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2020-06-25 12:36:01
相关推荐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nn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 1、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2、单一材料和多则材料; 3、事例材料和寓意材料;4、古代典籍材料和现实生活材料;等等。 nn审题立意的原则 全面,完整,准确。 nn审题立意的要求 1、要正确,有积极意义,符合客观实际。 2、要集中,只有一个中心意思。 3、要新颖,选择角度的切入口要小。 4、要深刻,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底蕴。 审题立意的方法 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9月21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摄氏度以上,夜晚零下5摄氏度以下),地理环境复杂,在没有任何食物吃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好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身体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标题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一)“概括中心法”——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分三步走: 1、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 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奇迹生还 2、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 奇迹生还在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 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使得奇迹生还。 (二)方便快捷,但有风险的方法 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兹韦列夫和保托夫野外遇险,最后奇迹生还。 2、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中提示句: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另外一方面…… 道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变通的办法能创造奇迹。 3、组织观点,压缩成主谓宾句 经验创造奇迹;变通创造奇迹;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 (三)由果溯因法——最易操作,提炼观点的方法 第一步、从结果入手 第二步、找出原因(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 第三步、组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结果、创造奇迹 原因、身体素质经验变通改变 组句、健康的体魄创造奇迹 用丰富的经验,打造人生奇迹改变,成就人生奇迹 例二: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四基于材料,从辨明关系入手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所以可以立意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三:1、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而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终身不复言归。 2、艺徒们访问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夏菊花,请她介绍学艺经验,夏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将艺徒们带到练功房,指着地上的一堆碎瓷片说:“这就是。” (五)寻找材料的异同点 从材料看,立意大多会是“学无止境”,或是“功到自然成”。第一则讲学生以为学够了要回去,教者以自己的精湛技艺感动人留住人,第二则讲艺徒求教老师,老师带他们去看练功时砸碎的瓷片。“学无止境”可对应第一则材料,“功到自然成”可对应第二则材料,可结合两则材料,一个共性就是教师如何教导、教育学生,传授经验的问题,突出教师的作用,教育学生采取的方式,就此拟为“身教重于言教”“事实雄于雄辩”更妥当。 例四: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六)寻找材料的互补性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南昌三中省特级教师聂水兰说: (1)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你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你准备写的散文的情感; (2)材料的关键词就是你所写作文的话题,你要围绕关键词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地看待分析,归纳出鲜明的结论。 (3)材料的情感就是你的情感,你要围绕此情感或褒扬或贬斥。 实战训练 (一)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用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落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收紧。孔愈紧,马嘉鱼愈激怒,瞪起鱼眼,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结果为渔民所获。 (二)美国有一位七岁的小女孩,立下了一个志愿,做一个飞越北美洲最年轻的飞行员。经过训练后,她便开始了这次飞行,但在飞行中,飞机失事了,与她一起遇难的还有她的父亲和教练。事后她母亲接受采访时说,她并不后悔,因为那是女儿的愿望,同时也是一个勇敢而伟大的尝试。如果一切可以重新选择,她仍然会尊重女儿的意愿。 请就以上两则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各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三)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依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不少于800字。 四那是临近高考的一个晚上,儿子正在家里复习功课,可突然停电了,儿子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埋怨。父亲听见了,走进书房,对儿子说:“孩子,现在你要做的,是去点亮一支蜡烛。”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五)生活中,我们都想争第一;国家民族,我们都爱炫耀第一。然而,有时“第一”却是压力,有些“第一”并不是好东西。 请以“我看第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部分解析 (一)采取由果溯因的办法审题。马嘉鱼死了,找出原因(关键句)——不爱转弯,不思改变;组成观点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①改变,为自己开一扇天窗(比喻手法好,5分);②适时改变,人生大智慧;③灵活变通,柳暗花明;④死于固执,生于变通;⑤执而不化与灵活变通;⑥拐个弯,天堑变通途;⑦退一步,海阔天空(引用好,5分);⑧死板之路,死亡之路;⑨墨守成规,自掘坟墓(4分);⑩有改变,才能生存(绝对了一点,3分);⑾冲动等于死亡(用词不准确,0分);⑿错误越深,陷得越深(没有写出结果、原因,0分) (二)此材料审题很容易写成“勇于尝试”“为了理想不惜牺牲”。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但易落入大路货之嫌。仔细看进去,材料涉及的主要人物,一是小女孩,一是她的母亲,审题当然要审清,不可只看到这小女孩一人就匆匆去立意。审全材料后,我们可以知道,女儿已经为了志愿献了身,按一般人的情结,这个充满牺牲意味的志愿,如果再来,做母亲的肯定会阻止,不让她去从事这一危险的行当,但这个母亲的回答却不一样,而是尊重女儿的志愿,即使再让她重新选择,也会尊重女儿的意愿,显然这是一个开明的母亲,这个事件反映的是“尊重与教育”的问题,从母亲这个角度拟写“尊重与激励式教育”就要比上述立意新颖,又透示了材料的实质问题。 (三)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溢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作文中常出现的审题立意问题 严重偏离主旨,另起炉灶,与考题材料无关。 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 立意太低,或过于低幼化,或不能透过材料看到问题的本质。 格调太低,思想不健康,看法偏激,玩世不恭。 感情虚假,胡编乱造,随意拼凑。 ★作文通病 书写难辨,低龄幼稚,胡编乱造,若即若离,思维定势,不成文章。 ★选材技巧 不涉禁区,积极健康;避生就熟,得心应手;弃故纳新,与时俱进; 避同求异,独特出众;去粗取精,以一当十;推陈出新,旧材新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24 20:46通用网络[甘肃省网友]IP:2050222150
    我平常写作文就是缺乏审题立意的训练,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顶0踩0
  2. 2020-04-18 17:49人淘宝[山东省网友]IP:737331079
    这个话题很实用,对提高作文水平应该很有帮助。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消防安全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 窗外作文600字 小作文给对象 梅花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 说明文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 笑死人的高考零分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500字 700字作文 写给女朋友的小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 坚持作文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作文过年 关于学习的作文 作文怎么写 作文大赛 英语小作文 说明文作文600字 作文开头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 成长作文 在路上作文 旅途作文 英语春节作文 节日作文 作文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