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经典历史人物素材之孟子 通用

2020-10-22 16:00:01
相关推荐

约7040字。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经典历史人物素材之孟子 孟子生平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孟子童年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三岁时父亲逝世,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 孟子青少年 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 孟子晚年 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都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子便在膝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7、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9、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为鼓掌作文 一年级上册作文 历年中考作文 纸飞机作文 中国美食作文 记叙作文500字 浪花作文 写生活的作文 作文400字写事 家人作文600字 400字作文写事 制作美食作文 砥砺前行作文 我的家乡三年级作文 春天作文800字 四年级作文素材 鼓浪屿 作文 3百字作文 生活类作文 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介绍学校英语作文 旅行作文结尾 a级英语作文 猫作文600字 关于趣事的作文 创造作文 写事400字作文 研究报告的作文 母亲的作文600字 什么有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