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6任务驱动型作文:“动车让座”时评一组坐动车到底该不该给老人让座

2020-07-10 08:30:01
相关推荐

让座是美德而且让个座并不难,相信大多数人平时都会主动给老人让座,人们真正反感的是某些人总是热衷于道德绑架,而不是相互理解、与人为善。

动车上拒绝和老人挤着坐该不该遭谴责2016 05 04 作者:尤雪玲

近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老人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想挤着坐被拒,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2016 05 03来源:华西都市报)关于“让不让座”这一话题,五花八门的早已屡见不鲜。这次不同的是环境变了,不是公交、地铁,而是动车上。这些有一个类似的特点:年轻人不让座,老人主动索要座位。一些老人对不让座者甚至抽其大嘴巴,或者干脆坐其大腿上。这样的让座博弈,不仅闹笑话,甚至酿成大悲剧。文中事件经《华西都市报》的实名微博发布后,被转发4000多次,评论达到了6000多条。网友大多是谴责文中乘客“太没同情心了”。而笔者认为,这样谴责乘客是不应该的。乘客买票坐动车,就意味着与列车方面达成了一种契约关系,不能因为我们提倡让座美德就强制乘客让座,剥夺其享用公共资源的权利。因此,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用平常心看待“动车上拒绝和老人挤着坐”问题,尊重乘客让与不让的权利选择。如果真需要对方让座,应该和颜悦色地和对方商量,而不是恶语中伤。其实,在“让不让座”这个问题上,并非只有强制让座、暴力索座一个途径,也可以有温情感人的方式。曾有报道,在重庆綦江区的一辆公交车上,就曾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给每一个让座者发一个红包,红包里除了2元崭新的纸币,还有一张表示感谢的卡片。这一举动,让人感觉暖暖的,非但不会使让座者反感,反而会激发他们的让座热情,让人称赞。不管乘客让不让座,我们都不能盲目地进行泛道德评判,毕竟不让座者可能有其难言之隐,不方便让座。如果不假思索地就抡起道德大棒,非但不利于良好道德氛围的形成,还有可能伤害社会的道德风尚。不让座者,并非没有恻隐之心,每个人对相对弱势的群体都有或多或少的同情心,并不能因为同情心没有转化为行动,就对其作出负面评价。这样的结论是武断的。(尤雪玲)

也谈动车上该不该让座2016 05 06 来源:北京晚报 张 丽

5月3日,华西都市报发布的一篇微博“动车上拒和老人挤着坐遭指责”,引发网友热议。具体事情是: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到南充后,老人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座位的主人是一位女生,老人女儿恳请她和母亲挤一挤,遭到拒绝。大约5分钟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这时,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生委屈地回答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就此事,新浪网做了一个网友单选投票调查。截至5日中午12点18分,有45220人参与投票,其中40126票认为“座位主人没做错,自己花钱买了票,有权决定愿不愿挤着坐”,占88.7%;认为“不让座不近人情的”有2622票,只占总投票人数的5.8%;其余的人自己“说不好”。这个结果反映出了一个趋势,以前人们对不给老年人让座的行为是一边倒地批评;后来在各种“让座”纠纷中某些老年人的不文明行为曝光后,人们开始思考;终于在动车让座的选择上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的“一边倒”。是人们文明素质变得低下了,开始不尊老敬老了吗?非也。

动车不同于公交和地铁,坐席票都是指定的。座位主人、这个女大学生主张自己的权利,不愿意让座也不愿意很不舒服地和人挤着坐,并没做错什么。老人的女儿是在请求女大学生的帮助,但并不可以命令或者要求别人必须帮助。归根到底,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用“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这种片儿汤话来进行道德绑架,过了。特别是某些对此事的报道在转发中,着意加上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美女大学生”这样的标签化描绘,字里行间的道德评判之意昭然若揭,未免有失报道的公平立场。

而且恰如一些网友所说,这件事并非只有“请别人让座”一个解决办法。首先,动车运营部门作为服务行业,应当有责任为有病老人解决实际困难。其次,老人的女儿完全可以寻找列车员请他们帮忙安排临时座位,或者自己带一个折叠凳坐在不影响他人的安全区域。更重要的是,老人已经年过八旬,其女儿在买票的时候就该考虑到母亲的需要,而不是挟老人以令他人,把自己本应尽的义务转嫁到别人身上,把自己的受助当成理所当然,且在面对拒绝时再施加道德评判。这跟此前人们所诟病的少数老人索要座位,乃至直接坐到小女孩腿上或者掌掴孕妇逼其让座等行为并无二致。

回到动车让座这件事本身,掏钱买了票的人,就拥有了对自己的座位处置的权利。社会道德的价值取向里,永远都鼓励人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这毋庸置疑。中年男子愿意让,女大学生不愿意,只要是自己意愿的真实且自由的表达,就都值得尊重。我们社会的良性运行,公民个人自由的实现,都需要建立在这样的尊重之上。

让“感恩的心”打破“道德牢笼”2016 05 06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尽量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孕以及带小孩的乘客。”乘坐公交车时,广播里总是不停播放着这句话。我们在看到老年人上了公交车却没有座位时,多数人也会主动把座位让给老年人。但如果在动车上,你买的是坐票,买无坐票的老人或老人家属要求你让座,你会让吗?(5月5日中国网)近日,一名女学生在动车上拒让座引争议,把“道德”又一次的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从中得知,老人与其女儿在动车上只买到站票,因老人年纪大,要求年轻女学生给老人让座,遭到拒绝后,以“道德”攻击女学生,把礼让的美德变成“捆绑式”道德,把女学生圈进了道德的“牢笼”。礼让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爱,并非道德,更不是一种义务。就拿公交车上让座的问题来说,年轻人遇到老幼病残,多数会自觉的让座,但这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也不是年轻人的一种义务,年轻人遇到比自己年纪大的就必须让座,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而在动车上,老人女儿带着生病老人,要求年轻女子给其让座,年轻女学生没有让座,也仅仅是坚守“本分”罢了,她做的没有错,更没有什么道德问题。学会感恩,心怀一颗感恩的心,切莫当个心安理得的“享受者”。儿女心疼自己的父母,想给母亲寻个座位,于情于理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应该一味的索取,如动车女子那般,显然有些强抢她人座位之嫌,当未达到自己的目的后,又以“道德”名义捆绑她人,这种行为无疑是很低劣的。女儿心疼母亲,完全可以给母亲买个茶座,上车之前给母亲买个马扎,而已口头的名义强抢,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学会感恩,心怀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回报他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家让座的事例屡见不鲜,弘扬了社会的正能量不假,但久而久之,尊老爱幼好似已经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些老人心安理得的接受,却一句感谢的话语,一个慈祥的笑容都没有了,没有感恩之心的老人必将走入“死角”。很多时候,做好事的他们并不是为了回报,只是出于人文的关怀,一个真挚的微笑,一句感谢的话语足以让其满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并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应当是一种感恩的回馈。当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在外有人礼让,有人照顾,我们感到心安,感到了社会的关爱,当我们工作之余见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自然也会伸出关爱之手,“扶不扶”的现象终将消失,“让座”的纠纷更不会有了,而作为老人,切莫板着脸心安理得的接受,要懂得回报,学会感恩,一个笑容,一句话语,便可温暖他人心灵,把浓浓的爱心传递下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中开学作文开头 做饭的步骤作文 我看学校新变化作文 忍耐作文 送礼物英语作文 五年级下册各单元作文 让我感动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刘翔跨栏作文 关于奥运会的作文 我家的小白兔作文400字 想家作文 武大樱花作文 关于地震作文400字 小书迷作文500字 当兵作文 作文的五大文体 快乐的活动作文 写人的作文的好开头 养蚕宝宝的作文 我不再什么的作文 什么什么的心声作文 环境保护作文200字 心意的作文 我的学校作文350字 看书入迷的作文 可爱的小狗作文300字四年级 我心中的一颗星作文 紫薇花作文300字 三年级作文我 我-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