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除夕之夜周记

2020-10-30 20:55:01
相关推荐

篇一:小学六年级寒假周记难忘的春节 春节又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声中,它 再一次悄然而至。 对于众多孩子来说,春节的到来是令人高兴的,他们唱歌,他们跳 舞,以庆祝他们的喜庆节曰。但对于我来说,春节没有这么好,春 节的到来,却不能给我带来喜悦。因为,我是穷人家的孩子。 每当 春节早上我一醒来,就在想: “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压岁钱, 能有好多的点心吃,那该有多好呀!每当想到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 下床,可是,无情的事实不得不让我熄灭了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不 得不再一次告诫自己:别再痴心妄想了,你是穷人家的孩子,然后, 我只有默默地坐在门口,望着别家孩子们欢乐的笑脸。 又是一阵清脆的爆竹声,把我从往事中拉了回来。是啊,我该起床 了,尽管得不到父母的压岁钱,还有那琳琅满目的点心,可床还是 得起的。 我以极快的速度梳洗完毕,当我跨出房门时,厅堂里的一幕吸引了 我的目光,没错!那是我爸妈摆放出来的点心,没错的!当我想到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手里还拿了一张崭新的 50 元人民币,带着无 限关爱说:“丽,新年快乐,这是你今年的压岁钱,拿好,别丢了! ” 我顿时惊呆了。问道:“妈,我们家庭状况不好,拿压岁钱干啥?” 妈笑了笑:“傻孩子,改革开放这么久了,我家状况也好多了,以前 是爸妈对不起你,但是以后,不用再受穷了,你就放心拿着好 了。”“那边还有点心,多吃点。”我一蹦一跳,跑到点心前,抓了一 大把,开心地吃了个痛快。 我靠着门边,一手拿着点心,一手捏着妈妈给我的压岁钱,再望着 不远处那群孩子打闹的情景,听着大人们说着“新年发财”的祝语, 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心中不觉畅快无比 春节随记 购物热潮 快过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办年货。 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购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们正在商 店选购“新年礼服”呢,周围围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 着闹着要买新衣服、新玩具。这些妈妈被吵得没办法,只好放下手 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带“宝贝们”一阵狂购后,再来为自己添置。 “对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脏了。 ”这时突然传来一句道歉。 怎么回事?原来一位大伯刚买完鱼出来,不小心将正在购买年画的 几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脏了。“没关系!”小姑娘笑嘻嘻地拿着刚选好的 年画又走进了另一家商店。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 “哈哈哈……”那边又传来了一阵阵笑声…… 除夕之夜 “嗤,嗤,嗤——”的几声,天空盛开了几朵鲜花,五彩缤纷,原来 是几位小朋友在放烟花。又是几声清脆的爆裂声,漆黑的天空顿时 变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明亮的彩灯照耀 得清晰可见,远处的群山也依稀可辨。随着鲜花的盛开,顿时传来 一阵惊喜的欢呼声。小河之畔,时而隐现一张张仰望天空的笑脸。 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漫延。 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吃着热气腾腾的团圆饭,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 晚会,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走亲访友 “恭喜发财!”一阵阵问候传入耳中,原来是路上走亲访友的熟人互 致问候。而伙伴们则是跑东家串西家,“跟你拜个年!”手中的钞票 也多了起来,甚至手中还会赚得一大把香烟。而这大多是送给自己 的老爸,有时也会试着抽一下,可咳嗽几声只好把它扔掉了。小姑 娘们则在一起咬着嘴皮子悄声细语地说着什么。大人们在一起谈谈 家常,老人们则在儿女们的陪伴下观看着 tv 节目,精彩的节目时而 惹得老人们会心地笑个不停。 过新年,喜洋洋,家庭大团圆,每个 人都春风满面,每个人都嘴角流油…… 快乐的春节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非常高兴,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饭菜,香喷喷的 点心,还能得到很多压岁钱,我越想越高兴,当晚我兴奋得一夜都 没睡,脑子里想的全是饭菜,点心、压岁钱,还有那漂亮的新衣服, 可爱的玩具…… 春节的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 骨,然后高高兴兴去叫爸妈,爸爸见我起得这么早,也不甘落后, 从床上翻身便爬了起来了,妈妈和姐姐也陆续地起床了,洗完脸刷 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个痛快!一想到吃,我就来劲,忙向爸妈 建议做这做那,妈妈是我家的主厨,因此做什么由她这位裁判来决 定,妈妈说:“很久没吃过饺子了,包些饺子吃吧。”我们都非常赞 同。 决定做什么以后,我们便分工进行了,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我 和姐姐烧水。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了, 饺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烧开了。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和姐 姐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了三个,累死了,还真难学啊!妈 妈说:“我就天生会做啊,不吃点苦,努力学,怎么能学得好呢?” 我听了有点惭愧,便吸取教训,重新扬起风帆,认认真真地包了起 来,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这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什么都应 该刻苦。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揉的面已经全部做成了饺子,我和姐姐烧的 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了。妈妈便把饺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 妈妈在中途还加了一些佐料,使饺子更加好吃,约摸过了十多分钟 吧,妈妈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了一些汤。 我妈刚弄好汤,我便抢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个痛快!由于吃得太快, 舌头都火辣辣的。 我们个个都吃得满嘴是油,便欢天喜地去看精彩电视节目了。 啊,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啊! 今年的春节来得特别早,似乎有些让人措手不及。刚过完元旦,就 迎来了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刚过,居然就要过年了。对于我们学生 而言,今年春节的气氛好象不及往年那么浓烈。因为考试的余威尚 未散去,似乎还在为考试而患得患失,便几乎忘了以往过年的热闹 景象。 让我想想去年的这个时候吧。由于亲戚们都要聚到我家,父母早早 的就忙开了。他们俩都骑上自行车,一起到市场上去采购年货。既 要考虑到一帮小孩聚到一起又疯又闹地,得准备点他们爱吃 爱玩的:又得想到大人们谈笑风声必备的瓜子、花生……。这样一 来,他们回来时,车篓里必定是大包小包,装得满满的。 就在大家都在忙活的环境中,我们对春节的渴望自然是格外的强烈。 好不容易盼来了除夕,从下午开始,我就期待着敲门声。开门的第 一句话必然是“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之类。渐渐地,人都到齐 了,大人们便围着圆桌一起聊天。平常日子里大家由于工作繁忙而 无暇互相联系,现在,他们都趁这个机会畅所欲言。谈谈一年来的 工作情况,诉一诉生活上的苦衷和感慨,彼此之间没有半点隔膜, 心与心之间贴得格外的近。 调皮好动的我们现在正是如鱼得水。大人们有他们自己的范围,没 空管我们,我们也就有些“为所欲为”。躲进一个房间,一起挤坐大 床上。交流交流学校里的趣事,时不时有人会被逗得差点从床上翻 下去。搞笑的哥哥拿手节目便是用他特有的方式,来“辅导”我们几 个妹妹的英语。他的教法虽说不上深入浅出,但让我们记忆尤为深 刻。 “开饭了……”父亲的一声招呼,弟弟连忙蹦蹦跳跳跑到桌前,看着 一桌好菜眼红。大人们不约而同地说:“差点忘了这件重要的事。” 我们也才反应过来压岁钱还没拿呢。虽说这传统我们也经历了不少 年,可要接过红包,不知怎么的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一大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在桌旁同吃年夜饭,有什么比这个还要幸福 呢?这时,电视里的春节晚会似乎也没有了太大的吸引力。 一年的最后节目便是放烟花迎接崭新的一年的到来。我们走出家门, 室外似乎也被渲染上了春节喜庆的气氛,变得不那么寒冷了。一朵 又一朵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开放,我们头仰着,沉醉在这美丽的天 幕中。“5、4、3、2、1、0!”随着我们一起倒计时,新年终于在我 们的欢呼声中到来。喜悦、欢欣溢于言表,大家都互相微笑凝视着, 默默无言。 忆起了去年的春节,我似乎可以感受到这特有节日的特殊魅力了。 现在,我体会到了去年自己的心情,也越发地盼望可以大家重新欢 聚一堂篇二:三年级暑假作业郑浩中:1、两本暑假作业。 2、5 篇周记(1 篇读后感)。 3、阅读《海底两万里》、《长袜子皮皮》?? 4、读书小报(a3 纸)。 冯可欣:1、两本暑假作业。 2、5 篇周记(1 篇读后感)。 3、阅读《海底两万里》、《长袜子皮皮》?? 4、读书小报(a3 纸)。 潘浩峰:1、两本暑假作业。 2、每周一篇作文5 篇,写人、写景、写事、读后感。字数 200 字 以上(至少一篇 读后感,且需打印在 a4 纸上,其他写在作文本上)。 3、阅读课外书,至少 3 本(必读)。 推荐书目:《柳林风声》、《长袜子皮皮》、《蓝色的海豚岛》、 《列那抓的故事》、《海底两万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长腿叔叔》、《秘密花园》??每册书做好一份阅读卡、一份体会 卡或阅读推荐卡。 4、完成一份艺术作业。如:绘画、书法、小报(a3 纸)(小小报 需做成读书小报)。 5、积极锻炼,做到“暑假生活十个要做到”完成表格。 恭邹旻:1、两本暑假作业。 2、完成周记 6 篇(两篇读后感)。 3、读五本以上好书。 4、每天锻炼半小时。 5、完成“十个要做到”“闲体”表格。 杨嘉艺:1、两本暑假作业。 2、周记 6 篇(其中 2 篇读后感)。 3、读 5 本以上好书。 4、每天锻炼半小时。 5、完成“十个要做到”“闲暇体育表格”。 周 骢:1、两本暑假作业。 2、写五篇作文,一篇是我的文明暑假。 3、完成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表。 4、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每个 2 遍,不用做。 5、抄写所有要背诵的课文。 6、请家长阅读,安全快乐暑假。 7、读 5 本以上的课外书。 8.、练钢笔字。 9、每天做 10 题计算题(共 50 天)小数加减法各 2 题,乘除法各 3 题,乘法:三 位数乘两位数,除法:四位数除一位数。 10、预习四年级数学 黄 易:1、两本暑假作业。 2、作文六篇。读后感一篇,主题是“品读红色经典,书写精彩人生”; 游记一篇; 写事一篇;3 篇自由写作。 3、背诵 10 首以前没有背诵过的古诗。 4、我要抄写词语( )篇。 5、练字八页:语文书生字表中的字。 6、有条件的同学预习五年级上册语文书,按书上的提示默写背诵。 7、读至少三本课外书。 姜沪庭:1、两本暑假作业。 2、四篇作文。 3、一份小报。 4、一篇读后感。 张慧祺:1、两本暑假作业。 2、四年级上下册中的“四会”单词抄四遍,“四会”的抄 2 遍。 3、作文四篇。 张 煊:1、两本暑假作业。 2、每天读优秀课外读物,摘好词好句,查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3、参加“我与嘉兴”征文活动。 4、参加“2011 年浙江省青少年科学 调查体验活动”。 5、参加市第二届“阅读伴我成长”: (1)“读好书 写感想”征文比赛 (2)“读书小报”比赛 a3 纸大小,小报后写清校区、班级、姓名。 (3)登陆嘉兴市文明网“书香家庭”,上传申报材料,方案在学校网 站德育天地主题活动栏目中参加“书香家庭评比”。 陈 檾:1、两本暑假作业。 2、阅读卡 30 张。 3、暑假见闻大作文 6 篇,500 字。 4、阅读课外书 6 本。 章怡辰:1、两本暑假作业。 2、3 篇作文(2 篇读后感)。 3、读四大名著。 蒋 涵:1、两本暑假作业。 2、阅读卡 30 张。 3、3、暑假见闻大作文 6 篇,400 字。 4、阅读课外书 6 本。 5、《小学生必读文言文》每天读一篇。 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 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 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 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 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 春节,春节花会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 绍的习俗。(略写)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 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 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 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 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 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 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 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 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 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 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 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 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 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 “门心 ” 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 “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 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 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 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 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 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 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 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 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 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 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 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 ”“王阿姨,工作顺了 ”“刘奶奶,身体健康 ”〃〃〃 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 受下新年的气氛。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 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 看!我左边的一位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 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 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 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 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 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 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 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 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 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 (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 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 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 已排起了长龙。 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 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 6 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 吃完团圆饭 7、8 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 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 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 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 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 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 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 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 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 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 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 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 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 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 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 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 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 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 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 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 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 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 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 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 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 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 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 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 “村村通” 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新的!篇三: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教案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 热闹气氛。 2、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能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 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 “开始、 高潮、结束”的日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歌谣,激趣导课: 同学们,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 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我在网上了一首歌谣,是关于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的。你们想 读吗?(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喇叭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 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 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 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读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受? 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写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题目就叫:北 京的春节。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 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 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 话创作。1924 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 年回 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 年,他的代表 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 1946 年赴美讲学。1949 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 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 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 20 个剧本,被誉 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 年去世,终年 67 岁。 三、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 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 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 别长,有一个多月。)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了解 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腊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九 (开始)(高潮)(结束)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7 节):描述北京市民在腊月准备过春节的情况。 第二部分(8—11 节):描述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过节的盛 况。 第三部分(12—16 节):描写北京市民过元宵节的情况。 第四部分(17 节):描写新旧社会过春节的不同。 (2)本文选取和组织了哪些材料?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 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 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 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 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 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 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交流重点如: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 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 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 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 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 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 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 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 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 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 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 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 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 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 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 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 的段落结构。 5.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 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 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五、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 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 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 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 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 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 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 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 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 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 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 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 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 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4.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 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 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 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 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 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 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六、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 1.老舍先生曾说,“我不论写什么,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 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 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流畅通达, 清浅俗白,雅俗共赏,耐人寻味。这种语言风格在文中处处可见,如,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 是过春节的‘彩排’”。教学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指导学生抓住自己 对课文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把培养语感落到实处。 本文有较多的场景描述,有较强的画面感,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 朗读,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真切地 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引领学生理解本课所展示 的民俗的内涵——春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 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比如,“这些比赛并不为争 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 娴熟技能。”这一画面可以反映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追 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关于表达方法的领悟,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 的表达方法,并着重指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特点。比如,“腊七 腊八,冻死寒鸦”,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 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夸赞腊八蒜; 又如,“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 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 型农业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丰收的自豪和期盼。 2.老舍的语言风格 (1)北京韵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 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北 京为背景,例如,《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 红旗下》。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 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 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 言富有北京韵味。 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 生活。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为老舍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 得天独厚的条件。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 养。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的地方语言,而 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2)通俗明白 老舍在语言运用上有着自己的一贯追求,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我 不论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 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 ‘白’。”老舍致力于“俗白”,所谓“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 华。自然,老舍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 味。 比如,《北京的春节》一文,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明 白如话,没有难懂的字,没有拗口的句子,没有文雅的辞藻,也没 有欧化句式。读起来,我们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讲故事一样 亲切有味。曹禺说得好:“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 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谈的。” (3)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是老舍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他的语言艺术区别 于其他作家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突出标记。老舍说: “文字要生动有趣, 必须利用幽默。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老舍对生活 中的幽默极为敏感,并善于以机智与讽刺的形式来表现。作为语言 鲜活色彩的幽默,它往往还要借助于其他修辞手法和语言要素的综 合运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老舍小说经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 反语、谐音、曲解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可以这样说,老 舍是一个幽默的语言艺术家,他的幽默才华闪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 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 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 七、作业布置 请大家课后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 并把它写到周记本 上。 附板书设计 开始繁忙、喜悦(准备) 老北京的春节 高潮热闹、喜气(灯) 结束忙碌(开始新一年的工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年味的作文 记住这一天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担当作文 作文网 桃花作文 精选作文 中秋节作文 自信作文 作文读后感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我的未来不是梦作文 妈妈的爱作文300字 做汤圆作文 绿萝作文 初中生作文 赤兔之死高考作文原文 假期计划英语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小学五年级作文 校园作文 打雪仗的作文 春节作文结尾 我的姐姐作文 桃花的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 过新年作文300字 出发作文 北京作文 英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