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今年的中考作文看似有点儿“偏” 其实一点儿都不“偏”

2020-11-14 17:45:01
相关推荐

由于疫情的原因,今年河北省中考往后推迟了一个月,于今明(7月18日——19日)两天举行。今天上午考了语文,大家都普遍关心的语文的作文是什么呢?好不好写呢?

今年的作文是材料作文:

材料一:习,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还指学过后再反复地学,使熟练。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请根据材料,以你对“习”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今年的中考作文是不是有点“偏”呢?

看到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第一感觉就是有点儿“偏”,这里的“偏”并不是真的偏,而是没有去迎合社会热点,估计让很多押题的都没有押到,是不是有点儿失望呢?

要说今年最大的事儿是什么?估计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新冠疫情。对,所以围绕“新冠疫情”来备考作文儿就成了今年一个常态,比如:敬畏自然;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责任担当;不忘初心,坚守使命……但是今年的作文好像在有意“回避”这些,让你猜不到押不着!

哈哈,是不是有点失望啊!白准备啦!

其实虽然没有迎合热点,但是今年的作文也并不偏,而且也很容易写,为什么这么说呢?

材料一的核心在于"反复练习",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其实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其实这个也是来源于我们的课本:人教版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高中课本《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游刃有余”也是这个道理,估计很多同学都会引用这两个例子。

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材料二是强调“复习”“实践”的重要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人教版部编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中的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中“习”,现在一般理解为“复习”的意思;其实按原意理解为“实践”更恰当。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到的一些人生道理或者技能,在恰当的时机,得到了实践,发觉是对的,心里特别的惬意,开心。

因此,根据这个材料,我们可以以“实践”来立意写作文,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样的名言是很多的,例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此外,还可以从把学习当做“乐趣”,好学者不如乐学者等角度来写。

由此可见,今年的作文试题选材既和语文课本密切相关,又结合了日常生活,是考生熟知的内容和道理。乍一看这个“习”字有些深奥,但仔细分析一下,具体到“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复习让人快乐”……这样的主题,是不是就很简单了?因此,今年的作文看似有点儿“偏”,其实一点儿都不“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 小鸭子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 我明白了作文 雨 作文600字 作文照片的故事 300字想象作文 作文开头好句 感谢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