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张家口一中特级教师尤立增评析2022年高考作文

2020-11-14 23:55:01
相关推荐

作者简介

尤立增,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文学教育名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库培训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物“教学名师”,教育部“领航工程”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领航工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学术委员。浙江师范大学、河北北方学院硕士生导师。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的特点】

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目公布,很多考生和老师感觉“出乎意料”,因为平时的作文训练,写了大量的“家国情怀”作文,积累了大量的有关“疫情”的素材,但在考场写作中根本用不上。其实,如果静下心来分析文题,就会发现,除了“历史人物评说”的作文材料略显意外,本文题命题指向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正如考试中心对题目的评价:坚持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便于学生发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这里的意料之“内”,就是强调内容导向、注重情境语用、明确任务指令、凸显课标理念等命题指向仍然是前两年命题的延续,坚持对学生综合写作能力与素养的考查宗旨没有变化。而选择历史人物作为材料,也只是在防止套作、防止宿构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况且,在防控疫情、推迟高考的社会语境之下,要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平稳进行,考题不可能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如果对这个文题考生感觉无从下手,那只是说明作文备考出现了方向性的偏差。

如果概括今年作文题目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坚守核心价值,守正不忘出新。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内容导向。

近年来,高考作文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导向未曾动摇。2018年Ⅰ卷以“18岁青年与时代发展”为立意核心,要求考生将自己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重大历史任务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增强考生的荣誉感,激发考生的责任、担当意识;2019年Ⅰ卷作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的箴言、警句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深刻阐释作为总领”,引导青少年学生对材料所反应的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觉弘扬劳动精神,以期在全国青少年乃至全社会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良好风气。而今年的题目是从两个角度凸显“立德树人”的导向:一是材料选取的故事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考试中心评价语);二是材料涉及的三个历史人物品行、格局、精神、气质,如齐桓公的开明、大度与宽容,鲍叔的知人、识人、谦虚宽怀,管仲的忠贞与才干等,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能够使考生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二、注重“情境设置”的语用导向。

《课程标准(2017版)》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明确指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如2019年全国Ⅰ卷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的情景,希望考生通过演讲稿的撰写对这些同学提出希望与建议。今年题目的写作任务就是基于“真实情境”的语言表达实践,题目中设置了两重情境:一是宏观的历史情景,即材料所提供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二是具体的写作情景,写一篇参加“历史人物评说”主题班会的发言稿。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情境写作与应用写作密不可分。因为作文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交际的方式,其基本功能是达成信息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流,写作是一种语言运用和进行社会实践的有效方式,所以作文的语用价值导向应该得到充分体现。近几年作文对应用文体如演讲稿、书信、发言稿、倡议书等的考查,都与具体而真实的“情境设置”有关。

三、凸显“思辨能力”的思维导向。

《课程标准(2017版)》在“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方面指出: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思想深度在逐渐加大,如强调材料关涉要素的“内在联系”,注重对思辨能力的考查等。何为思辨,一般来讲,思辨就是指思考辨析能力及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及辨别分析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方面的能力。如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二战’期间,英美军方幸存飞机弹痕分析”,涉及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2019年Ⅰ卷作文材料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溯源,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对劳动的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这些都包含了“过去与现在”的逻辑思辨。今年的题目,从材料性质看,包含着“历史材料”与“现实启示”之间的关系;从材料的人物关系看,包含着君与臣、信任与被信任、欣赏与付出、识才与荐才、个体贡献与共谋大业、个人与国家等多重关系。所以,考生在阅读情境化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提炼出抽象主旨,就是对思辨能力的最佳检测手段。

【作文材料解读】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因此,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今年考题的作文材料分为明显的两个层次:历史事件、后世评价。

1.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材料第一层是简述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是根据《春秋左传·庄公九年》《国语》《史记·齐太公世家》《管子》等历史资料改编而成。这段材料包含了三个人物和多重关系:三个人物:齐桓公——从“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从“争夺君位”到“成就霸业”;鲍叔——从“辅佐小白”到“辅佐齐桓公”,从“辅佐争夺君位”到“甘居人下”;管仲——从“辅佐公子纠”到“辅佐齐桓公”,从“政敌”到“贤相”。齐桓公与管仲:从“被箭射中衣带钩”到“重用管仲”,从“政敌”到“互相成就”。齐桓公与鲍叔:君与臣,信任与被信任。管仲与鲍叔:“政敌”与“好友”,“有才”与“识才”,“推荐”与“被推荐”。为什么要厘清人物及各种关系呢?因为作文的立意就是从人物品行与人物关系中得出来。

2.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这段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是人们称颂齐桓公建立的霸业,第二句孔子对管仲的赞扬,第三句是司马迁对鲍叔“知人”的称颂。这三句话的逻辑关系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并列关系——三句话分别赞颂三个人,这与材料的三个人物照应,也与任务指令中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照应;二是因果关系——齐桓公之所以成就霸业,离不开管仲的才能和鲍叔的“知人”。这段文字是对上述历史事件的评价,一则能帮助考生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二则暗含了作文立意角度,如“管仲之力”或“鲍叔能知人”。

【任务指令解读】

“任务驱动型”作文受到广泛好评,因为这种命题形式是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命题者提供“任务驱动”,也就是发出“写作指令”,考生需要在“任务指令”的范围内完成写作任务。明确“任务”,也就是确定写作的方向,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分析今年高考作文中“任务指令”,我们重点明确情境任务、思维任务、对象任务和文体任务四项“指令”。

1.情境任务。除了历史事件的“情境”,“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也是真实的写作情境。“读书会”就是“读书报告会”,是一种在于拓展视野、宏观思维、知识交流、提升生活的活动,活动宗旨当然是交流读书的感受。“上述材料”就是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及后世评价。

2. 思维任务。包括争议的焦点、思考权衡等,关注的核心就是考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对考生辩证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品质的考查。“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就包含了思维任务。三个人身上体现了不同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哪方面能够触动你,就意味着“最深”,感触最深才能有的可写,并能写得深刻。如果三个人都写,并且平均使用笔墨赞颂他们的精神品质,就会出现主题不明,主旨游离的问题。

3.对象任务。主要指材料和“任务指令”中涉及的人或事。材料中涉及的对象是三个历史人物,作文要紧扣这三个人物来写,如果以孔子和司马迁的评价作为写作对象,则会出现重点旁落、偏离题旨的问题。而“任务指令”中的“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强调的是写作的对象感。“我”面对的是本班同学,很显然是“我”的同龄人,包含了根据“本班同学”的特定身份选择得体的语言策略问题。

4. 文体任务。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常规文体的选择,如议论说理;二是任务指令中有关的特殊文体——发言稿。 “写一篇发言稿”就要符合发言稿的内容、语言要求。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但发言内容要来自作文材料,要围绕一个中心话题,见解精辟深刻,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可多用修辞,还要考虑用词的口语性特点。关于“写作要求”中的“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均属常规要求。

【写作角度和立意】

“意”是文章的灵魂、中心。高考作文立意,就是根据作文材料、任务指令及写作要求,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考场作文,文章只要切题,符合题意要求,得分就不会太低;一篇文章,即使洋洋洒洒数千言,妙笔生花,辞藻秀美,情真意切,但只要偏题了,也只能得分偏低。那么今年的作文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呢?

在材料作文中,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分析材料关涉的对象入手,选择不同的立意角度。

从齐桓公的角度立意:成大事要有容人之量;做人要有不计前嫌之美德;成就事业需要善于用人;志存高远方能成就大事;具有开阔胸怀与包容的气度;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等。

从管仲的角度立意:成大事者必有雄才大略;恪尽职守铸就人生辉煌;士为知己者死;识时局而知变通;感知遇之恩而知回报;放弃小我方能成就大我;成全他人就是成全自己等。

从鲍叔的角度立意:做人要虚怀若谷;不嫉妒他人才能是一种美德;要有知人之明更有要荐才之量;知才、识才与荐才;顾全大局,大公无私;忠君爱国;不计个人得失;给自己正确的定位;绿叶也有独到之美等。

当然,也可运用“观果思因”思维方式审题立意。如思考“从其自身看,为什么齐桓公能成就霸业”,我们可以从“善于听取,摒弃前嫌,志存高远”等角度思考。

一则材料可写的角度很多,最佳立意不止一个。那么,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对象就可有多种立意。立意的角度多了,在确定观点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材料,既要考虑最佳角度,也要考虑最适合自己展开的角度。这道题目比较适合的文体是引申类议论文或阐释类议论文。

【备考启示】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目为高中作文教学带来三方面的启示。

1.把提升写作能力与素养当作头等大事。科学考查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既是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贯追求。明于此,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要树立“三年一盘棋”的意识,详细拟定写作训练计划,避免一味抢“热点”而导致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式盲目化、随意化的写作训练,坚持训练的序列化,训练问题的多样化,坚持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这样,高考作文才会“以不变应万变”。

2.要坚持积累丰富而鲜活的素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海量阅读,既是一个培养语感的手段,也是丰富写作素材的途径。到了高三,可按专题建立自己的储备库,丰富积累,充实语料。

3.要加强情景化写作训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能力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就包含了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演讲稿等特定的实用性文体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因此,高三作文强化“情境性”写作十分必要。

文源|河北北方学院招生就业服务平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15 23:52Heartphilia[山西省网友]IP:2052341988
    每次看尤老师的评论,都觉得收获满满,能够从中学到很多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非常感谢!
    顶9踩0
  2. 2020-04-01 23:46星星点点[香港网友]IP:1744360458
    尤老师的点评总是深入浅出,让人受益匪浅,期待更多的作文评析视频!
    顶4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溪的作文 春天里 作文 健康的英语作文 8年级作文 乐高作文 写作文技巧 一道菜作文 沙滩的作文 桃树作文 小学500字作文 绍兴作文 骑行作文 海滩作文 生病了作文 作文400字五年级 购物的作文 作文精彩开头 作文600字以上 400字作文五年级 敦煌作文 家乡的作文300字 作文普通人 第五单元作文 什么老师作文 家乡的作文400字 观察作文怎么写 作文草稿 做人的作文 中考作文600 英语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