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的家乡冠县3

2020-09-25 11:50:01
相关推荐

三、历史文化 (一)历史渊源 冠县是黄河下游开发较早的地区,50~6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早在唐虞时代,县境内便有鲧堤,最初当系部落首领鲧受尧派遣用筑堤法治水时所筑。鲧堤又名金堤、太黄堤、古堤,宋代大政治家、大文学家司马光鲧堤诗中有 东郡鲧堤古,向来烟火疏 之句。鲧堤春柳为旧县志所载县内八景之一。可见,冠县地域的历史源远流长。 (二)历史事件 冠县,历史上就是灾害频繁之地。旱、涝、碱、风、沙、蝗,曾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一次又一次战争的洗劫,更使这里变成一方苦难的乡土。千百年来,冠县人民在艰难的生活中磨砺出勤劳勇敢的性格,在残酷的压迫下铸成了强烈的革命斗争精神。在漫长的旧社会里,无数场慷慨悲壮的历史剧在这里上演,武装斗争的风暴此起彼。 1、黑旗军起义。清乾隆年间桑阿镇朵庄人杨四海、道光年间县人郭浩德均以民间秘密教门形式,广收门徒,发展武装,与清廷分庭抗礼。咸丰十年(1860),县民忍受不住苛捐杂税的盘剥, 聚众抗官闹漕 ,天龙八卦土教首、七、里韩村人杨泰 顺天举义 ,建起绿、蓝、红、白、黑五大旗军,进行武装起事,驰骋直鲁,震惊朝野。小刘贯庄人宋景诗率领数万人的黑旗军,高举反封建斗争的大旗,浩浩荡荡,所向披靡,连续攻克13座县城,杀死县官,焚毁县署,威震鲁西、直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在农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2、冠县教案。光绪十三年(1887)县内梨园屯(现属河北省威县)村民与外国传教士的 庙堂之争 ,即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 冠县教案 ,点燃了义和团运动的烈火,使冠县成为这一全国著名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发祥地。闫书勤、高元祥、赵三多等率领数万拳民, 麋集蜂涌,刀戟齐举 ,焚烧洋人教堂,杀死反动教士,痛击清军,重创西方列强,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壮丽篇章。 (三)历史人物 相传,圣人孔子的弟子冉雍曾在这里讲学并在这里埋骨,死后葬于万善乡王段村,后人在此建有冉子庙;亚圣孟子曾路经烟庄乡前张平村,在此留下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千古名言。为纪念此事,东汉张平子在此筑 晓春亭 。相传为隋大丞相、后自立为皇帝的宇文化及在此活动,在定寨乡任洼村留有化及台。唐代县人路季登及其子路群、路庠、路单和其孙子路岳、路岩一家6人均为进士,并在朝任监察御史、中书令等要职;路岩年三十六居相位,累迁左仆射,受到朝野注目。唐代县人路隋,在相位15年,以鲠言著称于世。《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九》,以4页篇幅为路隋立传,高度评价了他的高尚人格和历史功绩。五代时县人杨颁事后汉为相,以死谏著称于世,后被追封为 弘农王 。宋辽大战,辽国太后肖燕燕曾在此驻马,所筑 歇马城 及点将台至今犹存。曾任金尚书省左司员外郎之职的大文学家元好问金亡后侨寓冠氏县4年,写出了《冠氏赵庄赋杏花四首》等大量诗作,抒发了 荒村此日肠堪断,回首梁园是梦中 的忧民怀国之恩。著名的查拳从这里诞生,一代代查拳名师高徒声扬海内外。明代,县人读书之风尤盛,涌现出来大批人才,在当时县域内仅进士就有15人,在外为官有记载的260余人。明、清之际,冠县籍河间知府钱楷,直隶州知州赵锡浦等人,以不畏权贵、关心民间疾苦、清正廉明而受人称道。清末,这片热土养育了闻名于世的农民领袖宋景诗, 千古圣乞 武训。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更是人才辈出,俊彩星驰。仅收入1998年版《聊城人物大词典》的人物,中华民国时期64人,其中抗日民主政府县长2人,中共县委书记3人,著名烈士27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356人,其中省部军级29人,地司师级184人,教授及相当教授专业技术职称者31人。冠县不仅为营造人民共和国的大厦贡献了赵健民、王维群、王黎之、王志浩、丹彤、徐运北、焦善民等栋梁之材,也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温俊峰、大学教授王耀华、王英民,乡村诗人丁庆友,著名作家郭保林等一大批科技、专业人才。曾任山东、云南两省和国家航空航天部主要领导的赵健民,是冠县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也是鲁西北党政军的创始人,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人民日报》曾给予专题报道。抗日县长齐南峰、 铁连 连长王德林、民兵英雄耿锡华、钢铁战士孙立民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及烈火中永生的 62烈士 ,为民族的解放、祖国的振兴义无反顾,慷慨献身,更是彪炳千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一批专家、学者、诗人、作家、全国劳模等英才人物,他们及其所从事的事业对全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模范教师戴修亭,30年民办教师生涯,热血与生命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称他为 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代表 。他们的英名将世代相传,他们的业绩将永垂青史。 (四)文物古迹 肖城遗址肖城位于北馆陶城东南2。5公里处。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辽国肖太后率其弟挞览侵澶渊(今濮阳县西南)时筑城于此,用于驻兵屯粮,也称 歇马城 。城为正方形,城墙由土筑而成,由于多年的风吹水冲,城墙高低起伏,每逢雾天远远望去,城墙象无数大大小小的山峰隐现,甚为壮观,故 肖城晓烟 为旧时馆陶县八景之一。现肖城被列为地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训祠武训是山东堂邑县武家庄人,1838年百货出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位奇特伟大的大人物,一生仅靠行乞集资,先后建立了三所义学。清政府旌以 乐善好施 的匾额。1896年武训病逝。1903年,建武训祠。1976年后,柳林镇群众捐资维修。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歇山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东西16。30米,南北10。25米。武训祠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