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1995年高考作文题目.doc 文档全文预览

2020-06-24 15:00:01
相关推荐

...... 1. 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XX与XX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要求: 对话与《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象。 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概述和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或诗歌。 想象合理,对话内容围绕一个中心。 可适当描写鸟对话时的神态、心理、动作和口气等。 语言流畅,描写生动,卷面整洁。 2. 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示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由《鸟的评说》想到的 陕西考生 有这样一个寓言,意味隽永,让人回味无穷。它讲的是一群鸟儿互相指责、批评的故事。比如在鹦鹉的眼里喜鹊是奴颜媚骨,在百灵看来鹦鹉又是人云亦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也许地在这些鸟儿眼中孔雀也有缺点,就是尾巴太美。 我非公冶长,但听了鸟语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我辈人中像鸟的还算少吗?常见有的人,宽于律己,严以待人,凡是敝帚必然自珍自夸,凡是他人必然求全责备,时而感世伤怀,时而悲天悯人,时而怨物,时而自嗟,总而言之,昂昂然天地间惟我独尊,世间万物难入他的红眼。我要奉劝这样的人:“牢骚太盛防肠断”啊! 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与缺憾,试问这种情绪的产生是源于世界上的不圆满还是心灵上的不完满?上古神话中说鸿蒙之初,天不满于东西,地陷于西北;古人也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又何必囿于成见不肯多一分包涵呢? 梅尧臣有一句名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它历来为人激赏,我想除了诗本身的工巧外,还因为它包含着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理:事物各有短长。梅皋和司马相如都是才华横溢的名赋家,都曾以文章惊海内,而两个人也并非十全十美,“梅皋敏而不工,相如工而不敏”。我们怎么能因为梅皋“不工”就否认他的“敏”,或因为相如的“不敏”就看不到他的“工”呢? 如果我们都能全面宽容地正确看待他人和自己,不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攻讦甚至械斗吗?鸟儿的互相指责正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应该看到我辈人中虽多朽木之才,我辈人中也颇多龙凤。不要做只看到别人缺点的“放大镜”吧。要知道鸟无完鸟,人也无完人。 要寻找别人的亮点 山东考生 麻雀潮笑燕子的骄贵,燕子又讥笑黄鹂的华而不实,百灵挖苦鹦鹉的盲目学舌,鹦鹉去攻击喜鹊的媚骨??众多的鸟儿在一起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展开了一场无休止的争论。没有人赞美燕子的勤劳,黄鹂的美丽,百灵歌喉的动听??为什么呢?因为嫉妒的心理使他们缺少一副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寻找别人的亮点。 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嫉妒却是蒙在你眼上的一块黑纱,让你自高自大。鸟儿们叽叽喳喳,互相指责,说穿了也无非就是怕别人超过自己。这在鸟儿们之间倒也还是小事,然而社会生活中因此而酿造的杯杯苦酒却既害人又害己。辽宁的一考生见同学比自己成绩好,遂投毒麻醉同学,自己也下了考场进了牢房。这和钢琴大师李斯特巧计荐肖邦有多么大的区别。然而李斯特并不因为肖邦的成名而失色,相反,人们却更中佩服他的宽阔胸怀。 发现别人的亮点,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他人,才会赢得人们的敬仰和信任。无数的志士仁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内举不避亲,外亲不避仇”的祁黄羊,一心为国为民的“房杜”两贤,还有坦坦荡荡、闻过即改的老师陈毅??经济开放的浪潮冲击了每一个人的思想。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成为一些人信条的今天,能以开阔胸怀去容纳别人,发现别人亮点显得尤为重要。跨世纪的中学生担负着时代的重任,心胸狭隘者即使拥有才华也难以施展。 要以博大的胸怀笑对人生,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风物长宜放眼量”。去发现别人的亮点吧,别拘泥于自己的小圈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云南考生 在寓言诗《鸟的评说》中,麻雀、燕子、黄鹂、百灵等鸟,它们唇枪舌战,互相攻击、诋毁,都恰如其分地指出了各自对方的所谓“缺点”。读罢寓言诗,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一位大诗人的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生动地说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哲理。 道理容易懂,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却往往既看不到“尺有所短”,同时又忽视了“寸有所长”。有的工厂生产技术问题,我国技术人员、专家完全有能力解决,厂领导却非要出高薪聘请外国的洋专家不可,不相信“寸有所长”;又比如在选拔人才问题上,往往是求全责备,非要找个全才、天才不可,否认“尺有所短”。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人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怎能不犯错误。”十个手指也有长短,一个人不可能三百六十行,行行称状元。所谓多才多艺也是相对而言的,真正的全才是不存在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便概括了这一普遍道理。 选拔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就是要看到他们身上出众的才能,否则,就会埋没人才。牛顿是物理学家,但不善辞令;孙膑是军事家,但未必能亲临前线;陈景润是有名的数学字,但不是个好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因此说牛顿的三大定律无价值,孙膑的兵书对作战没用处,陈景润对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就是错的。相反,我们不能不承认他们三人都是名副其实的人才,都是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 使用人才,用人所长。对于人才,应该避其所短,扬其所长,而不是不作具体分析,盲目地一概而论。有的知识分子在某一个专业方面有特长,就应该让他心安理得地搞科研,而不是硬把他提拔到领导的岗位上;有的知识分子专业知识平平,但他却有某个方面的管理经验和特长,我们就应该把他安排到这个部门的领导岗位上,让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他在管理方面的才能和积极性。如果安排不当,同样也是埋没人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撼,我们不但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切忌寓言诗中的鸟儿看待事物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留一些眼光看自己 河北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每个人、每种物品都会有缺点和不足,也总会有超出他人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像《鸟的评说》里的鸟儿那样只数落别人的不足吗?不,应该留一些眼光看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古人这句话可以说是颇有道理的。荀子《劝学》中曾说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也就是说要成就自己的美德,就要天天检查反省自己,也就是说要留下眼光看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修养。相反,那些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只把眼光盯在别人身上,只是一心想挑别人的毛病、出他人的丑,从而就认为别人不如自己的自我满足者们,是永远不会有所成就的,就像《鸟的评说》里的鸟儿,麻雀笑话燕子怕冷,但麻雀从没想过它不能像燕子那样从北方飞到遥远的南方;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但它从不能像苍鹰那样一飞冲天,傲视四野。它们只把眼光盯了别人身上,而不是 听到了对自己的批评就认真检查自己是否真正有那些错误,从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结果飞翔于云天的仍是苍鹰,唱歌悦耳的依然是百灵,它们谁都没有进步。 我们生活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何必要把眼光盯在别人身上呢?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呢?就像墙与风向标一样,墙的可贵之处就在其立场坚定,风吹来依旧岿然不动,但它永远不能像风向标那样指示风向。此时墙能做的就是要认真检查自己身上是否有漏洞,而不是去讥笑风向标随风转来转去立场不定了。 把专门挑别人毛病的眼光收回来看看自己吧,认认真真找找自己的缺点,想想如何去改进,如何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益的人,这才是最有益的事情啊! 留一些眼光看自己! 以一句设问提出论点,从理论到现状论证了观点确立的意义,结尾总结论点照应开篇。 2016级高考语文试题每周练之三 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一 1.下列词语中红字的字,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哺育 拓片 嗔怪 伺候 B. 气馁 禅让 重迭轮廓 C. 殷红 狙击皈依屏除 D. 畸形 歼灭 抨击 对峙 2.下列词语中红字的字或词,字形、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赔偿延宕 消声匿迹 舐犊情深 B. 遐想 瞩目 戮力同心 进退维谷 C. 勘误缀学 原文来自: 千叶 帆文摘:1995年高考作文题目匪夷所思 蛊惑人心 D. 睿智 濒临 桀骜不驯 否极泰来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犹豫、逐步、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C.迟疑、逐渐、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 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6.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C.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D.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8.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的一项是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B.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 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飘流记》。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9.?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10.对于下列人物称谓的解说,的一项是 A.邹君海滨,邹是姓,加?君?字表示礼貌,海滨是字。 B.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他的籍贯,萧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C.王忠肃公翱,王是姓,忠肃是谥号,加?公?字表示尊敬,翱是名。 D.百里孟明视,百里是姓,孟明是字,其中?孟?表示排行第二,视是名。 1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郑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床,于障后察之。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允,或妄怒,母乃还堂,蒙被而泣,终日不食。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谓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为汝家妇,获奉酒扫。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怒,心缘骄乐,堕于公政!?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 12.对下列四句中加黑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行事不允,或妄怒。 允:公平。 B.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恪:谨慎而恭敬。 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D.岂汝身致之邪? 致:导致。 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红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 母何自勤如是邪? 以身徇国,继之以死。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A.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不同 B.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也相同 C.两个?勤?字不同,两个?徇?字相同 D.两个?勤?字不同,两个?徇?字也不同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吾为汝家妇,获奉洒扫。奉洒扫:指从事家务。 B.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 先君:指已经去世的父亲。 C.汝自童子承袭茅土。 承袭茅土:指承袭公候的爵位。 D.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夜分:指夜尽时分。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5.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 A.我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 B.我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现在听到这话,所以才说你仍然没有懂。 C.我以为你懂得治理天下,现在听到这话,所以才说你仍然没有懂。 D.我以为你懂得治理天下,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 16.①或妄瞋怒②何由济乎 A.①或者狂妄地发怒;②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 B.①或者狂妄地发怒;②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C.①或者胡乱地发怒;②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D.①或者胡乱地发怒;②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 17.①独擅其利②若堕业者 A.①独自专占其利;②你对正事怠惰 B.①独自专占其利;②如果对正事怠惰 C.①独占擅用其利;②如果对正事怠惰 D.①独占擅用其利;②你对正事怠惰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郑母教子为官清正有关的一组是 ①吾非怒妆,乃愧汝家耳。②在官清恪,未尝问私。③吾亦望汝副其此心。④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 ⑤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⑥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A.①②⑥B.①④⑤C.③⑤⑥ D.②③④ 19.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郑母感慨善果是个年幼的孤儿,自己又是寡妇,有慈无威,未能教他懂得礼训,教导他不要心缘骄乐,堕于公政。 B.郑母希望善果应该仿效其父,要在官清恪,不问私事,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做一位无愧于家国的忠勤之士。 C.郑母鼓励善果处理政事应该剖断合理,同时又劝戒他不要妄加瞋怒,行事不允,骄逸堕业,以负荷忠臣之业。 D.郑母认为善果自小袭爵封候,位居三品,但却不是自身致之,要求他能够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以报答天子之恩。 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0-23题。 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5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21厘米和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 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37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 20.文中的?三次和两次?是指 A.向宇宙中的37个讯号分阶段进行调查的次数B.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分片调查的次数 C.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电波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D.按照时间的长短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21.?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意思是 A.不知道已经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B.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C.不能确定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 D.已接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 22.两位学者说,37个讯号?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他们的依据是 ①讯号的波长是宇宙空间极为普通的②大多数电波讯号沿着银河系分布 ③每次探寻的时间约为200—400天 ④在庞大的观察资料中这些讯号十分强大⑤捕捉到的讯号是离地球最近的 A.①③ B.③⑤ C.②④⑤D.①②④ 23.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讯号 B.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在哪里 C.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D.是外星人发出的电波吗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28题。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②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24.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 ① ② ③ ④ 25.第二自然段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 答:第一种弊端是 第二种弊端是 第三种弊端是 26.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 答:第一点错误认识是 27.第三自然段中说?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并打比方作了说明,这个?前提?实际上说的是什么? 答:实际上说的是 28.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答: 五29.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户枢不蠹。 有朋自远方来, 身无彩凤双飞翼, 。 ,不能成方圆。 ,谦受益。 30.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华5月28日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写入下表,有几个写几个。 不得体的词: 改正: 31.选用下面表内的资料,就某地区女职工增长人数及增长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在后面的空格处续写句子。 要求:①续写的内容要与上文衔接,句子通顺、连贯; ②数字的表述与书写要正确、规范; ③第一处不得超过14字,第二处不得超过36字。 某地区十分重视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广开就业门路。 1980年到1994年,该地区妇女就业的人数有了显著的增加, 妇女就业的增长率越来越高于男性, 这些具体数字反映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 六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完成32、33题。 麻雀说燕子 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 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 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 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 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32.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要求:①对话与《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象。 ②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概述和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或诗歌。 ③想象合理,对话内容围绕一个中心。 ④可适当描写鸟对话时的神态、心理、动作和口气等。 ⑤语言流畅,描写生动,卷面整洁。 33.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历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类型一览表 年代 题目或有关材料 1952年我投入了祖国的怀抱 1953年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熟悉的一个人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我的母亲 记整风运动中的一件事 当社会主义建设路线公布的时候 记我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为了幸福的明天,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大跃进中的新事物 我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 一位革命前辈的事迹鼓舞了我 说不怕鬼雨后 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 读报有感——从《干菜的故事》想起 谈革命与学习 北京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新疆 每当想起敬爱的周总理 浙江 路 上海 “知识越多越反动”吗? 湖南 心中有话向党说 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改写《第二次考试》为:陈伊玲的故事 读《画蛋》有感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五一”国际劳动节日记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关于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 就环境污染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 树木、森林、气候——谈———————————————————— 材料: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写简讯:议论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习惯 就填写报考志愿给同学写一封信 材料:孪生姐妹褒贬玫瑰园 想象圆为何物 辩论,两题选一: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 材料:候车亭前地面被弄脏谁清除 材料:梧桐树下一家三口谈新老树皮 上海卷:小作文:以主持人身份预告并介绍“上海之夏”节目大作文:机遇 尝试 上海卷 小作文:介绍一家街头小店 大作文:父辈 材料:寓言诗《鸟的评说》 上海卷 小作文:就学校里最近举行过的一次活动,写一则短消息大作文:责任 《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命题:我更喜欢漫画《 ——————》上海卷 小作文:初夏的时令特征 大作文:我的财富 材料:小新背小牧,“助人为乐”和“悄悄走开”两则调查 上海卷小作文: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 大作文:读材料,以“我看课外阅读”为题 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坚韧——我追求的 品格/战胜脆弱 上海卷小作文:将冰心《之一》改写成一片短文 大作文:阅读材料写一篇“读报有感” 1999年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上海卷小作文:以“开考时刻”为题 大作文:阅读材料,以《“回声”的启示》为题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上海卷请为2016年世博会确定一个主题 诚信 年轻人抛弃诚信背囊寓言故事 上海卷 说出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心灵的选择 北京卷 规则 上海卷 面对大海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 北京卷 转折 上海卷 杂 全国卷 Ⅰ、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 北京包容 上海忙 江苏水的灵魂山的沉稳 浙江小作文:谈谈免疫系统的四个话题 大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 天津材与非材 福建十个人物与文学形象 辽宁平凡与自豪 重庆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湖北买镜子 广东语言与沟通 湖南家庭教育 xx年 全国卷 1、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2、价值与位置 3、忘记与铭记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东 江苏 浙江 湖南 湖北 山东 福建 辽宁 江西 全国卷 1北京 天津 浙江 江苏 湖南 安徽 上海 山东 说“安” 材料: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留给明天 筷子自嘲 纪念 凤头、猪肚、豹尾 一枝一叶一世界 跑的体验 材料: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则文字双赢的智慧 读图写联想或感悟 今年花胜去年红 脸 、材料:乌鸦模仿老鹰抓羊 、材料:图书阅读率走低 北京的符号 愿景 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人与路 谈意气 读 我想握住你的手 材料:谈《星星》作文 湖北 材料:用带“三”的词语联想思考 福建 材料:1、诸葛亮草船借箭未满十万支 2、戈多今天已经回来了 3、留一点空白 广东 雕琢心中的天使 江西 材料:以“雨燕减肥”为话题作文 四川 重庆 辽宁 全国卷北京天津重庆湖北湖南浙江江西辽宁 福建 四川 安徽 江苏 上海 材料:以“问”为话题 东站一瞥 材料:以“走与停”为话题作文 肩膀 、 给图画材料《摔了一跤》 2、 根据与丛飞有关的材料自拟题目 给材料:“细雨湿衣看不见” 《有句话常挂嘴边》 《酸甜苦辣说高考》 给材料“母语” 《诗意地生活》 给材料《行走在消逝中》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能 《季节》 《一步与一生》 《提篮春光看妈妈》 《怀想天空》 《必须跨过这道坎》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的滋味作文 地震作文 作文期待 作文技巧 那一刻我长大了500字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400字优秀作文 穿戴式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乡情作文600字初一优秀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5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300字 我的微幸福作文 窗外作文800字初二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脚印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400字 让我欢喜让我忧作文 因为有了你作文 friendship作文 闲不住的奶奶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400字 我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代写作文 知足常乐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个人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