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台湾作家林清玄逝世:和时间赛跑的人 最终走出了时间

2020-11-15 17:10:01
相关推荐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有一天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度过了你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至今获奖最多的一位。

8岁时立志成为作家,17岁开始发表作品;

20岁出版了第一本漫画,30岁便囊括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

并且文章数度被摘录进语文教本,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

他,便是林清玄。

星云大师读完其作品,赞叹“文如流水,语似冬阳”。

一代宗师南怀瑾也笑言:“我的下册,就交给林清玄写了。”

年少成名的他,青年历经多变,中年清修得道,老年觉悟后,头戴一顶黑色礼帽,常年周游列国,独得境界,乐得自在。

不曾想,在悠游人间65载之后,这位散文大家在昨日(1月23日)悄然仙逝。

去世前一天,林清玄在社交网站发发布了最后一篇文章: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一语成谶。

如今,清泉不涌,清欢不再,人间再无林清玄。

生在最底层,也不要放弃飞翔的梦想

林清玄的人生几乎是从最底层出发的:

自幼家贫,家中18个兄弟姐妹,他排行12。

刚出生时,家中“清”字辈的名字已没什么好字眼,林父见其出生时不哭闹,觉得甚是奇怪,遂取名:林清怪。

后来林父大概也觉得名字不是很好听,又改名为:林清奇。

结果上户时,户籍警官正在读一本武侠小说,书中恰有一高人号“清玄道长”。

警官对林父说:你要取“奇怪”,不如取“玄”好,于是便有了林清玄一名。在林清玄的记忆里,童年总是和饥饿有关,印象中最深刻的事情便是从未吃过一顿饱饭。

“我们端起饭来不会马上吃,吐一口痰进去拌一拌,这样才可以安心吃,不然你头一转回来饭就少一口了;因为哥哥姐姐他们也从来都吃不饱,都是盯着别人的饭碗在看。”

那时,林清玄眼中的幸福很简单:就是一个小孩子连喝三瓶汽水,然后打出嗝来。

生长在一个贫困又几乎没有文化和文明的地方,林清玄对生活的憧憬和渴望却依旧如烈。

学校的老师经验不足,教英文的老师受了几个月短训便上了岗。

英文老师教“土堆”就是today,“也是土堆”是yesterday,而tomorrow 就理所应当地变成了“土马路”。

林清玄不仅记住了这些单词,还悟出了道理:

“今天是土堆没关系,昨天是土堆也没关系,只要明天能成为一条土马路就行。”

在林清玄的眼里,只要肯拼搏,未来永远都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

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叫做林清玄

小学三年级时,林清玄立下了一个志向:要当一名作家。写最好的文字,超越当下,超越自己,暗自喜悦,野蛮生长。

父亲不知写作为何物,怒斥林清玄痴人说梦,但林清玄却早已开始为此努力了。

每天不断地写文章——小学时每天500字,中学时代每天1000字,大学时每天2000字,毕业后每天3000字,58年来,没有一天中断。

林清玄说:“我要不断训练,让手、眼睛、心保持在第一线,如果一个星期没有写东西,手就会离开你的心。”

他常蹲在家里拜祖先的桌子前写作,因为那是家里唯一的桌子。

有时候,母亲会问他在写什么故事,还会温柔的建议:辛酸的少写一点,趣味的多写一点,人家要来读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面得到启发,得到安慰,得到智慧。

林清玄又问,那碰到辛酸的事怎么办?

母亲说:那就棉被盖起来哭一哭就好了。

母性的温柔汲养了林清玄的写作风格,永远细腻,永远充满希望,永远不会让人感伤或是抑郁变坏。

他说以欢喜心过生活,就是成功。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人间有味是清欢》

他说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变老……

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人间有味是清欢》

他喜欢蝴蝶,不彷徨,不忧伤。

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境明,千里皆明》

在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时代,他却说心灵也可以旅行。

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玄想》

林清玄的文字犹如一枝净性莲花,从脚开始蔓延,从你的经脉穿过,然后在头顶盛开,莲叶上的露珠流过你的眼睛,最后润湿嘴唇。

十七岁时离开家乡的林清玄在高雄码头当过搬运工、替人洗过衣服、摆过地摊,甚至还做过杀猪的屠夫。

但每天晚上工作完回到自己的小租房里,洗完手后还林清玄是会接着写作。

对于一个他来说,白天是生活,晚上是精神,二者并无冲突。

或许正是因着这份坚定乐观,和循着梦想的足迹紧追不舍的执着,才有了今天的文学大家。

人人都有悲苦之处,关键是如何乘风破浪。

正如林清玄所言:

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是你的心的向往决定了你的未来。

人生不乐复何如

“我们坐在日影西斜的暮色里,一起回忆着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时为所谓的豪情所驱,每次会面一定是大醉狂歌而归。”

大概有趣的人,都是自带磁场的。林清玄曾也是豪饮之客,最痛快的酒友便是古龙。

虽与古龙相差十五六岁,两人性格却格外投缘,乃至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二人对饮的各种传说。

在报社做编辑时,林清玄常向古龙约稿,古龙提的首要条件便是:喝酒。

与古龙喝酒,不是小酌,而是拼死一醉。最夸张的一次,两人各将6瓶绍兴老酒倒入脸盆,捧盆大灌,谁先干掉谁赢。

每次林清玄都是走着进去,躺着出来,大醉一天。

古龙说:

“其实,我不是很爱喝酒的。我爱的不是酒的味道,而是喝酒时的朋友。”

林清玄又何尝不是这样想呢。

两人神交,也相爱相杀。古龙在林清玄的报纸上连载小说,连载了两年多还未写完。

林清玄去催稿,古龙说:“小说里有一百多个人物,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不知道要怎么死才好,可能永远也写不完。”

于是林清玄自己写了一个结尾:

小说主角遍发武林帖,邀请了这一百多个武林人物到少林寺推选武林盟主。少林寺地下埋着炸药,所有人全都炸死了。从此,武林归于平静。完。

后来,古龙一篇小说里也出现一个叫"清玄道长"的人物:

烧杀淫掠,不守清规,最后被斩首示众,挂在城墙三天三夜……(素材来源于网络)

古龙写尽人生的凉薄无奈,林清玄勾勒出生活的温暖纯情。如果说古龙是月光下的天涯浪子,那么林清玄就是那寒月下的暖酒一壶。

天涯路远,两人以酒为歌。

愿得知己心,他日再相逢

古龙死后,林清玄和倪匡用四十八瓶最好的轩尼诗XO用以陪葬。这么多年过去了,想必古龙的棺木中大概也是酒香四溢。

清净莲开桃花心,肉豆须缠迷路云。同来玩月人何在,而今乐事他年泪。

大约上天把所有的才华都设置了期限。如同竹间光影,投撒多少在人间,都自有定数的。

古龙走后,林清玄不再喝酒。因为这世上,大侠凋零的凋零,退隐的退隐,一人孤饮,徒留寂寞。

他将“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都交付给了古龙。古龙之于他,正如胡铁花之于楚留香,没有了胡铁花,再无人和楚留香痛饮。

那些时间对于林清玄来说是怅然若失的吧。

如今,斯人往矣。

两个曾经拼酒的才子,一个烈火燎原迅速燃尽一生,另一个竹林打马游吟穿行,两人各自寻了各自的自在,如今却也拢归往一处而去。

林清玄又可以再见到老友,举杯邀月,把酒问天,向他讲述这个寂寥的江湖了。

懂了孤独就懂了自在。

“一个人到30岁要把全部时间用来觉悟;如果不用来觉悟,就是一天一天走向死亡。”——《至尊奥义书》

32岁时,正值林清玄人生巅峰时期,除了拿遍台湾所有文学奖项,还担任了《中国时报》的主笔和经理,生活一度变得喧嚣繁华。

可谁也不曾想到,林清玄就在这而立之年选择了闭关修行,隐居山林。

1995年的某天,林清玄下班回来,发现妻子不辞而别,家里冷锅冷灶,万分凄凉,忍不住叹息:

“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好像走入泥泞之地,或者陷进流沙,愈走愈荒凉、愈来愈深陷,我感到非常的痛苦和恐怖。”

妻子的离开,让他重新开始审视起自己的生活。最后林清玄做出决定,辞去工作上山修身养性,中断了和外界的所有联系。

打坐、诵经,去森林里散步,过午不食,不染尘世。唯一不变的,就是写字的习惯,每天晚上都坚持写两三千字。

他在隐居的夜里吃木鱼馄饨,在风霜佝偻的老人身上看见了岁月的云淡风轻;在鸳鸯香炉中看见了夫妻的哀喜予求、缱绻依赖。

不用声名,千万种爱都升自胸腹中柔柔的一缕烟,从平凡生活中滋生了悲悯的力量。

深山隐居两年多后,林清玄重入红尘。就在他以为自己看破七情六欲的时候,林清玄遇见了如今的太太方淳珍,收获了新的爱情。

佛有万千相,万千皆众生

本质上来说林清玄决不是一个佛教徒。

他强烈的入世精神使他无法斩断情网清净六根,热爱乡土关怀的社会之情又时时溢于胸间笔端。

两年修行,面貌没变,内心却是一场革命。淡定充盈的林清玄后来再提喝酒,写道:

“准备许多下酒菜,喝得杯盘狼藉是下乘喝法;几粒花生米一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海聊是中乘喝法;一人独斟自酌,是上乘喝法。”

从两人端着盆子拼酒,到一人惬意小酌,从轻狂到成熟,从喧嚣到自在;

这是林清玄心路的转变,内心更加丰盛不再困扰,面对外界不断变换的环境,也能够更加从容自在地应对。

佛有万千相,万千皆众生。

那些抛却俗世的修行者,原是世上最有情的人;正因为知道情伤人最重,所以才选择成为心体两忘的隐遁者。

然而面对大多数无法逃离解脱的俗子,林清玄用他的笔娓娓讲述一点点凡尘心事,揭开迎着阳光的窗角。

让温暖和禅意照进凡人一地鸡毛的生活,这是深情,亦是慈悲。

这世上有无数的大道理,也有着更多明白了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一生的人。

从地摊工人,到文学大师,这一世,林清玄把才华用来普度众生。

也许只有像他那样至情至性的人,尝过了人间的悲苦,看透了世俗眼泪,才得以见到生命的本来面目。

诠释辛酸世途中的百味欢喜,为尘世中蒙昧的灵魂开一扇门、点一盏灯。

他温暖而清澈的光芒,远远地漾出了小小的台湾岛。

经由他的滋养而在人们心中生长起来的美与善,如今正弥散在无数角落。

此生合是文人末,堪破禅心水月中

林清玄讲过一个关于禅的故事:

一位禅师的茅屋被小偷光顾,小偷找不到任何财物,正准备空手而归时,禅师把自己的外衣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的低头溜走了。 没有外衣穿的禅师感慨说,但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 第二天,禅师发现,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 禅师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这轮明月后来从林清玄的字里行间升起,那些温柔透彻的字句,不知照亮了多少人的寒冷孤寂、彷徨沮丧。

让我们少时对世上的真善美留存着感动与期待,也明白自我的真实与坦荡。

林清玄秃顶少发、长得不好看,像是周星驰电影中的火云邪神。

但这却不妨碍他心底通透、一身皎洁。

童年想当画家未果,少年写文章拿大奖,中年想要出家当和尚,晚年功成名就到处浪。他是行走在红尘中的修行者,像是文学与菩提交织的一个传奇,更像是一个智者:

32岁遇见佛法,高规格入山修行,深入经藏;

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

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

他喜欢温一壶月光下酒,他最爱的是人间清欢;

他是清澈明亮的白雪少年,亦是天寒地冻中煮雪取乐的浪漫游子。

他曾说:人生有不同的阶段,20岁时在桥上看风景,30岁时在楼上,40岁时在山上,50岁开始在云上……

年轻时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成熟后才明白简单是真:

陪着爱人散步,躺在草地上看星星,有幽默感,懂得爱和宽容,腾出时间来生活才重要。

我原是宇宙间的一把客尘,在某一个偶然中,被塑成生命,有知、情、意,看起来是有的、是独立的,但缘起缘灭,终又要散灭于大地。”

去世12 天前,林清玄在社交平台上写到:

「屋里的小灯虽然熄灭了,但我不畏惧黑暗,因为,总有群星在天上。」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现在,他也变成天上的星星了。

缘起缘灭,缘生已空。

先生,走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一本书英语作文 礼物作文450字 高考二卷英语作文 关于圆的作文 描写银杏树的作文 我战胜了什么作文 关于比较的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300字 关于思考的作文 我的奶奶作文600字 最美的行囊作文 五年级下学期作文 合作作文300字 陪伴作文700字 奶奶的菜园作文 我真想什么作文 坚持的作文500字 三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 小学生作文网 重庆一日游作文 推荐一本书英语作文 改变作文500字 散文作文800字高中 糖醋里脊作文 关于我的梦想的作文 写一篇游记作文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文 我的好朋友300作文 童话作文250字 雅思作文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