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不再总是“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2020-11-16 12:50:01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可以写诗?

可以。7月7日上午,北京高考语文科目结束。语文试卷最后一题分为“微写作”和“作文”两项。其中,微写作是在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第三题为“请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快递小哥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这个话题不仅引起考生家长的关注,社会各界也为之耳目一新。

其实,从2014年开始,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增加“微写作”,其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写一段抒情文字,可以写诗歌。到2016年,要求写成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明确提出可写成一首诗。诗歌写作已成为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的鲜明特色。

不过,从语文高考的历史来看,诗歌写作向来不受作文试题青睐。即使是“文体不限”,但常常也会标明“诗歌除外”。今年仍有3个省份高考作文试题明确要求“不得写成诗歌”。

为何高考作文试题不重视诗歌写作?目前高中阶段诗歌教育现状是什么样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写作兴趣?

肯定:引导学生在诗歌写作中升华精神境界

“北京高考语文这道微写作题,既凸显价值引领,又引导学生在诗歌写作中升华精神境界。”北京市丰台二中特级教师陈维贤告诉记者,让学生为疫情期间快递小哥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就是让学生关注这次疫情,关注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也关注到了这道试题。他表示,快递小哥已经成为城市的日常生活景观,在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我们每个人都会与快递小哥接触,每天都会与快递小哥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情感是诗歌写作的基本因素,如果没有现实经验,诗歌写作必定是空洞无物的。而以快递小哥为题材,可以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更适合诗歌这种体裁来表达,学生也更容易把握。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特级教师何杰也认为,这道题目直接取自今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快递小哥对于疫情期间社会运转起着重要作用,理应受到礼赞。快递这个与每个家庭相关的职业,考生作为深受其益的社会群体,有深切体验,大都有话可说。

思晨写作创始人黄晨有着多年作文写作培训经验。她分析道:“在表情达意时,诗歌短小精悍,最为直接,非常适宜抒发对英雄模范的礼赞。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了一批英雄。这道题也在引导学生关注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

“‘微写作’只有10分,分数占比也不大。考生负担也就没那么重,并且也没有字数限制,很适合学生来写诗。”黄晨补充说。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王彦明表示,北京高考鼓励学生写诗歌,这对学生思维和精神的观照,有很重要的益处。因为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手段都有其独特的空间,学生进入以后,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探讨:诗歌写作仍不是学生选择的主要选项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特别是中国诗歌,有数千年的传承和极大丰富的遗产。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家,为什么长期以来诗歌写作不受高考作文试题重视?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家。为何长期以来诗歌写作不受高考作文试题重视?

“最好的作文试题应该是文体不限,想写议论文的就写议论文,想写诗歌的就可以写诗歌,尊重学生的不同方面的才能。不过实现起来难度比较大。”陈维贤告诉记者。

“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阅卷老师不好打分,每个人对诗歌都有不同的理解。此外,语文试卷一般要求800字左右,诗歌写作字数如何计算?另一方面,语文不等于文学,文学只是语文的重要一部分。文学作品过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甚至是全部。但现在语文的范围很广。比如高考作文题要求写演讲,写通知,这都不属于文学的范畴。同时,现阶段高考语文更侧重考察学生的理性思维,而诗歌追求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所以作文试题中议论文和记叙文写作的分量更重,学生平时训练也比较多。”陈维贤说。

黄晨也指出,高考作文通常考察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最适合的文体还是议论文。在评卷过程中,考生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明确,就可以打高分。诗歌很难做出好与坏的评估。

情况也在发生改变。近年来,在各方的呼吁下,有些省份高考作文试题逐渐把“诗歌除外”的附加要求去掉了。2015年至2020年六年间,全国卷作文试题再也没有标明“诗歌除外”。

“即使没有要求不让写诗歌,但写诗歌的学生仍然微乎其微。很多题目就不适合写成诗歌。比如2019年全国Ⅰ卷就要求写一篇演讲稿。今年全国Ⅰ卷就要求写一篇发言稿。”陈维贤解释说。

“北京高考在写作诗歌方面有鲜明导向。经过7年发展,微写作试题基本形成了‘观点看法评价类’‘描写类’‘抒情类’‘实用类’等几种类型,其中抒情类很适合写成诗歌。不过从近几年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观点看法评价类’仍是主流。”陈维贤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了一名参加今年北京高考的学生,她表示,她就直接选择了第一题,即写一篇对名著阅读认识的评论,“身边很少同学会选择写诗歌,大家都觉得诗歌很难得分。语文老师在讲解高考试题时,也建议不要选择写诗歌”。

反思:老师、学生与诗歌的隔膜有待突破

陈维贤坦言,目前很多学校还是以教授知识为主,轻视诗歌写作,只有少部分喜欢诗歌的老师会有热情教学生写诗歌。

学校和老师的不重视,也导致学生对诗歌的隔膜冷漠。浙江语文特级教师陈益林曾对自己执教的两个班学生做过调查:他请学生就“爱诗的理由”或“不爱诗的理由”写一段话,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明确表示不爱诗歌,尤其是新诗。

陈益林分析说,学生之所以不爱诗,是因为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缺乏较为系统的读诗知识和写诗技巧的教授,尤其是缺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读诗氛围和习诗机缘。同时,语文高考试卷长期以来冷落诗歌写作,也导致学校不重视诗歌教育。

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诗教,唐诗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成就。高中阶段如何延续诗教传统?

近日公布的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2019年秋季学期起,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率先在6省使用,其中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专门就诗歌写作提出了要求。此外,全部教材共选用67篇古代诗文,占全部课文数的49.3%,诗词比例大幅提升。

李少君指出,加强诗歌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健康的心理以及深厚的人文素养。学生在掌握课本中提到的基本诗歌篇目外,可以多读一些中外经典诗歌,比如唐诗三百首,还有惠特曼、郭沫若、艾青等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

陈维贤建议,首先应该把诗歌鉴赏放在重要位置,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可以带动整个文学鉴赏水平的提升,创作也要在充分理解基础上进行。其次鼓励学生多写诗歌,写诗歌是对学生写作素养的一种有益补充。青少年时期,也是养成诗歌兴趣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师要多教学生一些写诗的技巧和手法。 (记者 刘江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真好作文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微笑作文450字 赞美学校的作文 点滴真情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400字 留住什么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大全 我的朋友作文800字 静待花开作文 初二作文题目大全 状物作文400字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 饺子的做法作文 九年级作文800字 包容作文800字 写景作文开头和结尾 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青春的味道作文 为什么点赞作文 爬长城的作文 最温暖的陪伴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橘子洲头作文 一年级作文30字 红色革命作文 梅花的作文300字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0 珍惜当下作文