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备战2022高考:关于“家风”主题的满分作文

2020-11-15 00:00:01
相关推荐

写在前面

当代领路人非常重视家风。他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本期,我们汇集了两篇关于“家风”的文章。第一篇是一篇时评;第二篇是2014年北京高考题,题中的“老规矩”完全可以替换为“家风”二字。

01

优秀例文一

让良好家风传承文明

红网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寻找本土先烈遗迹,名达故居,巨贾足印,总结先贤家风家训,以挖掘地方文化遗产,弘扬地方文化,传承社会精神文明。在当地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淳厚质朴的乡土文化气息。

【简述时事,引出论题。】

家风,亦称“门风”,是一个家庭生活传承中长期形成和积淀起来的日常生活方式、文明风范、传统习惯和道德风貌。纵观历史,从东汉“四知太守”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的言行,到北宋包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的训诫;从家喻户晓的《朱子家训》到享受千秋盛名的《颜氏家训》;从广为人知的诸葛亮《诫子书》到备受社会推崇的《曾国藩家书》;从南宋诗人陆放翁的《示儿》到清朝安徽桐城人张文瑞的《六尺巷》;从傅雷家书到当下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无不教化人们秉持操守、修身齐家,为后世子孙立规立矩,使其不可乱行。家风已成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地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不可小觑的约束作用。家风教我们如何处世立身,治国持家,且日益成为整个社会文明的风向标。

【运用例证法,列举历史上的大量事例,论述家风的内涵。】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举凡德高望重的家庭和家族,皆以良好家风而备受社会推崇。曾子杀彘,示儿不欺;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等等无不展示了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国情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如此等等家风中流传的质朴语言,业已成为修身律己、礼治为先、以德谋政等思想的基石。

【运用例证法,从历史的角度,论述良好家风对家国的重要意义。】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社会物质高度发展,追求精神文明的今天,良好的家风家训对社会的发展更显得至关重要。良好的家风,重德重道,以人间大义立身,让家庭和家族长期享受道德的滋润,纵然子孙后代深陷困境也能“委明珠而乐贱,辞白璧以安贫”。反之,不良家风,则以得私利为欲求,无视人间大义,其家庭和家族必然不能重贤尚能,苟且终身,而最终成社会之患,为世人所不齿,为社会所不容。

【运用引证法,从现实的角度,论述良好家风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但凡心怀美好理想、肩担道义之人,始终以崇尚良好家风为荣,以家风浑浊为耻。良好的家风不仅是一项宝贵的社会财富,也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源泉。而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明,几乎都源于一个个良好的家风。其实,摈弃良好家风去追求幸福生活,犹如冰雕昙花,终不可持久;而忽略良好家风去追求人生理想,犹如缘木求鱼,必然劳而无功。因此,一个人抑或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真正的人生价值又何从谈起?倘使家人、族人消极堕落,自己的幸福生活又从何而来?

【正反对比论证,论述良好家风对个人及家庭的重要意义。】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身正不怕影子斜。也许良好家风并非源自礼义廉耻等内容的说教,也并非源自一句句空洞的“家教”,但一定来源于家长和先辈的各种道德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欲躬行。”“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良好家风绝非是一句句空洞的道德说辞,而是一个个包含着孝义、忠诚、勤勉、节俭等良好美德的行为。良好的家风在经年累月的家庭生活中必然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从“怎么做”的角度,论述如何传承良好家风:重在躬行。】

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每一个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风,而且也是每一个有思想有抱负之人的理想追求。只要有理想、有行动,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就能得以实现。而自己的修行势必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家人和族人,唯有形成良好的家风,方能荫妻护子,子孙后代才能受益无穷。

【结尾段发出号召,共建良好家风。】

02

优秀例文二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2014高考北京卷)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满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优秀作文

老规矩不朽

北京的这些老规矩,也是中国人的老规矩。重新审视这些老规矩,感到很亲切。这些朴素的话语,犹如一位长辈在耳边谆谆教导。它要求做人律己正派,谦恭有礼,忠厚传世,勤俭持家,为他人着想……这是一个民族风尚在道德领域的精炼概括,是百姓自我教育的人生信条。

【开门见山,指出老规矩的意义。】

老规矩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年,是儒家思想在百姓当中的另一种体现。读书人读《论语》《孟子》《弟子规》等,老百姓读书少,但受教育的内容是一样的。老规矩说“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弟子规》说“路遇长,疾趋揖”;老规矩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弟子规》说“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老规矩说“忠厚传世”,《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规矩说“勤俭持家”,《训俭示康》说“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老规矩是儒家思想在老百姓心中烙下的印记,处处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事。

【分论点一:老规矩是是儒家思想在百姓当中的另一种体现。运用了引证法,同时增加了文采。】

老规矩是日常百姓安身立命的总则,是一种自我教育的经典语录,规定具体而细致。百姓读书不多或者没有读过书,但是这些老规矩口耳相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老百姓用它教育自己,也用它教育子女,规范后代的思想道德行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矩,才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勤俭、忠厚、礼让、仁义的优秀品格,才出现了诸多的忠臣孝子、良将勇士。

【分论点二:老规矩是日常百姓安身立命的总则。】

老规矩不老,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是历史垃圾,而是和《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一样,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拿来主义”的方法继承弘扬其中的优良传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些人自私卑劣,有些人贪污腐败,有些人妄自尊大,有些人浑浑噩噩,有些人一掷千金……现代社会,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而道德水平却不断下滑。老规矩在这些人眼里是陈旧的、过时的,殊不知这些老规矩是拯救他们心灵疾病的良方。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家风是什么”栏目,许多人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做人,诚信待人”,“做人要朴实一点,厚道一点,要实在一些”。这些对家风的解释,其实就是对老规矩的最好注解。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老规矩也能堪当大任。

【分论点三:老规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前两个分论点是从历史的角度论述,那么这一段就是从当下的角度论述。尤其是联系当下的“道德滑坡”,更加突出了老规矩的当下意义。】

老规矩不朽!

【结尾言简意赅,呼应题目和主题,属于“豹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畅想未来作文 我成功了作文 描写风景的作文 我的祖国作文 母爱的作文 毕业作文 我的作文 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六年级 十年后的我作文500字 关于合作的作文 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 团结作文 游泳作文 合作作文 动物的作文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600字 我的好朋友作文500字 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 有关亲情的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 家乡的作文 诚信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感恩作文400字 童年趣事的作文 有关春节的英语作文 自我介绍作文300字 与你同行作文 高考作文多少分 对手作文 我的发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