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8高考作文权威解析附全部作文题及命题分析

2020-08-23 17:33: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2018高考作文权威解析(附全部作文题及命题分析)

全国I卷:

适用地区: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

全国II卷: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

全国III:

适用地区:云南、四川、广西、贵州、

北京卷:

适用地区:北京

天津卷:

适用地区:天津

江苏卷:

适用地区:江苏

浙江卷:

适用地区:浙江

上海卷:

适用地区:上海

海南卷:

适用地区:海南

全国卷

全国Ⅰ卷:“写封信给2035年18岁的人读”

全国Ⅱ卷:“战斗机为何应防护弹痕少的部位”

二战期间战斗机防护,多数人认为,应该在机身中弹多的地方加强防护。但有一位专家认为,应该注意防护弹痕少的地方。如果这部分有重创,后果会非常严重。而往往这部分数据会被忽略。事实证明,专家是正确的。请考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段作文。

全国Ⅲ卷:“围绕不同时代深圳浙江雄安三个标语写作”

材料作文: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卷:

大作文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具体要求:

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合理。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微写作”: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 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 读过《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

天津卷:围绕“器”写作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卷:对“被需要”的心态怎样认识

江苏卷:“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浙江卷:“现代浙江精神,知行合一和创新”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灿烂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高考作文专家点评

全国卷Ⅰ

专家点评:

分析:这道题瞄准今年考生的特点,聚焦这代人“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整体特征,仿年表形式选编材料、创编引导语,通过任务设定,让生于新千年和新时代开启之年的两代青年在18岁成人之际进行跨时空“对话”,从而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和想象力,引导考生强化代际身份感,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

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道充满新时代色彩的作文题。命题者列举了从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一直到2035年,这三十五年中国发生的最令人难忘的事件,以及2020年,2035年中国将要实现的令世人瞩目的非凡成就。面对这道高考作文题,我有以下几点感想与体会:

一是这道富有新时代色彩的作文题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文题所列举的七个时间段主要事件与2020年,2035年的蓝图都是考生亲身经历,耳熟能详,并亲身有深刻体会的内容。考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议,有情可抒,不会偏题,更不会离题。

二是这道作文题的后半部,命题者作了这样的阐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与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这些旗帜鲜明饱含激情的话语已经暗示考生可以写“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青年人的使命与挑战”“我与新时代同行”“追梦与圆梦“……这类饱含时代激情的文题与内容以至于作文的主旨。

三是命题者在2008年列举的重大事件: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为什么要列举汶川大地震?聪明的考生可以此作为写作蹊径,写在追梦,圆梦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定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挫折,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十九大旗帜的指引下一定会战胜自然与人为的带来的困难和挫折去迎来胜利,诚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困难与不幸,但中国人民并不气馁,仍然站起来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困难与机遇,不幸与成功从来是并存的。

四是细心的考生同时应关注这一主要的句子:“想象它考生作文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十八岁的一代人阅读,显然,考生必须满怀深情对2035年的十八岁的一代人提出殷切的希望,还愿意与他们一路同行,一路追梦、圆梦。寥寥几笔,体现了考生揣摩到命题者的用意。

五是对命题者所列举的七个事件与未来蓝图不必要每项都作详细叙述与说理,应当选取考生感受最深的一两件事来谈思考与联想。内容充实,结合个人、家庭、生活的切身体会,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那么,这道作文题如何审题,又该写些什么呢?

1.审题——抓住时间节点很重要!

2.思路——畅想未来要合理

3.启示——高考作文对思辨能力要求原来越高

全国卷Ⅱ

专家点评:

分析:这道题取材于“二战”期间的真实事件。材料明白晓畅、饶有趣味,又耐人寻思;事理逻辑严密,又有“留白”;含意明确,又有开放性,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深化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阐述。本题强化了对考生信息加工、逻辑推理和独立思考等关键能力的考查,素质教育导向显著,也拓展了命题的选择空间,更好地引领教学与备考。

今年全国二卷高考语文作文的材料,压缩自故事《消失的弹孔》。

这道作文题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而且是新材料作文中的寓意型材料作文。应该说这是一道比较难的作文题。难的原因有:

第一,从近几年全国高考二卷的作文题来看,任务驱动型作文居多,从2015年的三个人谁更具风采,到2016年的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再到2017年六则名言任选二到三则。基于这种情况,各学校作文训练的重点可能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时评类作文上,而对一般性的新材料作文特别是寓意型材料作文的重视可能不够,所以学生拿到材料会感觉发蒙。

第二,作文材料的压缩增加了难度,故事原文中“飞机各部位中弹的概率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引擎上会很少?引擎上的弹孔到哪儿去了?原来这些弹孔已经随着坠毁的飞机落到地球上去了!军方统计的只是返航的飞机,那些遭遇不幸的飞机被忽视掉了”这段话中“飞机各部位中弹的概率应该是一样的”这句话很重要,有些学生考虑不周全的话,可能脑补不出来,会容易造成审题的偏差。

第三,对材料寓意的把握也需要缜密的思考,细致的分析,准确的把握。

第四,合适的例子不是很好选择,能够准确恰当的进行说理的例子比较难找。

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这篇作文可以有以下立意:忽略之处见真相;欲知其实,先观其逝;弹痕少处,方为软肋;幸存者偏差;勿为一叶而障目;另一种思维,另一种发现;谨思慎取,坚守别样;舍表求里,方得真理;见别人所未见;角度决定成败;拔开表象,喊出真相等等。

由于可选取的事例不很好找,所以写作的时间可能会拖长,可能影响整张试卷的答题效率。

全国卷III

专家点评:

分析:这道题精选三条标语口号创编为一则材料,既借重标语口号言简意赅、反映时代的特点,为四十年改革开放书写了高潮迭起的发展三部曲,又发挥标语口号自身的思想力量和彼此间的思维张力,启发并鼓励考生从所知所闻、所感所想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理性思辨、感性叙说、畅所欲言,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2018年全国Ⅲ卷作文题继续采用材料作文题,从形式上,是对2017年全国Ⅰ卷和Ⅱ卷的继承与创新,选取了体现时代发展历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三幅标语为作文材料,并要求围绕这三幅标语作文;标语的形式使材料既有时代感,又很接地气。

从内容上看,与2017年的全国Ⅲ卷作文试题一样,体现了关注时代发展,反映时代主题,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念,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聚焦个人经验,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材料中提供的这三则材料,言浅理明,贯穿其中是思想主线却十分清晰,都关涉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总体指向,立意落脚点要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与个人的成长,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自己怎样与时代一起成长。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指向态度、信念、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指向理想、目标。这应是作文立意的起点和前提,要以此来统率前两幅标语,要思考自己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作为参与到国家的发展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题目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作文。可以围绕这三幅标语,建构起三者之间的关系,多角度探讨发展问题。也可以选取其中任两幅标语,建构起相互的联系,确定自己的立意。

北京卷

专家点评:

2018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目与前三年仍保持一致,仍是两则材料加命题的作文形式出现。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两道作文题目更具时代性与人文性。既需要结合当前时代来谈,又需要加以文学性的表达,使文章充满人文情怀。

第一道题目的材料从今年的高考出发,让正在参加高考的考生回顾过去18年来祖国的发展,这可以确保任何一位考生都有话说。同时,为了避免题目“大而空”,避免考生在写作时流于空谈,题目又要求把祖国的发展与青年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写,这能让考生的写作“更接地气”。由此,需要强调的是,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兼顾“祖国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要写出祖国的发展对个人的成长所起到的帮助,否则就有“走题”之嫌。

第二题关注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属于通常所说的“环保”话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题目要求展开想象,要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所以,考生在写作时不能仅仅描写景物,还要凸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写作时,既可以实写,写这些年生态环境变好了,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变化;也可以虚写,展望更美好的未来。还可以回顾过去,把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写作时应注意小切口,大开掘,可以就一副画面来展开叙述和描写,也可以用“镜头组合”的方式,多角度、多方位描写“绿水青山图”。

江苏卷

专家点评:

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千差万别,缤纷斑斓。“语言”既是包罗万象的生活元素,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具有丰富厚重的意蕴。以“语言”为关键词,能够引发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写作空间。

围绕“语言”这个核心概念,材料的三行文字从三个层面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打开思路。首先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通过“花解语,鸟自鸣”的生动画面,触发考生想象,“处处”强调“语言”的普适性和广泛性。接着,从语言的基本功用出发,阐述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所举例子从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展示人类文明所构建的语言体系。最后,引导考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

从材料的关键词看,由2015年的“智慧”到2016年的“个性与创新”到2017年的“车”到今年的“语言”,江苏作文命题循着平正厚重的路子走,考题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容易上手,选择空间广。“语言”主体有大自然语言、人类的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科技语言;“语言”意义和价值可写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明……考生写作自由度大,可根据个人的感悟思考及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施展才华。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何种“语言”对象,行文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角度宜小巧,便于集中笔墨、深入开掘,避免立空乏粗浅;二是行文中一定要紧扣“语言”来写。比如,选择写花鸟如何丰富这个世界或日常生活,要扣合其“语”和“鸣”来写;写音乐和雕塑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也要扣紧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写,这样才符合作文的命意。总之,不“选”失之空泛,不扣失之“跑偏”,审题不难把握,立意见出高下。

2018年高考作文题凸显时代主题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总体上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今年的作文题目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是增强“四个自信”,落实立德树人

今年的作文试题命制充分调动文化积淀,融会新思想,将“四个自信”贯穿其中,并着力画龙点睛,在关键处破题,形成点面结合、精神深蕴的格局。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对成才成器、国之重器等进行深入思考,启迪考生争做大国栋梁,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是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高考作文充分发挥积极导向功能,致力于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全国III卷作文“改革开放三部曲”以三条标语口号浓缩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的演变和发展方式的变迁。分开来看,三条标语口号分别奏响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合而观之,三条标语口号则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三部曲,可以引导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浙江卷作文基于对“浙江精神”的提炼与概括,回望历史,紧贴时代主题,引导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在宏观视野中找到个人意义,思考未来人生。北京卷作文“绿水青山图”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用记叙文描绘自己期待的生态文明图景,贴近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时代主题。

再次是提升思维品质,助推素质教育

2018年高考作文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进行了全面的测量。全国Ⅱ卷作文“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考生可以通过聚焦思维方式来立论,如全面地、综合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被隐藏的事实真相等。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在提供多向思维路径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思维梯度,需要考生通过想象和思辨,达到叙述或论证的深度与高度。上海卷作文“被需要”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较容易激发考生的思维主动性。江苏卷作文“语言”内涵深刻,涵盖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具体与抽象、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可以引导考生拓展思维空间,充分施展写作才华。

最后是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写作热情

贴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亲切,进而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是作文试题命制的不懈追求。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2018年是他们步入成年、接力“追梦”的开始,高考则是他们开启这段人生新征程的“成人礼”。全国I卷作文“世纪宝宝中国梦”瞄准今年考生的特点,选取与考生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材料,直接向考生发声,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与时代的深刻关联,鼓舞他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北京卷作文“新时代新青年”也努力体现了这一追求。上海卷作文题“被需要”取材于生活实际,能引导考生结合生活体验或社会现象提炼事例,使考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江苏卷作文“语言”关注日常生活,引导考生感悟生活哲理,激发考生写作兴趣。

总体而言,2018高考作文精准落实“立德树人”,凸显时代主题,提升思维品质,助推素质教育,贴近考生实际,激发写作兴趣,也更有利于人才选拔与教学引导。

山西升学就业平台(sxjy518编辑整理 转载请注明

ID:sxzsksw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冬天真美作文500字 金黄色的秋天作文 这才是真正的青春作文 写一篇描写花的作文 时代造英雄作文 沉潜作文素材 游记作文600字初二 亲情作文600字初三 荷花池作文600字 秋天的枫叶作文500字 和谐之美作文600字 有关节约的作文 知恩图报的作文 包粽子作文300字三年级 初中新闻作文 梦想作文1000 歌颂祖国作文600字 感人作文素材 我的梦想三年级作文 憧憬作文600字 感动就在身边 作文 我的端午作文500字 采桔子作文 我懂了一个道理作文 我喜欢的语文课作文 真挚的友情作文 河流污染作文 在什么中什么作文 什么是叙事作文 关于桂花糕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