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是怎样的?

2020-08-06 17:57:01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是怎样的? 知乎??

登录加入知乎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是怎样的?关注问题

写回答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是怎样的?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如何做到既不失风骨,又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改革”?例如京剧室内乐版《霸王别姬》、…显示全部

关注者70被浏览27,105关注问题

写回答??

邀请回答??

添加评论??

分享??

22 个回答默认排序

福建师范大学 学硕士9 人赞同了该回答先赞美题主一下~能问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京剧行业还有真心和热情,真的。新编戏被糟蹋如斯,据我了解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政治原因。外国我不大了解,但是在中国,文学、艺术都必须服从政治功能,尤其京剧院团本来就属于事业单位,属于国家机器,靠国家财政养活,所以很多新编戏题材都是迎合政治比如你所说的飞夺泸定桥,虽然我没看过,但看题目应该是来取巧。说新编戏是为了迎合观众,不如说是为了迎合国家。它在创作时应该是没有也不用考虑观众感受的。二是经济原因。前面说了京剧院团靠国家养活,除了财政拨款,还有个重要的财政来源就是各种艺术基金项目。正常京剧当然是程式化、写意,台上基本全靠演员,不需要什么幺蛾子。但这样就用不到花里胡哨的比如类似话剧的舞美、服装、乐队、大队群演,那国家拨的钱总要花吧看起来大笔的花了,才能留一些…还只是一桌二椅的话…三是观众的素养。或者说“这一届观众不行”。我没有对观众做过量化的调查,只跟小部分聊过天,不敢妄论。可能我接触到的都是比较资深的票友,所以大家对大部分新编戏还是…但据院团人员说,他们的新编戏还是很受欢迎,尤其是进校园什么的。有个七岁小女孩的妈妈跟我说,孩子看了一个新编戏后,冲上台拉住演员说想学京剧,后来就真当业余爱好学了。我的理解是,很多观众可能第一次看京剧就是新编戏,没有参照物也就无所谓好坏,单纯当做一个舞台表演就觉得确实很不错,因为没把它当成“京剧”来评价。如果真的说新编戏是为了吸引当代观众,可能只是为了吸引潜在观众群,而不是已有观众群。这两个词是我瞎编的哈,你理解就好~已有观众群如我们,是完全出于对京剧的爱,才没被新编戏气跑哈哈。最后说为什么夸你。因为很多岁数稍长的演员,我说的这些他们都明白,只是早已对现实低头,反正就是上个班儿呗,单位让演啥就演啥好了,自欺欺人能过得更舒服容易一些。既然改变不了,越清醒越难受。说这些可能也让你难受了,但我们要做的是,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热爱它。只有不困惑、愿意面对它、接受它,才有可能寻找其他让自己开心、有价值的方法。??

赞同 9??

??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有朋友邀请,但是实在想到的也没什麼营养就是了。

我觉得,无论是搞坚持传统还是提倡创新,甚至复古,其实都是一样的吧,都可以作为制造宣传的噱头和热点以此来吸引观众的,这就是传播学的事儿了,方向其实是都没有对错的。

而到底能不能活起来,终究要看做的东西是怎麼样吧。

首先,我觉得现在不比以前,名伶不再是妇孺皆知的票房号召,所以吸引麻瓜路人成为戏迷往往要靠演出来的作品。火一出戏给一个演员一个团队一波关注量的情况更普遍。所以戏的本子和导演就很重要了。

很多新戏,搞了很多所谓的创新(其实手段根本就不怎麼新吧,比如改编外国名著民国起不就有许多戏的嘛)结果成了反面教材。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抓不准现在观众们的审美。

老戏老演法,往往大家也不会过问啥,就算武家坡三观多麼奇葩大家也不会置喙。但到了创新戏,既然你的目标人群都对着年轻人了,给了我们发言权,那如果感受到了强烈的违和感,大家当然就一吐为快了。像许多反面教材,最大几个问题其实题主也有提到,比如:舞美风格浮夸,要麼仙气得要死要麼浓艳得要死,各种渐变色的戏服透着知道你花了好多钱但是还是觉得好丑的廉价感;外国故事改编的时候本地化做得不好,剧本的语言风格、人物造型音乐风格等数个要素之间脱节严重;场面一味追求宏大或唯美诗化之类,看了戏像看完了一场张艺谋导演的晚会的低配版一样;更有不少剧本,追求啥哲理和人性的深度,强撒狗血,不说人话,编剧自我感动……不胜枚举。

这砸下去的可都是成筐成筐的钱啊。可造出的效果,用前阵流行的俏皮话说就是「油腻」,没有「格调」。

说到格调,其实也蛮玄学的吧,有人吃某一套有人不吃这一套。

说个比较正面的例子吧。北昆的《怜香伴》。

虽然当天听的伴奏都是一半录音的只有文场面是现场的,很low,但大家还是看得很high,年轻大学生很多,都在剧情高能的地方不由地叫好。相比,夜场的大戏《牡丹亭》观众的反应就沉闷多了。我觉得它吸引人的地方,一个是题材故事高能,一个是“复古”的妆容和简约的舞美很能唬人。这是个实验性很强的小戏,我认为是个挺好的尝试,不靠华丽庞大的服道化和排场取胜,而是做好了减法来对准目标人群。

??

赞同 7??

??

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戏曲/音乐6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个问题一直有在思考,却始终持有比较悲观的态度。

先说说观众的问题。我是95后的大学生,身边喜欢的戏曲的朋友少之又少,有时还会一个人买戏票去看戏。虽然现在有了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但看了以后真正喜欢上戏曲,将戏曲与流行文化比重的同学依然是少的,只能说是初步了解了戏曲的形式。角是观众捧出来的,戏也是需要观众看的,台下亦有其精彩。只是在传承与发展方面,不必苛求每个人都喜欢戏曲,爱的人自然爱,不喜欢的人永远只会在台下睡觉。让戏曲变得小众一些也并非不好。

再来说说剧目的问题。我对京剧了解较少,看昆曲越剧较多,印象较深的自然是张军的《春江花月夜》了。我不太懂格律,自然也看不出填词的奥妙,但我却感觉到编剧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写了出来,不得不说是我看过意境最壮大的一部戏,到最后唱起全诗的时候都留下了眼泪。这就是罗周的情怀和现代人的情怀的。生死永恒这一点上,可与《牡丹亭》相较。但是我又开始忧虑了,一个时代又能出几个罗周,明清传奇的鼎盛时期早已不再,剧作家的缺损是影响新戏的最大因素。就像越剧新编戏《甄嬛》,虽然场场爆满,却没有几句特别打动我的词句,有些古风的句子听来只觉得造作。

我大约是一个传统戏的守旧者...更喜欢戏曲的程式和简洁的舞台,尤其不爱交响戏曲!!创新可以,但请不要破坏戏曲的本质!先把老戏传承好,再去做新戏,希望能看到戏曲好的未来吧

??

赞同 6??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34 人赞同了该回答谢邀,被专业学习戏曲的小同学邀请真的受宠若惊。这个题目有些忒大了,我只能量力而行。首先,在今天,戏曲已经是一门成熟的艺术,有自己独立的一套表现手法。当今社会,戏曲不再是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而变成了一种文化载体,那么她所承载的应当是创作者的古老智慧和审美取向,这种智慧和审美也深种于华夏儿女的文化基因之中。为了能够让这种文化载体的作用发挥充分,我以为现在的戏曲人首当其冲的责任是传承经典剧目,不仅仅是可以把一出戏从头到尾拉下来,更是要清楚一招一式背后的含义,每一个字,每一个腔为什么要这么唱,这样方才可以学习到戏曲的艺术表达。唯有唱好了经典戏,了解了戏曲艺术其中的内涵,才可以去谨慎地创新。可是很遗憾,现在大部分年轻演员,连传承都没有做好,就开始求创新,不少人将话剧表演,舞蹈表演,管弦乐,现代灯光舞美引进到戏曲舞台上,美其名曰“吸引年轻人”,但戏曲和这些现代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不同,因此这样的结合难免给观众奇怪的观感,使新编戏成为“话剧加唱”的“四不像”,试问一个有着正常审美的年轻人会喜欢欣赏这样的怪物吗?梅兰芳先生曾说过创新是“移步不换形”,即使是创新也不能丢掉戏曲最本质的内核——四工五法。然而很不幸,现在大多数创新都正在试图摒弃最传统的戏曲表演方式,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又怎么能说是戏曲呢?总而言之,先做好传承,如果达到了一定水平,再开始创新。但是这一点在现实中很难做到,现在的戏曲创作大多是服务于政治需要,讨领导的欢喜,而忽略观众。最要命的是,这种并不是演员的灵感由内而外溢出来的创作,是会消磨创作者的灵性并且造成戏曲的虚假繁荣,不过自欺欺人罢了。这是现状,也不是一个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个人力量来解决的。最后,希望江山代有人才出。??

赞同 34??

??

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无话可说22 人赞同了该回答同样的问题,日本方面做得很出色,如能剧演员、陶瓷匠人等等,直接给予高地位,封国宝,普罗大众可以不理解,或不感兴趣,但都会尊崇。国家养活他们,条件是:他们必须以最纯粹的传统的样式存在下去,如有“创新”的念头,他们的国宝地位则不保,直白一点地说,他们就是活著的博物馆。创新是个好东西,但他们不被许可。中国的钱是大笔的花了,见效甚微,是意识形态上的问题了,从上到下,小角色到大宗师,整天嘴里脑子里都是创新、票房、与时俱进、做大做强的,这些想法不能说错,问题是没有一个坚固的文化锚点的情况下,都是在搞闹剧。整天说不能跟时代脱节,本身的思想和机制恰恰少了重要的一环。那些“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之类的象征性荣衔,在政府不懂文化的场景中,没卵用的。??

赞同 22??

??

1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一句话就能描述我多没趣3 人赞同了该回答

怎么传承,这个还真的不是我能答出来的。说几个现象吧。1.我所接触的京剧票友十个有八个是因为张火丁,如果多一些这种角,每个行当每个流派都有一个,京剧的影响力不知道会不会大一些。特别赞成王佩余参加娱乐节目。2.看了好些个视频,劝君王饮酒听虞歌那一段包括剑舞,看的杜近芳先生六十几岁的舞台演出,真的是觉得现在的新一代压根比不了,包括杜先生徒弟丁晓君,不知道为啥其实扮相比晚年杜先生好看很多,就是看起来感觉,没味。(个人感觉)3.年轻人接触戏曲的通道有限,我说的是被动接受,(没几个人主动去看的,都是无意听到感觉不错才会主动去搜)比如电视宣传,去学校表演之类,那种北京的名校我就不说了,毕竟人家看得多了。我在想,不是京剧院国家发工资么,抽不出演员去学校演一场吗,现场还是比电视震撼新奇的多。4.很赞成前面一位朋友说的,都没有学好就跟着创新,不伦不类。不排斥交响乐配乐,但是真的得像文革样板戏一样,做到极致,不然,不仅吸引不到公众,反而招来厌恶。

再想起什么再加。??

赞同 3??

??

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文人4 人赞同了该回答谢邀…这个题目太大了,我也实在是才疏学浅,而且我也只研究昆曲,姑且从传统戏曲的一方面——昆曲的角度来答答吧。昆曲,或者说昆剧,这个剧种比较特殊,清末以后好几次面临失传的局面。所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剧目,名为传统,实为新“捏”,和明朝、清中叶时期的演出情况肯定有很大的出入,比方说北昆的“马西厢”、省昆的《桃花扇》等等;或者说由于舞台表演的需要,各个剧团对剧本进行了一定的删改,实际演出时又和《缀白裘》《六十种曲》有一些出入,比如说北昆的“时牡丹”。所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传统剧目”,它实际上是“创新”的,所以说一味地反对创新,我觉得是不好的,从昆山腔到昆剧,昆曲之所以能延续六百年,就在于“合时宜地创新”:魏良辅改革是一种创新,哺育其他剧种时又接受其他剧种的反哺也是一种创新…………再来聊聊题主提到的一些新编戏的情况。一个是政治原因,尤其是北昆的一些新编戏吧,政治气息相对浓厚些,这个就不多说了;再一个近年的新编戏也不是说都“丢了老东西”,上面的一个回答把日本捧到极高处,把中国戏曲踩在脚下,我个人认为不太客观。省昆的《红楼梦》,前几天苏昆上演的《琵琶记·蔡伯喈》,这些剧目的美学观仍然是很传统的,指导老师也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再比如《怜香伴》和“观其复”《玉簪记》则是恢复了清代的妆扮,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传统的回归。至于某些确实值得批判的新编戏,我相信时间和观众会对它们进行过滤。昆曲回归的时间还很短,它既古老又年轻,它也需要时间去摸索,需要时间去探寻与时代结合的更好的方式,当然了,如果不是摸索而是故意哗众取宠、媚上而为,则值得口诛笔伐,应另当别论。上面聊了发展,接下来说说传承。昆曲的传承其实非常艰难,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很多老辈会的戏都来不及传授。为了不再造成遗憾,现在的老艺术家都非常敬业非常勤恳地在“传戏”,七八十高龄了仍然在演出、在教学,非常让人感动。但是在传承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方说南派的《夜奔》,很少上演和传授,基本现在都是侯派的路子了。综上所述,我觉得应当是传承中有发展,发展中不忘传承。至于那些“走歪了”的创新,时间会给我们答案。我敬佩昆曲人的敬业,我钦羡昆曲人真诚的热爱,这样总结吧,“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赞同 4??

??

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知乎用户2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谢没邀。本来吐槽题目起这么大,好写一本书了。结果顺手点开图片,居然是钱叔的《哭像》……不,我非要答。

传承要有幕前幕后团队,发展要有市场。没市场就没钱,没钱就难吸引高水平的人才,甚至原来的人才也要流失,团队更无从组建。

市场哪里来?现在娱乐形式多样,短视频电视电影,谁愿意坐下来听一台咿咿呀呀慢慢悠悠的戏?一般都这么说。

然而戏曲是舞台艺术,和话剧这些才是一类,是要看现场的,跟电影磕不着。爵士乐也是很多哩哩啦啦的转音慢慢拖,不也很多人喜欢。那些动则上百集的肥皂剧,追的时候倒也不嫌长。《长生殿》大全本估计都没一百集。

追求美是人类本能。《青春版牡丹亭》不论喜欢与否,确实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入得门来,继而了解并懂得欣赏,然后成为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后来有了省昆《1699桃花扇》,整台戏精致非常,也是狠吸了一波观众。演员当时平均年龄18岁,这出戏后有了一定名气,看到了前途自然就安心留在院团传承技艺发展自己。酒香也怕巷子深,茅台也要做广告。省昆这些年不断做各种讲座,在网上、大学、书店、图书馆进行审美教育、市场培育。虽然这到底是门小众艺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喜欢。

有市场就有钱请更多的好编剧建更好的幕后团队排更好的戏。良性循环。

至于新编戏应该如何,老戏又要怎样,那是专业从业人员的事。如郭德纲说,要革新必须是从行业内部打破,外行说了不算。但革新成不成功却是我等观众用人民币投票说了算的。

??

赞同 2??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巴黎国立高等电信学校 光电子与纳米科技专业博士在读7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谢邀。距离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时已经过了大半年,彼时作为一个昆曲入门级爱好者让我回答这么大的问题实在是惶恐。前两天刚刚飞去柏林看了上海昆剧团带来欧洲的《临川四梦》,感触颇深,于是从两百多个邀请里翻出这个问题,想和题主分享一些感受吧。

先说一下结论,答主认为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今天正走在正确的路上。

答主北京人,从小连京剧都没接触过,在武汉上大学的期间通过苏州昆剧团昆曲进校园的活动认识并喜欢上昆曲,通过青春版《牡丹亭》入坑,算是近十几年昆曲回潮的受益者吧。

一直到半年多前,作为一个总共没看过几本戏的入门小白来说,谈论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实在是不够资格,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外行人来说更需要谨言慎行。直到前两天在柏林第二次欣赏到《临川四梦》后,对传统戏曲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演出间隙的讲座上,上昆《南柯梦记》的导演沈矿老师作为嘉宾表示说戏曲的发展必定是基于传承,试图创新,也就是对几百年来前人总结出具有美感的特定唱腔和身段的继承,并引入现代化的元素,比如题主提到的舞台调动等西方元素。这也应该是戏曲从业者的一个共识。

直到同为嘉宾的德国剧作家 Anna Peschke 女士提出了她的想法,唱腔和动作几乎尽善尽美的昆剧会不会反而限制住了这一剧种的推广,会不会一些所谓“丑”的因素可以实现扩大受众的作用。她进一步解释道“丑”并不是为了降低戏剧的美感,而是为了让作品更加真实。Anna 女士的想法也应该是当代欧洲传统戏曲发展的新思路,她本人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更加“真实”的表演方式。

短短几分钟的问答环节,这个问题最终无疾而终。但正如这个问题下很多答主所提到的,近几年中国戏曲的发展从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就渐渐尝试新的元素,但在答主看来之后的很多作品并不见得成功,比如说前几年北昆排的《红楼梦》和《李清照》,这两本新戏答主都曾到现场看过,舞台是真的美,但感受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答主对西方歌剧和戏曲了解不多,在此不做深究。但观察一下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可以见出戏曲在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持续接地气的过程,从庙堂之高的昆曲,到市井的京剧,再到后来给贩夫走卒听的评书和司机驾车必备的相声,戏曲一直在发展,只不过换了个表现形式。我们之所以把它们归到一类,是因为历史已经把它们都变成了传统和经典,并且从前者的影响下拥有了自己的特质,脱胎换骨。

就在刚刚,答主在B站上看到了北昆魏春荣老师的一个访谈,魏老师表示昆曲的发展不能丢掉它本身的特质,不然的话就不再是昆曲了。这样就需要我们回归到昆曲的源头,究竟是什么让昆曲成为了昆曲。

庙堂之高,阳春白雪,从梁辰鱼的《浣纱记》,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到达顶峰,至南洪北孔的《长生殿》与《桃花扇》实现了昆曲的余辉,直到京剧出现。昆曲一直是属于文人墨客的桃花源,所以才有汤居士的四梦。

既然是梦,当然是要尽善尽美的。失去了阳春白雪的美,那昆曲就不再是昆曲了。白先勇先生想要复兴昆曲,也是源于他儿时对昆曲如梦幻般的记忆。

但阳春白雪自然是有代价的,另一个访谈中,江苏省昆的施夏明提到全国八个昆剧院团,一千多名昆剧从业者,在中国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扯了这么多,又回到了题主的问题,那戏曲究竟该如何发展?

尽管答主铺垫居多,但并非全无意义。既然戏曲作为一个概念整体,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持续发展的,那直到今天戏曲依旧存在,只不过换了个载体。今天比较活跃的舞台剧,音乐剧,其实都是传统戏曲的衍生物,它们都可以是昆曲,但换了名字,也变了内涵。影视剧作品不会取代戏曲的作用,毕竟人们都是有现场欣赏艺术的意愿的,人们的审美发生了变化,但对艺术的追求并不会降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有对高雅艺术的向往的,这也是近年来昆曲回潮的原因。既然戏曲是一直在发展的,那么题主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但如果回到某一剧种本身,比如昆曲,它的发展应该如何?在答主看来,我们传承传统戏曲的目的在于记录,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放在博物馆中,让千年后的人可以知道前人的生活状态,但戏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只能通过人来传承。昆曲之所以拥有六百年的生命力,并不在于它拥有哪些优异的技巧,而是在于它是连接了两个时代人类的精神共鸣,所以昆曲有无数个消亡的理由,但终究还有人把它继承了下来。

我们继承传统戏曲的目的在于让后人在文献中读到这门艺术的时候,可以有真实存在的例子让他们去感触。既然如此,对经典的继承就已经是最好的发展,我们无需去做更多的改变。既然后之览者必将有感于斯怀,那么总会有演员,有观众会持续把它继承下去,一如过去六百年中的昆曲。我们无需纠结这门剧种可否脱离小众的地位,最重要的是不要人为的去把这些弱小的火种浇灭,一如十年浩劫。国家近年来对传统剧种的支持在我看来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戏曲的发展,今天正好。

??

赞同 7??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8 人赞同了该回答其实我是在刷热点的时候才发现的这个话题,也是对此比较感兴趣,所以才来写一些自己的拙见。作为一名95后的大学生,说实在的自己对于中华传统曲艺了解甚微,相较于各种曲艺形式,昆曲应该算是其中我了解比较深刻的一种戏曲类型。所以关于题目的回答,从我个人的角度觉得可以将其他的戏剧形式与昆曲在当今中国的发展做对比来进行讨论。1、昆曲的 前期推广 要比其他传统艺术对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精神)消费群体(大学生)的影响要更加潜移默化。之所以了解到昆曲,是因为大三的时候看过一部网剧—《灵魂摆渡》(应该大学生们都看过吧)。最后一集主要讲述了男主角作为一名戏子的前世今生,昆曲《牡丹亭》恰好是其成名作。正好自己也特别喜欢古典诗词,因此一看到唱词,再听到曲调(小时候学过古筝可能会有帮助),根本就拔不出来的爱上了。昆曲植入到现代网剧,在不自觉中就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视野。 2、昆曲艺术家的 传承工作 相较于其他曲目困难较多,尤其是在北方的传承,还要综合南方昆曲本身的艺术特点与北方人民对于京剧这一本土化剧种的钟爱之处,将本属于南方土地的曲艺形式在北方地区流传开来。可以说昆曲人为昆曲能够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彻底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更广泛的认可而做出了相当巨大的努力。这也与北方昆剧一直以来秉持的一种传承态度和昆曲表演者一直以来不懈努力的方向不约而同。(采访节目中了解到)相较于其他曲艺形式,昆曲表演者不仅在自身唱功以及表扬上不断提高着自己的技艺,而且也不断奔走在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沿,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更好的发展趋势。3、昆曲艺术家们也不断进行着 自我创新,在正乙祠戏楼,正在热映着全男班版牡丹亭,实属昆曲的又一次突破。同时,正乙祠戏楼作为古代流传下来最完整的古戏楼,不仅是北京的旅游观赏景点,也是各种曲艺的表演胜地。白天这里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也借此向他们展示着中国古典曲艺形式之一的昆曲演出时间;晚上便摇身一变成为演出剧院,古典艺术结合古代戏楼,更好的还原了中国古典乐曲的魅力。不得不说,昆曲的每场演出也确实迎来了许许多多的外国游客。4、昆曲自身的 唱词和曲风 较于其他的曲艺形式显得更婉约细腻。首先就唱词而言,昆曲的唱词可能受到了宋词的影响,也可能是受到发源地的地方语言的表现形式影响,较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语言更加温婉,虽然有时会比较隐晦但是这恰恰将中国古典语言的美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其次,就曲风来讲,昆曲的曲风更像是小家碧玉的古代小姐,虽然不像大家闺秀般落落大方,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在当今这一喧嚣的大环境下,这一点点的所谓的“小家子气”更是引人入胜。我想昆曲也是受到表演方式的影响,演唱时的咬字方式(不知道是否有这个术语,外行人姑且用这个代替了吧)也使得像我一样的大学生能听懂得更多一些。听懂得多了,也就更愿意了解了,促进了昆曲艺术的成长。5、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艺术这个 大环境 也使得昆曲的繁荣势不可挡。“文化中国”这个代名词越来越被广泛地提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与发展是文化中国最强有力的支撑。对于昆曲而言,他的传承与发展在这个大环境下,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6、昆曲的打开市场的渠道也是非常全面。在官方,作为昆曲传承的主要力量北方昆剧院的发展(已提过)势如破竹;在民间,昆曲的传承不局限于国内市场,更是将眼光投放到了世界层面。正乙祠戏楼担负着吸引海内外游客喜爱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艰巨任务(已讲);在高校,北京大学创设了昆曲传承计划,开设了多期昆曲讲座,像大学生这一主流消费群体传播昆曲知识,在其他曲艺形式开拓市场前就吸引了社会各界喜爱中国文化的知识分子投身到昆曲中来,也使得昆曲得到在消费者中得到良好的声誉。可以说、昆曲也成功的凭借这六点推广模式打开了市场,打响了弘扬发展艰巨战的第一枪,为其他曲艺形式甚至是其他软实力的传承工作树立了一个比较成功典型案例。一点点拙见,不喜勿喷,希望得到建议与补充。ps:真的一边写一边觉得自己词语匮乏,捉襟见肘,语言文字功底还是不够,革命尚未成功啊 ??

赞同 8??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文化作文 我的天空作文 七年级作文600字 同学情作文 写长城的作文 打扫卫生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600字作文 故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70词 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坐飞机作文 做手工作文 放假作文 天安门作文 我长大了的作文 万里长城作文 英语建议信作文 一年级作文100字 假期作文400字 中国文化作文 关于书籍的作文 春节作文200 研学之旅作文 写食物的作文 关于美景的作文 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一封家书作文 春天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