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好好活着 珍爱生命

2020-11-16 04:55:01
相关推荐

2019年高考押题作文:有关生死、孝顺、尊重的话题

【审题材料】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生陈作兵的父亲半年前确诊为“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转移”,无法手术。陈作兵一度束手无策,最后他从科学的角度,理性地尊重父亲的决定:放弃治疗。在他的安排下,父亲回到诸暨老家,不再服药、打针,还亲自下地种菜,只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家人也不再提父亲的病情,直到父亲去世……父亲走的时候,很平静,很满足。

陈作兵的行为诠释了孝顺的另一种含义,他父亲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1、找关键词句法

2、以果溯因法

3、多角度切入法(对象入手)

4、联系实际法(生活道理)

5、分层对比法(对待同一件事,不同表现、多则材料)

【思维过程】

1、审读材料:

思考“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

2、抓关键词句:

①陈作兵一度束手无策,最后他从科学的角度,理性地尊重父亲的决定:放弃治疗。

启示:尊重父母的意愿,明白父母的真正需求才是真正的孝道 ,陈作兵的行为诠释了孝顺的另一种含义

②父亲不再服药、打针,还亲自下地种菜,只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父亲走的时候,很平静,很满足。

启示:父亲对待生命的态度——淡然面对生死,提升生命的质量

3、【确定立意】

1、应该理性尽孝(正面)

2、孝心,就是尊重顺从(正面)

3、孝顺不应在医学面前低头(反面)

4、 科学地看待生死

5、面对生老病死,应当顺其自然、乐观豁达(正面)

6、正确认识延续亲人生命与恪守孝道的关系。

7、善待生命的方式不只是打针吃药

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全面地理解材料

2、写成以“放弃、选择”为话题的作文

3、中心论点与事例不统一,文章游离主题。如:前文写“面对生死要顺其自然” ,后文把“顺其自然” 扩展到每一领域”;又如:写“态度” 的,没有写到“面对生死”这一前提。

4、把材料作为论据或扩写事例。

【精彩段落】

1、与其哭泣生命的即将流逝,不如笑对现在,珍爱的生命。如果材料中的父亲在得知病情后,每天埋怨、沮丧,那他每天都将活在身体与心灵苦痛的阴霾之中。

人生的十大不要等法则之一就是:不要等到生病时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当生命遇到困境与灾难,轻易放弃是懦弱,自怨自艾是无能,敢于把握生命之舵才是强者。

2、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乃顺应自然之大境界,关乎生命之大智慧!陈作兵将父亲安排到老家,从此父亲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一段没有药物治疗,自由、随性的旅途。

父亲的做法令我们肃然起敬,他没有像大多数肿瘤病人一样哀嚎连天,悲痛欲绝,万念俱灰,而是十分淡定从容地选择回家休养,这一点换作旁人很难做到。在上天安排的艰难旅途中,走出别样的精彩,这难道不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吗?

3、理性的孝顺,我们要学会尊重,这并不是把你认为好的东西,对的想法,简单粗暴的加给父母,因为你认为对的,并不一定就是对父母好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我们不是神,没有人能掌控生老病死。因为生死是自然的常态,与其纠结于生死,倒不如乐观过好每一天。

生活没有绝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没有尽头,只有看不透。既然无法在崎岖不平的山沟中开垦田地,那何不在这里栽花种菊;既然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挽救生命,那何不送他最后的美丽。这或许就是陈作兵的想法吧。

孝可以是陪伴,可以是理解,可以是尊重,甚至可以是放弃。愿孝如风,吹拂大地,吹走浮华躁动,吹来温暖与真情!

4、孝,生于心,体于行。孝顺不是用金钱堆砌的城墙,看似坚固,实则虚无。孝顺也不是用言语填补的空白,听似动人,实则无味。孝是发自内心的一份理解,一重尊重,一次顺从。

陈作兵不仅是尊重了父亲的决定,更是尊重了生命。与其让父亲整日承受疾病的折磨和治疗的痛苦,不如解开束缚生命的枷锁,尊重生命,一切顺其自然。

5、蒙田说过:“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惠特曼说:“当我活着,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是做它的奴隶。”

父亲换了一种方式去珍爱自己的生命,他让活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他拥有一颗乐观的心,让生命安好,岁月静好,让自己无憾。

6、有一天你我都会老去,所谓叠加、覆盖、沉淀……所有将归于尘土,然后,岁月丰满了。遗憾瘦削了,我们站在岁月的路口,迎接日升月落,体会作为生命主宰的骄傲。当光辉浸染,香气环绕,你会因活着而不失阳光,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生命是如此脆弱,当我们苦苦思索还有多长时间去活的时候,倒不如把握当下,过好每一天。当我们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惶惶不可终日时,倒不如以乐观的心态思索未来,活出生命的价值!

7、丰子恺说:“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所以,是我们选择了这个世界,不是世界选择了我们。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面对生活,既然无法改变现实,那么就坦然接受,顺其自然,也许结果会更好!陈作兵父亲放弃治疗,表面看似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而实质则恰恰是对生命的热爱。以自己选择的方式死去,这样的生命才算是真正完整,远比浑身插满管子,化疗的骨瘦如柴来的优雅。

我认为只有挚爱坚守过的人生才没有遗憾,才算真正完整优雅的离开。如果你能随心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以自己甘愿的方式结束,我想这也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8、孝顺是一种平淡、朴素的情感,古人讲一等人忠臣孝子。邯郸国税局干部“背母赏梨花”,22岁女大学生微博记录带病母上学的心路历程,都是对孝道的最好诠释。梨花飘香,国税局干部背上是笑如梨花般灿烂的母亲,女大学生一句“妈妈活多久,我就让她幸福多久!”这些传递给社会的都是温暖的正能量!

记得《中国合伙人》里有一句话:“如果额头终将刻满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的心上。”所以说如果生命终将逝去,你只能做到,不让生命留下遗憾。三毛说:“我来不及认真的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的老去。”

9、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意思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这是一种不孝。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孔子的弟子曾参就问孔子:“子女一味顺从父母之命,这可以称作孝吗”?孔子答道:“这是何话!这是何话!当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就应该婉转指出。如果父母错了也一味的听从父命,那怎么能称为孝呢?”

10、孝,盲目顺从,则置父母于不义

孝即道,在中华儿女心中,流于血脉,让中华民族一直传承。可是,近代一百多年中华民族的灾难,领土、经济、文化......受外来的侵略,让我们很多人对中华文化失去信心,也扭曲了孝的内涵,导致两极分化。一极:孝,盲目顺从;一极:以孝为丑,轻者不愿意跟父母一起住,重者与父母断绝关系,如:征婚要求直接是“有车有房,父母双亡”。

多年的健康管理客户中,很多人是孝而顺导致慢性疾病的,让她们有太多的困惑,无奈,甚至生不如死。今天,我们只讲讲:孝,而顺者。为何盲目顺从,则置父母于不义。

11、孔子的学生曾参,为人极孝,一天去田里除草,不小心弄断了一根瓜秧,他老爹曾点发起火来,拿着大棍子,一棍子打得昏死过去。所幸曾参命大,又活了过来,苏醒后,马上强做出一付活蹦乱跳的样子,以示无碍,并哭丧着脸向曾点请罪,说是因为打他而让老人家费了力,自己真是该死。然后又蹦跳进屋,搬出琴来大弹,以免老爹还想着这事内疚。

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骂他不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道理,其实是大不孝。明知道老爹拿着那么粗的大棍子发了狠要打,还不快跑了躲开?如果竟被打死了,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不慈之地,让父亲背个恶名么?

生活中很多人有类似的思维模式,父母让她们做什么,她们都照做,尽管自己内心非常抗拒,也拼命完成父母的要求,自己可以放弃自己的爱人,甚至生命。还振振有词地引用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

12、真正的“孝”与“顺”绝不是机械、愚昧的“孝顺”。对父母赡养和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一样是亲情中的真情流露。一家人都好,才是真的好。家人之间,应该相互成全,而不能牺牲,没有人愿意要一个牺牲品。因此,我们要学会爱自己。不爱自己的人,爱别人是一种企图,是一种伤害,一种害人害己的行为模式。

有一句古话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孝敬父母说的是心,不说你要怎么样表现,如果说要比较表现的话,穷家就没孝子了。所以,“事父母,能竭其力”即可。盲目顺从,那不叫孝顺,那叫愚孝。

生命是一个轮回,父母和儿女的位置随着时光的流转,会有一个自然地循环和接替。民间曾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做儿女所能给予父母的最大的爱,就是成长为一个能够让他们觉得骄傲的人。

13、顺其自然

材料中的陈作兵尊重父亲的决定,无疑是为自己父亲选择了死亡,然而,这也是一种孝道和理性选择。是的,面对生老病死,我们应当顺其自然。

有这么一个人,她自幼时患骨结核病,因治疗延误最后竟导致身体上除了头和两手臂可活动,其余全都瘫痪。面对如此悲剧的事实,她或许曾想过自杀一了百了,或许她曾觉得自己就是个累赘,生命已无色彩,但她最终彻悟到面对生老病死,应顺其自然,于是她走上自学之路,她拼命拼命地看书,学习各国语言,她仿佛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体与常人的不同,就这样学完小学初高中所有课程,并掌握四门外语,她就是女汉子郭晖,是北京大学第一位残疾女博士。正是因为郭晖用顺其自然的坦然态度对待生命,她的生命才会有如此光彩的绚烂颜色!

范文欣赏

14、换一种生命高度

禅语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花终凋零,叶将枯败。物如此,人亦然。面对死神的到来,能有多少人不感到恐惧?可材料中的父亲,他选择用最悠闲的心态对待死亡的到来,用行动真正诠释了对生命的热爱,我们应学习这种精神,换一种生命高度对待人生。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2013年于一个安静的田园别墅里安然长逝。众所周知,她曾是政治坛上叱咤风云的“铁娘子”。可不幸的是晚年的她不幸中风,并患上老年痴呆症。尽管她拥有了数不尽的财富,可在清醒之际她毅然选择放弃所有治疗,与监护护士一同住进郊外。面对将近的死亡,她恬然安之,清晨的散步与享用轻松的下午茶时光陪她安享晚年。她换用生命的高度看待生命,远离喧嚣,处之泰然。我们难道不应学习这种在恐惧之际的生命高度吗?

年仅十二岁的何玥用捐赠器官告诉我们换一种生命高度看待生命。2012年,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何玥被查患脑癌晚期。本该享受青春年华的少女要面临的是死神到来。可命运的不公却使她做出出人意料的决定,她要把有用的器官都捐赠他人。为什么她能如此关爱他人?那是因为她换用一种生命高度对待生命,在他人的生命里,她的生命也在延续。大爱无疆,何玥换用一种生命高度对待生命,使生命价值得到了提升。

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化学天才王庆根没有用正确的生命高度看待生命,选择走向死亡而逃避现实。面对现实压力,他没有处之泰然,没有好好思考应对办法,而是选择用自杀来逃避问题,最终使得父母苦心栽培的心血付诸流水。倘若他能换一种生命高度,勇于接受现实压力的挑战,他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怎么会引得社会淘汰?

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可有的人只因一些挫折,选择放弃生命,使生命的高度仅仅落于平凡。而有的人选择换用一种生命高度,使生命价值得以升华。我们应好好审度自己的生命高度,不因在生命之花凋落之际而悔恨。

15、积极面对人生

面对恶性肿瘤晚期,陈作兵的父亲选择了放弃治疗,回到诸暨老家坚持生活,积极面对人生。是的,当今社会,多少人在面对挫折与痛苦时选择了放任自己,消极面对,最终生命黯淡无光。因此,积极面对人生,便会收获满目万紫千红,花香一路。

著名文坛巨匠史铁生用自身证明:积极面对人生,实现人生意义的升华。

史铁生早年被宣告终身与病魔为伴,双腿瘫痪。也许他曾想过让自己沉沦,也许他曾想过消极面对,但他知道只有积极面对人生,才能收获精彩人生。于是他积极面对病魔,在苦难面前清晰地看到了生命的色彩,聆听到了命运之声的最强音,他握起笔,把生活与命运对他的启示,倾注于笔端,即使受尽病魔的不尽折磨,他始终积极面对,坚持写作,最终超越自我,实现人生意义的升华,成为文坛的巨匠。难道我们不应像史铁生一样,在面对生活的痛苦时积极面对,实现人生意义的升华吗?

刘伟面对失去双臂的痛苦,选择了积极面对,最终收获精彩人生。

刘伟小时候因触高压电而失去双臂,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放弃对生命的热爱,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求,而是选择积极面对人生的痛苦,于是他坚持梦想——成为钢琴家,他日夜苦练,即使练到精疲力竭,即使练到脚上磨出了血泡,他始终坚持着。最终他登上了中国达人秀的舞台,用脚在钢琴的键盘上演绎出优美的乐章,成为众所周知的“断臂天使”。难道我们不应该像刘伟一样积极面对人生,收获精彩人生吗?

放眼历史长河,多少伟人因积极面对人生的苦难与挫折而成就自己,攀上人生巅峰。面对绵绵无尽的黑暗,海伦.凯勒以超越常人的意志与积极的人生态度,用盲文给世界留下一个神话;双耳失聪,没有减损一丝贝多芬的生命激情,他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奏响生命的乐章;身为残疾人,邰丽华以积极的生命态度站在人生的舞台,舞出灵魂的壮美。

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收获花香一路。

16、孝顺是需要理性的

浙大附属医院的医生陈作兵得知父亲被诊为恶性肿瘤晚期后,毅然放弃治疗,带着父亲回到老家,让父亲安享晚年,直至平静而满足地离开。

陈作兵的做法诠释了孝顺的另一种含义,倘若陈作兵没有理性地选择这种作法,而是一味地遵循传统,坚持让父亲接受毫无意义地治疗,那结果必然是父亲带着无尽的痛苦离开人世,那这样的孝反而成为了不孝,所以我认为孝顺是需要理性的。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来源于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关于孝的看法却十分偏颇,存在许多糟粕,例如所谓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就是一种愚孝。而儒家思想关于孝的看法最为淋漓尽致的表现还是《十二四孝图》中的郭巨埋子的故事。主要叙述了郭巨因没钱赡养父母,而不得不埋葬自己的儿子,把养儿子的钱用来养父母的事。鲁迅先生对郭巨的做法嗤之以鼻,而对郭巨的做法也不敢苟同。

人本是聚集了天地精华而成,剥夺他人生命已经有悖常理,何况是自己的儿子呢?可见,郭巨的做法就是愚孝。而理性的孝顺与此大不相同,理性的人可以选择多种做法,如向邻居借粮以度过荒年,或自己赚钱来养活家人,最不济的做法也是将儿子送给别人,何至杀子呢?由此可见,愚孝是行不通的,实现孝顺要讲究理性。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温饱问题早已得到解决,郭巨埋子的故事也许不会再重演,然而现在人的孝顺却有些偏颇了。中央电视台曾有这样一个广告:一个小男孩看到妈妈给外婆洗脚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说:“妈妈洗脚。”这个广告曾经风靡一时,这个广告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这些温暖的片刻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为了历史。现在的人只会拿给父母大把的钞票,然后让父母在家里或敬老院孤独终老。这些愚笨的人何尝想过父母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仅仅是钱吗?懂得理性孝顺的人一定会在父母孤独的时候陪在他们身边,在父母伤心难过时送上一句温情的安慰。可见,在浮躁的现代,理性孝顺愈加难能可贵。

无论何时,孝顺都不是简单的,经过思考的理性的孝顺才是人间所需要的真正的孝顺。

17、生如夏花,逝若秋叶

“生如夏花之绚烂,逝若秋叶之静美。”活着的时候要释放所有的魅力和活力,逝去的时候,就平静地等待。

人之将死,有许多不甘心和遗憾,但终究敌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没有谁不害怕死亡,平日里轻巧的语言,满不在乎的从容在真正面对它的时候,如雪遇阳光自然消融。到最后依然从容的人,只是因为在心里挣扎了许久才最终释然。

庄子在妻子走后引吭高歌,不表悲伤,是他知道这样的结局谁都无法幸免,况且化蝶这样的经历他都有过,有什么理由不能接受妻子的离开呢?

写下《花田半亩》的田维,在中考前就被诊断出罹患血癌,她却没有就此轻生,把治疗的疼痛化作优美的文字,在世间留下痕迹。看了她的照片,外表甜美却无处不显内心强大。不愿使用“绝笔”两个字,如此冰冷的语言配不上她的从容坚强。

铁凝曾说:“假如人生是一条长街,我就不愿错过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如人生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愿意把它做得生意盎然。”无论何时都当怀有珍重之心,人生短暂,就让它精彩绝伦吧,那么当逝去之时,会带着满足安静离去。至少精彩过,如昙花如烟火,枯萎谢幕的时候在看不见的角落。最美最绚烂的时刻被铭记,黯然离去的时候只要自己心中一片安宁。

我想聪明的庄子一定是相信妻子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他的从容不是一种妥协,反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生命的疆域里,我们是幼小孩童,懵懂无知,他是大人,手心里捏着糖果或毒药,与我们捉迷藏。”生的诞生与消亡,都是如此不可捉摸,看不见将行的轨迹,我们仿若被玩弄于鼓掌之间。其实不然,不存在所谓的对抗所谓的束缚,生命于我们而言是一张纯白的纸张,所有的色泽都由自己描绘填涂,生命只不过是限制了纸张的大小与厚度,却并不决定上面该被什么充盈。所以当所有的空白都被颜色塞满,要拿出记忆的画笔将那些掉色的重新涂满,将粗硬的柔润下来,将凌乱的线条梳理整齐。剩下的事情,就是欣赏了,怀着欣赏的心情回看人生,以平静从容的姿态迎接死亡。

生,就要轰轰烈烈;死,就当云淡风轻。

18、归于平静

远去了滚滚红尘,远去了繁华喧嚣,远去了物欲横流...... 在生命不断走向尽头时,他抛弃了悲痛与不公,抛弃了城市里的纷纷扰扰,回归于平静与满足,在那卷帙繁华的生命长河中,他只釆撷了最后一点淡然匆匆而过犹如点点繁星。

聂鲁达曾说过:"当华美的叶片落尽时,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人的一生究竟要经历多少繁华才可归于平静呢?或许我们必定要剥开那一层层繁华的外壳才能与其相拥。

生命是应该被珍惜的。《世说新语》里的孝子因划破手指而痛哭流涕,只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悔也”。而现在又有多少人被淹没在高科技的光华里,而忽视了造物主赐予我们的本应好好珍惜的身体。比起陈作兵的父亲,我们不是更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吗?至少我们是健康的。

生命在于过程。当季羡林在文革时被打成“牛鬼蛇神”时,他并没有畏惧,他的心酸弥漫《牛棚杂记》,最终他终于走出了阴影,晚年的他无限光明,季老用他一生的血与泪诉说了他充实而又辛酸的生活,虽然他几度濒临绝境,他仍从阴影中顽强走出,留下了无数伟大作品。他的一生是充实的。

生命丰富多彩却终究归于平静。你是否还记得:豆蔻年华的少女在葡萄架下吟哦《哈姆雷特》,为丹麦王子的悲惨下场而伤心不已;《三国演义》如浩荡长江苍凉澎湃,在少年心中腾跃而起,落幕于苍颜白发的晚情;鬓发斑白的老人在废弃的园子里面对夕阳,一笔一划地抄写《百年孤独》,表情沉静一如深潭止水。

古人道,鸿雁传书,尺素信笺,多么美丽的意象啊!我想这便是平静闲适的释放与诠释,有如“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恬淡;坐在古老摇椅中看云卷云舒,数花谢花开的怡然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情怀。

陈作兵的父亲在晚年时的淡然的生活态度便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生于喧闹而归于平静,历经过繁华后平静离开,即使命运会不人道,剥夺他的时间,他面对疾病时的坦然仍深深地鼓舞着我们。

我想我会更加珍惜生命,因为真正的财富是健康的身体,简单的生活与心情上的海阔天空。

2019年高考写作: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2019年高考作文:以“浅”为题范文欣赏(2)

2019年高考作文预测:关于深和浅的辩证关系

照进心灵深处的那道阳光

2019年高考作文预测:以“心态”为话题作文(范文3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乐在其中作文600字 三年级春节作文30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 改变作文600字 春节活动作文 水仙花作文 英语作文春节 路作文 作文结尾 作文写作 作文英语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300字 假期见闻作文600字 美丽的乡村作文400字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300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作文 夜空中最亮的星作文 my dream英语作文 有关传承的作文 出发作文600字 关于元宵的作文 我爱我的家乡 作文 过年作文开头 作文封面图片 五年级作文题目 我的弟弟 作文 过生日的作文 看电影作文 作文3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