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如何指导五年级学生写好作文

2020-08-08 11:42:01
相关推荐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文指导五年级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素材的搜集,作文的训练方式、方法的指导,作文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指导,作文的批改、讲评等方面清楚地阐述作文教学中的见解。 关键词:作文兴趣 材料积累 训练方式 讲评激励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方面基础如何,将影响学生一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小学作文的培养目标及作文的重要性。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面对作文,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即使老师们想尽各种方法指导,但效果甚微,总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提起作文,老师、学生都头疼。试想:师生都怕做、不乐意去做的事情,能做好吗?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学生对写作文缺乏信心,的兴趣不高,作文素材积累少,将现有的作文材料转换为作文的能力差。教师的要求过高、过急,作文脱离学生实际,作文练得少……鉴于这些原因,根据20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抓好作文教学,提高作文质量,重点应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②对于作文教学而言,没有比培养写作兴趣更重要的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乐意而为之,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开动脑筋思考,把自己的材料进行分析整合,提炼创作出好的作文。这一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如果学生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还没开始作文就害怕,不想做,不愿做。怎么能做好呢?为此,要搞好作文教学,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作文浓厚的兴趣。学生爱作文,喜欢作文,才会有写作文的欲望,才会有写好作文的信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从这几方面入手:1、帮助学生扫除作文中的障碍。作文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写好作文并不难,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写好。就像贾志敏老师所说:“作文要有自信心 作文,就是写文章。 我们小朋友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既不神秘,更不可怕,只要打好基础,掌握规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人人都能写好作文。”③贾老师的这段话通俗易懂地概括了什么是作文及小学生作文的要求,这一要求是小学生能够达到的。如果小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那么,在学生心里,对作文就不再会有畏难情绪,教师再给适当的指导各鼓励,就会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喜欢作文,爱作文。初进行作文教学时,我们还应多指导学生如何审题、选材,写些什么内容,哪些内容重点写、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如何开头、结尾等。凡是学生感到困难的都要指导到位,开始指导到位,培养好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利于学生以后以积极的态度去作文,对作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创造有趣的作文氛围。让学生有加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出黑板报、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自己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兴趣,活动后再把活动过程及感受写下来。由于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又亲身经历,有真切的感受,学生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趣味性也就增强了。还可以用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创设作文情境,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有趣的作文情境中,不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也增强了作文的趣味性。3、指导学生把作文写成功,感受成功的愉悦。学生作文要成功,首先,作文内容的确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现有学习水平,目标不要太高,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其次,在作文的全过程中,从选材到成文,直至修改讲——每一个细节都要指导要到位。最好能做到单独指导。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引”,不能以教师的思维取代学生创作,要让学生体会到作文是自己写的,不是老师讲的。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作文成功后,要给学生鼓励,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明白,只要认真写,用心写,自己就能写好作文。4、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老师的鼓励,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动力。即使是教师微不足道的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对学生都是莫大的鼓舞,会给学生更多的作文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给予表扬的。这样才会给学生充足的写好作文的信心。二、准确把握标准,循序渐进,精心指导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是贯穿在小学各年级的教学中的,而不是中高段。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作文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其实不然,作文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只是在低年级不叫“作文”,叫“说话、写话”。在小学语文各学段的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作文要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就要准确地把握各学段的作文标准,早起步,从一年级就开始抓作文的起步教育―—说话、写话 。在低段(1-2年级),作文教学主要是进行写话的训练,重点是用词造句的训练。教学要结合说话训练进行,低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只有用说的形式,才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把心里想的内容表达出来。要培养学生用通顺的词句,有条理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清楚地表达出来。到了中年级(3-4年级),作文的教学是段的训练,过渡不要太急,学生刚刚能说通顺的话,要过渡到段,还要一个过程,教学指导应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连句成段上。教学依然要让学生多说,在说的基础上,把自己心里想的内容一层一层地说清楚。到高段才是篇的训练:教学的重点应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上。要让学生能围绕中心,选材,分层把内容写具体。在整个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各学段的教学标准,不拔高,也不降低。循序渐进,恰如其分地给予指导,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三、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④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材料来自于生活。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材料。小学生的生活圈子有限,主要是校园、家庭、学生群体交往等。作文素材的获取主要有以下渠道。1、通过社会实践获取。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注意观察自己看到的人和事,抓住它们的特点,并认真地反思,值得自己学习,给自己感受比较深的东西。记入自己的大脑,写入自己的日记,作为将来的作文材料。要让学生积极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家务劳动、班队活动、值日、参观活动等,通过亲身的感受体验生活,以后将这些材料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模仿北京的春节写一篇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六一见闻作文500字 劳动的颜色作文范文 假期里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我的年度汉字作文80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600字 有真好半命题作文600字 我被表扬了作文300字 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暖作文600字六年级优秀作文 朝着阳光奔跑作文600字 端午见闻作文400字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端午节作文400字以上 挫折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爱在细微处600字作文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800字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600字 从那以后作文600字 关于过年的作文200字 我懂得了感恩作文500字 征文和作文有什么区别 新时代新青年作文800字 学会忘记作文600字 高二英语作文范文10篇 打女生阴部作文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400字 我学会了炒菜作文400 今年高考四川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