的趣味”的达尔文,视热爱为“最好的老师”的爱因斯坦……回望人类历史的璀璨星空,正是诸多“不务正业”,才让这个世界如此多姿多彩。其实,你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步路,都不会辜负你。那些看似无用的“跑动”,实则在引导人们不断挑战自我、实现目标。

当然,激发更大的潜能,绝不意味着“野蛮成长”。就像“无球跑动”需要教练、队长的指挥,兴趣爱好也需要一定的引导。尤其是青少年,自我节制能力稍弱,容易剑走偏锋。虽说行行出状元,但沉迷于玩电脑、打游戏,甚至被游戏里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价值观所影响,则就无异于买椟还珠了。有时候,听一听“过来人”的建议,“无球跑动”战术能执行得更好。

——@严平

少一些功利的追求

上本科时,一位老师曾告诫我们,“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直至如今,这句话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我。

我本科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但我同时也非常热爱主持,甚至从小就梦想可以成为一名主持人。课业之余,我便经常跑到学院,去旁听播音和的专业课,上完课自己还不断地练习找感觉。很多人不解,纷纷问我,一个学工科的为啥去学?学了对以后能有什么帮助?其实,对我而言,并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仅仅是爱好使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也得到了一些上台主持的机会。每当在电视里看到自己的身影,听到朋友的夸赞,都会暗自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觉得这一切特别值得。

正如泰戈尔所言:“功利主义的人生就像一把没有刀鞘的刀子,锋利但是不好看。如果生活这盘菜,用这样的刀来切,便是一种让人难以释怀的悲哀”。少一些功利的追求,给生命留点白,看准了,就别放弃,这样的人生会更精彩。——@朱佳凯

在专注中塑造自我

曾读过一个关于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他原是中学教师,但从小生活在乡间,对自然充满兴趣,业余时间便全身心投入到对昆虫的研究中。而这最终让他写下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不朽作品——《昆虫记》。因为兴趣,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专注。法布尔的故事,启示正在于此。

心理学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但在现实中,“自我”常常会被斑驳复杂的生活所遮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志向,也才能释放出那些埋藏于生命深处的巨大能量。而且,“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很多业余爱好,初看或许并不会产生什么价值,但它们往往会在悄无声息中塑造着我们的精神、强健着我们的心灵。

因此,“不务正业”并无不可,兴趣确实重要,唯一需要警惕的,是缺少恒心和毅力。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别说超越自己了,就连把事情做好都会成为问题。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从来都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在心的呼唤与引领下阔步向前”。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当文章转于其他出处时,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以上图文,贵在分享,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标星我们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二年级作文春天 我爱运动作文 红楼梦作文800字 以路为题的作文 行万里路作文 高中满分作文大全 中考满分作文700 钓鱼的作文300字 做家务作文200字 时间最珍贵作文 成长路上的阳光作文 难忘的那一刻作文 下雪的作文600字 春节放鞭炮的作文 开学新计划作文 我好高兴作文 过春节300字作文 以爱国为主题的作文 幸福的约束作文 洗衣服作文400字 过春节400字作文 玫瑰花的作文300字 介绍我的朋友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结尾万能句子 我的乐园作文结尾 我学会骑自行车作文 写迎春花的作文 介绍妈妈的英语作文 防性侵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