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物传记东坡小传

2020-11-06 23:00:01
相关推荐

人物传记东坡小传 简书

人物传记东坡小传关注赞赏支持人物传记东坡小传

“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林语堂

980年前,苏东坡出生在四川的眉山。

眉山这个小城日后注定因为苏氏一门名闻于世,因为这个家里,出了三个特别的人,一个父亲和他的两个儿子在星河璀璨的唐宋文坛大放异彩、非同一般,用今天的话说来就是辨识度极高。

苏东坡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父子三人同时也被列于“唐宋八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称号,唐宋王朝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非任何其他朝代可望其项背,才子能人们灿若繁星,而关键的是两朝加在一起共有六百多年,六百多年里也就挑出了这八个人。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三字经》中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即苏洵,年少时的苏洵颇有点不务正业、我行我素的作风,流连于山水,不好读书,即便于“二十七,始发愤”,但功名上一直无果,直至苏轼二十岁时,他带着苏轼、苏辙两个儿子进京应试,二子同时及第,轰动京师,做父亲的也一并受到关注,而此时的苏洵,已近知天命之年。

据传,苏洵特立独行、性格耿直、不善人际,但东坡的母亲程氏却知书达理,司马光在《苏主簿夫人墓志铭》中称赞她“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苏氏兄弟年幼时常得母亲亲自授学。

不同于东坡的锋芒毕露与心直口快,弟弟苏辙是个性情平和之人,这也使得他的宦海生涯相对于哥哥来说,要平静安稳许多。东坡的母亲程氏一生育有子女六人,可惜多在早年夭折,唯有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一生相系到老,手足情深。

母亲的娘家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财大势大,不过父亲这边也不算太差,虽然不比程家地位显赫,但苏家也算是中产中的佼佼者了,不仅有田产,还可以同时雇佣好几个侍女和奶妈。

有必要提一下东坡的祖父,祖父在东坡出生时仍然健在,据传这位祖父也是性格开朗豪放之人,和自己的儿子一样不喜读书,为人坦荡质朴、乐善好施,钟爱饮酒,开怀无忧,长得也是健壮英朗。祖父的名字为“序”,为了避讳,东坡在后来的创作中但凡需用到“序”字时,均以“引”替之。从东坡的身上,不仅可以窥见出父亲特立独行和刚直不阿的影子,也能寻得祖父疏达不羁与乐天宽怀的风范。

东坡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金人征服北宋的二十五年之前)逝世,一生历经五代帝王更迭。东坡的前半生相对来说还算顺利安吉,比较幸运的是他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都是仁宗当位,仁宗是北宋最好、在位最长的一位皇帝。

东坡十八岁之时娶妻王弗,二十岁时随父亲和弟弟一起从家乡眉山出发上京赶考,仁宗嘉佑元年(1056)五月,三苏抵达汴梁城。经过了秋季的初试之后接下来便是等待来年春季由皇帝亲自监督的殿试,时间充裕,苏家父子除了游览京城的美景名胜,也不忘积极参与社交,父亲苏洵更是获得了当时的文坛领袖也是殿试主考官欧阳修的接待。而说到欧阳修的声名,在当时的文人学子们心中,堪称为泰斗。

殿试前的漫长等待中,年轻的苏轼和弟弟在寒冷的大街上注视着京城的繁华与热闹,虽然胸有成竹,心中却不免忐忑,这一趟究竟成败几何,他们的才华与抱负,是否都能如愿展现获得认可?

天才注定要横空出世,殿试结果出来,苏家兄弟同时及第,而在中榜的388人中,东坡名列第二。事实上他是第一,得了第二是主试官欧阳修的一个误会,欧阳修误将苏轼的答卷当成为自己的学生曾巩(也是“八大家”之一)所作,为了避嫌给了个第二——真不知道是曾巩的才华的确过人还是欧阳修对爱徒赏识过度呢?

无论如何,此后欧阳修对苏轼可谓是逢人称颂,东坡随之名动京师,苏家父子终于一鸣惊人,不枉数年寒窗。

仁宗求才若渴,欧阳修及时向其推荐了苏氏兄弟二人,仁宗的皇后事后告诉别人,看了此兄弟二人的呈文后,仁宗言道:“我已经给我的后代选好了两个宰相。”

事实上,弟弟苏辙后来的确官至副相,而苏轼虽然一度接近权力中心,但善始总是未能善终,尤其在王安石出任宰相,为推行新政排除异己之时,东坡因为宦海沉浮而四处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正式拉开序幕。

这里不对王安石的变法做任何评价,但是在变法推行的过程中,朝廷中人的确有不少因此而上上下下、沉沉浮浮。当然,除了王安石本人,上的人都是支持变法的那一类人,如吕惠卿(后出卖王安石)、李定(后弹劾苏东坡)、章惇(东坡晚年的坎坷流离均拜此人所赐,将东坡流放到海南就是他的主意),下的人当然都是反对派,如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范仲淹等。当朝皇帝神宗虽不算太坏,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赏识苏东坡,但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希望通过变法改变国家贫弱的局面。

1072年,苏东坡携眷离京赴杭州上任,此时东坡35岁,正直壮年。这次离京其实是东坡自己主动要求的,并不是被贬,东坡被贬是在“乌台诗案”之后才开始的。那么东坡为什么要主动申请离京呢?就是老子在朝廷做得不爽啊!话语权都被一帮搞变法的乌合之众给霸占了!

江南风景秀丽,杭州繁华热闹,而西湖的景致更是美不胜收,让东坡流连忘返。东坡干正事的效率极高,忙完工作后有大把的闲散时光,如何打发?

泛舟于西湖,纵情于山水,与僧人们聊聊人生无常,向渔夫们打听捕鱼技巧,和市井小民们唠唠嗑,为歌女们题题诗,写写词,没事在大街上站一站,在西湖边上走一走,任凭百姓们仰慕观摩啧啧称赞——这些,都是苏判官的杭州日常。

杭州三年期满,东坡请调至密州,因当时弟弟苏辙任职济南,两地相距不远。但是密州的生活与杭州有天壤之别,条件极为艰难,而且此时朝廷官员的薪俸开始降低,东坡不仅自己生活困顿,而且目睹百姓受苦,路边时有饿死的饥童,无疑,对于东坡来说这是一段极为煎熬的时光。但是真的应了那句话:“创作源于痛苦”,东坡流传甚广的作品多数诞生于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江城子.密州出猎》便是于此间创作。

不知为什么,每次读《密州出猎》时,都有一种既好笑又沉重的感觉。东坡的所有词作中,没有哪一首有《密州出猎》这般富有画面感的了。想像一下身为一城太守的举世才子,头戴锦帽,身着貂裘,一手牵着威猛的大黄狗,一手托着嗜血的苍鹰,率领千余骑军,向疾风一样掠过山岗——这是个什么样的画面啊!关键人家还放话了,不仅要“亲射虎,看孙郎”,而且“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写到这里,不得不补充一句,据说东坡遗传了其祖父的高大健壮体格,长相也颇为英俊。所以少女们,你的春心被唤醒了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中学生新作文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梦想 校园生活作文600字 什么二三事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剪窗花作文 爱国作文600字 人生价值作文 父亲的爱作文 英语短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 蜕变作文 我爱家乡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端午作文 人物作文素材 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