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材料作文的几种立意方法

2020-06-25 12:12:01
相关推荐

摘 要:立意,关系着一篇作文的成败。立意一旦偏题、跑题,作文分数就会丢掉大半。"棋失一步,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作文的立意,要慎重思考,讲究方法,避免出现偏差。材料作文如何立意才不会偏题、离题呢?本文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材料作文 立意法 一、主要事件归纳立意法 事物的运动发展纷繁复杂,但总会有主有次,有轻有重。只要抓住了主要事件,牵住了牛鼻子,事情就会一目了然。为了防止作文立意偏题,我们可以采用主要事件归纳法,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材料的主要意思,然后再分析立意。如以下这则材料: 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头顶上的颚在蜗牛上敲敲,而蜗牛根本就没把弱小的萤火虫放在眼里,对它的冒犯毫不在意,甚至会觉得被敲打几下还舒服呢!它不知道萤火虫的这种敲打就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就在毫无警觉的情况下被麻痹,直至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敲打几下,注射另外一种毒液,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下去。 对这则材料的主要事件,我们可以概括为:弱小的萤火虫去捉大蜗牛,大蜗牛毫不在意,结果被毒倒,成了萤火虫的美餐。主要意思归纳后,我们再进行思考:弱小的萤火虫能吃掉大蜗牛凭的是什么?大蜗牛被吃掉原因是什么?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可以归纳出材料主旨:面对强者,只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巧用智谋,就能以弱胜强。然后再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去立意。从萤火虫的角度可立意为:面对强者不要畏惧,只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以弱胜强。从蜗牛的角度可立意为:轻视弱者,麻痹大意,最终遭致灭亡。 二、抽象概括立意法 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发现,有些作文的材料,对人物事件作了具体形象的叙述描写,材料的主旨即蕴含在这生动形象的描写之中。对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先抓住关键词句,对形象的描写进行抽象概括,分析其精神品质,归纳其主旨,然后再选角度立意。请看以下这则材料: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仰头观察星空不料跌进了深坑,当他被人救起,顾不得疼痛,告诉救他的那个人说:"明天会下雨。"第二天果然真下了雨。有人非常钦佩他,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说他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两千年后黑格尔作出这样的评价:"只有永远躺在坑底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对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抓住其中几个句子进行抽象概括。如"泰勒斯仰头观察星空不料跌进了深坑"一句抽象概括为泰勒斯专心探索新知遭受了挫折。"明天会下雨","第二天果真下了雨"抽象概括为他的研究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了价值。"只有永远躺在坑底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一句抽象概括为"只有畏首畏尾害怕挫折从不探索研究的人才不会出现过失。"通过抽象概括,文章的主旨就会一目了然,作文的立意也就轻而易举了。 三、类比联想立意法 由此及彼,类似联想,是写作中常用的方法。练习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作文的材料,已经表明了命题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只要抓住这一点,进行类比联想,很快就能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如材料:"木桶理论"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意思是:一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木桶的那块最长的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这块短木板的现状,抓住短板,消灭弱项。企业管理如此,现实生活工作也如此。请根据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 这则材料的主旨很明确,那就是只有重视改变事物的薄弱环节,才能发挥它的整体功能,收到最佳的效果。抓住材料的最后一句,我们可以类比联想生活的例子:改变短板一消灭弱项一改变人的短处一改变企业中的薄弱环节一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一扫除文盲,普及初中教育一救济社会中的贫困家庭一开发西部,改变落后地区。 四、由果溯因立意法 事物的变化,有因有果,或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因此,对事物的分析,要学会由果探因,抓本质的东西。材料作文的"料"有些是摆出现象,提出问题。考生必须根据材料摆出的问题,分析其内在联系。 五、问题解答立意法 思辨性的材料作文,命题者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向考生提出了一个或几个问题,要求考生通过辩证地分析材料内容,选择一个观点回答。这一观点就是作文的中心。如材料: 古希腊有个老头,在一次仰面观察天象时,边走边看,掉进了水并,引得在场的一位女子开怀大笑,说:"可怜的老头,你怎么连脚下的地都没看清楚,却忘乎所以地要搞清天上的奥秘呢?"老头说:"尊敬的夫人,你不觉得只看到自己脚尖的人也可悲的吗?" 或许可以说,后者代表着人类对现实环境的思考是理智和物质的,而前者代表着人类对自身的终极关怀,是信仰和精神的,而如果二者又正好代表了人类所扮演的两种角色,那么,你将如何看待?该怎样选择? 材料中的老头与女子各持己见,到底谁是谁非?材料中的提示语已表明了命题者的观点,即二者正好代表了人类所扮演的两种角色。那就是既探究物质的东西,也要探究精神的东西。材料中老头和女子都强调自己一方的重要,片面理解问题。考生在回答命题者提出的问题时,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偏向一方,否则立意就会出现偏差。统观全文,可立意为:1.物质的研究是必要的,但不能只顾追求物质而放弃对精神的探索;2.精神的研究是必要的,但不能只顾探索未知而忽视对物质的研究追求。 材料作文的审题,最能体现出考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想像能力,文学、漫画的欣赏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分析文章的主旨,多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审题能力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高考作文中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才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 9598128.ht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小天地作文300字 好写的作文题目大全 学做一道菜作文400字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450字 勇于担当作文600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 保护环境的作文600字 春节记事作文600字 我想对您说作文300字 生活万花筒作文300字 新年趣事作文500字 愉快的一天作文4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 珍贵的礼物作文400字 勤劳的妈妈作文300字 父亲节作文100字 未来的房子作文400字 云南语文高考作文 介绍一种事物作文500字 又是一年春来到作文 最好的礼物作文600字 我最感激的一个人作文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优美句子 我的班主任600字作文 合肥中考作文题目 三年级作文过春节 感动的瞬间作文600字 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 家风家训作文400字 寒假见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