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元宵节作文800字

2020-10-30 13:45:01
相关推荐

篇一:欢度元宵节

热闹的春节刚过,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今年的元宵节特别隆重,我们学校还举行了看元宵,吃元宵,闹元宵的主题活动。

下午一到学校,同学们就忙开了,从教室这头跑到教室那头,拉彩带的拉彩带,挂彩灯的挂彩灯,精心地打扮着我们的教室。转眼间教室里张灯结彩,焕然一新。不一会儿,广播里传来了音乐声,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升旗台上,校长给我们讲述了有关元宵节的来历,同学们个个听得聚精会神。回到班级后,我们开始了猜灯谜大赛。“铁公鸡”打一成语,“一”打一成语,教室里一下沸腾了起来,笑声喊叫声一片。猜灯谜结束后,同学们又亲手学做汤圆,每个人的手都被面粉粘得雪白的,有的人脸上都贴到了面粉。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同学都吃到了亲手做的汤圆,那滋味可不是一般的好。

晚上,我和妈妈有个约定,就是去水街逛灯会,这可是我第一次看花灯,心情无比激动。很远处就看到水街的大门楼,它被火红的灯光照得喜气洋洋。我们的车子慢慢靠近,哇!真是灯的世界,人的海洋啊!我和妈妈买了门票排队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一条大约长几十米的银白色的长龙,好亮啊;接着是一组象征着和诣盛世的彩灯,除了有高飞的和平鸽还有各族人民在歌唱;再往前是笑口常开的哈哈佛。我的脚步越来越轻盈,头顶挂着一排排大红灯笼,两边是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彩灯,每一座灯前都围着许多人,有的观灯,有的留影,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魅力盐城》,《一“盐”九鼎》,《鹤舞鹿鸣》,这些代表着我们盐城的彩灯,让我顿时为我是盐城人而感到自毫。这时,我抬头仰望夜空中的明月,只见它已害羞地躲进了云层里,不与这壮观的灯会比美了。

夜深了,我在妈妈的催促声中离开了灯会,真是意犹未尽,这个元宵节过得实在是太开心了。

篇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 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篇三:闹元宵

元宵节曾经深深吸引我的,倒不是热乎香甜的汤圆,而是那些让人看得眼花乱、近乎晕的舞龙舞狮和彩灯,我也仅仅有一次真正感受到元宵的“闹”。

这份记忆当然要属于乡村和童年。那还是元宵节的前两天,奶奶带着我出去串门。老人们一聚起来总是有话说,我就被允许在那家人的院子里到处看看。村子里的人家喜欢在房子旁砌上或小或长的屋子,我透过窗户看见里头泛着橙色的灯光,还有彩色的什么,只可惜璃太模糊。“进去看看吧,不过不能乱碰哦。”那家主人对我说。我一边想着是什么这么神秘,一边推开门进了屋。如今那景象在我脑海里如同梦境一般,我记不太真切我说了什么,那屋子是不是真的如我印象中的长,但我记得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用纸糊成的彩灯,有的挂着,有的放在桌椅上;有鱼形的,球样的,有元宝、灯笼、蝠……我一路往屋里走,在一盏鱼形的灯前停住了:它是在一个用吸住条架成的鱼的模型上用米糊糊上了不同颜色的纸做成的;鱼嘴用红纸裹住,眼睛是用类似纽扣的东西缝上的,鱼身金色比较多,还被勾上了彩色的鳞片,底下露出来的竹条上迷糊还没干。屋子里头灯下的老奶奶借着灯光把竹条削得细长。原来这些彩灯都是她的杰作。屋子被橙色的光笼着,洒在彩灯暖暖的颜色上,我恨不得马上将它们全点上,那样它们就有了生命。于是心里就只盼着元宵这天快点来。

终于,这天晚饭后爷爷带我来到了舞狮的地点,那是一家人的坪上。从爷爷那里知道每年舞狮都会在一户人家门前进行,只要有宽敞的坪地就行。舞龙舞狮的人还没来,那儿就已经满是人在走动。大婶大伯们手里都捧着花生瓜子,见着我就会塞一点过来,不久我的小口袋就撑起来了。天泛着冷冷的蓝色,但随着“咚咚的”锣鼓声和坪地里红色狮龙的抖,天地间刹那间就暖了。孩子们开始叫着、喊着,还有的扔手上的刮炮。一个小男孩扔了一个在我脚下,吓得我往后直跳。爷爷干脆让我骑在肩上,这样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那两头狮子像喝醉了一般,沿着场地周围摇摇摆摆地走过来。起初走得有些像猫步,并不显得多威武;等人都围好了,一头狮子开始猛地眨眼,由于睫毛被做得老长,都齐刷刷地抖动。它神气地晃了晃头,毛也跟着一扬,泛着金色的亮光。另一头也不示弱,扑腾着向前一跃,张了张嘴露出里面的鲜红色。一个绣球抛过来,它们仿佛是酒醒了,争着去抢但也不那么急促,总要放慢动作来把技艺展示尽。一头狮子向前一扑,另一头便敏捷地向后一退。接着头顶着头摇晃,眨着眼,嘴一张一合,像是互相在嘲笑。经过人群时偶尔会把头探过来吓吓孩子,不过大多数孩子都笑个不停。我看得入迷,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鼓掌,但观众中会总会有人叫好,我就跟着大家一起鼓掌。这边的舞狮已经让人看得不想走开了,那边舞龙的也变换着各种姿势,追着球一圈一圈,加上拿彩球的人都几个跟斗,地上鞭炮的烟雾还没消散,我们一个个,连同狮子、龙都成了腾云驾雾的仙物,一起沉浸在这传统节日的欢乐中了。

天晚了,我实在禁不住睡,爷爷背着我往回走。我眯着眼睛往回看,发现一队如长龙般的灯火正沿着小路蜿蜒移动。难道是谁把银河请到了人间?噢!那一定是那位老奶奶做的彩灯被点起了,乡亲们举着在村里走。爷爷说:“那些彩灯会经过很多人家,驱走邪气,是对新年的祝福……”

以后的岁月里,我再没过过那样的元宵节。起初还看到过舞龙舞狮的表演,只是已没有了那花生瓜子,没有了那手工的彩灯,没有了那传统的热闹。之后也就是速冻汤圆一下锅,一个个冒着热气躺在碗里作为元宵节的标签,除此之外,再没有与平常日子不同的。

元宵节什么时候还能如那般“闹腾”呢?

篇四:元宵节

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就是元宵节了。

今年五年在家里过元宵节。走上阳台,只见小区里挂满了彩色的灯笼,行人们也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孩子们提着灯笼在小区广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不时发出一串串清脆的笑声……可是今天我却不打算加入他们的游戏行列中,因为我准备趁着妈妈出门这会儿,包一回元宵,给她个惊喜。

首先,我拿出妈妈惯用的盆在里面放了半盆水,倒进面粉,学者妈妈的样子揉了起来。边揉边想:看了那么多回妈妈、奶奶做元宵,这点儿小事怎么难得倒我!可是——啊呀!水倒太多了,这一盆面粉都捣成浆糊,根本揉不起来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训,只沾一点儿水,一边揉一边再一点儿一点儿地加水,终于慢慢地把面粉揉成了一个大面团,然后我学着妈妈的做法再揪出一个个小面团。接着就可以真正开始包元宵的工程了。

我一手托着小面团,另一手以大拇指为圆心,从它的正上方轻轻往下按,再慢慢从中间向四周碾开,好不容易捏出了一个小圆盏,可以往里放馅料了。我挑了我最爱的豆沙馅儿,舀了一大勺,心想,这回可以一口一个过瘾了。可是没想到馅儿太多,我捏出的“面盏”根本收不住口,我只得忍痛割爱,把馅儿料再放回去了好一些,这才刚好包拢。眼看第一个元宵成功在望,我别提多高兴了,一心想把它搓得更圆更光一点儿。没想到,一个得意忘形就晚节不保——我揉得太用力把馅料都挤了出来,本该雪白粉嫩的元宵抹上了一条暗红色的伤痕,我只好赶紧给它再沾点儿面粉补一补。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元宵挂满了“补丁”诞生了,新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我越干越起劲,第五个、第六个,我越来越顺溜……

这时,妈妈回来了,她一看见我的脸,还没来得及夸我就笑开了怀。我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抬头一看镜子,“啊——”我一下子冲进了洗手间。原来,我脸上也沾满了面粉。等搓掉这些面粉,我的脸也羞成了一个红苹果了。

虽然闹出了个小笑话,但是吃着我自己包的元宵,我别提多高兴了。因此,我更喜欢元宵节了。

篇五:浓浓元宵情

时光飞转,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匆忙地来赶赴这团圆的盛会。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这个历久弥香的传统佳节不但没有褪色,而且愈发的蓬荜生辉。

元宵之夜,千家万户都被团圆的喜悦所包围着。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上,碗里漂浮着白白嫩嫩的元宵,腾腾热气暖着每个人的心。爸爸指着它们说:“吃元宵的学问也有不少,四个代表四喜临门,八个代表八面玲珑,十个代表十全十美……它们可是寄托着人们无数的心愿呢!”带着这些美好的祝福,品着嘴里入口即化的甜蜜,我们家的猜灯谜比赛也拉开了帷幕。妈妈不紧不慢地读出了谜面:“天女散花,打一新词。”我脑筋一转,竟与爸爸同时报出了正确答案:“高消费!”妈妈赞许地点点头:“不错嘛,脑袋很灵活,每人奖一个元宵!”我暗自得意:这个我在网上看过,现学现用。接下来,我也尝试了一回考官的滋味:“无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词。”这下可把爸爸妈妈给难倒了,我摇头晃脑地公布了谜底:“哈哈,不知道了吧!是‘感谢’。”听了这个答案,他们面面相了一会儿,随即,银铃般的笑声便久久萦绕在我家上空。这时,绚烂的烟花绽开了笑靥,映得人间溢彩流光。好像在点缀元宵佳节,又好像是在庆贺虎虎生威的崭新的一年……

元宵节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传统节日。它的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扩展的。起初只是白昼为市,夜间燃灯,到了清代才增加了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流传至今。

这个传统节日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载体。它让平时不能经常见面的亲朋好友们能有一个机会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传统食物元宵那圆圆胖胖的形象就是寓意着一家人能幸福美满,那馅儿也让人甜到了心里,不由地对未来一年充满了希望与信心。

元宵,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你让无数外国友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古色古香;元宵,你是联结人们情感的一座桥梁,你让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亲情与友情的温;元宵,你是闪耀在雄鸡心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你让炎黄子孙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祖国感到骄傲与自豪!啊,我爱我们的节日——元宵!

篇六:元宵节

有句古话说得好:“正月十五闹元宵”。这句话生动地体现出了元宵节最大的特点,对,元宵节就是亲戚朋友从五湖四海赶来欢乐地聚在一块儿,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结伴到街上观看人们举行的盛大的舞龙游行,观赏由平民老百姓创作的歌舞节目,欣赏那夜空中的光彩夺目的火树银花。

我们一家人在家中早早地吃好了汤圆,然后一块儿到街上去赏花灯。刚走到路口,一支庞大的舞龙队伍也恰巧经过,舞龙的叔叔们精神抖,挺直了腰板,箭步如飞,好似一棵棵不老的青松,将那原本毫无生气的巨龙舞得活灵活现。队伍所到之处,锣鼓喧天,所见之人,都为之喝彩,拍手叫好。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草坪上,一切事物都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浮想联翩,是一盏盏五彩缤纷的花灯打破了这份沉静。看,那边的十二声肖花灯尤其引人注意。瞧,十二声肖的大哥—老鼠正在骄傲地向大家问好;勤勤恳恳的老牛正在不服气为什么老鼠当老大呢;凶猛的老虎大吼了一声;吓得小兔躲到了一边;勇猛的巨龙正在云海里腾飞;而小蛇则在水里欢快地游;马儿正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奔跑;羊儿则在“咩咩”叫,小猴子淘气地爬到树上摘桃吃;大公鸡正在“喔喔”地报鸣;今年是狗年,当然少不了小狗了,你瞧,它正高兴地活蹦乱跳呢;而小猪则在窝里睡懒觉呢!

天空中一朵朵礼花开放,我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离去了。

篇七:元宵节

今年元宵节,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花灯、焰火了。

七点刚过,我们就来到新市区看花灯,这里人山人海,花灯会种类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做生意的人早早来到摆好摊位,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八点多钟,在市委大楼旁边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整个市区都沸腾了……

五彩的花灯被高高的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花灯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花灯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

当我们看到一半时,我惊讶地叫了一声,因为在花灯里,这个是我见到的最有意思的是:花灯里居然还有三只活羊,灯箱里还有一群小鸡,据介绍,它们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呢!真让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胆的人甚至还过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脑袋,不时地抬起头“咩—咩—”地叫唤两声,然后又继续吃它的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我们往回走时,看到一群人在猜灯谜,其中有一个字谜是:天下人间会七星,我和爸爸妈妈猜了许多次也没猜中……

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但我们一点也没觉得累。

啊!今年的元宵节之夜真美呀!

篇八:元宵节作文

今天,我看着我未用完的烟花,我想起了闹元宵时的事情来。

在正月十五的早上,阳光明媚,天空格外的蓝。我做完我要做的事情后,想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但一打开窗户,就听见了一阵阵吵闹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只见有许多人站在马路上,把马路围得水泄不通。

天,好象知道我们的心思,不久就快中午了。

过了半个小时后,轿子出现在右边的十字路口上。我本以为队伍会直走,但出乎意料,队伍向右走了。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又过了半个小时,鞭炮声越来越近了,队伍向我们这条路过来了,到处烟雾弥漫,我们也点起了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啪,啪,啪……”鞭炮打完后,队伍继续向前走了。

轿子又到十字路口时“打结”了。原因是队伍太长了,把街围了一圈,队伍都还没走完。实在太壮观了。在那儿真是让人眼花乱,几十顶轿子交叉着行走。

花轿上人的装扮也有很多:有的人扮文武状元;有的人扮二郎神;有的人扮观音送子;有的……真是各式各样啊!其中,扮二郎神轿子上的那只哮天犬真是活灵活现,头朝天叫着,好象在向人们报告:“元宵节来啦,元宵节来啦。”真是有意思。还有那扮观音送子的,莲花下是用棉花凑起来的,从远处望去,真像是一朵云,打扮花轿的人真是匠心独运。这不,我把那场面拍下来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就一点多了,轿子也看完了。听叔叔说在车站那有放礼炮。吃完饭后我们马上下去。

到了车站后,还等了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可真难熬啊!大家都翘首望去,盼着放礼炮的人快点到来。

工作人员终于来了,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火硝放进礼炮筒里。突然,警察叔叔叫我们退后,别伤着了。“轰,轰,轰。”礼炮打响了只见在一瞬间火花飞了出来,然后有许许多多的彩纸飞了出来。彩纸有红的,黄的,蓝的……真是五颜六色呀。“彩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在向我们招手微笑。接着,礼炮接连响起。空中“彩蝶”飞舞,地上人们喊着、跳着。

天上云彩贺元宵,地上人们闹元宵,闹元宵的热闹壮观久久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元宵节作文8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礼让行人作文 一件什么的事作文400字 开学500字作文 公开课作文300字 未来的科技作文 计划作文300字 我的梦想作文提纲 我爱祖国300字作文 2018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超能力 作文 友情作文结尾 爱我中华作文开头 天气变冷了作文 关于甘蔗的作文 我爱地球作文 写作文我的老师 游灵栖洞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17高考作文 我对妈妈的爱300字作文 初遇作文600字初一新生 学习滑板作文 六年级小学英语作文 又见作文600字 守护作文800字 作文印记 追逐梦想作文 升入初中的感想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150字 猫的特点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