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来看 传统节日作文怎么写才出彩

2020-10-29 11:00: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来看,传统节日作文怎么写才出彩

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人民日报 李斌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至于孩子,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词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词。”作家笔下的春节,总能勾起许多人的乡愁回忆。引用名家描写过春节的片段开篇

物质丰富、文化多样的时代,人们虽然创设出各具特色的过年新形式,但传统年俗的仪式感,从未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失落。引出话题:“传统年俗的仪式感”

如果没有节俗带来的仪式感,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便会与普通的假期无异。仪式感犹如生活的调味剂、文化的倍增器,它让平庸的生命懂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比喻,说出仪式感的价值。仪式感是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是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是中秋月圆的千里相思,是重阳登高的健康企盼排比,化抽象为具体,列出仪式感在节日中的具体体现。因为阖家团圆、守岁祈福、拜年贺岁等仪式感的存在,春节成为我们复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我们重视过年,正是为了温热内心的仪式感,触发文化意义上的深层感念。明确观点:节日需要仪式,春节需要仪式

“一个字,累;两个字,消费;三个字,大聚会;四个字,胡吃海睡”,几乎每年都会有不少人感慨年味变得寡淡。过年过年,“过”意味着庄严,“年”代表着主题。过得太随意,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过得太前卫,埋首于手机、沉迷在网络,都会失去过年的氛围。而像通宵麻将、红包攀比、奔波酒桌,更是折射出世道人心的庸俗化。节日内涵要靠节俗形式来承载,要有过节的“规定动作”,得遵照一定的“打分标准”。如果贪图舒适享受,把节俗仪式当作应景的形式、累人的负担,甚或贴上“糟粕”的标签一脚踢开,节日岂能不变味?反面论述,既使思路缜密,又关注现实。“规定动作、打分标准”等词语,既生动形象,又很有时代特色

告别了娱乐匮乏和物质贫瘠的年代,让温润文化生活、慰藉人伦情感的“文化粮食”丰富起来,我们才能进一步告别灵魂信仰的困乏。继承与创新,哪一方面都不能轻视。过去以真竹“着火爆之”即为“爆竹”,如今更为环保的电子爆竹有替代传统爆竹之势;过去拜年讲究作揖、磕头,如今短信、视频、微博都可以成为心愿的承载;过去烘托家庭幸福的是一桌丰盛年夜饭,如今全家一起看场电影、拍张合照,同样定格幸福团圆“过去……如今”,排比中有对比。变化的是年俗形式,不变的是文化追寻和情感慰藉。正所谓,“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唤醒仪式感并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不断挖掘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如此,年俗才能生生不息,年味才能回味无穷。从“怎么办”的角度进一步论述,思路缜密,让人无法反驳

春节这样的文化传统,不是摆在玻璃橱窗里供人参观的出土文物,而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根脉。今天我们能够在春节里像古人那样,感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喜悦,舒展“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的豪情,体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境引用是增添语言魅力、展现语文素养的便捷手段,原因就在于文化传统的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原乡。揭示春节仪式感的意义,使文章更有深度

不论我们走多远,传承好、发展好“文化家底”,唤醒内心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我们就能记得住回家的路,忘不了乡土的味道。重申论点,收束全文

作文考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快到了,宿舍里几个同学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过节。

小张说:“什么过头,就是吃那些腻得不行的月饼,烦死了。”

“团圆节嘛,不吃月饼哪行?到是我妈妈年年非要回农村的老家,条件那么差,愁死了!”小李慢声慢语地说。

“大吃大喝加上到公园忸怩作态的照相就等于所有节日。”小王边说边笑。

“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要过节?”小赵若有所思地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

对于同学们这些议论,你有什么所思所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范文

传统节日意义之我见

郝梦

过中秋,我听到“花好月圆人团圆”的殷切期盼;过端午,我听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不朽忠言;过七夕,我听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悠悠大国,千年历史,沉积下的节日文化应烙印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在社会不断高度发展的今天,吃饺子不再是奢侈,然而有几家人能够在平日里吃上一顿团圆的饺子?古人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痛苦,现代人也有着“三八”“六一”“九九”,留守部队的无奈。可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不会改变,对团圆的渴望不会改变。而春节、十五等诸多节日,承载的正是无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心中那纯朴的希望与祝福,是对爱与美,对自由与幸福的肯定与追求。

也许很少有人能吟诵出《离骚》中的赤胆忠心,但年年的粽子,岁岁的龙舟,却让我们看到了纯朴的劳动人民对忠诚与善良的追求……

也许很少有人会在中秋夜对月吟诗,但年年的月饼,流传千古的传说,却让我们看到了纯朴的劳动人民对自由与幸福的追求……

也许很少有人会相信牛郎织女的神话,但年年的歌颂,哀转千年的绝唱,却让我们看到了纯朴的劳动人民对真爱的追求……

在价值观念不断发展的当代,这种对美的追求不该改变;在物质资源不断进步的今天,这种纯朴的风尚不该改变……

然而,习惯了日日张灯结彩的我们何曾体会到“云街灯火闹儿童”的欢乐?习惯了机车旅行的我们又怎能了解重阳日登高的心情?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们又如何亲见“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场景。

我们的节日不是酒桌上的觥筹交错,更不该变成闭目独享的难得假期。几块月饼代表不了中秋,几个粽子代表不了端午,几顿饺子代表不了春节。没有亲人的陪伴,忽视了每个节日所体现的精神,过节与平日又有什么差别?

更有甚者,提起情人节就是2月14日,到了圣诞节竟比过年还要兴奋,我们甚至不明白那些“洋节”的内涵,就盲目跟风,摒弃了中国传承千年的经典,丧失了原有的质朴之心。

可以和亲人团聚,粗茶淡饭又怎觉辛酸;可以留下团圆的记号,几张相片又怎显单薄?真正从心底里热爱我们自己的节日文化,回归最本真的爱与信仰,传统又怎会被时代遗忘?让我们怀揣本心过好每个传统节日,让中国的节日文化永远传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往年中考作文 一棵树作文300字 初二我来了作文 英语短篇作文 有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悲伤的作文500字 我为班级献计策作文 善良的作文400字 对手是自己作文 500字游记作文 为你而歌作文600字 自我感受作文 二年级风景作文 游泰山的作文 我的恩师作文600字 法律作文400字左右 高中精益求精作文800字 关于刺猬的作文 窗外的花作文 介绍重庆的英语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400字左右 冬天的200字作文 我钦佩的人作文 楠溪江作文 窗外的校园作文 游科技馆作文500字 初二生活作文800字 未曾远去作文 去图书馆看书作文 什么刚刚开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