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2020-10-05 21:26:14
相关推荐

摘要:《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对于其后的文学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产生在学术上和现实中都有着极大的意义。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意义吴敬梓以其杰出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儒林外史》通过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无情,无情地鞭笞了孔孟之徒和程朱理学的虚伪。《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具有高度鲜明的独创性,同中外文学史上的讽刺名作相比,吴敬梓笔下的讽刺艺术形象,闪耀着别是一家的异彩。一、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产生《儒林外史》是以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为中心,描绘出一幅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和丑恶的真实图画。这一特定的时代思潮和政治气候交互影响,滋生出含蓄,委婉刺世的讽刺艺术。吴敬梓目睹了官僚豪绅徇私舞弊,膏粱子弟平庸昏聩,举业中人利欲熏心,“名士清客”招摇撞骗之象后,察觉到“上层士人”翻云覆雨的嘴脸。思想上开始唾弃功名富贵,不愿成为功名道上的殉难者,对社会的庸俗生活厌恶至极,难容阶级社会的势利观念,促成其对八股取士制度的不满。他的祖辈有好几代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而做了大官,到父亲一辈才开始中落。这样的家庭,加上他自己身处儒林的地位,使得他对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非常熟悉,尤其对那些科场和宦场人物的言行与内心世界,简直是洞察幽微,了如指掌。吴敬梓以他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用锐利冷峻的现实主义眼光,通过艺术的典型概括,真实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将它的真实面貌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二、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特征谈到《儒林外史》最闪亮之处,应当首推其讽刺手法使用的高超。所以,鲁迅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儒林外史》与同一时期的《红楼梦》成为文坛上并峙的双峰,在世界文学史中也是特别优秀的讽刺文学作品。吴敬梓以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为中心,创造出形形色色的讽刺艺术形象,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污浊、丑恶、黑暗的真实图画。作品的事件、场景平平常常,作品中的形象处处保持着生活本身固有的“自然”形态。站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从中可以显见科举制度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毒害。这就形成了“婉而多讽”的艺术风貌。《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另一重要特色是形象的客观性。讽刺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客观性,是讽刺艺术臻于成熟、完美的表现。在这个方面,《儒林外史》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同时,在刻画人物、塑造形象时,又总是把他们放到封建社会末世这一真实的历史背景中,揭示出他们思想性格的社会根源,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缺陷。体现了讽刺的矛头不是指向个人,而是针对社会。吴敬梓以“外史”为书名,意在表示他的作品不以正史自居,表现了其创作与传统的“教化式”作品的区别,但他也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优秀的史学家的传统,古人所谓“皮里阳秋”的笔法,即《世说》所谓“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同样在《儒林外史》中得到了极致的发挥。作者抱着严肃的态度进行创作,他的讽刺与批判是尖锐和辛辣的,然而又是蕴藉和深刻的,他不以揭发阴私为目的,不以暴露黑幕为宗旨,既没有厉声的谩骂,也没有恶意的攻评。他的讽刺与批判不是针对某一个个人的,而是倾向于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三、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时代意义《儒林外史》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以生动形象的笔墨,逼真地反映了社会。由于作者吴敬梓具有高深的文学修养,又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所以才能把那个时代写深写透。他把民间口语加以提炼,以朴素、幽默、本色的语言,写科举的腐朽黑暗,腐儒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无不恰到好处,谑而不苛,不堕落暴露小说的恶趣之中。在艺术结构上,它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阶段地展开这种体制,对清晚期小说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海上花列传》《官场现形记》等均模拟《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种批判现实主义。这种精神不仅被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所继承与发展,在现当代的纯白话文小说也有体现,如钱钟书的《围城》就被广泛认为有模仿《儒林外史》的痕迹。《儒林外史》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近二三十年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已经影响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影响到对《儒林外史》的重新认识、思考和评价。总之,《儒林外史》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是与作者吴敬梓的进步思想,他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腐朽反动的切齿憎恶,对官场黑暗腐败和官吏的昏庸卑劣的十分厌弃,对封建礼教的虚伪和世风江河日下的强烈不满分不开的。他的讽刺,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他所讽刺的对象,不是某某个别人,而是以其犀利的笔触,无情地揭露社会生活的黑暗面,这就是鲁迅所说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可以说“讽刺”是《儒林外史》的主要艺术特色之一,《儒林外史》以明代社会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无情,无情地鞭笞了孔孟之徒和程朱理学的虚伪、反动,从而揭露封建礼教及科举制度对全社会的残害与侵蚀,以及封建社会末期儒士们的各种丑态。无论在学术上,还是现实上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参考文献:[1]严云受.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特色[J].安徽师大学报,19814.[2]马淑梅.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傅毓民.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独创性[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8.[4]苗壮.试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06.绥化市北林区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查看就爱阅读熊掌号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分享是一种态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教师资格证作文评分标准 节约时间的作文 我会洗衣服的作文 选择坚强作文450字 美丽的夏天作文 作文我惹祸了 怕黑的作文 如何写好想象作文 人生的经历作文 把握现在作文400字 作文标题怎么写 窗外的树作文 三年级有趣的发现作文 关于枫叶的作文 我的梦作文600字 茶杯犬的作文 描写同学的英语作文 补作业作文 永城日月湖作文 竞选班长的作文300字 清明节的作文450字 有关自强的作文素材 作文我最敬爱的人 温暖的时刻作文700字 隐贤山庄一日游作文 介绍泰安的英语作文 家乡的初冬作文 关心爸爸妈妈的作文 桂花树作文 军训感悟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