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风自东来春信早?福州市与定西市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纪实

2020-07-23 12:06:01
相关推荐

风自东来春信早?福州市与定西市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纪实风自东来春信早?福州市与定西市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纪实

每日甘肃

发布时间:12 1214:52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2016年10月,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由福州市对口帮扶定西市。

2017年2月28日,春寒料峭。福州市主要负责人带团来到定西,与定西市召开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签订了8个协议,从不同层面展开扶贫协作。同时,还与定西市联合举办了2017年福州·定西“福暖陇中”东西部扶贫协作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为援建的甘肃扶贫干部培训学院项目奠基。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自此,福州与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序幕正式拉开。从此,榕定心手相牵、共战贫困的故事开始在陇中大地谱写——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产业是脱贫之基。没有产业带动,脱贫难以持久。福州与定西东西部协作扶贫,借鉴长汀经验,复制闽宁模式,将产业培育作为核心。马铃薯、中药材、土蜂蜜、草牧、花卉……一个又一个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陇中大地发展、兴旺。

渭源县“光伏+农业”产业合作模式便是福州与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依据当地实际情况而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

渭源,海拔在1930米至3941米之间。站在渭源的山头,似乎伸手就能抓一把阳光。近年来,渭源县被列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示范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渭源县在对口帮扶的晋安区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走出了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产业相结合的新路子 。

走在渭源的乡村,绕过一座座山峁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一行行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下面,竟然藏着一座座食用菌大棚。正所谓“头上光变电,脚下菌生金”。

莲花镇绽坡村党支部书记李海东是当地较早“吃螃蟹”的人。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200万元,再加上其他渠道的资金扶持,他成立食用菌合作社,在光伏发电站下建大棚,育香菇。

李海东介绍,今年他们的合作社有40万棒菌棒投入生产,产量达60多万斤。东西部扶贫协作不仅提供技术支撑,也帮菇农拓宽销路,加之他们的香菇质量有保障,很受市场青睐。“今年我们的香菇平均每斤售出价约5.5元,目前已有350万元左右的收益,估计还能再卖100万元。有的还漂洋过海,卖到韩国呢。”李海东说。

据了解,李海东的香菇合作社带动全镇5个行政村200户贫困户增收,其中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有138户,平均每人每年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预计今年每个村有村集体经济分红5万元。

绽坡村村民王正元正在李海东的合作社忙碌着。他来合作社打工已有半年,主要负责搬运菌棒。“我现在一个月能拿3000多块的工资,以前家里靠种地挣钱,一年到头也不过四五千块钱。”

说起现在的扶贫政策,王正元连连点头称赞:“现在的政策就是好,中央帮俺们,东边的福州也帮俺们,俺们没有不努力的理由。”虽然49岁的王正元不知道晋安区具体在福建的什么位置,但“晋安”这两个字已经深入他的心里。

据了解,东西扶贫协作中,定西市先后引进40家福州企业入驻定西,投入资金5.17亿元,开展产业合作,与贫困户建立市场化利益联结机制,在全产业链上带贫增收、脱贫致富。

空中俯瞰安定区凤翔镇中川村张家湾的“福州林”(资料图)。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通讯员 杨洁

建在福清市的通渭县农特馆,成为当地群众了解通渭农特产品的一扇窗口。(通渭县委宣传部供图)

搭桥梁 建平台 促就业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在就业扶贫中,福州市与定西市主要通过实施劳动力季节性转移和建设“扶贫车间”等方式实现劳动力精准就业。

定西,未外出打工的贫困人口,十有八九从事农业种植,每年10月以后,基本处于农闲季节。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州,逢春节前,企业订单增加,正是劳动力需求旺期。通过实施劳动力季节性转移既可以提高定西贫困劳动力收入,又可解决福州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定西市积极协调对接福州方,采取政策优惠措施,对连续务工3个月以上和6个月以上贫困劳动力分别给予4500元、13500元奖励工资及交通生活补贴。定西贫困劳动力赴福州就业积极性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在福州市实现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贫困人口已达2626名。

除劳务输出外,“扶贫车间”的建设,也让定西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打工和照顾家庭两不误。

寒冬季节,坐落在陇西县首阳镇的首阳扶贫车间内机声隆隆,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工作着。这家扶贫车间属于首阳镇晨鑫源制造有限公司,创办于今年3月,由陇西县统筹协调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90万元及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资金27万元等多渠道筹资而建。公司与义乌商贸城达成代加工战略合作协议,涉及箱包、服装和家纺为主的多元化生产。

扶贫车间主任赵红艳介绍:“刚建成后,很多人持观望态度,怕车间经营不下去,发不了工资,贫困群众报名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后来,在镇、村干部的积极宣传动员下,500多名群众到车间参加培训,207名经培训合格后上岗工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8名。目前,车间工人每月最低工资在2500元以上,熟练工最高可达到4500元。

同样,位于渭源县上湾镇侯家寺村的巾帼扶贫车间,也是东西部协作“扶贫车间”。该车间由对口帮扶地区福州市晋安区和渭源县共同打造建立,以服装生产为主,车间员工主要是易地搬迁户。据了解,晋安区对扶贫车间投入了80万元的帮扶资金,还会提供一些订单。“现在车间的姐妹们正在赶制晋安区一家单位的3批订单,每批订制200套工作服。”车间负责人李建娥介绍说。

殷淑霞正在埋头做工。“以前我们家主要的收入以种植中药材为主,靠天吃饭,不稳定。现在在这里打工,收入有保障,孩子也能照顾上,和姐妹们说说笑笑,过得也开心。”殷淑霞说,她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有2000多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像这样的扶贫车间,目前已在陇中大地“遍地开花”。3年来,共有140家扶贫车间在东西扶贫协作的扶持下蓬勃发展,帮助4119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渭源县莲峰镇下街村新建的光伏项目蔚为壮观。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首阳扶贫车间的员工正在赶制订单。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爱平

用情扶志 用心扶智

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如果说产业是扶贫之树的源头活水,就业是脱贫最直接的道路,“志”与“智”便是其根本。只有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永久脱贫,真正脱贫。

福州与定西东西扶贫协作中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实施“双招双引、对标福州”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互派专业技术人员互帮促学,开展支教支医支农活动,组织党政干部赴福州接受培训等途径,让贫困地区的干部开阔视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据了解,从2017年至今,定西市向福州市共选派54名干部赴福州挂职锻炼,选派378名教育卫生等行业技术人员赴福州开展1个月以上学习交流。此外,福州135个学校、46家医院分别结对帮扶定西137个学校、51家医院。

“每学期学校根据资助评选条件遴选250名受助学生,每生资助300元。”

“助学资金分四学期进行发放,每学期发放资金7.5万元。”

这是《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关于落实福清文光学校教育助学项目的实施方案》中的两个步骤。今年,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与福清市文光学校结对帮扶。思源学校的生源绝大多数为周边乡镇贫困家庭子女,学生中近五分之一为孤儿、单亲、特困、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

除了资助学生外,思源实验学校每年选派4名中层管理人员结合骨干教师赴福清市文光学校跟岗培训。

冯岗,思源实验学校的生物教师,2018年11月赴福清参加为期半个月的培训。短短两周左右时间,冯岗感受到了教育的实质——教育,不应以升学为目的,而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用于生活。这,在他之前10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未体会过。

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定西市有22.78万残疾人,持证残疾人达9.06万,其中3.78万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福州市残联协调各方力量,促成资金项目落地,帮助残疾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渭源县石门村的王宏平,因胸椎脊髓突发性出血,导致高位瘫痪。2014年,他在淘宝网注册了自己的网店,专门销售家乡的中药材,生意一直稳定有序。今年,东西协作扶贫和晋安区残联分别为石门村集体合作社注入10万元,加之定西市残联协调的15万残疾人自主创业资金,王宏平带动石门村贫困户发展山野菜种植。今年3月,王宏平初步建成20亩乌龙头山野菜栽培种植基地,截至目前,共带动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栽树、除草,其中残疾人家庭5户。

据统计,2019年福定两地共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项资金3370万元,精准帮助贫困残疾人9840人。扶持700户残疾人发展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种植产业,扶持140户残疾人发展牛、羊养殖项目,建立8个残疾人扶贫基地。

架起农特产品销售桥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的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城市里的大市场。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两市将产销对接作为扶贫协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按照“优质、特色、标准”的要求,在仓山区建立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在其他6个县(市)区分别建立农特产品展馆,助力定西农特产品进入福建市场。

林旭晖,从福清市东张镇政府办公室来到通渭县商务局挂职。他说:“我们那儿吃的杂粮和定西这边不太一样。我们通过展销会发传单,向家乡人民介绍这里的杂粮和吃法。” 为了让福清人民对通渭特产有更加直观地了解,在福清市人口较为密集的玉屏街道建成市场化运营的60平方米消费扶贫“通渭农特馆”,摆满了通渭农特产品。此外,为了帮助通渭果农销售苹果,福清市进行了帮扶采购,于11月初签订280吨协议。今年福清市已通过各种消费扶贫通道,累计完成消费扶贫金额2068.1万元。

说起东西协作消费扶贫,岷县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富文深有感触:“从2018年8月开始,我们的中药材开始在福建的永辉超市销售,到目前销售额达到200多万了。”邱福文说,接下来,他们要打造开发更符合福州人的消费和饮食习惯的产品,“消费扶贫也要尊重市场规律,要向福州朋友推出最有定西特色的、同时又受福州朋友欢迎的农特产品,不能‘一厢情愿’”。

数据显示,2018年定西农特产品销售额超过1亿元,带动118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

让长汀经验在定西开花

贫困往往与生态环境脆弱伴生。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境内自然条件恶劣,属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之一,当地人常说“山是和尚头,沟里无流水,十年有九旱,岁岁人发愁”。根据定西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福州与定西两地政府探索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扶贫”模式,以治理水土流失为切入点,在植树造林的同时进行产业扶贫。

2017年,福州市投资2859.57万元,实施生态林一期、二期和三期扩建、安定区提升改造、通渭县示范基地等建设项目6462亩。

针对定西水土流失严重的客观条件,福州、定西两市的林业专家立足安定实际、因地制宜,选取适宜当地气候的耐寒耐旱树种,造林模式采取针阔混交、针针混交、阔阔混交等8种模式。安定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赋声曾用“挖大坑、栽大树、浇大水”9个字概括“福州林”的造林“秘诀”。

冬日,走在安定区凤翔镇中川村,一行行云杉、油松等迎风而立,积蓄能量,孕育生机。

生态林的建设,不仅让荒山披绿,改善生态,更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通过将贫困户引导参与植树造林、森林抚育、林下套种等环节,拓宽贫困户的经济渠道。

李锋,安定区凤翔镇李家岔村村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5月开始,他成为一名生态护林员。“每天上山转一转,冬天主要任务是防范火灾隐患,一个月有600元收入。”说起自己的工作,李锋甚是满意。除此之外,2018年,他家的40亩山地被列入“生态林”二期用地,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获得退耕补助2万元。当年,李锋脱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扶贫建设,丰富了森林景观,还将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延长产业链,将农民从贫瘠的土地上解放出来。

记者手记:

三年的时间很短,但时间亦有力量。

三年来,福州市投入帮扶资金及捐物折价9.1亿元,帮助实施各类项目468个,仅2017年至2018年两年间带动4.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生态扶贫、劳务扶贫、产业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建设等创新模式,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福州定西生态扶贫合作、福州市与定西市劳务合作2个扶贫协作案例被国家推为全球减贫案例。

风自东来,滋润陇中大地,正如张家湾南山福州亭上的这对楹联:“闽中海风扶陇中 云釉万木竞葱茏”。在这203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春信已落梅梢。

作者最新文章12 1314:0412 1313:3712 1313:18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孔子 作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 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500字 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作文400字 告诉你一件新鲜事作文500字 男朋友打女朋友光qq的小作文 牵动我的情思半命题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什么的时候作文600字 班长的白脚在我的脸上作文 我终于战胜了困难作文600字 甘瓜抱苦蒂的作文素材 欢欢喜喜迎新年作文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作文500字 人间自有真情在作文300字 带着爱上路作文600字 欢度六一的作文200字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300字三年级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400字 那一次我很感动作文600字 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尿一滴尿作文 三年级作文过年最开心 妈妈我想对您说600字优秀作文 一个印象深刻的人400字作文 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作文800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800字 我的六一作文100个字 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作文600字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800字 以回味为话题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