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师说》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 其创作技法放之当今也是效仿之首先

2020-11-15 17:00:01
相关推荐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大历以来浮靡的文风,提倡“言之有物,陈言务去”的文风。韩愈之文章笔力深厚,针砭时弊,说理透彻,气势恢宏,继承了先秦两汉的文风,一洗六朝以来只讲对仗而忽视内容的文风,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可见其文学地位之高。其《诗说》更是一篇结构严谨,事例充实富有说服力的议论文,在今天其写作之技巧仍然值得借鉴。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一句话没有点明当时的流俗,然而却暗含了当时的一种实况。为什么要说古代求学的人一定会拜师学习,而不说当今求学的人会拜师学习呢?很明显韩愈在此已经暗讽了当今不喜拜人为师向师学习的流弊,没有批判却把批判暗藏其中,这是何等的高明呀,在奠定这种批判基调的同时也为后面指出当今的流俗时弊作了很好的铺垫。

接下来作者从择师的原因和择师的标准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阐释从师的必要性。为什么要择师学习,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作者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从师的必要性,只有从师学习我们才能解决我们遇到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说理贴近生活,令人不得不信服。

进而作者进一步论述我们应该怎样去择师呢?在作者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确实作为士大夫之族的柳宗元居然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求学就要放下自己的所谓的尊严及高人一等的观念,只要别人懂得的道理我们不知道我们就应该向他们学习,哪怕那些懂得我们不懂得的道理的人比我们年龄小甚至比我们地位低下。这在等级深严,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封建社会就是一个突破,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这里作者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最后下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定论,逻辑之缜密可见一斑。

接下来作者在总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如果说在针砭时弊时总论点还披着一层面纱,而到了这时作者完全把这层面纱揭开了,把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的流俗丑态赤裸裸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作者为了揭示这一丑恶的现象连用三组对比,旗帜鲜明地祭出了自己的主张。一是通过纵比,作者穿越时空搬出了古之圣人,古之圣人能力非常人能比,但他们却虚心地向人学习,而反观今之人反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孰愚孰圣已勿需作者赘言。

二是士大夫一种矛盾的行为进行了对比。于其身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而为了孩子能够学到知识又选择老师教其子习句读。可见当时士大夫逻辑之矛混乱,“己所不欲勿施之于人”然而他们偏偏“己所不欲却强施于人”,择师而教子本身就是对自己观念的一种嘲讽。韩愈未着“讽”字,然而这一对比“讽”字其义自现,其语言简直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第三个对比使用的是一个横比,拿今之士大夫之族与那些身处民间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进行了对比。在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眼里,这些“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根本入不了他们的法眼,然而这些巫医、乐师、百工却通过不断地学习与相互学习智慧却超过了那些丰衣足食,天天食着膏梁,成天穿着华丽衣裳的贵族。韩愈没有去揭露为什么?只用了“其可怪也欤!”这样一句反问句而结束了第二段的论证,言外之意已经其义自现,惜墨如金的韩愈却把对士大夫的嘲讽暗中提升了一个等级。

为了进一步论证作者又亮出了一个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为了证明“圣人无常师”这一点,韩愈先生搬出了孔圣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孔圣人在当时应该算是一个文化名人吧,也应该算得上家户喻晓的人物了,他尚且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那我们还有什理由不从师,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在那“群聚而笑”从师学习之人呢?讽刺之辛辣,揭露之彻底简直无人能及。

最后几句看似是陈述李氏子蟠拜我为师学习这样一个事实,交代自己写作缘由。然而李氏子蟠敢于不被时俗所约束向我学习及那种敢行古道的精神却受到了韩愈大加赞赏,这赞赏其实就是对当时士大夫之流俗最有力的反抗,在韩愈的反抗声中观点再一次得到释放。

整篇文章析下来我们看到作者开门见山亮观点,这是第一个很值得我们写议论文去借鉴的地方,现在许多中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往往铺陈过多,现题太慢,结果总感觉是一根牙签上顶着个包子头重脚轻。

第二个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论证方法的得当。为论证自己的观点此文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的使用让孰优孰劣清清白白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孔子事例及其名言的引用充分运用了孔子的影响力把当时士大夫与读者整得心服口服。

第三个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其思维之缜密。本文就好比一组套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几个分论点看似是并列的存在,然而在并列的同时又形成了递进,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任何一个分论点进行倒置就会完全失去了原文的意味,每一个分论点所在的位置就好比人身上的器官不能发生移位。

第四个就是其结构的合理性。全文采用总一分结构,分论点看似独立,然而又万变不离其宗与总论点之间息息相关,该详时详,该略时就略,全文详略得当,首尾回环呼应,给人感觉就是一条完整的生物链,全文完全符合我们当今议论文的一种审美观:“凤头猪肚豹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下雨天 作文 写雪作文 诚实的作文 酒的作文 打篮球的作文 200字作文三年级 作文的好词好句 敬佩的人作文 日记英语作文 作文格式怎么写 三年级作文 秋天 惜时作文 爱好作文 作文450字左右 写山的作文 300字左右的作文 故宫的作文 我的玩具 作文 作文关于春节 黄昏作文 奋斗青春作文 春夏秋冬作文 小作文200字 鹦鹉作文 教师节 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 作文 我的校园 作文好段 燕子作文 竞争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