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月三祭祖

2020-10-30 09:00:01
相关推荐

全国最大的共享资料库,等您。本资料为三月三祭祖.doc文档,由爱问共享资料用户提供,以下为正文内容。

崇左市江州区三月三祭祖习俗的探究摘要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变化,各民族的传统习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崇左市江州区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江州区的壮民三月三进行扫墓祭祖的习俗,相应的比较完整的传承了下来,且相当有表现力。文章探究的是三月三扫墓习俗从何而来,传承至今日有何变化,在祭品和仪式上的要求,与汉民清明节又有什么区别。关键词:江州区,三月三,祭祖,文化价值前言值左江是珠江的重要支流,发源于越南谅山北岭,流经崇左的龙州、大新、凭祥、宁明、扶绥等市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古骆越在此居住活动。其中江州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全区面积平方公里,辖镇乡个华侨经济管理区。居住着壮、汉瑶、苗等多个少数民族,人口约万,以壮族人居多,占总人口近。三月三既是江州区壮民重要的传统节日,又是壮民的扫墓节日,目前学术界对于三月三扫墓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本文以江州区壮民三月三扫墓的习俗,以及壮民扫墓祭祖与汉民清明节习俗的差异,来探究其祭祖仪式的文化价值。一、江州区壮民三月三祭祖的习俗形成与现状清明节是汉族人民相当重视的节日,每年清明节的扫墓祭祖活动,都有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参加的人。而壮族的三月三也是属于祭祀性的节日。节日的来源,传说是由一条龙母抚养了一条小蛇并且为民治百病,小龙蛇是对龙母报恩的远古神话派生而来。传说每年三月三龙蛇“特掘”就会回来给母亲扫墓,壮民被其孝心所感,就把三月三定位祭扫节,家家户户拜祭先祖。p壮民的三月三,在人们眼里就是歌圩,场面热闹,欢腾的景象。其实不然,三月三在崇左各县市即是歌圩节又是扫墓节,且各地三月三扫墓习俗都略有不同。在壮族的《嘹歌》中有《三月三蒸黑饭拜山》唱道:“三月逢初三,家家蒸黑饭,分我一二团,拿去拜坟山。”这便是壮族三月三扫墓节的最早记录。壮民认为刚死不满三年的人的灵魂是新魂,定三月三为新魂节祭奠他们。在江州区也一样,每逢三月三壮家各户做三色或五糯米饭,备三牲、纸钱、香烛等祭品,去坟场扫墓。扫墓完成后,还有歌圩活动,节日气氛浓厚。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此外,区政府决定自年起,每年三月三放假两天。三月三有传统的民族节日变成了广西的公众假日,体现了自治区政府对民族文化及节日的重视,更是把三月三当成一个推广民族文化的品牌,向全世界人民推广。假日放假使得三月三愈加的隆重各行各业的人们可以享受节假日带来的欢乐,可以通过祭祀的方式与死去的亲人共享这喜庆的节日。二、江州区壮民祭祖仪式的独特之处三月三与清明时间上往往是不一样的,所以江州区壮民扫墓祭祖在时间分布是比较特殊的,在他们扫墓祭祖是天气往往比较热。当地的人们认为三月三属于阴阳生死之间的界限的宽松期,所以可以与死去的亲人团聚,而到他们的墓地了扫墓就是帮他们打扫环境之后坐下了聊聊天。以此来祭奠先人。墓地。在传统观念中,坟墓是死者的葬身之所,同时也是死者灵魂的象征。王充在《论衡四纬篇》中说:“墓者,鬼神所在,祭祀之处”,即把坟墓作为祭祀鬼神的重要场所来看待。壮族人则认为在墓地祭祀,使祭祀者离祭祀的对象更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能使生者对死者的情感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壮族人的墓地离日常生活、耕作的地方不远,常在房屋旁、耕地中或是村旁的山腰上,因为他们认为人死后其实还是跟家人生活在一起的。但通常每个家庭的坟地都不止一处,因为虽然壮族保留聚族而葬的习俗,但聚族而葬的习俗注重的是风水,祖茔都是风水宝地,若逝者的生辰八字与其祖辈不和则须另择地而葬,以免破坏祖茔风水而影响后辈运势。壮民实行的是二次葬,按照这种葬制,墓地样式分为两种:初葬时期通常填土较浅,上方隆起土堆并覆以竹片席子或者草泥混合物,模拟壮族传统干栏建筑房顶,用来代表为死者建造房屋,避免其被风吹雨打。第二次葬时进行拾骨葬,挖开初葬坟地,对死者的遗骨进行拾捡,并装进被称为“金坛”的翁中,存入石山洞中或摆在祖地上,用石板覆盖,坟地周围都围有黑色的石块。用石板覆盖“金坛”的由来,传说是:“从前人死了就被大家分来吃。阿记的母亲死了,他舍不得吃,就挖坑掩埋。突然蹿出几条野狗,用脚刨起坟土来,想吃母亲的尸骨。阿记心想,用大石堆在坟上,野狗就刨不动了。他就砌成一座石头坟墓。后来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觉得阿记做得对。从此人死了不再被分吃了,都埋在地下,砌上石头。”p所以,壮民用石头掩盖坟墓就是对坟墓起安全保护的。处理这个之外,江州区多石山石岭,用石头掩盖坟墓既方便又经济。再加上壮民有崇拜石头的传统,所以用石头掩盖坟墓以示对先人的崇拜。而博白县水鸣镇大岭村则是一次土葬,在死者入土之后,除迁坟之外不在有第二次葬。当地的每一座墓地都有个坟头,前一个是死者的墓室,后一个在当地被称为“后土”是死者的坟墓的附带。为了让墓不是孤坟,是有伴的,也让后代子孙也不孤独。当然这是要除群体坟地之外,也有些合葬墓是共用一个“后土”的。涂白灰和挂“纸钱”。江州区的壮民在到祖坟之后,要在清理坟干净的坟地上,给在“金坛”及周围的石块涂上白石灰,并在每个坟头上挂上五颜六色的纸钱,使之随风飘扬。《嘹歌》中记录着:“三月三,坟头插纸幡,祖坟都插遍,说三月拜山。”从所插纸钱特征来看,可能与道教思想有关,道教做道场时一定要张挂类似这样的纸幡p。当地人涂上白石灰和挂上纸钱表示新的一年子嗣已来祭拜祖先,象征着向祖先告知一年来的情况,同时也代表着后继有人了。挂纸钱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被乡亲们养大的孩子何贾,得到一粒宝珠,埋在园中长出一颗开满花的大叔,只要一摇树,白花就纷纷落下变成白银,何贾把银子分给了四乡八寨的穷人。不久,大财主知道了,带着家丁把摇钱树挖回他家园子栽起来。可是第二天,树上的白花落下来变成坚硬的石头,把他们都砸死了。随后何贾和乡亲们一起出力把树挖回来在园子里重新种起来,又有了银子。几十年后,何贾老了,归天前吩咐乡亲们说:“摇钱树就要跟着我死去了,你们把纸钱剪成花钱吊在我坟上,我会保佑你们的。”乡亲们照他的吩咐去做,把白沙纸剪成串串纸钱,挂在何贾的坟墓上,这一习俗一直传到今天p。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江州区的壮民在挂纸钱上已经由单纯的白纸钱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纸钱,但是其中白色是必不可少的。随风飘扬的纸钱,增加了圣神的色彩。同时,也装饰着先人的坟墓,就像大门高高挂起的很灯笼一样耀眼。摆放祭品。江州区的壮民在扫墓祭祖时,每家都会带上一张矮脚四方竹桌到坟茔那里。将祭祀品从箩筐里拿出来摆放在已经落好位置的竹桌上,放的时候先摆上酒,其次是糯米饭,再次是三牲。摆好之后要跪拜,告诉祖先该出来吃饭了。之所以先摆酒,是因为用酒的醇香飘向四方来引导祖先回到墓地与后人相聚。糯米饭最能代表子孙后代心意的祭品,所以要比三牲早。让祖先享受完了之后,才更有精力保佑后人。烧火堆、点香烛、烧纸祭品。在壮族的整个祭祖仪式中,有三次烧火的程序:第一次是烧杂草杂物。即壮族扫墓时到达墓场后,把坟墓及周围的杂草杂物清除干净,堆在一起用大火焚烧,因为当地人认为用大火可以把一切不纯净的东西焚烧掉。第二次是在祭品摆放完毕后点燃香、烛,这是必不可少的。第三次使用火是燃烧纸祭品,这是祭祀中使用火的最重要环节。在三牲等各类祭品献祭完成之后,便是纸祭品献祭的时候。此时火是作为一种媒介被人使用的。人们用火焚烧纸祭品的送达给在另一界的亲人。在壮族的信仰体系中,人们把“火”当成一种媒介使用,其目的是希望与鬼神交流和沟通。点爆竹。在江州区的壮民祭祀活动中。爆竹也作为一种沟通的媒介。他们的祭祀活动是从点炮竹开始的,结束时也是要点炮竹的。江州区的壮民在扫墓祭祀时,当清除干净坟墓周围的杂草杂物,摆上祭祀品之后,就要点燃爆竹,表示祭祀开始。在众多的祭祀活动中,以点爆竹作为祭祀结束信号是最常见的,而江州区的壮民则是在开始及结束均要点爆竹,这是因为他们认为点爆竹是为了借助爆竹的响声先另一界的先人报道,邀请他们前来参加受祭。也有说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敬意,爆竹声响,即以响声了迎接他们。以点爆竹为信号,引导先人的灵魂不再四处飘荡而回到墓地与亲人相聚。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壮民在扫墓时所用的爆竹更多了,有些甚至还有烟花,点更多的爆竹以告慰在天一边的亲人子孙后代过得很好,感谢他们的保佑。分食祭品。祭祀完毕后,祭祀的食品要参加祭祀的众人共同分食,一般既有在坟地旁直接围拢进食的,这与古时的寒食、清明节相似,却多了一份与祖先共同进食的神圣性。也有带回家中细加工再进食的,食用时一般分开男女不同桌。在进餐完毕后各家还要带回小部分祭食品,在各家的香炉前上香祭拜。当地人认为祭祀的食品是先祖享用过的,是神圣的。它实际上将先祖的福佑传递给人世间的后人。分食祭食品不仅让参与祭祀的每个人分享了先祖的恩赐的福泽,也实现了与另一界先祖的良好沟通。甚至在扫墓途中累了,饿了,可以先拜拜祖先,再拿祭品来解饿。不过,一定要诚心的向祖先禀告,以祈求他们不错怪你,从而保佑你身体安康!三、江州区三月三祭祖与汉族即博白县水鸣镇大岭村清明节祭祖的异同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各地的风俗习惯必有不同。之所以那他们来比较,其一,两地的维度位置差不多相同,且都是依山傍水,都有河流流经,山多地少。其二,两地的居民的语言都系属粤语语系,即白话。发音相近,两地居民可以直接用白话进行交流。那么同为扫墓祭祖的节日,壮族的三月三在习俗上肯定与汉族的清明节有所区别的。本文从以下几点分别讲述:一在扫墓用的祭品上,有所不同扫墓用的糯米饭江州区部分壮民用的是五色的糯米饭,分别由蓝、红、黄、白、紫种色彩,其做法是:先选好优质糯米,将糯米洗干净,然后染上从枫树叶、红蓝草、黄饭花、紫番藤提取的彩色汁液,再放入蒸笼中蒸熟,做成红、蓝、黄、紫四色,加上糯米本身的白色合成五色即可。艳丽多彩、清香四溢且有益于人体健康。江州区的一些壮民则用的是三色糯米饭,是由糯米、冬瓜子、黄瓜子作原料,将苡仁米及红小米洗净后放入锅内蒸分钟,再加水蒸熟,最后撒上黄瓜丁即可食用。五色糯米饭作为壮族的特色食品,其来由有五个版本。一说五色代表着五谷,是五色糯米饭,代表这来年的五谷丰收。二说是由先辈的血汗染成的,后人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先辈的披荆斩棘。三说是壮民的民族英雄韦达桂被财主迫害致死后,乡亲们拿糯米饭到其坟前祭拜,有一天,祭拜时忽遇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坟边的各种植物化汁而下,滴入糯米饭中,使糯米饭变成了种颜色,而韦达桂在这时化为了巨龙,腾云而去。四说是一对青年夫妇听到篮子里的各种谷物抱怨说吃了稻谷之外,其他的植物都有好看的花衣服于是采集各种植物汁在三月三蒸糯米饭讨好谷神,从此年年丰收。五说是有一个孝子,每天上山砍柴时都要背上自己的母亲以便照顾,但是上山的野猴子总是抢走他为母亲准备的饭团,为了防止猴子再次偷抢饭团,他想出了办法用枫叶汁将饭团染成黑色的,从而使猴子不再抢其母亲的饭团,后来人们就用各种植物汁染饭团。而汉族博白县水鸣镇大岭村清明节却是只有一般的糯米煮熟的糯米饭即可,有些地方还会加上两碗家常米饭。三牲江州区壮民扫墓所用的三牲分别是:鸡、猪、鱼。这里的鸡是白切鸡,即把鸡杀了,整个放到热水里煮熟,而且他们是要把鸡毛全部拔光。在壮民的饮食习惯中,鸡作为待客首选,象征着吉祥如意,能驱邪消灾。猪则是指一块完整的猪肉放到热滚的油里油炸而成的准扣肉,大小和一个大碗一样即可。鱼作为祭祀三牲中的常客,有年年有余之意。鱼,则是杀了洗净后煎熟的整鱼。而汉族大岭村清明节的三牲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它们可以是:猪、羊、鸡组成也可以是猪、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欣赏作文800字 六年级满分作文 关于遇见的作文 日记作文500字 暑假作文600 新闻报道英语作文 小学五年级英语作文 描写夕阳的作文 东方明珠作文 我的英语老师作文 抢红包作文 我喜欢的季节作文 六百字优秀作文 感人的一幕作文 难忘小学生活作文 擦桌子作文 煮面条作文 关于挑战的作文 初二上册英语作文 我的表弟作文 故宫作文400字 二十四节气作文 认清自己作文 值得作文800字 介绍信英语作文 温暖作文300字 初中成长类作文 关于亲人的作文 作文名字大全 满分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